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亂彈」



一、淵源

  「亂彈」名稱源自清朝中葉,朝廷將崑曲稱為「雅部」,而其他地方聲腔歸納為「花部」,且統稱為「亂彈」。大陸並無「北管」的劇種,臺灣早期亦無「北管」一詞。「北管」原本是為了和「南管」做對稱,而其中所謂「管」可能為「曲館」之意。民間稱呼演唱南音、南樂的曲館為「南館」,後來以訛傳訛,就變成「南管」,而「亂彈」也以「北管」稱之。

  臺灣俗語:「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表示肉類以五花肉最為美味,而戲曲則以亂彈戲最好看。亂彈戲在臺灣由於宗教因素,曾經是最流行的劇種,無論節令廟會或婚喪喜慶,激烈喧騰的亂彈樂曲,成為臺灣歷史舞臺重要的音樂。


亂彈戲在室內劇場演出的情形
 

徽剧


徽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徽剧是一种中国地方戏曲,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的“徽池雅调”,在安徽省境内(尤其是皖南,包括今属江西省的婺源县)流行起来。特色是把传入安徽的乱弹声腔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起来。它为京剧、粤剧及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提供一个重要的发展基础,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编辑]历史沿革

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池州是中国东南商贸文化的中心,当时著名的戏曲声腔譬如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青阳、贵池一带,与当地民众喜爱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创造了新腔,形成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青阳腔”。万历年间,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亦称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这些声腔兴起后,便风靡各地。后来,青阳腔又受到民间山歌小调和昆曲的影响,慢慢形成今天的徽剧。
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流入安徽,受当地诸腔影响,逐渐衍变,形成了徽调主要唱腔之一的拨子。
拨子高亢激越、吹腔柔和,常在同一个剧目中配合使用,通称“吹拨”。由于它产生和流行在枞阳、石牌(今怀宁)、安庆一带,曾被称为“枞阳腔”、“石牌调”或“安庆梆子”。
吹腔(昆弋腔)为曲牌体受到滚调的影响,逐渐形成七字句或十字句一套板式的唱腔。
拨子又称“二凡”,为五声音阶,有时亦出现“变宫(si)”,但无“变徽(fa)”。唱时以枣木梆击节。后来受青阳腔等声腔的影响,发展了导板、十八板(回龙)、原板、流水、叠板、散板等各种板式,才演变成拨子。
二凡与拨子均擅长表现激越之情,在老徽戏剧本中,二凡和拨子可以通用。另外,拨子和吹腔可以结合使用,往往在一本戏中,唱腔采用吹腔与拨子两种腔调,抒情时唱吹腔,激昂处唱拨子;文戏部分唱吹腔,武戏部分唱拨子。这种互取其长的配合运用,渐渐发展、融合、衍变,于是产生了二簧腔。
二簧腔(二黄腔)的形成是由几种声腔融合而成。初时,吹腔用昆笛伴奏,因其四平腔、昆腔风味较浓,称之为“四昆腔”、“昆平腔”。这种腔调后受拨子影响,并改用唢呐伴奏,形成了“唢呐二簧”。当时的曲调结构和板式变化都还比较简单,吸收了拨子之后并加以演化成比较完整的二簧。二簧改用胡琴伴奏,唱腔更加流畅柔和。后又变出了反二簧。另外,还衍生了二簧平、老二簧、二簧、反二簧。
清朝乾隆年间,二簧腔就已盛行,于皖南、鄂东、赣东北相邻地区,二簧、西皮慢慢合流,并奠定了徽剧的基础。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寿等人,把徽剧带到扬州。当时扬州是花部的集中地,但很快被徽剧压倒。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朗亭又把徽剧带到了北京。后来进京的还有四庆徽、五庆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其中,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为有名,人称“四大徽班”。[1]徽剧在北京后便兴盛起来,直到嘉庆、道光年间,发展成以唱西皮、二簧为主的京剧。自此,徽班的影响遍及全国南北各省。在川剧、湘剧、赣剧、闽剧、粤剧、滇剧、黔剧、婺剧、淮剧等剧种中,都可以找到徽戏的影子。
清代末叶,京剧兴起后,艺人纷纷改学京剧,徽剧却日益衰落。到了20世纪40年代,已濒于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了安徽省徽剧团,徽剧老艺人培养年轻演员,挖掘及整理剧目。60年代,徽剧在北京重生,《水淹七军》、《淤泥河》等剧都获得好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徽剧在婺源仍然很受欢迎。每逢新年过节,各地抢著请剧团去演出。
[编辑]艺术特色

徽剧的剧目很多,根据记载有一千四百零四个,曲牌800多首,其中文场曲牌也有210多首,但因年代较久,多为手抄本,不少已经失传。[2]重新发掘后,徽剧著名剧目有《七擒孟获》、《八阵图》、《昭君出塞》、《贵妃醉酒》、《千里驹》、《双合印》、《巧姻缘》、《龙虎斗》、《反昭关》、《宇宙锋》、《花田错》、《春秋配》、《水淹七军》、《齐王点兵》、《战长沙》、《古城会》、《百花赠剑》、《义虎报》、《齐王点马》、《借靴》、《龙凤扇》、《三挡》、《醉打三门》等。
根据唱腔,徽剧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徽昆的唱腔曲牌较苏昆粗犷强烈,以演武戏为主。吹腔以笛和小唢呐为主要,分曲牌、板式变化加曲牌体、板式变化体。拨子以枣木梆击出节奏为主。二簧、西皮大部分以徽胡为主。花腔小调大部分是民间俗曲俚歌,生活气息较浓。
早期徽剧的脚色分为: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九行。在表演上,动作粗犷豪壮,擅长武戏,如独脚单踢、叉腿单踢、刀门、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红拳等。
徽剧杰出代表是程长庚。他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蓄,自成一家,承先启后。因此,他成为京剧的开山祖师。
[编辑]注释

^ 《梦华琐簿》,道光二十二年
^ 黄山揽胜:徽剧与徽班

錦歌


錦歌


  漳州錦歌分布於漳州薌城區及其周邊地區
類别:曲藝
地區:福建
編號: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Ⅴ-26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錦歌分布於漳州薌城區及其周邊地區
  原名歌仔或什錦歌,又稱乞食調。1953年定名爲錦歌。這是一種有器樂伴奏的歌唱形式,是閩南主要民間曲藝之一,流行於以漳州爲中心,包括廈門、晉江、龍溪在内的閩南平原地帶及台灣省和南洋諸島華人聚居地等。

