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塑像
楊慎(1488~1559),
明代大臣、
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
四川新都人,爲少師楊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
殿試第一,授
翰林院修撰。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關,慎抗疏切諫。尋移疾歸。明世宗
朱厚熜即位,起充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大禮議起,帝喜桂萼、張璁倡繼統不繼嗣之說,召二人爲翰林學士。六月,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疏,言與璁等學術不同,不能與之同列,乞罷。奏上,世宗大怒。罰奪俸兩月。七月,慎等又伏左闕門力諫,帝震怒,命執首事者下詔獄,慎等撼門大哭,帝益怒。悉下詔獄,廷杖之。十日之間,慎兩遭廷杖,死而複甦者再,乃被削籍,謫戍雲南永昌(今雲南保山)。八年,其父死,穫許歸葬。自是或歸蜀,或留戍所,頗得地方大吏善視。十一年正月,受聘修雲南通志。十九年又得預纂蜀志。三十六年,巡撫遣騎逮之還。三十八年七月卒。
楊慎幼善詩文,入京後授業於大學士
李東陽門下,曾預修武宗實錄。謫戍
雲南後,以投荒多暇,手不釋卷,博覽群書。明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
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選輯爲《
升庵集》八十卷行世。
幼年時代
升庵自幼聰慧過人,又非常好學,再加上他出生於書香門第,是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湖廣提學僉事楊春之孫,所以從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七歲時,他母親教他句讀和唐代絕句,常能背誦。十一歲時,就會寫近體詩。十二歲時,擬作《弔古戰場文》,有“青樓斷紅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警句,他的叔父兵部侍郎瑞紅看了極爲讚賞,複命擬《
過秦論》,其祖父讀了之後,自矜謂:“吾家
賈誼也”(
陳文燭《楊升庵太史年譜序》)。有一天,他的父親和叔父們觀畫,問升庵曰:“景之美者,人曰似畫;畫之佳者,人曰似真,孰爲正?”要求他寫一首詩加以說明,升庵略加思索,立即寫詩雲:“會心山水真如畫,名手丹青畫似真;夢覺難分列禦寇,影形相贈晉詩人。”他十三歲時,就隨父入京師,沿途寫有《過渭城送别詩》、《霜葉賦》、詠《
馬嵬坡》詩等,其《黄葉詩》,轟動京華。當時
茶陵詩派的首領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李東陽“見而嗟賞,令受業門下”(《
明史》卷192),並稱楊慎爲“小友”。升庵二十一歲時,參加會試,主考官王鏊、梁儲己將楊慎寫的文章列爲卷首。不料燭花竟落到考卷上燒壞,以致名落孫山。遭此意外的打擊,楊慎並沒有灰心失望。經過幾年的刻苦努力,楊慎終於在正德六年(1511年)他二十四歲時,殿試第一,考中狀元,授翰林修撰。從此,楊慎正式登上明朝政治舞台。
政治生涯
楊慎的政治生涯是非常坎坷艱辛的。他爲人正直,不畏權勢。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燳是一個著名的色鬼,他不肯讀書,不務朝政,專門尋花問柳,設置“
豹房”,晝夜荒淫,還帶着宦官,化裝外出,到處奸污民間婦女。針對武宗荒淫暴行,楊慎不避斧鉞,敢於犯顏直諫,於正德十二年(1517)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責朱厚燳“輕擧妄動,非事而游”,勸他停止這種荒唐行爲。朱厚燳根本不理睬,依然在歌樓妓院里通宵酣飲,過着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糜爛生活。升庵目睹民不聊生,國事日非,實在氣憤不過,寫下“紫塞朝朝烽火,青樓夜夜弦歌”(《
西江月》)的詞句,稱病告假,辭官歸里。
勸諫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終被害死,死因不明,成爲一場懸案,因無子嗣,由其堂弟朱厚熜繼位,是爲明世宗。授楊慎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升庵利用給皇帝講書的機會,經常聯繫當時實際情況教育世宗。如對已判死罪尚未誅殺的佞宦張銳、於經等人,由於大肆行賄、世宗破例赦免了他們的死罪。升庵在經筵講課時,便特地選出《尚書》里《金作贖刑》這一章,對世宗講道:“聖人贖刑之制,用於小過者,冀民自新之意;若大奸元惡,無可贖之理。”朱厚熜聽了之後很不高興,常常借故停止講書。這樣,升庵由於耿直,既失歡於皇帝,又結怨於權奸。楊慎雖胸懷壯志,力圖報國,但其政治才能在當時是難以施展的。
“叛逆”風骨
特别是在内閣“大禮議” 的紛爭中,突出表現出楊慎的“叛逆”風骨。
楊升庵議大禮
明代嘉靖朝的議大禮事件,無論對朝廷還是對楊家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大禮的爭辯
有關議大禮的爭論的焦點在於辨别“統”(王朝世系的合法繼承) ,“嗣”(家族慣例的血統繼承或過繼繼承).以楊廷和爲代表的大學士們爲之辯護的觀點,認爲繼承某人的人應是某人之子,這是家族慣例的一個基本原則.因此,年幼的嘉靖皇帝受到敦促,要把他的伯母和伯父當成他的父母對待,把他的父母當成他的叔,嬸對待.但是代表嘉靖皇帝的一方指出,在這個事件中皇帝從未入繼或被他的前任立爲太子,進行統治的家族的合法繼承和家族慣例的平常的常規有明顯的區别,過去從未制定皇帝繼承的規定和條款.
