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成語探源:「樹倒猢猻散」的由來

成語探源:「樹倒猢猻散」的由來

 

明朝人陶宗儀,他編撰了一本書《說郛》,書中記載有如下一則故事:
南宋時,有個人名叫曹詠,因為和丞相秦檜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當上了大官。他家鄉有不少人奉承他,巴結他,使他非常得意。
可是他的大舅子,名叫厲德新,為人正義,不買他的賬。這厲德新在家鄉當個“里正”(類似村長或鄉長),曹詠認為:厲德新區區小吏,膽敢對自己如此無禮,於是懷恨在心,便指使當地縣官,給厲德新施加威脅,多次刁難他。可是,厲德新始終沒有屈服。
後來,秦檜死了,依附秦檜而得勢的人,紛紛隨之垮台,曹詠也被貶官到新州(今廣東新興)。
這時,厲德新便寫了一篇賦,題目是《樹倒猢猻散賦》。猢猻,即猴子。文章把秦檜比作一棵大樹,把曹詠等人,比作一群猴子。猴子們靠着大樹蔭庇,作威 作福。如今大樹一倒,猴子們只得四散逃走。這是一篇很深刻、辛辣和幽默的文章。厲德新把它寄給了曹詠。被貶在新州當官的曹詠看了,氣得七竅生煙,但此時, 他的靠山秦檜已倒,也就無可奈何。
另據《七修類稿》(編撰者郎瑛,也是明朝人)說:秦檜未當官時,曾經是個私塾教師,生活比較清苦,因此頗有牢騷怨憤。他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若得 水田三百畝,者(這)番不做猢猻王。”秦檜把私塾中的學生,比作猢猻,而自比為“猢猻王”。所以,厲德新把依附秦檜的那幫小丑,比為猢猻,不僅是言之有 據,而且也更增添了針對秦檜、曹詠等一夥,擊中要害、一針見血的諷刺效果。
再說,秦檜的“檜”,又恰巧是一種樹木的名稱。由於這篇諷刺文章,再恰當不過,並富有妙趣,於是《樹倒猢猻散賦》就為當時的人們,所樂於閱讀和引用,“樹倒猢猻散”便逐漸成為一個成語,而流傳了下來。

景泰藍

景泰藍

景泰款三足爐,首都博物館藏,較為可信的景泰年間實例
景泰藍山水雙瓶
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又稱燒青,是金屬胎嵌搪瓷工藝中國衍生出來的一個獨立品種。明末世傳此物大行於景泰年間[1]晚清古董行沿用此說,命名為「景泰琺瑯」或「景泰瑯」。後來又因其所用搪瓷釉料多為月藍色,且「瑯」「藍」音近,訛變為「景泰藍」[2]
製作景泰藍時,要先將掐製成所需形狀的扁銅絲銲接在銅胎上,在據此劃分而成的空格內填入各種顏色的琺琅漿,後經焙燒成型。
景泰藍長期祇在宮廷監管下製作,19世紀其技藝流入民間,成為「燕京八絕」之一,並且逐漸擴散至各地,一度成為重要的手工業。但是由於工藝繁瑣、成本很高,各地景泰藍又紛紛消失,現主要產地是北京台灣深圳。其中北京景泰藍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

特色

清中期景泰藍倣古提梁盉,華爾特美術館藏
景泰藍屬於琺琅器,也可歸入金屬器,但是經常被錯誤地歸入瓷器[4]
精美的景泰藍製品必須是色彩潤澤鮮明,胎骨厚重堅實,搯絲整齊勻稱以及鍍金燦爛光亮。景泰藍的釉料非常多種,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天藍(淡藍色)、寶藍(青金石色)、(雞血色)、淺綠(草綠色)、深綠(菜玉色,有半透明感)、白(車渠色)、葡萄紫(有玻璃質感的紫晶色)、紫紅(玫瑰色)、翠藍(介於天藍和寶藍之間,色澤亮麗)這幾種顏色。

歷史

琺琅工藝來源

金屬胎嵌琺琅法語通稱Cloisonné,意為分割搪瓷釉料的矮牆,也就是景泰藍銲接在銅胎上的扁銅絲。該工藝起源古代近東地區,公元前19世紀已經有古埃及法老以此製作項鏈[5],通常與寶石鑲嵌並用。東羅馬帝國更是將這項工藝發揮到極高的地步,不僅創制了多種新顏色,而且與貴金屬加工技術相配合,在分割釉料的銅絲上大做文章。

中國發展

元代

據信,金屬胎嵌琺琅於元代引入中國,而存世器屢經拼接改制,均不能保持原貌[6]北京故宮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琺琅器收藏機構,於1991年依照器物類型學的方法,排列出從元代到民國的器物發展順序,為斷代提供了一定的依據[7]
元代存世品十分罕見,幾乎全部收藏於兩岸故宮。其製品無款[8][9]或後改款[10],多以纏枝蓮為主題紋飾:盛開的花朵飽滿舒展,以小花苞陪襯;枝葉肥厚,伸展自如,佈局得當[8][9][10]。雖然工藝乃至纏枝蓮紋樣最初都來自西亞,但是整體設計已經完全內化為中華樣式,沒有絲毫不妥之處[6]。此外偶爾可見葡萄紋樣,構圖對稱。
這一時期器物的最大特點在於琺瑯的質地,很多釉色有水晶般的透明感[8][9][10],尤其是葡萄紫、草綠、絳黃等幾種顏色似用進口琺瑯釉料燒造,色相獨特,為後代所未見[9]
此時工藝水平很高,不惜工本,掐絲線條奔放有力,鎏金的金層很厚[6]