  漳州錦歌是福建省五大曲種之一,與泉州南音並稱爲閩南民間姐妹藝術之花。錦歌是一種重要的曲藝唱曲形式,原名"雜錦歌","錦歌"是通行的簡稱。它以四句七言或五言的聯句彈唱歷史和傳說故事,約在明末清初繼承了南詞小調、道情及民間小戲的音樂發展而成。逢年過節,喜慶之際,漳州城鄉經常可見錦歌藝人坐唱,走唱,用鄉音唱白,曲調纏綿,散發着濃鬱的鄉土氣息。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

  唐宋間錦歌初步形成,明代已較爲定型完整。它來自民間,以方言演唱,有着濃鬱的鄉土氣息。曲調流暢樸實,富有表現力,内容通俗健康,易學易懂,爲群眾所喜愛,許多農村都有"歌仔陣"、"歌仔館"。錦歌進入城市後,改用南琵琶、洞簫、三弦、二弦等樂器,唱腔由原來的活潑、粗獷、豪放轉爲婉約柔細,姿勢安逸。曲牌名稱,原來的"七字仔"改稱"四空","大調"改稱"五空"、"貝思"。演唱中有時插入幾小節南樂,稱"曲爿"。農村仍保留原有風格,逐漸形成農村、城鎮和原始的月琴三大流派。城鎮的"亭"派有八樂吟、樂吟亭、集弦閣、盛音園、進德社;農村的"堂"派有慶豐堂、慶賢堂、東音堂、錦雲堂、一德堂、攀和堂;"月琴"派有長泰、華安、平和以及盲藝人的走唱(乞食調)和雲霄的"四管齊"。

  明末清初,隨閩南人民東渡,錦歌在台灣落戶。目前仍在台灣流傳的有"牛犁歌"、"病囝歌"、"天烏烏"。台灣歌仔戲的音樂是在錦歌基礎上融合當地民間音樂而成。同時,錦歌也隨移居者在南洋諸地流行。民國18年(1929年),漳州錦歌藝人陳麗水、林庭、賴耀山、王清吉、陳膠掠、朱亞、鍾青、陳不得等應邀到南洋諸地演唱,以藝會友,並在新加坡興登堡百代公司灌制唱片40多張。他們演唱的《陳三磨鏡》、《審陳三》、《安童鬧》、《無影歌》、《賭錢歌》、《大伯公歌》、《兑獺返齲緱乙皇薄 
通元廟前唱錦歌的人們
  1950年,漳州市有錦歌社10多個,較著名的有龍眼營錦歌社、霞薰錦歌社、新橋錦歌社、東嶽錦歌社和浦南錦歌社。1952年,龍溪縣石碼成立錦歌劇社,演出錦歌劇《孔雀東南飛》。1956年、1978年應中國唱片公司和香港東方唱片公司邀約,灌制唱片和錄制卡式帶發行國内外。60年代初文化部門組織力量挖掘錦歌傳統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記錄錦歌曲本26個,曲調150多支。改革開放以後,創作許多新的劇目,如:《思親》、《尋祖》、《水仙情》、《台灣阿婆看女排》、《喬先生回漳州》等,參加省和全國文藝調演,穫得多項獎。1983年,錦歌新秀王素華曾赴新加坡演出。80年代,各地錦歌社團多次集會觀摩,加強藝術交流,錦歌表演藝術不斷提高。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通元廟前唱錦歌的人們
  錦歌的表演形式爲多人圍坐演唱,同時分持琵琶、洞簫、二弦、三弦及木魚、雙鈴等自行伴奏。

  錦歌的唱腔風格大致要分爲堂、亭兩大流派。堂派主要流傳在農村中,唱腔粗獷有力,曲調接受民間歌謠,擅長唱"雜念調",鏇律靈活,變化多樣,每句後面都有落尾。亭派流行在城市,唱腔比較幽雅、細致,咬字分明,采用南曲的曲調比較多,使用的樂器和指法比較近南曲。

  錦歌的曲調豐富繁雜,大體可分爲四類。一類叫"雜念仔"、"雜咀仔",唱腔近於念誦,自由活潑;一類是"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調"或"丹田調",是錦歌獨具風格的基本曲調;一類叫"花調"、"雜調";一類是"顺樂曲"。

  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兩人對答,三、四接着唱念,也有自唱樂隊伴秦的。漳州市的圍坐彈唱多,廈門有許多節目是站着演唱,並借助動作來表現。

  錦歌使用的樂器有月琴、二弦、洞簫、南三弦、拍板等,也有以琵琶代替月琴,用品簫代表洞簫的,有的還加上嗩呐。廈門地區演唱時,有用木魚代替拍板的。

  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陳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薑女》,八小節:《妙常怨》、《董永》、《井邊會》、《呂蒙正》、《劉永》、《壽昌》、《閔楨》、《高文擧與玉貞》。抗日戰爭時期,產生了一些反映革命鬥爭生活的曲目,如《長工歌》、《送郎參軍》等。

  四、傳承意義

  錦歌曲目,故事完整内容較長的稱"大柱",摘唱某些段落爲"小摺",傳統曲目有一二百個。隨着時間的推移,現今人們對於錦歌的興趣日益淡漠,錦歌藝術面臨隨時可能消亡的危機,需要設法加以保護。

  漳州錦歌植根於民間大眾之中,曲調優美流暢,唱詞通俗易懂,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錦歌是閩南最古老的民間曲藝之一,明末清初,鄭成功收複台灣時,把錦歌也帶至台灣,並與當地民歌、調相結合,形成了"歌仔",因此專家認爲,錦歌是歌仔戲的"老祖宗"。錦歌與台灣歌仔戲的密切關係,使錦歌藝術成爲連接海峽兩岸人民心靈的彩色紐帶。錦歌是通過勞動人民(演唱藝人)根據各自所處的民族地域特點、歷史文化傳統積澱、群眾的審美理想追求和當地的風土人情、語言特點而創造的智慧結晶,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


歌仔戏


歌仔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歌仔戏;图为知名歌仔戏剧团明华园正演出的野台戏

本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本主题的专业人士参与及协助编辑。
请协助邀请适合的人士,或参照相关专业文献,自行改善这篇条目。更多的细节与详情请参见条目讨论页。
歌仔戏(台语:goa-a-hi)是20世纪初叶发源于宜兰,目前台湾民间最兴盛的传统戏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传统表演艺术。歌仔戏是以掺杂古典汉诗、汉文的文言文台语为主的戏剧。早期演出内容多半为让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词汇或忠孝节义故事,是早期农业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也是台湾常民文化的代表。历经时代更迭曾几度遭到打压、排挤。步入当代的歌仔戏演出型式内容日渐丰富、多元、精致,当代更出现许多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戏团与重要文艺传承人。2009年颁定为台湾文化资产之重要传统艺术类,被誉为“东方歌剧”[1]。