事件的發生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1521年4月19日正德皇帝去世,他生前既沒有生下一個後嗣,也沒有過繼一個幹兒.他就這樣死了,沒有留下關於即位的明確指示,一切事情都交給了他的大學士們.
首輔
楊廷和已經預料到皇帝死後隨之而來的困難,並已做好迎接困難的計劃.皇帝死前五天,以皇帝的名義專門頒布了一項詔 令,命令皇帝年幼的堂弟朱厚熜縮短爲他父親服喪的時間,並承襲他的興獻王爵位.皇帝死的當天,楊命令掌司禮監的大璫們請求太後的懿旨,指定這個13歲的孩子作已故皇帝的合法繼承人.他告訴大璫們,依照《
皇明祖訓》中規定的“兄終弟及”的條款,皇位理應傳給興王,他是弘治皇帝(1488-1505年在位)弟弟的獨子,已故皇帝的堂弟.他並沒有指出這條規定隻適用於正妻的兒子,也沒指出,任何相反的解釋都要受到砍頭的懲罰.在明太祖的《皇明祖訓》中有規定皇帝諸王子正當行爲的條款,其文字原文如下: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應即斬奸臣.其三年朝覲,並如前代."這段文字明顯地指同母所生兄弟,而不是指異母兄弟或堂兄弟.楊廷和執意要把這個幼小的孩子推上皇位,並且他找到了做到這一點的辦法.
最大的威脅
大學士楊廷和這時處於巨大壓力之下.不確定的繼承顺序是王朝穩定的最大威脅之一,而已故皇帝並沒有選定太子或繼位人.此外,已故皇帝親信之一的江彬將軍所統帥的邊防駐軍部隊正駐紮在京師,楊擔心他任何時候都可能試圖發動政變.朝廷本身充滿了已故皇帝的圖謀私利的親信,以及急於保持其地位的有力人物.在北京街頭居民傳播着即將發生一場暴亂的流言.在這樣一些情況下,草擬一份繼位的詔書似乎是一樁小事,對於這件事情楊並沒有花費許多的時間或進行思考.在他削減已故皇帝親信的權勢的巨大努力中,朱厚熜的繼位隻不過是部署之一.
繼位詔書隻說興獻王的長子“來京嗣皇帝位”這一安排的詳情沒有記載,因爲在楊看來隻可能有一種安排.這個孩子和他的家屬都沒有任何合法繼位的要求.他的父親是一個妃子的兒子,她始終沒有晉封爲皇后,而這樣的妃子們的兒子及其後代依據其自身應有的權利是不能繼承帝系的.因此,楊冒稱,這個孩子可以根據他是過繼來的已故皇帝的弟弟的身份,作爲皇帝延續帝系;這樣,爲了禮儀他將把他的已故伯父弘治皇帝和他的伯母
張皇后當作他的父母親對待;他也將把他的親生父母當作他的叔嬸來對待.盡管這種安排在普通人家和皇室中是常見的,新皇帝及其親屬卻沒有接受這種作法,因爲詔書沒有提到這樣的安排.他們認爲,孩子從未立爲太子,他對已故君主或他的世系就不負禮儀上的那種義務他下令登基繼位而不及其餘.總之,他們是以一種與大學士楊廷和的意圖完全相反的方式解釋昭書,這種利害關係的不一致在新君抵達北京城外的那一天變得明顯了.