明清時代

明代存世品雖然較元代為多,但是依然十分珍貴,其中具紀年款識的有宣德景泰嘉靖萬曆四朝[7],尤以景泰為最,但是多不可信[6],其餘三朝可信度則較高。
故宮之外,在大英博物館蘇黎世裡特貝格博物館分別藏有一尊宣德款雲龍紋大罐,原為一對,頸部有「大明宣德年製」鎏金楷書款,是早期器物的罕見實例[4][11]。通過與同時代瓷器漆器對比,可見宣德製品造型周正,紋樣大方又不失變化,款識無論鑄造或鐫刻皆字體剛勁有力[6]。釉料顏色豐富,色澤如寶石般奪目,可能與當時海上貿易發達、海外物料易得有關;因此開始應用暈染技法,色階變得豐富[12]
明清兩代,御用監和造辦處均在北京設有專為皇家服務的琺琅作坊,技藝從成熟走向輝煌。景泰藍長期祇在宮廷監管下製作,19世紀其技藝流入民間,成為「燕京八絕」之一,並且逐漸擴散至各地,一度成為重要的手工業

現代

由於景泰藍工藝繁瑣、成本很高,又民國以來,社會動蕩不安,景泰藍技藝曾一度衰微。1949年後,因大陸採取積極的保護扶持政策,台灣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使這一古老技藝得以恢復和發展。

製作過程

景泰藍的印泥盒
景泰藍的製作過程複雜,從技術方法來說,可分為:製胎掐絲燒焊點藥燒藍磨光點金[2]

製胎

製胎在乾隆以前以青銅鑄造,耗時較長,精度較高,擅於塑造形體。乾隆時期改為用紫銅(純銅)捶揲成型,故而又稱打胎,大大節省了銅的消耗。

掐絲

鑷子將壓扁的細銅絲掐、掰成各種精美的圖案花紋,常見的圖案如花紋雲紋、幾何紋、人物或動物紋等;然後再使用白芨(一種植物,可製成植物性膠水)或是焊劑將之粘附在銅胎上,然後篩上銀焊藥粉。

燒焊

使用900度的高溫焙燒,將銅絲花紋牢牢地焊接在銅胎上。

點藥(點藍)

琺瑯是用鉛丹硼酸鹽玻璃粉等原料化合熔製而成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光澤物質,它加上不同的氧化金屬,就變成不同顏色的琺瑯,也就是琺瑯彩。熔製成的琺瑯冷卻後,變成固體,在填用之前,再磨成細粉,摻水調和。將琺瑯色粉加入溶劑中,調出不同顏色的釉藥,依照紋絲輪廓用金屬小鏟把各種琺瑯釉料填入絲紋空隙中,先點地、次點花、再點藍、後加亮白。

燒藍

清朝製作的景泰藍盤
入窯焙燒,使用800-1000度的高溫燒熔,將粉狀釉料熔化。因為焙燒之後琺瑯釉藥的體積會比原來的縮小1/3左右,為了使器面不會凹凸不平,需要用同樣顏色的琺瑯多次填充。如此反復兩次至三、四次的上釉焙燒,才能將釉面與銅絲相平而毫無凹坑。

磨光

將焙燒好的器物放入中,用粗砂石黃石木炭等逐次打磨,將凹凸不平的藍釉磨平,最後用木炭刮刀將沒有藍釉的銅線、底線、口線刮平磨亮。

鍍金

將磨平、磨亮的景泰藍經酸洗、去汙、沙亮後,放入鍍金液糟中,使用通電手續,讓黃金貼附在沒有上釉藥的金屬胎身上。鍍金的目的是為了讓金屬胎身不會腐蝕生鏽,且也具有使器物增加光亮如新、金碧輝煌的感覺。最後再經水洗沖淨乾燥處理後,一件斑斕奪目的景泰藍就完成了。

發展

外部視訊連結
手藝II:景泰之藍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欄目2012年6月3日播出
景泰藍廠:這裡的精彩靜悄悄北京電視台「這裡是北京」欄目2012年12月15日播出
景泰藍的花樣年華同上,2012年12月17日播出
走進景泰藍博物館同上,2013年4月15日播出

興盛原因

景泰藍傳入中國之後,在短期內能有這樣的成就,主要原因是當時中國已具備了鑄銅等冶金技術及玻璃琉璃的製作知識,且懂得控制鍛燒的溫度,具有發展景泰藍的良好條件。且另一方面,琺瑯顯現出的溫潤、珠寶的光輝、的細緻,滿足了中國人的多種愛好,所以帶動了景泰藍在中國的發展。

早期

到了快速發展的明朝時期,景泰藍造型端莊厚重,色釉宛如寶石般的晶瑩深沉、紋飾粗獷飽滿,色彩對比強烈、堅實、瑰麗,鍍金明亮金燦。而此時期的景泰藍製品多為仿古青銅器製品,例如這類的器具。這些成就與特點為以後的景泰藍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代

到了清代乾隆時期景泰藍又有了新的發展,不僅品種繁多,而且也會製作具有西洋風味的西方仕女杯碟這類的作品。而且琺瑯釉料從六七種發展到十幾種,使景泰藍的色調更加豐富典雅,工藝技術更加細膩精湛。到了晚清時期景泰藍從單純的宮廷藝術逐漸走向了民間(日常生活用品的大量製作)和國際市場。在1904年的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景泰藍獲得了一等獎,這就使景泰藍的聲譽日益增高、身價倍增。