[编辑]名称起源

歌仔戏
歌仔戏又称歌仔、歌戏、歌子戏或歌崽戏。又属“歌仔戏”一词在民间最为流行,接受程度最高。2009年申报为“台湾文化资产”时便是以“歌仔戏”一词送交申请。“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戏三个字,皆有其台语含意;“仔”意义同“子”,如桌仔、杯仔、帽仔等。台语中都以“啊”的语音,表示国语的“子”。例如“桌啊”,即“桌子”。仅歌子戏因国语字误用为“歌仔剧”,而成为惯用词)。中华民国政府明订发音;台罗拼音:kua-a hì。
芗剧
歌仔戏音乐曲调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又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与表演艺术,民国初年盛行一时。民国17年(1928年)4月,台湾歌仔戏三乐轩班来漳州白礁慈济宫进香、演出,大受群众欢迎。于是龙溪、海澄等县城乡,纷纷成立歌仔馆或歌仔戏班。民国20年,龙溪竹马戏班宝德春首先改唱歌仔戏,随后一些小梨园、竹马戏班也改唱歌仔戏。民间近百个南馆、北馆也改为歌仔馆,逐渐转为子弟戏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地方政府把形成于台湾的歌仔戏视为“亡国调”,通令禁演。当时,邵江海、林文祥等艺人从锦歌吸收养分,创作了杂碎调。他们以杂碎调为主曲,六角弦为主弦,并吸收高甲戏、梨园戏、竹马戏、汉剧部分曲调,融汇南曲、南词、山歌小调,重新创作一套新的唱腔改良调,搬上舞台演出,时称改良戏。改良戏在漳州龙溪一带广泛流传与发展,仅龙溪县的改良戏班、歌仔馆就有200多个。较著名的职业班社有龙凤春、宝德春、金宝丘、金瑞春、艳芳春、新金春、宝莲丘、笋仔班等。苏登发、甘文质、宋占美、陈金木、姚九婴、叶振东、颜扁等一批名艺人崭露头角。民国29年末,国民党龙溪社会服务处以“扩大抗日宣传”为借口,插手子弟戏班社,并塞进黄色歌曲,使改良戏一度走向歧途。抗战胜利后,舞台上出现改良调与歌仔调合流融汇的盛况。民国37年,南靖县都马抗建剧团(子弟戏班)前往台湾演出,带去改良戏和新编杂碎调,受到台胞的喜爱与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改良调(子弟戏)主要流行于龙溪芗江一带,就正式改称芗剧。1951年8月,歌仔戏霓光班与子弟戏新春班合并成立漳州市实验芗剧团。从此,芗剧逐渐发展成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 台湾歌仔戏在传入福建后,在当地统称为芗剧。歌仔戏流入福建漳州一带被称为“歌仔”、“杂锦歌”、“什锦歌”等。1953年,福建省文化厅决定将流传于漳州九龙江的“歌仔”统称为“锦歌”。又取意九龙江别称-芗江,将流传福建的台湾歌仔戏正式称为“芗剧”。
[编辑]出演历史

发源于台湾宜兰的本土汉文剧种-歌仔戏,约产生于日治时期1900年代前后。歌仔戏正式的雏形为宜兰本地的落地扫,吸收车鼓阵等元素,慢慢发展成小戏。而后又学习高甲戏、北管戏、京剧等各类大戏逐渐具备完整的戏曲形式。
随着汉文化进入兰阳平原,最初只是漳州移民带来其原乡流传的的“歌仔”小调与当地流传的“歌仔”与“车鼓”,便在宜兰融合发展成为“本地歌仔”[2]。
而歌仔戏的创始者则众说纷纭,有“歌仔助”欧来助、陈高犁、猫仔源等说法[3][4][5]。本地歌仔在早期移民传唱时,将多首歌仔套词,形成完整的剧情,坐场清唱。尔后才加上角色扮演和动作,形成最初的型式,且稍具戏曲雏形的歌舞小戏,之后加入各种服装及角色后,逐渐成为大戏[6]。
歌仔戏形成完整的戏剧表演后,由于采用闽南语演出,贴近民众生活语言,且曲调采自歌谣小调,极受台湾百姓欢迎,就连原本的大戏戏班如乱弹、高甲、京剧戏班都与歌仔戏合作,也促使歌仔戏吸收许多大戏的元素。1925年传入福建厦门,自此流行于闽南地区。1927年传入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自此逐渐风行东南亚华侨地区,当地开始组织歌仔戏团。
台湾日治时期,歌仔戏备受批判,以为猥琐,甚至伤风败俗。中日战争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开始厉行皇民化运动,开始禁绝歌仔戏等汉人传统戏曲演出,歌仔戏艺人只得改穿和服、佩带武士刀演出,唱日本军歌,宣扬日本当局政策,也促使歌仔戏胡撇仔的形成。日本战败投降,国民政府接管台湾,放宽了歌仔戏演出。1947年,开始推行国语运动,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有限度准许演出剧目。1950年代由于极力推展反共政策,要求戏剧改良,相继成立“台湾歌仔戏改良会”、“台湾省地方戏剧协进会”、“台湾省改良地方戏剧委员会”。演出女匪干、延平复国、鉴湖女侠等戏。禁绝许多剧目,准演剧目多数强调忠孝节义,并推出多出反共剧目[7]。
1971年,台湾省政府公布〈加强推行国语实施计划〉,197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国语推行办法〉极力推展国语运动,台湾闽南语备受压抑。1976年颁布〈广播电视法〉,限定台语节目播出时段、时数,甚至因而产生国语电视歌仔戏。[来源请求]
经历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及国民政府来台后推行国语运动压缩、扭曲了表演形式与空间,在历代艺人的努力传承下,在台湾本土化运动的推波助澜下,歌仔戏重新获得发展的动力。 1980年代,台湾本土意识逐渐蓬勃,歌仔戏开始出现文化场,亦即舞台歌仔戏。歌仔戏团进入国家戏剧院、各县市文化中心表演。
[编辑]表演型态

[编辑]落地扫时期
宜兰地区称早期的歌仔表演为“本地歌仔”,又称“老歌仔”、“传统歌仔”、“旧卷歌仔”。落地扫为歌仔戏最早的表演形式,近似于褒歌、车鼓小戏,无论生旦都由男性演员演出,采即席演出,也有组成阵头形式参与庙会香阵,目前仅余宜兰地区尚有少数艺人,如陈旺欉等人加以传承。
[编辑]野台歌仔戏