大學士楊廷和曾經指示負責儀式的官員們,用適合於太子的而不是那種適合於皇帝的儀式迎接這個孩子.當皇帝就在北京西南的良鄉被告知這種安排時,他的長史建議他不管這個大學士,像一個皇帝要做的那樣經過禮儀上的主要城門進入京師,在主要的朝覲大殿上即位,在那里接受他的朝臣的朝賀.1521年5月26日傍晚,皇帝抵達就在北京城門外的臨時住處,當晚他發布了他自己擬定的登基方案.5月27日一大清早他進入宮殿,在黎明前的朝見中接受他的朝臣們的祝賀.新皇帝在和大學士們的較量中穫勝,這是一場權利,威信和正統性的長期鬥爭的第一回合.
大學士們的困難
現在大學士們遇到了困難,大多數官員已經承認
皇帝了,既不想廢黜他,也不想接受他的退位;大學士們在也決不可能對他的合法性提出懷疑,因爲他們已經挑選了他.既然他能夠不被廢黜,大學士們就隻能對他施加壓力,說服他接受他們的觀點.大學士楊廷和直到他1524 年被迫離職爲止,隨意利用一切手段 把他的看法既強加於朝臣,也強加於皇帝.
楊廷和利用這一爭端鞏固他自己在朝廷的權力,擴大大學士們的權限,提高翰林院及其成員的威信. 他需要依附他的人的支持,他無情地排斥高級機構中反對他的人.1521年5月,他使他最有勢力的敵人吏部尚書王瓊(1459-1532年)被割革職,關押,放逐,同樣的策略也應用於較低級别的其他幾百名官員.他尤其排斥所有在大禮上反對他的主張的人.
皇帝被楊的專横而苦惱,1521年6月殿試時他以一道追榮生父母以何爲宜的題,想引出支持的文章,但是沒有一個考生敢反對大學士們的主張.1521年8月皇帝終於接到了一項投合他心意的建議.張璁(1475-1539年)的上書認爲遺詔本文隻說興獻王長子繼位,而沒有提到楊廷和所提出的任何安排.漢,宋繼位的事例中,繼位者都曾嗣養於皇宮,然後才被立爲太子.皇帝把張的奏本轉給楊看,楊送還時加上的評語是:書生曉得什麼大體
先前,在1521年4月30日,也就是皇帝繼位後的第三天,他派人護送他母親從安陸來北京.當她10月4日到達北京正東的通州時,危機擴大了.她聽說她將作王妃而不是當作皇后受到迎接,兒子正被迫要稱她爲叔母,她拒絕入京並威脅要立即返回.皇帝知道後對太後說,他想避位和母親一道返回安陸.這種威脅迫使大學士們采取禮部沿書毛澄(1461-1523年)所提出的妥協立場.一道太後懿旨給予皇帝的父母和祖母以帝後的稱號.
1522年2月,皇帝祭天時,皇帝母親居住的宮殿發生了火災.楊廷和把這一事件看作是皇帝祖先不滿於祭祀的安排,尤其是不滿於這些新的稱號的明顯朕兆(火是主宰所有禮儀事務的自然力).他逼皇帝至少暫時撤消他雙親的帝,後稱號.
1524年1月,皇帝開始得到對他的立場的廣泛支持.桂萼收集了幾份支持皇帝的奏摺上呈,其中湖廣巡撫席書(1472-1529年)寫的,他在奏摺中非難大學士們並完全支持皇帝關於大禮的立場.席書是王守仁(1472-1529年)的一個獎掖者, 他的看法大量地吸收了王守仁的學說.席的獎掖者楊一清(1454-1530年)是他那個時代的家,在1521年 已經非公開地反對大學士們:由於這份奏摺,變成公開而正式地反對楊廷和了.大學士楊廷和由於不能實現他的方針或影響皇帝,於1524年3月致仕.
在隨後的五個月期間,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變得非常激烈.雙方都激烈地提出派系性的指控;設下陰謀要致皇帝的支持者於非命或撤去皇帝的反對者的職位.到了1524年8月,反對皇帝的主要人物都已被迫去職,由皇帝的支持者接任.朝臣們以種種理由有力地反對這些任命,但都不起作用.