現代

隨著景泰藍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需要,一些實用產品、旅遊紀念品的景泰藍大量生產,新品種、新花色、新工藝不斷湧現。近幾年來景泰藍行業裏出現了脫胎景泰藍、銀胎景泰藍,畫琺瑯掐絲琺瑯相結合的景泰藍、機制景泰藍、仿日本七寶燒的銀晶藍,以及多種工藝相結合的景泰藍。特別是「多工藝結合景泰藍」尤為突出。這是一種以景泰藍為主體,然後與牙雕玉雕木雕漆藝以及花絲鑲嵌等工藝結合。
景泰藍現主要產地是北京台灣深圳,其中北京景泰藍於2006年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登錄傳承人張同祿[13]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獲國內國際多項獎座,有「景泰藍一代宗師」、「中國景泰藍第一人」稱譽,開設「百工坊」工藝品設計工作室,與李佩卿合創「祿穎藍」釉藝工藝品公司[14]。2006年作品《座龍花薰》以1100萬人民幣成交,創當代景泰藍拍賣的最高價紀錄;而首次結合歐洲風格與李佩卿共同設計的《吉祥計時儀》,於2008年入藏台北故宮博物院[15][16];另2012年由中國文化部中外首工美術館選出《鳥杯》等十大經典作品[17],與在「口述史」中最滿意與經典的《鳥杯》《吉羊寶燈》《孔雀屏燈》及《華冠萬年燈》等四件創作[18],其細膩的繪畫風格與技巧創新,為少數精通景泰藍創作藝術之人。另其同事李佩卿,獨自研發有粉彩景泰藍專利,素有「粉彩景泰藍第一人」稱譽的點藍能手[19],是中國當代首位以《蝶舞》《春妹》《魚韻》等作品,於美國、法國等國際工藝美術大展中榮獲「三金」獎項之人[20],《蝶舞》更於2013與2014年兩次獲邀法國「羅浮宮」展出,將景泰藍藝術帶入國際舞台[21][22]
而在台灣1960-1980年代是景泰藍全盛期,有200多家廠商,大多集中於板橋萬華, 那時台灣有「景泰藍王國」稱譽。然1983年美國紐約州政府警告某些景泰藍飾品具有放射性,建議民眾拋棄,並通知台灣出口商停止景泰藍飾品的銷售,此一幅 射疑慮之風波重創了市場。幸近年來景泰藍技藝再度受到重視,許多人運用現代化的機器與工技,融合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以製造安全與精美的景泰藍作品,例如飾 品(手機吊飾、首飾)、藝品(珠寶盒、花瓶)與器具(時鐘文具組)等,使得這種具有古雅之意的傳統工藝品,不但與現代生活結合、點綴並豐富了生活的內容,而且使得傳統的技藝薪火延續並發揚光大。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

擂鼓墩古墓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Zenghouyi - IMG 5811.JPG
所在 湖北省隨州市
分類 古墓葬
時代 戰國
編號 3-231
登錄 1988年
曾侯乙墓戰國時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位於湖北省隨州市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

發現經過

1977年9月,在湖北隨縣東團破,解放軍空 軍某部在擴建營房開山炸石時發現地下有褐色泥土,施工單位的王家貴、鄭國賢和向縣文化部門通報,但是沒有得到重視。此時墓葬的車馬坑已經有一些青銅文物出 土,被施工工人賣到了廢品收購站,失去了原有的價值。此後王家貴三次赴縣城請來專家勘察,才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1978年5月11日,文物考古部門開 始挖掘,5月17日大墓被開啟,發現槨板下已被泥水浸泡,開始抽水排水。21日發現一個直通槨板的盜洞,23日水位下降,曾侯乙編鐘露出水面6月底野外清理首戰告捷。

墓主人

出土的編鐘
通過出土鏄鐘上的銘文鑒定,這是戰國早期曾國一位名字叫做「乙」的君主之墓葬,故稱曾侯乙。據考,墓主人姓姬名乙。
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文物多達15404件,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其中有8件定為國寶


曾侯乙墓

编辑词条 点击认领
曾侯乙墓为中 国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 16.5米,东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椁内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 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5岁的女性。
编辑摘要

目录

曾侯乙墓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为中国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16.5米,东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椁内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5岁的女性。
 

曾侯乙墓 - 简介

曾侯乙墓曾侯乙墓尊盘
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 1978年发掘。为岩坑竖穴木椁墓,平面呈多边形,无墓道,南北向,墓坑长21米,宽16.5米,深13米。木椁周围填充木炭,顶上敷10~30厘米的青 膏泥。椁内分四室,墓主居最大的东室,漆棺,尸体由多层丝织物包裹。殉人共21个,各配木棺,均为13~25岁的女性。出土随葬品达1万余件,有青铜礼 器、乐器、车马器、兵器金器、玉器、木器、漆器、竹简等。单乐器即有钟、磬、鼓、瑟、琴、笙、排箫、篪8种。曾侯乙成套编钟多达65件,并有2800多个铭文,是震惊中外的巨大发现,为先秦音乐史研 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和文字资料。其他如多达6600字的240多支竹简及一件自铭“?鳌钡南涓牵?保存写有28宿名称的天文图等都具有重要价值。由青铜器 上多次出现“曾侯乙乍(作)(持)”之类铭文,可确认此墓的墓主。又据?D钟铭文推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当为公元前433年或稍晚。
 