台湾庙宇戏会现仍常见的野台歌仔戏
歌仔戏吸收四平戏、客家采茶戏、高甲戏、乱弹戏的表演形式,模仿其身段、服装,逐渐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即所谓的“老歌仔”。台湾本地庙会最初都采以官话系统北管戏演出酬神,而后歌仔戏也逐渐成为酬神表演的戏曲,广受台湾百姓喜爱。酬神戏可分为扮仙戏与正戏两部份,早期开演之时的扮仙戏仍以北管的官话语音演出,近来多直接采用台语演出。正戏则有日戏与夜戏,早期曾有日演北乱弹戏,夜演歌仔戏的形式。
野台歌仔戏与内台歌仔戏时期,歌仔戏的演出皆采“幕表戏”的表演形式,所谓幕表戏,即所谓“作活戏”,由剧班中的戏先生讲说剧目情节大概,大略叙述走位及表演过程,其余则交由演员临场表现,演员之间与文武场都要有极好的默契。而这种表演,侧重于演员的功力,即所谓“腹内”功夫,要能即席编词行腔,因而早期的剧本都是由资深艺人口耳相传,经由手抄记录为口述剧本。
[编辑]内台歌仔戏
日治时期,野台歌仔戏极受台湾民众欢迎,当时中国许多剧团来台演出,歌仔戏吸收福州班的布景、连本戏形式,学习京剧的武打、身段和锣鼓点,表演更加精采。京剧当时在台湾称为外江戏,1910年代在台湾曾流行一阵,1920年代渐趋没落,来台演出的剧团因此滞留台湾,解散剧团,艺人转而加入歌仔戏班,使得歌仔戏融入武打元素。许多戏院开始延揽歌仔戏班进入内台演出,观众必须买票进场,戏院沿街广播宣传,艺人则乘车,搭配文武场踩街游行。此一时期,歌仔戏班常在戏院连演数月,在机关布景上极其精巧炫目,甚而有水龙喷水演出。1915年左右,辜显荣购下日本人经营的淡水戏院,改名新舞台,延聘戏班演出,脍炙一时。皇民化运动之后,歌仔戏被迫改穿日本和服,说日语演出。战后,内台歌仔戏又展现荣景,1950年代全台歌仔戏团有三百余团在内台演出,为内台兴盛时期,直到电视娱乐流行之后,渐趋于衰微,退出内台。 不过如今有些歌仔戏团例如明华园、河洛、唐美云,将歌仔戏精致化,重新将之带回内台,甚至国际舞台。
[编辑]广播歌仔戏
1954年左右,台湾本地民本、中兴、正声、民声、国声及华声等广播电台延揽歌仔戏演员,借由广播演出,最早由一般的内台歌仔戏班预先录音,再由电台播出。后来则由广播公司自行成立歌仔戏团,至1960年代达于鼎盛。广播歌仔戏时期,由于单靠听觉传达,所以音乐创作更加繁多,如中广调、丰原调等等。当时最著名的剧团为正声电台的“天马歌剧团”,聚集相当多的著名演员。
[编辑]电影歌仔戏
1955年,都马班拍摄台湾史上第一部歌仔戏电影“六才子西厢记”,然票房不佳。拱乐社陈澄三随之组织华兴电影制片公司,拍摄“薛平贵与王宝钏”,由刘梅英、吴碧玉等人主演,于1956年播映。此后引发电影歌仔戏风潮,如赛金宝、美都、新南光、日月园等戏团也拍摄电影歌仔戏作品,至1965年后,电影作品止歇。电影歌仔戏将原有舞台剧本长篇故事浓缩、剪裁,于两、三小时内呈现,深受观众欢迎。
[编辑]电视歌仔戏
在1962年台视成立之后,歌仔戏进入电视屏幕,首先演出的是金凤凰歌剧团,真正轰动的是杨丽花。由象征剧场走向写实剧场,使传统歌仔戏有了变化,例如骑马不再以道具身段演出,而是真有其马。此外,唱腔减少,因为电视台语节目只有半小时,扣掉片头片尾和广告,较能配合剩余约21分钟的演出时间。当时电视的三台都有歌仔戏团,中视黄香莲、华视叶青、台视杨丽花,非常竞争。约在1951年时,推行国语运动,布袋戏和歌仔戏消失过一段时日。【状元楼】是当时电视歌仔戏的主题曲。
[编辑]舞台歌仔戏
1980年代初期,在文化单位补助下,歌仔戏开始登上“国家戏剧院”及台北市其他重要剧场演出,部分剧团后场增加国乐团,也吸收现在剧场的特色;1990年代上半期,慢慢脱离野台歌仔戏,越来越多戏团加入;1990年代下半期,部分优秀的戏团都以推出精致新戏为主要目标,剧本、曲调都由专人编写,更加重视舞台设计及演员服饰、装扮,包跨演员的演技、身段及唱腔都是一大重点。但目前投入现代剧场的歌剧团仍是少数,一般剧团以野台庙会演出为主。
[编辑]服装