1524年8月11日,皇帝詔令禮部恢複他母親原來的皇后尊號.這道詔令立即遭到對立的翰林學士們,在京的御史們,朝廷郎官們的抗議.皇帝命令錦衣衛逮捕,關押抗議的首領們.他盛怒地訓斥三個在職的大學士阻撓他的願望.毛紀(1463-1545 年)因而向朝廷宣布將在四天之内上帝,後尊號.
三天後8月14日,兩百多個朝廷官員在早髂以後拒絕散去,仍然跪伏闕下,抗議皇帝的詔令.皇帝於朝見後在靠近朝堂的文華殿開始齋戒,發覺有騷動.他派幾個太監去讓官員們散去,但是他們沒有書面的詔令便拒絕走開.快到中午時,皇帝索要抗議者的名單, 然後把爲首的人投入錦衣衛監獄.這時,他們當中的一些人開始呼喊並敲打朝堂的門.
皇帝的反應
皇帝迅速作出反應.所有低級官員都被投入監獄,其餘的被,命令等候判決.五天後,180多名官員在朝廷上受到責打;17人受傷致死,其餘的人被謫戍.皇帝於第二天奉立他父親的神主,並給他上了皇帝的尊號.
楊升庵在議大禮中始終站在其父楊廷和一邊,議大禮成爲他一生的轉摺點.由於他兩上議大禮疏,有跪門哭諫,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逮下詔獄,十七日第一次廷杖,二十七日底二次廷杖,被打得死而複蘇,幾至斃命.嘉靖皇帝早就對楊廷和心懷不滿,楊升庵現又完全站在他父親一邊,楊廷和早已致仕,於是嘉靖帝便把一腔怒氣全發在楊升庵頭上,對他處以重罰--永遠
流放,而且永遠也沒有寬恕他,這就決定了他老死南荒的悲劇命運.
開始時的不和在三年之中變成了影響幾百名官員的前途和整個政府施政的權利之爭.楊廷和與皇帝之間的沖突也變成了兩個敵對官僚集團之間的鬥爭.對大學士們的抨擊由楊一清和席書領頭,他們兩人是在省里發蹟的有影響的官員.他們謀求削弱楊廷和與他的翰林同僚們所已掌握的過大權利.就他們來說,關於大禮的爭論對實現他的目的是有用的.
流放生涯
楊慎在放逐滇南漫長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並未因環境惡劣而消極頹廢,仍然奮發有爲,不肯向邪惡勢力屈服。他路經湘西,想起了被楚懷王放逐的屈原,情不自禁地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貴州,他想起了流放
夜郎(今桐梓縣)的李白,感歎“我行更迢遞,千載同潛然”(《恩譴戌滇紀行》)。他不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著述,爲白族修史。每到一處,往往借詠邊塞奇花異草,抒發政治熱情。他在《南枝曲》中,以生在“窮山絕域”而“絕世獨立”、自放清香的老梅自喻;在《山茶花》中,盛讚山茶花不畏嚴寒,“綠葉紅英鬥雪開”的傲然風骨。他在永昌看到“背日而開,與蜀葵相反”的唐婆鏡花,就慨歎葵花向日,固然是忠臣的象征;唐婆鏡花背日而開,應是諍臣的表現。諍臣往往受到謅媚佞臣的排擠和誣害,無恥小人又經常喬裝成向日蜀葵,使人忠奸難辨,真假難分。在詠物之中,寄寓着自己正直的人格和理想。
更爲難能可貴的是楊慎在放逐期間,仍然關心人民疾苦,不忘國事。如當他發現昆明一帶豪紳以修治海口爲名,勾結地方官吏強占民田,化公爲私,斂財肥己,坑害百姓時,不僅正義凛然地寫了《海門行》、《後海門行》等詩痛加抨擊,還專門寫信給雲南巡撫趙劍門,力言此役“乃二三武弁投閑置散者,欲謀利自肥而倡此議”,請求制止如此勞民傷財的所謂水利工程。
伉儷情篤
美滿的愛情
楊慎的政治生活雖然十分坎坷,但愛情生活卻很幸福美滿。他的夫人
黄娥,字秀眉,
四川遂寧(又稱黄安)人,長詩詞,尤擅長散曲。婚後他們夫婦感情非常融洽,在桂湖之濱過着詩情畫意、相敬如賓的甜蜜生活。他倆經常在湖畔散步,榴閣賦詩,相互酬答。楊慎夫婦雖然情投意合,但並未陶醉於卿卿我我的兒女之情。婚後第二年,在黄娥的支持和勸促下,升庵就動身進京複官。
