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佛門護生》2. 唐代(618~907年)

《佛門護生》2. 唐代(618~907年)
【觀世心編著】
 
〔2.1〕
唐‧天台寒山大士(?~643年)
 
下列寒山詩偈乃依據《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版本,並參考《全唐詩‧卷806_1》及新文豐出版公司的《合訂天台三聖二和詩集》之版本,有些出現用字差異,有些可能排版錯誤。
 
〔2.1.1〕
鸚鵡宅西國,虞羅捕得歸。
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幃。
賜以金籠貯,扃哉損羽衣。
不知鴻與鵠,颻颺入雲飛。(1, 2)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知:一作「如」,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2)鵠:一作「鶴」,參閱《全唐詩》。
 
〔2.1.2〕
尋思少年日,遊獵向平陵。
國使職非願,神僊未足稱。(1)
聯翩騎白馬,喝兔放蒼鷹。
不覺今流落,皤皤誰見矜。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僊:一作「仙」,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2.1.3〕
我見東家女,年可十有八。
西捨競來問,願姻夫妻佸。(1, 2)
烹羊煮眾命,聚頭作婬殺。(3)
含笑樂呵呵,啼哭受殃決。(4)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捨:一作「舍」,參閱《三聖二和詩集》。
(2)佸:一作「活」,參閱《全唐詩》。
(3)婬:一作「淫」,參閱《全唐詩》。
(4)決:一作「抉」,參閱《全唐詩》。
 
〔2.1.4〕
田舍多桑園,牛犢滿廄轍。
肯信有因果,頑皮早晚裂。
眼看消磨盡,當頭各自活。
紙褲瓦作褌,到頭凍餓殺。(1, 2)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褲:一作「褲-庫+夸」,參閱《三聖二和詩集》。
(2)褌:一作「褲-庫+昆」,參閱《三聖二和詩集》。
 
〔2.1.5〕
不行真正道,隨邪號行婆。
口慚神佛母,心懷嫉妒多。(1)
背後噇魚肉,人前念佛陀。
如此修身處,應難避柰何。(2, 3)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母:一作「少」,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2)應難:一作「難應」,參閱《全唐詩》。
(3)柰:一作「奈」,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2.1.6〕
有漢姓傲慢,名貪字不廉。
一身無所解,百事被他嫌。
死惡黃連苦,生憐白蜜甜。
喫魚猶未止,食肉更無厭。(1)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喫:一作「吃」,參閱《全唐詩》。
 
〔2.1.7〕
天高高不窮,地厚厚無極。
動物在其中,憑茲造化力。
爭頭覓飽暖,作計相噉食。(1)
因果都未詳,盲兒問乳色。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噉:一作「啖」,參閱《全唐詩》。
 
〔2.1.8〕
大海水無邊,魚龍萬萬千。
遞互相食噉,冗冗癡肉團。(1)
為心不了絕,妄想起如煙。
性月澄澄朗,廓爾照無邊。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噉:一作「啖」,參閱《全唐詩》。
 
〔2.1.9〕
鹿生深林中,飲水而食草。
伸腳樹下眠,可憐無煩惱。
繫之在華堂,餚膳極肥好。
終日不肯嘗,形容轉枯槁。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2.1.10〕
寄語食肉漢,食時無逗遛。
今生過去種,未來今日修。
只取今日美,不畏來生憂。
老鼠入飯甕,雖飽難出頭。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2.1.11〕
嗊嗊買魚肉,擔歸餧妻子。(1)
何須殺他命,將來活汝已。(2)
此非天堂緣,純是地獄滓。
徐六語破堆,始知沒道理。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餧:一作「喂」,參閱《全唐詩》。
(2)已:一作「己」,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2.1.12〕
豬喫死人肉,人喫死豬腸。(1)
豬不嫌人臭,人返道豬香。(2)
豬死拋水內,人死掘地藏。(3)
彼此莫相喫,蓮花生沸湯。(4)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喫:一作「吃」,參閱《全唐詩》。
(2)返:一作「反」,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3)地:一作「土」,參閱《全唐詩》。
(4)相喫:一作「相啖」,參閱《全唐詩》。
 