歌仔戏丑角


歌仔戏旦角


歌仔戏净角


歌仔戏生角
[编辑]歌仔戏的音乐形式

[编辑]曲调
歌仔戏为歌谣体的戏曲形式,与昆曲、莆仙戏一类的曲牌体不同,歌仔戏的音乐形式与来源非常多元,最初以宜兰当地的歌仔为主,如四空仔(即七字调)、五空仔(即大调)、杂念,并且吸收其他小戏的留伞调、送歌调等等。战后,福建都马班来台表演,除了影响歌仔戏的表演形式,更引进都马调。七字调、都马调、杂念调可以说是歌仔戏最基本的核心曲调。歌仔戏也从北管戏、京剧吸收一些曲调,丰富其原有的音乐元素。广播歌仔戏及电视歌仔戏的发展之中,许多艺人也创作了繁多的曲目,甚至吸收台湾本地民谣、闽南与流行歌曲的曲调,如六月茉莉等,目前约略统计歌仔戏的曲调大约有三百多种。舞台歌仔戏成为风潮之后,许多戏团会根据剧情设计专有的曲调,不过这些曲调除了原创剧团外,较少流传,有几首特别流行:“都马摇板”(柯铭峰创作)、“锣鼓调”(刘文亮创作)。
在日治时代皇民化运动中,歌仔戏被迫改穿和服,持武士刀,说日语,演日本戏,无形中也吸收不少日本歌曲,穿插在演出之中,形成特殊的胡撇仔(opera的闽南语音转),内台歌仔戏式微后,野台歌仔戏在各种庙会酬神场合中,为迎合市井兴趣,也穿插日语歌、流行歌曲,甚至国语流行歌曲,形成一种特殊的风貌。这种现象曾经引起学界及社会不少挞伐,然而在当代歌仔戏的发展下,一些剧团也特意采用胡撇仔的模式创作新的作品,如金枝演社、明华园戏剧团、许亚芬歌子戏剧坊等等,胡撇仔不再被视为只是迎合流俗的现象,而成为某种新兴的表演手法。
吹牌(牌子)就是以唢呐为主奏的吹打乐,也有称“粗吹”(以笛为主奏为“细吹”)。在戏剧中有官家或衙门迎送贵宾或重要庆宴集会都会演奏吹牌。歌仔戏中有升堂情节通常会演奏《三通》(《紧吹场》)。 歌仔戏早期常用广东音乐的演奏曲牌做串乐,以补本岛串乐的数量不足。串仔是陪衬性的背景音乐,对歌仔戏本身的唱腔没有太大影响,只是在伴奏乐器的演奏手法上(风格)有些影响,比如扬琴的加入和扬琴的演奏技法植入。广东音乐以高胡做主要乐器,而台湾喇叭弦的音色和定弦与广东高胡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用广东秦琴可代替三弦的。
[编辑]民族管弦乐(现代国乐)的引进
台湾史上第1部大型民乐团伴奏的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戏,是1980年代,陈中申编曲;陈澄雄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的《刘全进瓜》,后来(帝来不来?)台北市立国乐团又和歌仔戏剧团合作了王振义编腔作曲编曲,陈中申指挥的《新白蛇传》;柯铭峰、刘文亮编腔作曲编曲,李英指挥的《寒月》;柯铭峰编腔,陈中申编曲指挥的《御匾》和《命运不是天注定》,刘文亮参与编腔,陈中申编曲指挥的第1版《新天鹅宴》这些大型舞台歌仔戏公演。
1990年,中国北京亚运艺术节的台湾歌仔戏《八仙传奇》公演,邀请高雄市实验国乐团(现在的高雄市国乐团)同往,担任音乐伴奏(刘文祥硕士论文页100注56),让高雄市国乐团成为台湾史上第2个伴奏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戏的公立专业民乐团。
后来台湾许多歌仔戏戏班的大型舞台公演,都邀请学习民乐专业的乐师参加伴奏,陈建诚、柯铭峰、庄家煜、刘文亮、陈孟亮等,台湾第1个同时是惟1的1个公立歌仔戏戏班宜兰县兰阳戏剧团更拥有自己的民乐团,周以谦、刘逸群、刘俊杰、黄殷钟、庄雅萍、刘静怡、秦国翔、张肇麟、黄建铭等都曾在该团工作,现在还有陈玉环(陈金环)、吴佩冠、许金连、朱作民等人。
阎惠昌监制,郭哲诚指挥高雄市国乐团的《乐韵悠扬台湾情》专辑中,邀请廖琼枝演唱《陈三五娘·益春留伞》,陈政统编曲,台湾国家国乐团和前身国立实验国乐团也曾与廖琼枝、唐美云、许秀年等歌仔戏艺员合作举行歌仔演唱音乐会,由瞿春泉、温以仁指挥。
国立实验国乐团在2003年与明华园在国家戏剧院合作《剑神吕洞宾》,陈孟亮、江松民编曲,瞿春泉指挥。
台湾史上第4个伴奏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戏的公立专业民乐团是台南市立民族管弦乐团(2007年,陈文龙编曲,刘文祥指挥的《野仲与游光》)。
[编辑]西方管弦乐的引进
最早可以上推到日治时代,日人经营的唱片公司曾邀请学习西乐的作曲家给歌仔戏编曲,请西乐演奏家伴奏,以管乐为主,也有弦乐,有时用钢琴、手风琴等键盘乐器。
通常文场(弦律部)的主弦(领奏胡琴)和几种特性(特色)乐器如大广弦、台湾三弦等和全部武场(打击)乐器会保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歌仔戏乐队仍常用西方管乐器,以萨克斯风、双簧管、小号为主,也有用长笛的,低音部常用电吉他、贝斯,近年的大型舞台公演会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2006年12月10日,陈树熙指挥高雄市交响乐团与明华园剧团合作大型西方管弦乐伴奏的歌仔戏片段。
钟耀光编曲的《梨园天神桂郎君》和刘世瑛编曲的《慈悲三昧水忏》2部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戏使用了较大的西方管弦乐编制。
钟耀光编曲,邱君强指挥国立台湾交响乐团伴奏的《蝶谷残梦》,是台湾史上第1部配上大型西方管弦乐队的歌仔戏。
李哲艺编曲并指挥高雄市交响乐团伴奏的《何仙姑》是台湾史上第2部。
[编辑]徐丽纱的曲调分类
她认为歌仔戏音乐大体可分为:
锦歌类:台湾和闽南流行的歌仔(闽南叫“锦歌”)系列曲调。
哭调类:哭调系列曲调。
民歌类:锦歌以外其他的民歌曲调
戏曲类:从京剧、越剧、南音(南管)、北管等其他戏曲剧种吸收的曲调。
新调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创作的曲调。
[编辑]哭调
哭调在歌仔戏的唱腔之中极为重要,林谷芳认为哭调是台湾人特有的苦歌形式。台湾人透过歌仔戏的哭调宣泄其生命中的悲痛,台湾为移民社会,本身在戏曲中传达的情感就比较不受古典美学的约束,渡海开垦的困厄兼以长期的殖民统治,所积累的生命苦痛,便透过哭调加以排遣。而台湾旧社会的女子,在传统礼教与父权的约制下,歌仔戏的悲苦情韵更成为其情感的投射。哭调的表现形式常连缀许多曲子以组曲形式呈现,主要的伴奏乐器为洞箫、大广弦、台湾月琴。
台湾各地都有其哭调,各冠以地名,如台南哭、彰化哭、宜兰哭、艋舺哭,另还有大哭、七字哭、都马哭、广东怨(陈冠华创作)等等。其基本形式仍是七言ㄧ句,而缀以虚字牵连属引。
[编辑]乐队及乐器
歌仔戏乐队的编制不大,通常大约五人左右,传统的编制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在右,武场在左。其中文场的乐器,用以配合演唱曲调,武场的乐器则只能击出节奏,用以衬托戏曲情节的节奏或舞台气氛。经由文武场乐器的配合,可以加强戏剧的张力。
但近年来,歌仔戏的伴奏除传统乐器之外,也有西洋乐器的爵士鼓、电子琴、电吉他、萨克斯风及大提琴等;只要能够助长音乐更加悦耳动听者,都有人使用。
[编辑]文场乐器
文场的乐器组合以丝竹乐器为主,壳仔弦、月琴、二胡、三弦、笛子、箫、唢呐、鸭母笛(管)、扬琴、大广弦、六角弦、喇叭弦等,都是常用的文场乐器。
传统上以胡琴类乐器领奏,领奏琴师称为“主弦”、“头手弦仔”、“头手”,传统上有“4大件”:壳仔弦(壳子弦)、大广弦、月琴、台湾品仔(台湾笛)和“3大件”:六角弦、台湾三弦、洞箫的说法。
领奏琴师通常演奏壳子弦、六角弦、喇叭弦,有时还兼大广弦,如果演唱京剧曲调和部分北管曲调,领奏琴师还要担任京剧胡琴([京胡]),都不一定,常常是生机的搭配,相当自由。
传统上,领奏琴师通常兼吹唢呐,但没有定规,只是一种普遍的情况。
[编辑]武场乐器
武场的乐器全是敲击乐器,只能奏出节奏,不能奏出乐音的高低,主宰全剧进行的节奏及气氛衬托。歌仔戏常用的武场乐器有单皮鼓、小鼓、堂鼓、梆子、大锣、小锣、铙、响盏等乐器。
歌仔戏有许多锣鼓点子源自京剧,只是名称不同,比如歌仔戏最常用的开唱锣鼓点子“正介”就是京剧的锣鼓点子“凤点头”;常用锣鼓点“葫芦尾”就是京剧的“夺头”;“双板介”就是京剧的“长锤”,其他取自京剧的锣鼓点子还有“回龙介”(“帽子头”;“冒子头”)、“加官点”(“抽头”)、“乱介”(“乱锤”)、“紧急风”(“急急风”)、“散介”(“冲头”)、“哭宫娥”(“扑灯蛾”)等,详见吕冠仪的硕士论文《台湾歌仔戏武场音乐研究》,更多歌仔戏锣鼓相关资料可参考王清松与吕冠仪合著的《歌仔戏曲调锣鼓运用》专书。