經得起考驗
楊慎與黄娥的忠貞愛情是經得起嚴峻考驗的。因爲在他倆的生活旅途中,春光明媚的顺境是很短暫的,而更多的是漫長的急風暴雨的逆境。當楊慎因仗義執言,遣戍滇南時,黄娥對丈夫不僅毫無怨言,而且深表同情,曲意勸慰,殷勤照顧。黄娥不辭風霜之苦,千里跋涉,親自護送升庵從北京到
雲南。嘉靖三年(1524)十二月十五日這個天寒地凍的夜晚,黄娥陪伴着骨瘦如柴,身帶枷鎖的楊慎,行至江陵的驛站門前,他看到妻子風塵滿面,疲憊不堪,再也不忍心讓她向前護送了,力勸妻子回四川新都老家。臨别之際,升庵填寫了一首《臨江仙》詞雲:“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樓。征驂去棹兩悠悠,相看臨遠水,獨自上孤舟。卻羨多情沙上鳥,雙飛雙宿何洲?今霄明月爲誰留?團圓清影好,偏照别離愁。”(《戍雲南·江陵别内》)。情辭淒楚,催人淚下。黄娥回到新都,看到桂湖景物依舊,物是人非,寫了一首懷念丈夫的《七律·寄外》:“雁飛曾不度(一作到)衡陽,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詔風煙君斷腸。曰歸曰歸愁歲暮,其雨其雨怨朝陽,相聞空有刀環約,何日金雞下夜郎?”感情十分真摯。此後,黄娥曾越山涉水,到雲南永昌探望楊慎,並在戍所住過兩年多的光陰,嘉靖八年(1529)楊慎父親去世,楊慎趕回新都治喪,夫婦才得短期會面。相見時難别亦難。臨别時,黄娥寫了《羅江怨》散曲,與升庵送别。曲雲:“青山隱隱遮,行人去也,羊腸鳥道幾回摺?雁聲不到,馬蹄又怯,惱人正是寒冬節。長空孤鳥滅,平蕪遠樹接,倚樓人冷欄幹熱。(其三)”以冷與熱的強烈對比,反映自己内心的一片深情,淒婉動人,遂成千古名句。
爭論的後果
這場爭論還有超出朝廷政治的後果.因爲隨着爭論的發展,雙方的論戰變得更老練,更明顯變晰,更複雜.官方文獻中所記載的朝廷實際做法的歷史成了注意的一個中心.這久而久之促成了研究歷史先例(掌故)和研究本朝歷史的普遍興趣.
引發的問題
這場爭論也引起了對語言學和文句分析的興趣,這開了晚明和清代嚴密的,批判學問的先河,因爲爭論在很多方面集中在禮儀用語和古代禮儀的含義以及經典文獻所記述的傳統上.對這些原文的解釋最終是以兩種對立的哲學上的假定爲基礎,一種與12世紀程頤和朱熹所發颺的儒家傳統的解釋(明代朝廷承認它是正統的解釋)有聯繫,另一種與王守仁(1472-1529年)所領導的當代學派的解釋有聯繫.因爲對原文的解釋和哲學有非常密切的聯繫,這種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對翰林院的守舊傳統程朱傳統-的批判,這種批判從王守仁的學說引導出來,由他的許多弟子予以表達.各地的官員早所有細節上都緊跟朝廷的爭論.因此,王的學說在很短的時間内就聞名於整個帝國,到17世紀仍然是一個人們極感興趣爭論的問題.
出現的動力
由於議大禮這一涉及皇權的高規格議題,和其長達三十餘年的爭論時限,使得訓詁考據學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巨大動力,並在不久後的晚明和清代一躍而成爲國之顯學,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楊升庵不光在議大禮中是考據骨幹,而且在以後的生涯中寫出了大量訓詁考據方面的文章.但是,由於他隻身流放,又遠在偏遠的南疆,身邊沒有圖書資料,大量的文章都是憑着記憶寫出,其中難免記憶錯誤,這又爲後世學者提供了許多新的學案,使他本人也成爲清代小學研究的對象,所以楊升庵是清代小學當之無愧的鼻祖.