曾侯乙墓 - 出土文物简介

编钟

墓中共出土随葬品万件以上。其中曾侯乙编钟一套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青铜礼器主要有镬鼎2件、升鼎9件、饲鼎9件、簋8件、簠4件、大尊缶1对、联座壶1对、冰鉴1对、尊盘1套2件及盥缶4件等。其中尊盘系用先进的失蜡法铸造,表现出战国时期青铜冶铸业所达到的高水平。钟在中国商朝时就已出现,最初只有3
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
 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13枚,战国时发展成61枚。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曾侯乙编钟共65枚,其中1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 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六十五枚编钟的总重量达 3500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十九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四十五枚钟上不权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 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钟的音色 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无不惊叹。
一九七八年发掘的举世闻名的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它共六十四件,(计钮钟十九件, 角钟四十五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 一件重二点四公斤,高二十点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点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点四厘米。它们的总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钟架通长十一点八三米;高达 二点七三米。气魄宏大,场面相当壮观。这座墓的下葬年代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余年。它的出土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 发现。
八十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 武汉工学院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等单位上百名科技人员通力协作,采用了激光全息摄影和扫找电镜等现代技术手段,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干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了 铜、锡、铅三种成份的最佳配方,以获得优美的音色;掌握了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的严格比例,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设计了“合瓦式”的独特钟形与 复杂的钟腔结构,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和优美的旋律。这套编钟都能别两个乐音,全部音域贯穿五个半八度组,高音、低音明显,中间三个八度,十二个半音齐 备。由于有了完备的中间音,所以能在任何一个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据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
为了使这套中华乐器史上珍贵的国宝发挥更大作用,科学工作者将曾侯乙编钟进行复制。一九八三年一月六日至九日,中国音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考古学会的学者专家共八十多人,在武汉对复制的编钟进行了鉴定。专家通过聆听和比较原件和复制品每个钟的音色、音高,并交替欣赏原件的录音和复制编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浏阳河》《圣诞夜》等中烁曲。他们认为复制品确实达到了原件的音响效果,高音区清脆,明亮,悠扬;低音区浑厚,深沉,气势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数音乐与原件的差异小于正负五音分之内,为一般听众所难以辨别。

青铜尊盘

  
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   
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
青铜尊盘青铜尊盘
 配, 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 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 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出土时尊置于盘内,两件器物放在一起浑然 一体。   
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酌以献尸,宾礼时酌以饮客。整套器物纹饰 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即先用蜡做模,模外做范,加热烘烤使蜡模融化流失, 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一个空壳,再将青铜溶液浇灌至空壳内,就可铸成所需的器物。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 极高的水准。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文。
 

编磬


  
通高109、宽215厘米。   青铜错金磬架,由一对圆雕怪兽及其头上插附的立柱为虡,两根圆杆作横梁,呈单面双层结构。兽顶插附的立柱从腰、顶两处与横梁榫接。横梁底等距焊铸铜环,以串钩挂磬。磬架施线条流畅的错金云纹。   
32块磬系用石灰石或大理石磨成,形若倨句,大小有异,分为两层四组。最大者:鼓博10.8、鼓上边32.4、鼓下边27.5、股博13.5、股上边22.3、股下边21、厚2.68
编磬编磬
 厘米,倨句163度。最小者:鼓搏4.9、鼓上边7.6、鼓下边6、股博5.7、股上边6.6、股下边5、厚1.4厘米,倨句155度。   
磬虡兽舌上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磬上刻有(其中有少量为墨书)编号和乐律铭文,计708字,意与曾候乙编钟铭辞相通。经复原研究,知其音域跨三个八度,十二半音齐备。音色清脆,独具特色。同出有铭磬匣3具,彩绘磬槌两件。演奏时,需由1人双手执磬槌,跽地而击。
 

鹿角立鹤


通高143.5、鹤高110厘米。   
鹤长喙上翘呈钩状,引颈昂首伫立,两翅展开作轻拍状。拱背,垂尾。鹤首两侧插有两支铜质鹿角形枝杈。鹤的头、颈和鹿角上有错金几何纹饰,其它部位有铸成和镶嵌的云龙纹。   
此器造型别致,是一件独具风格的青铜工艺精品。鹤和鹿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把鹿角插入鹤头,将二者置于一身,可称之为“瑞鹤”。古人把仙人乘车叫“鹤驭”、“鹤驾”。此器出于墓主人棺侧,可能反映了死者成仙升天的思想。
鹿角立鹤鹿角立鹤
 
 

大尊缶


  
通高124.5、口径48.4、足径69厘米,重327.5千克。   
尊缶为古代盛酒器,这件大尊缶是目前所知我国先秦酒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堪称“酒器之王”。它不但拥有足以傲视同 类的巨大体型,而且在纹饰上也极尽精美,器表由细密复杂的涡纹、重环纹、蟠螭纹、綯纹、雷纹、蕉叶纹、带纹、蟠蛇纹等构成,花纹花式统一,线条整齐划一。 大尊缶出土时,里面还存有酒液。历经二千四百多年没有泄漏,可见缶的密封性之好。这件大尊缶不仅为我们了解曾国的人文历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而且也让人 感受到
大尊缶大尊缶
 了当时贵族的豪饮之风。
 