月琴


笛子


唢呐


扬琴
[编辑]歌仔戏的表演

[编辑]行当
角色行当是传统戏曲的特性之一,也是“程式化”表演的重要特征。行当同时代表演员训练与角色性格的分类。简而言之,演员必须要先透过行当,才会进入角色的扮演。 歌仔戏的行当本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种,但借由与其他剧种的交流,渐渐演变为“八大柱”,包含:
小生
副生:第二个生。反派角色称为“反生”;若会武功则称为“武生”。
苦旦
副旦:又称花旦。反派角色称为“妖妇”;若会武功则称为“武旦”。
大花
老婆(老旦)
三花(丑角)
彩旦:又称三八、三八旦。
[编辑]唱腔
不似京剧等其他剧种一般,歌仔戏所有行当全用本嗓演唱。也因此歌仔戏的唱腔依照演员及老师的不同特质,发展出各人不同的特色。
[编辑]口白
生角与净角的口白较为文雅,而旦角与丑角则较生活化。
[编辑]身段
以下依据廖琼枝女士“歌仔戏身段教材”中的示范,分为基础与身段两部份;侧重于生、旦的身段[8][9]。
基础动作
1.跤步:
蹋跤
换跤
半屈跤
屈跤
夯跤
小曲跤
小旦步
跤间步
研步
促步
蹒步
大跳
蹉步(着急时)
跪步
踮步
蹉步
跑蹉步
错步
2.手路
观音指
姜芽指
含蕊指
暴荀指
并排内转轮
上下内轮轮
并排外转轮
上下外转轮
轮手花
反转夯垣
反转插腰
凌波手
平排手
拱手
观音指合
观音指分
运环
3.袖尾
单手落袖
双手落袖
收袖
落袖接收
内翻袖
外翻袖
转袖夯垣
转袖囥后腰
拨袖
平面掠袖
横向掠袖
弄袖
飘袖
斾袖
披袖
反披袖
身段
将各项基础动作结合起来,并且配合观目(眼神)即为表演的身段。包含:
空手姿势
袖尾姿势
做工
其他的身段: 展扇花、驶目箭(送秋波)、阉鸡行(半蹲行进)、踩四角......等。
[编辑]台湾歌仔戏团

一心戏剧团[1]
明华园戏剧总团[2]
明华园星字戏剧团/胜秋歌剧团[3]
明华园黄字戏剧团[4]
明华园日字戏剧团[5]
明华园玄字戏剧团[6]
明华园月字戏剧团[7]
明华园天字戏剧团
明华园地字戏剧团
明华园辰字戏剧团
神仙歌剧团[8]
叶丽珠三姊妹歌剧团[9]
台南莺艺三姊妹歌仔戏剧团[10]
民权歌剧团[11]
秀琴歌剧团[12]
明凤琴歌仔戏团[13]
艺人歌剧团[14]
尚和歌仔戏剧团[15]
明珠女子歌剧团[16]
悟远剧坊[17]
仙女班歌仔戏剧团[18]
明霞歌剧团[19]
河洛歌子戏团[20]
春美歌剧团[21]
唐美云歌仔戏团[22]
海山戏馆[23]
芝山雅韵戏剧团[24]
国光歌剧团[25]
许亚芬歌子戏剧坊[26]
陈美云歌剧团[27]
嘉义为善歌仔戏团[28]
新协兴(明辉)歌剧团[29]
乡城歌仔戏剧团
周靖锦歌剧团
千凰创意剧团[30]
小倩歌仔戏团
光阳歌剧团
文薪剧团
玉兴歌剧团
莲荷文化剧团[31]
黄香莲歌仔戏团[32]
南方薪传歌仔戏剧团[33]
台北新明光歌剧团[34]
台北芦洲佳欣歌剧团[35]
新世华歌仔戏团
高雄春秋歌剧团(台南天香歌剧团)[36]
正明龙歌剧团[37]
新和兴总团[38]
新樱凤歌剧团[39]
嘉义光赛乐水锦歌剧团
台湾春风歌剧团[40]
赏乐坊剧团[41]
薪传歌仔戏剧团[42]
鸿明歌剧团[43]
兰阳戏剧团[44]
飞凤仪歌仔戏剧团[45]
仁友乡土文化艺术营[46]
台湾歌仔戏班[47]
壮三新凉乐团[48]
嘉义王家三姊妹歌剧团[49]
新国声歌剧团
台南威霖歌剧团[50]
高雄玉龙华戏剧团[51][52]
民安歌剧团[53]