楊慎一生刻苦學習,勤於著述,是有明一代著名的博學家。他不僅對經、史、詩、文、詞曲、音韻、金石、書畫無所不通,而且對天文、地理、生物、醫學等也有很深的造詣。如他任翰林時,正德皇帝朱厚燳問欽天監及眾翰林:“星有注張,又作汪張,是何星也?”眾張口結舌,無以對答,獨楊慎從容對曰:“柳星也”,並曆擧《
周禮》、《
史記》、《漢書》等文獻資料加以說明。他預修《武宗實錄》,事必直書,不爲尊者諱。他在長期流放中,仍然“好學窮理,老而彌篤” (《
明史·楊慎傳》)。在雲南永昌邊塞荒涼地區,盡管圖書資料奇缺,升庵仍嗜書成癖,“書無所不覽”,經常對人說:“資性不足恃,日新德業,當自學問中來。”
楊慎編著《廿一史彈詞》
(《明史·何孟春傳》)他認爲要“知天下”,一是依靠“躬閱”,從親身經歷中穫得知識;二是依靠“載籍”,從别的記載和書籍中取得。因此,他不僅刻苦讀書,手不釋卷;而且每到一處,就對當地風俗民情進行調查了解,努力學習當地民族語言,從親身經歷與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知識。他以被逐罪臣的身份,僅憑自己苦學、實踐、記憶,在滇南時就寫出了不少筆記、選本以及許多注釋性書籍。如《南詔野史》、《雲南通志》、《雲南山川志》、《慎候記》、《南中志》、《滇載記》、《記古滇說》等書。據《升庵楊慎年譜》的記載,楊慎平生著作有四百餘種。所以,《升庵外集》序稱:“國初迄於嘉隆,文人學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明史》本傳曰:“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除詩文外,雜著多至 100餘種。四川省圖書館所編《楊升庵著述目錄》達 298種。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稱《升庵全集》)。此集萬曆間四川巡撫張士佩所編訂,取楊慎《丹鉛錄》等書,刪除重複,分類編次,附於詩文之後。包括賦及雜文11卷,詩29卷,雜著41卷。其雜著合集另有明焦□輯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楊金吾輯的《升庵遺集》26卷。詞、散曲、彈詞另輯有《升庵長短句》 3卷,《陶情樂府》4卷,《二十一史彈詞》12卷等。
對人民關懷詩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海口行》及《後海口行》揭露豪紳地主勾結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詩中指出,"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並呼籲"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觀刈稻紀諺》中托老農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松茂正幹戈"。表現了農民遇豐年,卻因軍餉賦斂沉重而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其他如《寶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類作品。
寫景詩
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叙寫雲南風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海風行》寫了下關的風:"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梁中斷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沖破動林沙石走。咫尺顛崖迥不分,征馬長嘶客低首。"氣勢雄偉,有雷霆萬鈞之力。而《龍關歌》:"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月中對影遙傳酒,樹里聞歌不見人。"寫洱海夜色,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歷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
楊慎《臨江仙》
别張壘壁
楊慎在前七子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複古風氣較爲流行的時候,能别張壘壁。他廣泛吸收六朝、初唐詩歌的一些長處,形成他"濃麗婉至"的詩歌風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峽《竹枝詞》9首,描繪山川風情,頗得樂府遺韻。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風範。《於役江鄉歸經板橋》:"千里長征不憚遙,解鞍明日問歸橈,真如謝□宣城路,南浦新林過板橋。"抒發行役倦苦的情懷,情致綿細,别出新境。楊慎又廣爲采攬"桑間濮上"的民歌的長處,以豐富自己詩作。如《送餘學官歸羅江》,全用綿州民歌,後綴四句送行語,構思新穎,别致清新。