联禁铜壶


联禁铜壶联禁铜壶
  左:通高99、口径33.8、盖罩径53、底径40.6厘米重106公斤   
右:通高99、口径32.6、盖罩径53、底径40.6厘米重99公斤   
铜禁长117.5、宽53.4、高13.2厘米 重35.2公斤   
壶为敞口,厚方唇,长颈,圆鼓腹,圈足。壶盖有衔环蛇形钮,盖外沿套装勾连纹的镂孔盖罩。壶颈两侧各有一攀附拱屈的龙形耳。器身饰蟠螭纹和内填蟠螭纹的蕉叶纹等。两壶内壁均铸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禁面有两个并列的中空圆圈,以承放大壶圈足。禁的长边各有二兽足。兽口部和前肢衔托禁板,后足蹬地。禁面和侧面均饰蟠螭等纹饰。   铜禁出土不多,迄今为止国内外仅见4件。在湖北省是首次发现。
 
 
 

青铜冰鉴


通高61.5、边长62厘米 重170公斤。   
这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
青铜冰鉴青铜冰鉴
 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   
鉴和尊缶均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此器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同时出土两件,造型、纹饰、大小均同。
 

云纹金盏



云纹金盏云纹金盏
 盏 通高11、口径15.1厘米 重2156克   匙长13厘米 重56.45克   直口,方唇,浅腹,平底。三个凤首形矮足。腹上部有两个对称的环耳。 盖略大于盏口,盖沿有三个等距离的外卡。盖顶有一个圆形捉手。盖面和盏口下饰云纹、绹纹、勾连雷纹、蟠螭纹等。盏内放置金漏匙一件,方柄圆身,器身镂空变 形龙纹。   
至迟到商代时,我国就出现黄金制品,但多为一些片饰。而此盏是仿铜的金制容器,反映了墓主人的特殊身份。这是目前所见我国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1件。
 
 

龙凤玉挂饰

  
挂饰整体为一条大龙。全器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一根玉锁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采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技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并饰有谷纹、云纹、斜
龙凤玉挂饰龙凤玉挂饰
 线纹。出土时这件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 带).其特色之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例:第二节玉璧上的云纹,是采用压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龙,这种形制是到战国晚期才广为采用的;第十一节雕成三条蟠龙相 连的玉佩状,龙身为"S"形,是春秋后期在中原开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节玉饰却巧妙地把它们用在一条大龙身上;第十二及十三节的玉饰,分别由双首相向和 双首相背的蟠龙构成,每条龙身上各刻有一条龙;第十五节玉饰的两端,分别刻有立凤和凤鸟衔蛇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方楚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在漆器等绘画品中屡有发现。

曾侯乙墓 - 曾侯乙

曾侯乙墓曾侯乙墓
曾侯乙,姓姬名乙。他不仅是一位熟谙车战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艺术家
 
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编钟为代表的万件文物,以在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而震惊世界,作为墓主人的曾侯乙也因而备受世人关注。然而曾侯乙何许人?史籍无载。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指出周朝在随国、曾国都封有同姓诸侯。1979年,在随州市郊义地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两件铭文铜戈,器主季怡为曾国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宫的后人。根据铭文,季怡自称“周王孙”,证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
 
谭维四据此推断,曾国为姓封国,作为其国君的曾侯乙与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
 
据他介绍,曾侯乙墓万件文物中以车马兵器最多,其种类之全、数量之众、综合功能之强,前所未见。其中射远兵器居多,长杆兵器尤为特殊,且有极为罕见的矛状车軎,这些都是用于车战的武器装备,说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长车战的军事家指挥官
 
曾侯乙墓随葬数量庞多的乐器,钟磬铭文中有大量乐理乐律铭文,显示了曾侯乙生前对于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的重视程度。墓内还有大量铸造极精的青铜器珍品,及绘画雕塑艺术书法精品,并且大量文物并非冥器,而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为他亲自督造,说明他兴趣广泛,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和较高的艺术鉴赏力。

慶伯利

庆伯利

庆伯利在南非众城市中是一颗最耀眼的“宝石”,它曾经璀璨夺目,令世人惊叹。随着大量的钻石出土,吸引大批挖钻客涌入,车水马龙繁华景象,遨视全非洲。
编辑摘要
庆伯利庆伯利

庆伯利 - 简介

庆伯利(人口:6,484)是一个四季开放、散发着欧陆风情的度假小镇。它又称为“落基山脉的巴伐利亚城”,这里的卜拉茨尔(Platzl)是一个 丰富多彩的步行区,区内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店铺和餐馆,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夏季,卜拉茨尔还会举办生动有趣的游行和现场表演。除此以外,游客还可以在庆伯利 参加各类娱乐活动,并观赏野生动植物。该地区有三个省立公园,可供您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例如远足、骑自行车、骑马、游泳、划船以及露营等等。

庆伯利 - 矿产

庆伯利在南非众城市中是一颗最耀眼的“宝石”,它曾经璀璨夺目,令世人惊叹。随着大量的钻石出土,吸引大批挖钻客涌入,车水马龙繁华景象,遨视全非洲。不过也随着钻石矿坑的枯竭,再加上约翰尼斯堡金矿的大量开采,采钻工人与钻商纷纷转至约堡发展,奢靡浮华的庆伯利顿时成了黯淡无光的“死城”,维多利亚式的高楼华厦、信徒云集的路德教堂,现只见鸽子盘据翱翔,人声鼎沸的扬史马兹街(JANSMUTS)几乎也空无一人,寂静的庆伯利,似乎与城外的喀拉哈里沙漠般,除了风沙声,久久不闻人语。