客家戲曲簡介


客家戲曲簡介
張貼日期:2008-01-30


王璦玲
客家採茶戲在臺灣風行的時期,曾經有所謂的「採茶入莊,田地放荒」的景象,可見得客家戲在早期臺灣社會也曾經走過與臺灣歌仔戲一樣受歡迎的歲月。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有其不同的音樂基礎與發展形式。不過,無論歌仔戲,或客家戲,其起源與形成,皆是經歷了由地方小戲到大戲的一個發展過程。小戲是戲曲的雛形,大戲則為戲曲之成型。所謂「小戲」,指的是腳色與情節極簡單的戲,演員少至一或二、三人,敷演之故事情節通常以逗趣的內容為主,對白俚俗,表演形式粗獷,音樂純樸,具有濃厚的鄉土風味。客家採茶戲中的三腳採茶戲,就是小戲型態。至於「大戲」,則是演員足以充任各門腳色,扮飾各種人物,情節複雜曲折足以反映社會百態,其表演程式與藝術形式成熟完整。目前臺灣客家戲演出,多以大戲型態呈現。

我們若依此而分,可以將客家戲曲依其形式不同分成兩類:一為屬小戲性質的「三腳採茶戲」;另一則為大戲性質的「客家大戲」。其中屬於小戲的採茶戲所以稱為「採茶戲」,主要是因其腔調為「採茶調」,從而得名。大體而說,客家戲的特色,主要在於在其獨特的唱腔與曲調。客家戲所唱的,是以流傳在客家地區客家人耳熟能詳的山歌與小調為主。客家山歌與小調是客家戲劇的基礎。從「山歌」到「採茶唱」(或稱「茶籃燈」),再發展到「三腳採茶戲」,這三個階段就是臺灣三腳採茶戲的形成過程。

「採茶唱」/「茶籃燈」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戲劇,只是一種在慶典、廟會、熱鬧場合時類似「陣頭」的表演形式。通常由數位裝扮成採茶女的小孩手提籃燈,以「踏歌」的方式來表演,身體配合前後俯仰的動作,一邊行進,一邊唱歌,稱作「茶籃燈」或「採茶唱」。根據記載,臺灣在光緒二十年(1894)左右即有採茶唱,當時歌仔戲尚未出現,而採茶唱已經與四平班、福路班這些大戲一樣受到歡迎。由採茶唱進入三腳採茶戲的小戲階段,應約莫是在清末民初這段時期。

臺灣客家戲實際開始於三腳採茶戲,但對於採茶戲何時出現於臺灣,卻一直未成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採茶戲乃自大陸傳入臺灣,主張客家戲實際是百年前由廣東客家人帶到臺灣來的一種以山歌為基礎的歌謠戲。而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採茶戲係源於以茶葉生採為主的臺灣新竹地區,而將其定位為起源於臺灣本土之客家劇種。

學者綜合前人的文獻與田野資料,確認「三腳採茶戲」至遲於清同治年間即已形成,並普遍流傳於北部客家地區。日治初期,三腳採茶戲的演出,逐漸擴大至福佬人居住的範圍,如大稻埕、板橋、艋舺等地。由於演出具親切、活潑的特性,所到之處廣受歡迎,故間接地影響了福佬人,使他們亦接受了這種音樂形式,甚至也加以傳唱。尤其大正、昭和年間,三腳採茶戲廣於民間流傳,以致有不少人投入此行拜師學藝。

如前所說,「三腳採茶戲」屬於地方小戲,是由二、三人分飾旦角及丑角的腳色,或說或唱或舞地鋪陳故事。其演出不著戲服,而以平居衣著為主,再加上一些簡單的道具或裝飾,如圍裙、帽、扇等。表演時,主要表現旦角之妖嬌嫵媚與丑角之詼諧逗趣。臺灣所見的三腳採茶戲,其敷演的內容,以《張三郎賣茶》一劇最為有名。該劇描述一位名為「張三郎」的茶郎與其妻、妹三人的故事。某年茶葉收成後,張妻與妹見茶郎終日在家無所事事,便勸其赴外鄉賣茶,經過一番推託與不捨,賣茶郎終於啟程。未料他賣完茶葉後,竟迷戀上一位賣酒的大姊,直至三年後將賣茶所得揮霍殆盡,才幡然醒悟,不得不踏上歸途,與妻、妹團聚。

三腳採茶戲中「三腳」的表演特色,展現於劇中不同的段落,三人的角色可以不斷轉換。演員或演張妹,或演賣酒大姊,或扮茶郎,或扮船伕,要能機動調配,反應敏銳,身段靈活。他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甚至連文武場伴奏都要能來上一段。由於故事曲折,一晚上的演出也只能挑出幾個段落來演。再加上三腳採茶戲在發展、流傳的過程中,即興色彩濃厚,因此亦吸收其他劇目,擴充、延伸了《張三郎賣茶》的故事情節。整個故事分為數段,每一段皆由一個曲調貫穿,而取其曲調名稱作為每折戲的名稱。其中較為著名的有【上山採茶】、【送郎十里亭】、【糶酒】、【問卜】、【盤茶】、【十送金釵】與【桃花過渡】等,這些劇目均成為客家三腳採茶的經典劇目。

臺灣客家地區的「三腳班」,一開始因地制宜,形式簡陋,並沒有正式的舞臺。演出時往往不搭舞臺,而是走到哪就演到哪,俗稱「落地掃」。此種打野戰的演出方式,一開始會先有一段開場白,介紹演員身份及熱場,而後展開表演。如果只有兩人,一人敲鑼、鼓,另一人則拉胡琴。三人時,多一人拉琴,相互搭配,音樂便可增添變化。三腳採茶戲演出時,雖多半選於廟前廣場,或空地上就地演出,講究一點的「三腳班」,亦有搭建簡樸的舞臺或戲棚者,以區隔表演場域與觀眾席。採茶戲從「落地掃」過渡到搭棚演唱,至遲在一八九八年就已出現,當時還是清一色的男性團員。緊接著到了日治中期,三腳採茶戲發展進入鼎盛,演出場所開始由「「落地掃」轉入內臺售票的商業劇場形式。