〔2.1.13〕
買肉血甜甜,買魚跳鱍鱍。(1)
君身招罪累,妻子成快活。
捷死渠家去,他人誰敢遏。(2, 3)
一朝如破床,兩箇當頭脫。(4)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甜:一作「江-工+聒」,參閱《三聖二和詩集》。
(2)捷:一作「才」,參閱《全唐詩》。
(3)家去:一作「便嫁」,參閱《全唐詩》。
(4)箇:一作「個」,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2.1.14〕
憐底眾生病,餐嘗略不厭。
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
去骨鮮魚膾,兼皮熟肉臉。
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2.1.15〕
我見凡愚人,多畜資財穀。
飲酒食生命,謂言我富足。
莫知地獄深,唯求上天福。
罪業如毗富,豈得免災毒。
財主忽然死,爭共當頭哭。
供僧讀疏文,空是鬼神祿。(1)
福田一箇無,虛設一群禿。(2)
不如早覺悟,莫作黑暗獄。
狂風不動樹,心真無罪福。
寄語兀兀人,叮嚀再三讀。(3)
〔出處〕
唐‧天台寒山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疏文:一作「文疏」,參閱《全唐詩》。
(2)箇:一作「個」,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3)兀:一作「冗」,參閱《全唐詩》。
 
〔2.2〕
唐‧天台拾得大士(?~643年)
 
下列拾得詩偈乃依據《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版本,並參考《全唐詩‧卷807_1》及新文豐出版公司的《合訂天台三聖二和詩集》之版本,有些出現用字差異,有些可能排版錯誤。
 
〔2.2.1〕
嗟見世間人,箇箇愛喫肉。(1)
碗楪不曾乾,長時道不足。(2, 3)
昨日設箇齋,今朝宰六畜。(1)
都緣業使牽,非干情所欲。
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獄。
閻羅使來追,閤家盡啼哭。(4)
罏子邊向火,鑊子裏澡浴。(5)
更得出頭時,換卻汝衣服。
〔出處〕
唐‧天台拾得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箇:一作「個」,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2)碗:一作「椀」,參閱《三聖二和詩集》。
(3)楪:一作「碟」,參閱《全唐詩》。
(4)閤:一作「闔」,參閱《全唐詩》。一作「合」,參閱《三聖二和詩集》。
(5)罏:一作「爐」,參閱《全唐詩》。一作「鑪」,參閱《三聖二和詩集》。
 
〔2.2.2〕
養兒與取妻,養女求媒娉。(1, 2)
重重皆是業,更殺眾生命。
聚集會親情,總來看盤飣。
目下雖稱心,罪簿先注定。(3)
〔出處〕
唐‧天台拾得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取:一作「娶」,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2)娉:一作「聘」,參閱《三聖二和詩集》。
(3)注:一作「註」,參閱《全唐詩》。
 
〔2.2.3〕
得此分段身,可笑好形質。
面貌似銀盤,心中黑如漆。
烹豬又宰羊,誇道甜如蜜。
死後受波吒,更莫稱冤屈。
〔出處〕
唐‧天台拾得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2.2.4〕
男女為婚嫁,俗務是常儀。
自量其事力,何用廣張施。
取債誇人我,論情入骨癡。
殺他雞犬命,身死墮阿鼻。
〔出處〕
唐‧天台拾得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2.2.5〕
我見出家人,總愛喫酒肉。(1)
此合上天堂,卻沉歸地獄。(2)
念得兩卷經,欺他市廛俗。(3)
豈知廛俗人,大有根性熟。(3, 4)
〔出處〕
唐‧天台拾得大士,參閱《嘉興藏‧B103‧20冊;寒山子詩集》。
〔編註〕
(1)喫:一作「吃」,參閱《全唐詩》。
(2)沉:一作「沈」,參閱《全唐詩》及《三聖二和詩集》。
(3)廛:一作「鄽」,參閱《三聖二和詩集》。
(4)俗人:一作「俗士」,參閱《全唐詩》。
 