没落的庆伯利虽已不再出产钻石,街道上也看不见矿工、赌徒以及打扮妖艳的“淑女”,但十九世纪的繁华情景,在戴比尔(DeBeers)矿坑博物馆中又一一重现。戴比尔矿坑博物馆其实就是昔日的一座钻石矿场,它不仅记载了戴比尔钻石公司的发迹史,更是庆伯利开发史,也等于是南非的钻石开拓史。

庆伯利 - 钻石之城

庆伯利庆伯利
南 非的第一颗钻石是在一八六七年发现,当时有位小孩在奥兰治河畔发现一颗惹眼的小石头,这位小孩捡拾带回家把玩,结果被他父亲发现,竟是一颗重达二十一又四 分之一克拉的钻石,这颗钻石后来被人称作“EUREKA”。两年后又有位牧童在同一地点捡到一颗比“EUREKA”更精纯的钻石,这位牧童用它换了五百只、十头牛和一匹马,与他交易的人,又将这颗钻石卖掉,得款五万美金,转了数手之后,这颗钻石在一九七四年日内瓦拍卖会中现身,当时以五十五万两千美金被位不知名的买主购得,这颗钻石就是重达八十三又二分之一克拉的“南非之星”。

想发财的采矿工纷纷闻风涌入此地“挖宝”,旷野顿成一座简陋的市集,这市集就以当时的英国殖民总 督Kimberley命名为“庆伯利”。初抵庆伯利的掘钻人,大多大有展获,因为大部分的钻石即蕴藏在很显眼的黄色黏土层里,表土层的钻石矿很快即被挖掘 一空,这些掘钻人继续向蓝土层下挖掘,最后愈挖愈深,浩大的开采工程已非一般掘钻人的能力所及,于是矿物公司即在此时诞生了。

矿物公司的 诞生与两位英国人有深切的关系,一位是开发非洲南部最具贡献的塞锡尔.罗德斯(CecilJohnRhodes),另一位是舞台演员巴尼.巴纳多 (BarneyBarnato)。这两位都是十九纪发财热中最成功的冒险家。罗德斯于一八五三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身体就不好,在他十六岁时 患了呼吸道病,医生给他一忠告,就是离开多雾潮湿的英国,于是他就去投靠在南非的哥哥,他哥哥原在现今的南非那塔尔省种棉花,在一片淘金掘钻热潮中,他放 弃了获利低微的棉花田,也投入庆伯利掘钻行列。当时庆伯利的表土层钻石矿几乎已被挖掘一空,不少矿工想另谋发展,罗德斯即大量收购采矿证,收购行动使得罗 德斯拥有大部分矿场的开挖权,在一八八三年罗德斯成为戴比尔采矿公司的主席,而此时在庆伯利足以与戴比尔相匹敌的是中央采矿公司的大股东巴尼.巴纳多。

巴纳多原是在英国作舞台演员,在一八七三年自开普敦下船后,花了五块英镑, 将身上的行李交给牛车拖运,自己则在车旁步行,晚上则睡在牛车下,经过两个月的步行终抵庆伯利,巴纳多全身只带了四十盒劣质雪茄,但商机不对经过多次挫 折,他改行作钻石收购生意,再转卖给批发商,小有获利的巴纳多,再兼收购采矿证,没几年巴纳多即控制了中央采矿公司,而与罗德斯相较劲,两雄经过一番竞争 后,终于在一八八八年两家公司合并为戴比尔联合矿产公司。戴比尔在两位拓荒者中开创出基础,又经过欧本海(Oppenheimer)家族的企业经营,奠定 了钻石王国的宏业。矿坑博物馆即是戴比尔公司的发迹缩影,此地在一八七一年称作柯莱斯堡(Colesberg),在此发现钻石后,即涌入各地的掘钻客,络 绎不绝的篷车、商人、矿工开始在此扎营,早来者每人均分得一小块采矿土地,彼此以小径为界向下挖掘,随着表土层的钻石矿渐被挖尽,原本星棋罗布的小径,渐 被一条条悬在土崖边的缆梯所取代。

当时环绕在庆伯利地区共有五座钻石矿场,分别划分给数千个采矿所有人,但随着矿坑的逐日深入地下,原始手工采矿技术已无法深入,罗德斯与巴纳多即是在此“良机”下,成功了并购采矿证,再引进大型掘洞机械,而创建了钻石王国。

博物馆外有个大洞(BigHole),它是庆伯利最著名的遗迹,由空中鸟瞰,仿佛是被陨石所击的巨洞,事实上它是由矿工一铲一锹所掘挖出来的,它也是世上人工开凿的最大洞窟,大洞圆周达四千五百七十二公尺,直径达一千六百公尺,面积占十一公顷,在四十三年的挖掘过程中,共挖出二千五百万吨蓝土,从中共精炼出一千四百五万克拉钻石。

博 物馆是由四十八幢老屋构成,它也是昔日庆伯利最繁华的商街,包括金饰店、酒吧、舶来品等高消费场所,当时也只有一夜致富的矿工才能如此一掷千金。博物馆内 并有座昔日金库改装的陈列室,内藏有颗号称是世界最大的未切割钻石,重达六百一十六克拉,以及数颗逾百克拉的钻石,灿烂夺目的光芒,与没落寂静的庆伯利成 了强烈对比。