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方面
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如〔浪淘沙〕"春夢似楊花"一首,描寫細潤,言辭華美流暢。散曲〔駐馬聽〕《和王舜卿舟行之詠》,寫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並暢想駛入長空銀河,意境優美,記叙細微。他的長篇彈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彈詞》,叙三代至元及明季歷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爲傳誦。他的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漢雜事□辛》事皆淫豔而言辭端雅,不見鄙穢。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規勸正德皇帝"偏聽生□,獨任成亂",以"古
楊慎《升庵詩話》
之聖人必謀於眾"相諫誡,情摯意切,時婉時激。他的《新都縣八陣圖記》、《碧□精舍記》等也是記叙散文的佳品。另外他還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記》、《太和記》、《割肉遺細君》等雜劇。
考論經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方面
楊慎考論經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的雜著,數量很多,涉及面極廣。如《丹鉛總錄》、《譚苑醍醐》、《藝林伐山》、《升庵詩話》、《詞品》、《書品》、《畫品》、《大書索引》、《金石古文》、《風雅逸篇》、《古今風謠》、《奇字韻》、《希姓錄》、《石鼓文音釋》等等,還有《全蜀藝文志》、《雲南山川志》、《滇載記》等地方志及史料。這些著述往往有獨到之見,或可補史闕,或提供線索,有相當學術價值。然而,因他久居雲南,尋書核對不易,有時隻憑記憶寫作,所以也有一些誤引、臆測不實之處。
偉大哲人,民族功臣楊慎
楊升庵是著名的學者,詩人和文學家,對哲學,史學,天文,地理,醫學,生物,金石,書畫,音樂,戲劇,宗教,語言,民俗,民族等學科都有極深的造詣.他一生博學多聞,著作達四百餘種.《明史.楊慎傳》稱:"明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推慎第一."
但楊升庵先生一生最爲後人尊敬和爲中華民族的最大貢獻,卻是他的開拓南疆,融雲南邊疆土地和南疆各族人民於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巨大功績.可以這樣說,楊升庵與抗倭將領戚繼光他們一文一武,同爲明代最傑出的民族英雄.
"雲南古滇國,自越雋蠻夷任貴自領太守,光武即授以印綬,不以内地官守例之,若爨若蒙,皆以本土大姓就官,累世爲一方長,元封梁王於滇,與大理之段分治."(《清史稿.
土司傳》)明初破梁王,滅大理,設土官(土司)治之,當時雲南的民族與文化狀況與中原迥異,與西藏,新疆,蒙古,越南(明初曾設行省),當時的情況相同,並長期一中原文化相抗衡.這幾處明代統治或曾統治的地區,隻有雲南在有明一代完成了與中原文化的融合,成爲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有賴於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衛所移民,一個就是楊升庵.
明於
洪武十四年(1381)攻取雲南以後,建立衛所屯田制度,先後移民漢族人口三,四百萬到雲南,使雲南人口的民族結構產生了變化.另外,楊升庵作爲正德,嘉靖兩朝的文壇泰鬥和學界領袖,從不間斷37歲到72歲,長達35年在雲南設館講學,游曆考察,廣收學生,孜孜不倦地寫作和研究,出版了大量轟動一時的學術著作,使得當時中國的文壇中心一度出現南移的現象.再加上他百科全書型的知識結構和不畏強權,堅持正義的強大性格感召力,使得雲南各族人民在楊升庵之後形成了一股學習中原文化的巨大潮流.
據統計,除明初戰亂已毁書籍,楊升庵充軍雲南前,雲南隻有二十多人寫有著述四十多種,到楊升庵赴滇以後至明末,滇人共有一百五十餘人寫有著作二百六十餘種,其中百餘種寫於升庵同時或稍後.並在雲南培養出了第一個少數民族學派--"
楊門七子",
楊士雲(字從龍,號弘山,正德進士,監察御史),
吳懋(字德懋,號高河,擧人,官至知州),保山
張含(字愈光,號禺山,正德擧人),開遠
王廷表(字民望,號純庵,正德進士),昆明
胡廷祿(字在軒,號學原,正德進士,曾任按察司副使),晉寧
唐錡(字子薦,號池南,嘉靖進士,監察御史).真所謂"七子文藻,皆在滇雲,一時盛事".(《升庵全集》)正是基於這些文治教化,才有清初雍正四年(1726)的"改土歸流"(改土官爲流官),在雲南大部分地區廢除土司制度,完全實行與内地一樣的府縣行政管理制度.所以直到今天,在雲南老百姓中最受崇敬的三個神(或人)就是
觀音,
孔明和楊升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