〔2.3〕
唐‧道世法師(?~683年)
 
〔2.3.1〕
戲笑殺他命,悲號入地獄。
臭穢與洋銅,灌注連相續。
奔刀走火燄,擘裂碎楚毒。
億載苦萬端,傷心不可錄。
〔出處〕
唐‧道世法師〈正報頌〉,參閱《龍藏‧1532‧125~127冊;法苑珠林‧卷七十三》。
 
〔2.3.2〕
殺生入四趣,受苦三塗畢。
得生人道中,短命多憂疾。
疫病癭艱苦,壽短常沉沒。
若有智黠人,殺心寧放逸。
〔出處〕
唐‧道世法師〈習報頌〉,參閱《龍藏‧1532‧125~127冊;法苑珠林‧卷七十三》。
 
〔2.4〕
唐‧永嘉玄覺禪師(665~713年)
 
〔2.4.1〕
慈悲撫育,不傷物命。水陸空行,一切含識。
命無大小,等心愛護。蠢動蜎飛,無令毀損。
危難之流,殷勤拔濟。方便救度,皆令解脫。
〔出處〕
唐‧永嘉玄覺禪師,參閱《龍藏‧1544‧130冊;永嘉集‧淨修三業第三》。
 
〔2.5〕
唐‧王昌齡(698~756年)
 
〔2.5.1〕
林臥情每閑,獨遊景常晏。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
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悟彼飛有適,知此罹憂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永懷青岑客,回首白雲間。
神超物無違,豈繫名與宦。
〔出處〕
唐‧王昌齡〈獨遊〉詩,參閱《全唐詩‧卷141_5》。
 
〔2.6〕
唐‧王維(701~761年)
 
〔2.6.1〕
設罝守毚兔,垂釣伺遊鱗。此是安口腹,非關慕隱淪。
吾生好清淨,蔬食去情塵。今子方豪蕩,思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動息自遺身。入鳥不相亂,見獸皆相親。
雲霞成伴侶,虛白侍衣巾。何事須夫子,邀予穀口真。
〔出處〕
唐‧王維〈戲贈張五弟諲〉詩,參閱《全唐詩‧卷125_18》。
 
〔2.7〕
唐‧杜甫(712~770年)
 
〔2.7.1〕
干戈兵革鬥未止,鳳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為縱此樂,暴殄天物聖所哀。
〔出處〕
唐‧杜甫〈又觀打魚〉詩,參閱《全唐詩‧卷220_2》。
 
〔2.8〕
唐‧白居易(772~846年)
 
〔2.8.1〕
曉日提竹籃,家僮買春蔬。青青芹蕨下,疊臥雙白魚。
無聲但呀呀,以氣相喣濡。傾籃寫地上,撥剌長尺餘。
豈唯刀機憂,坐見螻蟻圖。脫泉雖已久,得水猶可蘇。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乾枯。水小池窄狹,動尾觸四隅。
一時幸苟活,久遠將何如。憐其不得所,移放於南湖。
南湖連西江,好去勿踟躕。施恩即望報,吾非斯人徒。
不須泥沙底,辛苦覓明珠。
〔出處〕
唐‧白居易〈放魚〉詩,參閱《全唐詩‧卷424_54》。
 
〔2.8.2〕
官牛官牛駕官車,滻水岸邊般載沙。
一石沙,幾斤重,朝載暮載將何用。
載向五門官道西,綠槐陰下鋪沙堤。
昨來新拜右丞相,恐怕泥塗汙馬蹄。
右丞相,馬蹄蹋沙雖淨潔,牛領牽車欲流血。
右丞相,但能濟人治國調陰陽,官牛領穿亦無妨。
〔出處〕
唐‧白居易〈官牛〉詩,參閱《全唐詩‧卷427_21》。
 