《菜根譚》(明)洪應明著,,是人生智慧格言,有前集和後集,前集有225項,後集有134項,共收錄359則格言

 
《菜根譚》
拼音:cài gēn tán
同义词条:菜根谭
 菜根譚
 
《菜根譚》(明)洪應明著,,是人生智慧格言,有前集和後集,前集有225項,後集有134項,共收錄359則格言。明朝萬曆年間洪自誠過古刹時,於殘經敗紙中拾得《菜根譚》一錄,屬於禪宗言論。帶回家中後,“重加校仇,繕寫成帙。”於孔兼爲本書作序。
 
  《菜根譚》是一部以處世思想爲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語錄體,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爲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的表白。《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作者以“菜根”爲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隻有經過艱苦磨鍊才能穫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譚》現存有大體兩種不同版本--清刻版與明刻版,明刻版來自三峰主人於孔兼的題詞,系日本内閣文庫昌平坂學問所的藏本,據說當初刊載於明代高濂編輯的《雅尚齋遵生八箋》中。書分前後兩集,前集225條,後集135條,共360條。本詞條采用清刻版,以光緒丁亥年氧颺州藏經院木刻本爲主,參以二十三年佛學書局排印本。

作者簡介

 
   洪應明,字自誠,號初懷道人,生平事蹟不詳。據推測,他很可能是金壇縣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隱士。該書成書和刊行的時間可能在萬曆年間的中後期或末 期。這時,神宗皇帝治國無道,宦官專權,朝綱廢弛,黨禍横流,由嘉靖朝開始顯露端倪的内憂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來,有識之士的思想異常沉悶,無法從當時十分 激烈的社會矛盾中解脱出來,於是就會有人形諸筆墨,表達時代的心聲。

《菜根譚》原序

 

   戊子之秋七月既望, 餘以抱病在山,禁足閱。適岫雲監院琮公由京 來顧,出所刻《菜根譚》書命予爲序,且自言其略曰:“來琳初受近圓,即 詣西方講席,聽教於不翁老人。參請之暇,老人私誡曰:“大德聰明過人, 應久在律席,調伏身心,遵五夏之制,熟三聚之文,爲菩提之本,作定慧之 基,何急急以聽教爲哉?”
《菜根譚》不同版本
《菜根譚》不同版本

   居未幾,不善用心,失血莫醫。自知法緣微薄,辭翁還岫雲。翁曰:‘善, 察爾因緣,在彼當有大振作,但恐心爲事役,不暇研究律部。吾有一書,首 題《菜根譚》,系洪應明著。其間有持身語,有涉世語,有隱逸語,有顯達 語,有遷善語,有介節語,有仁語,有義語,有禪語,有趣語,有學道語, 有見道語,詞約意明,文簡理詣,設能熟習沉玩而勵行之,其於語默動靜之 間,窮通得失之際,可以補過,可以進德,且近於律,亦近於道矣。今授於 爾,應知珍重。’時雖敬諾拜受,究竟不喻其爲藥石意也。厥後曆理常往事 務,俱忝要職,當空華之在前,不識元由眼里之魔,認水月以爲真,豈知惟 是天垂之影。由是心被境遷,神爲力耗,不覺釀成大病,幸來及於盡耳。既 微瘥間,無以解鬱,因追憶往事,三複此書,乃悟從前事事皆非,深有負於 老人授書時之言焉,惜是書行世已久,紙朽蟲蛀,原板無從稽得,於是命工 繕寫,重爲刊刻。請井言於首,啟迪天下後世,憚見聞讀誦者身體力行,勿 使如來琳老方知悔,徒自慚傷,是所望也!”

  餘聞蹤公之說,撫卷歎曰:“夫洪應明者,不知何許人。其首命題,又不知何所 取義,將安序哉?”竊似之曰:“菜之爲物,日用所不可少,以其 有味也。但昧由根發,故凡種萊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是此書所說 世味乃出世味;皆爲培根之論,可弗重歟?”又古人雲:“性定菜根香。” 夫菜根,棄物也,如此書,人多忽之。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喻,哪此書, 唯靜心沉玩者,乃能和旨。是與否與?既不能反質於原人,聊將以侯教於來 哲。即此序。時乾隆三十三年中元節後三日。
三山病夫通理謹識。

菜根譚序


   逐客孤蹤,屏居蓬舍。樂與方以内人游,不樂與方以外人游也。妄 與二三小子浪蹟於雲山變幻之麓也。日與漁父、田夫朗吟唱和於五湖之濱、綠野之坳,不日與 競刀錐、榮升鬥者交臂抒情於冷熱之場、腥膻之窟也。間有習濂、洛之說者牧之,習竺、乾之業者辟之,爲潭天、雕龍之辯者遠之,此足以畢予山中會倆矣。 適有友人洪自誠者,持《菜根譚》示予,且丐予序,予始視之耳。既而乇幾上之陳編,屏胸中雜慮,手讀之則覺:其譚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盡岩險。俯仰天地, 見胸次之夷猶,;塵芥功名,知識趣之高遠。筆底陶鑄,無非綠樹青山;口吻化工,盡是鳶魚躍。此其自得何如,固未能深信,百據所擒詞,悉砭世醒空之吃緊,非 入耳出口之浮華也。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曆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顛風波,備嚐險陰可想矣。洪子曰:“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天;天厄我以 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其所自警自力者,又可思張。由是以數語弁之,俾公諸葛亮人人知菜根中有真味也。
 
   (此序爲洪自誠好友於孔兼所作。於氏明金壇人,字元時,萬曆年間進士,官至禮部儀制郎 中。後因直言極諫而遭貶遷。晚年自號“三峰主人”。罷官田里後隱居二十年)

前言

《菜根譚》不同版本
《菜根譚》不同版本

  《菜根譚》是明朝萬曆年間洪應明寫的一本語錄體著作,作者生平不詳。 從宋朝到明朝,這類寫修身自省、爲人處世的語錄書不少,但能夠風靡於當 今的隻有《菜根譚》。尤其是日本, 早在明治維新前後就出現了幾種版本, 到了八十年代,更成了企業界“人人關心、愛讀的書籍”。這股風又影響回 國内,便在讀者群中出現了爭讀《菜根譚》的熱潮,至今不衰。據說起名《菜 根譚》,是因爲作者把菜味比作世味,那麼種菜人的隻有厚培菜根才會有味。 也有人說是,“咬得萊根則百事可爲”的意思。不管怎麼說,書中所表達的 是四百多年前一位哲人對爲人處世、修身養性乃至治學家訓的認識、體會。 作者揉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爲、釋家的出世和自身的體驗,形成了一 套出入世法則,爲人處世方式而傳之後,表現了中國人對人生、人際、人性 的獨到見解。

  全書沒有嚴密的邏輯聯繫,完全由作者侃侃而談,如叙家常,一段話數 十百字不等,共 360 則。格言警句,信手拈來,文辭幽雅,對仗工整。現代 人與四百年前的人在觀念、方式上當然有許多不一樣,可無論是尋找修身養性的途徑、做事待人的准則,或是探求從商經營的謀略、從政識才的判識等 等,《菜根譚》都給人以深刻啟迪,沒有因日月的推移而銷磨其邃智的光采。 此次編譯,按照内容分爲處世篇、修身篇、齊家篇、蒙養篇、閑適篇五 部分,重新排列。第一則加標題,進行注解、現代漢語翻譯及評點,以體現

  該書的系統性,方便讀者。
  一九九四年八月

作品評價

 
    似和風細雨滌盪心靈,一部《菜根譚》匯集修身養性、爲人處世的人生哲學,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以精練明雋、雅俗共采的文字道出了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本書 編譯從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體系,對《菜根譚》以通俗直觀的解釋,加上工筆大師王丹先生的繪畫珠聯璧合,白紙黑畫凝聚萬里山川之氣,言語之中宛見古賢之 心。  
《菜根譚》不同版本
《菜根譚》不同版本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爲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菜根譚》博大精深,妙處難以言傳,須有心人在工作之餘,沏一杯清茶,靜靜的品位,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會越來越高。細味此書,一則重溫人間那種已被淡 忘了的真趣,二來清醒一下被金錢燒灼得暈頭轉向的頭腦,尋找的修身養性的途徑、待人處事的准則,學會高瞻遠矚,學會達觀人生。
 
  《菜根譚》的文字簡鍊明雋,更是叫人含咀無窮,它亦駢亦散,融經鑄史,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餘山色,夜靜鍾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中國人的處世哲學中有一股韌勁,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任何艱難險阻都能被以柔克剛地化解;中國人人生態度中有一種達觀,總是相信人性善的光輝會將自家的惡蹟掩埋;中國人的應世妙方中有一種率真,飲食男女,人生欲存,醇酒婦人,淺酌低唱,也不失爲人生本來面目。
 
   《菜根譚》能告訴我們的事情很多很多,在今天,現代化的城市喧囂已經湮沒了古代風情並帶給我們與日俱增的焦慮、煩躁、不安乃至一天天的失眠和縱欲時,《菜根譚》如一溪清泉,能滌去我們焦燥的塵灰,化解我們心中的積煩。
 
   《菜根譚》不是一部有系統的、邏輯嚴密的學術著作,而是三百多年前一位退職官僚的人生處世哲學的表白。作者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爲思想和釋家 的出世思想,成爲一種在世出世的處世方法體系。這是該書最突出的一個特點。但《菜根譚》並非完全消極厭世的道德說教,它還有勸導人們建功立業,積極入世、 樂觀進取的一面。例如,他說:“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隻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他的積極入世思 想是有限度的,他要求人們應該堅持一種道德標准,符合時可以積極入世,反之,則寧可“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這種講究道德的原則立場對於現代社 會依然有借鑒意義。
 
   洪自誠《菜根譚》的文辭秀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表現了洪氏的儒、釋、道思想之三味,讀之令人心曠神怡。除了《菜根譚》外,洪應明的作品還有 《仙佛奇蹤》四卷(《四庫全書》收)。從《菜根譚》的内容及洪的友人於孔兼等人的記載中,可知洪應明是早年熱衷塵世,晚來皈依佛門、廣事交游、出入佛道的 儒生。《菜根譚》書名之由來,眾說紛紜。洪的友人於孔兼認爲:“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曆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顛頓風波,備嚐險阻可想矣。洪子曰: 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其所自警自力者又可思矣!”看來,洪應明是以菜根之清苦曆練,來比喻自己曆經人世滄桑後所穫得 的一種超逸、通達之品格。而清乾隆年間三山通理在序文中稱:“菜之爲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發,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認 爲作者是將菜味比作世味,須培本固根、靜心沉玩方能領悟其中妙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