〔2.8.3〕
清晨臨江望,水禽正喧繁。鳧雁與鷗鷺,遊颺戲朝暾。
適有鬻雞者,挈之來遠村。飛鳴彼何樂,窘束此何冤。
喔喔十四雛,罩縛同一樊。足傷金距縮,頭搶花冠翻。
經宿廢飲啄,日高詣屠門。遲回未死間,飢渴欲相吞。
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魚豚。見茲生惻隱,贖放雙林園。
開籠解索時,雞雞聽我言。與爾鏹三百,小惠何足論。
莫學啣環雀,崎嶇謾報恩。
〔出處〕
唐‧白居易〈贖雞〉詩,參閱《全唐詩‧卷430_42》。
 
〔2.8.4〕
仲夏齋戒月,三旬斷腥膻。自覺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絕粒人,四體更輕便。初能脫病患,久必成神仙。
禦寇馭泠風,赤松遊紫煙。常疑此說謬,今乃知其然。
我今過半百,氣衰神不全。已垂兩鬢絲,難補三丹田。
但減葷血味,稍結清淨緣。脫巾且修養,聊以終天年。
〔出處〕
唐‧白居易〈仲夏齋戒月〉詩,參閱《全唐詩‧卷431_37》。
 
〔2.8.5〕
九江十年冬大雪,江水生冰樹枝折。
百鳥無食東西飛,中有旅雁聲最饑。
雪中啄草冰上宿,翅冷騰空飛動遲。
江童持網捕將去,手攜入市生賣之。
我本北人今譴謫,人鳥雖殊同是客。
見此客鳥傷客人,贖汝放汝飛入雲。
雁雁汝飛向何處,第一莫飛西北去。
淮西有賊討未平,百萬甲兵久屯聚。
官軍賊軍相守老,食盡兵窮將及汝。
健兒飢餓射汝吃,拔汝翅翎為箭羽。
〔出處〕
唐‧白居易〈放旅雁〉詩,參閱《全唐詩‧卷435_14》。
 
〔2.8.6〕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觜漸紅。
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餵食暫開籠。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
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
〔出處〕
唐‧白居易〈鸚鵡〉詩,參閱《全唐詩‧卷447_89》。
 
〔2.8.7〕
繞池閒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出處〕
唐‧白居易〈觀遊魚〉詩,參閱《全唐詩‧卷451_35》。
 
〔2.8.8〕
四月池水滿,龜遊魚躍出。吾亦愛吾池,池邊開一室。
人魚雖異族,其樂歸於一。且與爾為徒,逍遙同過日。
爾無羨滄海,蒲藻可委質。吾亦忘青雲,衡茅足容膝。
況吾與爾輩,本非蛟龍匹。假如雲雨來,只是池中物。
〔出處〕
唐‧白居易〈四月池水滿〉詩,參閱《全唐詩‧卷452_4》。
 
〔2.8.9〕
晚來天氣好,散步中門前。門前何所有,偶睹犬與鳶。
鳶飽淩風飛,犬暖向日眠。腹舒穩貼地,翅凝高摩天。
上無羅弋憂,下無羈鎖牽。見彼物遂性,我亦心適然。
心適復何為,一詠逍遙篇。此仍著於適,尚未能忘言。
〔出處〕
唐‧白居易〈犬鳶〉詩,參閱《全唐詩‧卷453_13》。
 
〔2.8.10〕
獸中刀槍多怒吼,鳥遭羅弋盡哀鳴。
羔羊口在緣何事,暗死屠門無一聲。
〔出處〕
唐‧白居易〈禽蟲十二章〉詩之一,參閱《全唐詩‧卷460_43》。
 
〔2.8.11〕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出處〕
唐‧白居易〈勸打鳥者〉詩,參閱《卍續藏‧1214‧62冊;蓮修必讀》。
 
〔2.8.12〕
世間水陸與虛空,總屬皇天懷抱中。
試令設身遊釜甑,方知弱骨受驚冲。
〔出處〕
唐‧白居易〈戒殺〉詩,參閱《卍續藏‧1214‧62冊;蓮修必讀》。
 
〔2.8.13〕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盤渦峻激多傾險,莫學長鯨擬害人。
〔出處〕
唐‧白居易〈放魚〉詩,參閱《護生畫集‧第一集》。
 
〔2.9〕
唐‧賈島(779~843年)
 
〔2.9.1〕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出處〕
唐‧賈島〈義雀行和朱評事〉詩,參閱《全唐詩‧卷571_13》。
 
〔2.9.2〕
病蟬飛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
露華凝在腹,塵點誤侵睛。
黃雀並鳶鳥,俱懷害爾情。
〔出處〕
唐‧賈島〈病蟬〉詩,參閱《全唐詩‧卷573_36》。
 
〔2.10〕
唐‧呂洞賓(796~?年)
 
〔2.10.1〕
物要死時汝救他,汝要死時天救汝。
延生種子別無方,戒殺放生而已矣。
〔出處〕
唐‧呂洞賓〈戒殺〉詩,參閱《卍續藏‧1214‧62冊;蓮修必讀》。
 
〔2.11〕
唐‧杜牧(803~852年)
 
〔2.11.1〕
已落雙鵰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出處〕
唐‧杜牧〈贈獵騎〉詩,參閱《全唐詩‧卷524_75》。
 
〔2.12〕
唐‧李群玉(813~862年)
 
〔2.12.1〕
早覓為龍去,江湖莫漫遊。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銛鉤。
〔出處〕
唐‧李群玉〈放魚〉詩,參閱《全唐詩‧卷573_3》。
 
〔2.13〕
唐‧陸龜蒙(?~881年)
 
〔2.13.1〕
南北路何長,中間萬弋張。
不知煙霧裏,幾隻到衡陽。
〔出處〕
唐‧陸龜蒙〈雁〉詩,參閱《全唐詩‧卷627_6》。
 
〔2.13.2〕
萬峰圍繞一峰深,向此常修苦行心。
自掃雪中歸鹿跡,天明恐被獵人尋。
〔出處〕
唐‧陸龜蒙〈頭陀僧〉詩,參閱《全唐詩‧卷629_21》。
 
〔2.14〕
唐末五代‧禪月貫休禪師(832~912年)
 
〔2.14.1〕
獵師紛紛走榛莽,女亦相隨把弓矢。
南北東西盡殺心,斷燒殘雲在圍裏。
鶻拂荒田兔成血,竿打黃茅雉驚起。
傷嗟個輩亦是人,一生將此關身己。
我聞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聞萬事皆天意,何遣此人又如此。猶更願天公一丈雪,深山麋鹿盡凍死。
〔出處〕
唐末五代‧禪月貫休禪師〈村行遇獵〉詩,參閱《全唐詩‧卷826_26》。
 
〔2.15〕
唐末五代‧齊己禪師(約863~937年)
 
〔2.15.1〕
潔白雖堪愛,腥膻不那何。
到頭從所欲,還汝舊滄波。
〔出處〕
唐末五代‧齊己禪師〈放鷺鷥〉詩,參閱《全唐詩‧卷838_67》。
 
〔2.15.2〕
五色文章類綵鸞,楚人羅得半摧殘。
金籠莫恨傷冠幘,玉粒頒慚剪羽翰。
孤立影危丹檻裏,雙棲伴在白雲端。
上臺愛育通幽細,卻放溪山去不難。
〔出處〕
唐末五代‧齊己禪師〈謝南平王賜山雞〉詩,參閱《全唐詩‧卷844_19》。
 
〔2.16〕
唐‧吉師老(?~?年)
 
〔2.16.1〕
放爾千山萬水身,野泉晴樹好為鄰。
啼時莫近瀟湘岸,明月孤舟有旅人。
〔出處〕
唐‧吉師老〈放猿〉詩,參閱《全唐詩‧卷774_3》。
 
- See more at: http://www.sutrapearls.org/hushen/hs02.htm#sthash.7275et5R.dpu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