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三腳採茶戲在進入內臺後,便開始發展出一種名為「相褒戲」的小戲,既符合三腳戲的特性,也更充實演出的內容。由於「相褒」係源自採茶時男女山歌唱答,從而發展出的一種類似「車鼓」的小戲,所以又被稱為「挽茶車鼓」。相褒戲的演出者,為一男、一女,內容以二人對唱情歌,說情話為主,歌詞盡是一長串幽默笑話,形式都是四句聯語,所以唱這種歌的小丑或潑婦角色,必須長於口才,能對答如流,作出即興表演。兩個角色以相褒或相貶的方式來演出,由於不受既定情節的限制,演員發揮空間大,演出內容豐富,娛樂性十足,因此大受觀眾的歡迎,其中較知名的戲碼有《公背婆》。

三腳採茶戲與相褒戲,早期都是屬於內臺的演出形式。內臺戲時期,由於相對而言,具有商業市場的競爭與壓力,劇團得再想出一些新點子去取悅觀眾,在變化中求生存,所以後來相褒戲又加入了「拋採茶」形式。最初由演員下臺向觀眾奉茶,收取紅包。後又漸變為演員不下臺,而以「拋採茶」的方式增加趣味。所謂「拋採茶」,是一種即興式的演出,藝人手持一繩繫住茶籃,演出中以茶籃向觀眾席拋出,觀眾於藍中放置物品,並以此物件為題,要求演員即刻發揮,演唱山歌。這種題目可以稱作「彩題」,因此又稱「彩題戲」。以上兩種藉著「端茶」與「拋籃」的舉動,與觀眾打成一片,並於互動關係下展現才藝,以贏得額外的賞金或餽贈。此種演出今日雖罕見,但透過文獻可知其在日治初期相當受到歡迎,為當時報刊、書籍報導三腳採茶戲表演時,所著重描述的特色之一。而若以戲劇發展言,三腳採茶戲的流傳,孕育了常時民眾欣賞戲劇的習慣與愛好,而其音樂內容,亦成為了日後客家大戲豐富內涵的重要來源之一。故三腳採茶戲對於客家戲劇之發展,可說有其不可輕忽的重要性。

大體言之,三腳採茶戲的演出性質隨表演場合不同而略異,但約略可以分為三類:其一,為藝人的表演。此類以戲劇、歌唱為主,並靠觀眾的打賞,獲取演出代價。因此,這類表演中,藝人皆竭盡所能地獻藝。其二,為藝人演出三腳採茶戲,其目的在推銷藥品。此時三腳採茶戲的表演,僅屬穿插性的餘興節目;是吸引觀眾駐足的一項誘因。其三,則為以三腳採茶戲當作迎神賽會的表演節目,其性質多屬於「迎古董」中的一個陣頭。上述三種表演中,前二類屬於商業活動,故演出的藝人多為職業性,或半職業性;第三類的表演,則依附於地方廟會的慶典,多見於慶祝媽祖誕辰時的迎神賽會。

至於前文所提及的客家大戲,則係於小戲的基礎上,吸收其他劇種的表演程式、劇目及音樂,所形成的新興劇種。由於音樂、內容、表演形式上的改變,從而有「改良戲」一詞之出現,也有人稱它為「客家歌仔戲」。當然也有許多人沿襲舊稱,還是叫它「採茶戲」。事實上,早自清代乾隆、嘉慶之際,客家三腳採茶戲受到亂彈、四平戲等劇種的影響,逐漸孕育形成客家大戲。然而採茶戲真正從民間落地掃的小戲形式,過渡到內臺大戲,大約完成於日治時期。日治前期,社會安定,商業劇場興起,許多大陸劇團應聘來臺演出。如明治三十九年(1906)福州徽班「三慶班」的演出,為大陸戲班來臺作商業演出之濫觴,而後同年年底福州「祥陞班」及明治四十一年(1908)上海官音「男女班」亦相繼抵臺演出。這股觀賞大陸劇團演出的風氣,持續加溫、蔓延,並促使第一座專演中國戲劇的劇場──淡水戲館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正式開幕。一時之間,前往商業劇場觀看戲劇演出蔚為風氣,戲園經營者在無窮商機的利誘下,相繼自大陸引進戲班來臺演戲。據統計,自明治三十九年至昭和十一年(1908-1936)的近三十年間,就有四十個左右的上海京班,或在臺改組之上海京班,來臺演出。可見此一時期大陸劇團在臺演出的盛況。受到這股熱潮的推波助瀾,一些有商業頭腦的生意人,便嘗試將本地戲班引進劇場演出,如臺南亂彈戲班「玉記班」,於明治三十四年(1910),曾於臺南演出三天;中壢四平戲班「大榮鳳」,亦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在新竹西門天后宮獻藝。

由於本地戲班長期生存的空間在野臺,各地一年到頭的廟會慶典活動,讓這些戲班有足夠的演出機會,因此亂彈、四平戲等劇種在嘗試進入內臺後,仍同時持續其舊日「搬野臺」的演出形式。此種兼顧內臺與野戲的發展,深深地刺激了落地掃性質的民間小戲轉型,迫使它們吸收劇場的演出機制與表演內涵,進而改良成為大戲,並進入內臺場域演出。客家大戲便是在這種氛圍與形勢下孕育形成。客家改良戲能於短時間內,在三腳採茶戲的基礎上形成,並進入商業劇場演出,當時的大戲功不可沒。大戲中,京劇、亂彈與四平戲的表演程式、劇目、唱腔、後場音樂以及服裝、化妝、布景等舞臺技術,是客家改良戲直接移植的典範。尤其是京劇在商業劇場的發展,更成為客家改良戲模仿的對象,如連臺本戲的演出、活動機關及電光技術等。所以,在訓練新進演員時,戲班大都會聘請京劇或四平演員為戲先生,教導唱腔及身段動作,以充實客家改良戲的內涵。

民國五十年代前後,各種新興娛樂興起,衝擊著傳統文化,尤其電視出現之後,長期在野臺生存的亂彈、四平戲等劇種,更遭受嚴重的市場危機。客家內臺改良戲雖因此逐漸沒落,然而改良戲藝人之流向外臺發展,由於順應原有的野臺戲劇生態,除娛樂性質外,仍有廟會慶典的宗教需求之支撐,因此仍有它可以延續發展的空間。這種再度邁向野臺的戲劇演出,與內臺最大的差異,在於演出者有意識地向大戲學習扮仙戲,以應付民間宗教集會之需要。這項特點,在亂彈、四平戲逐漸沒落,大量藝人流入歌仔戲班或採茶班後,為採茶戲班注入強大的生命力。在各種客觀環境的配合下,採茶大戲藉著豐富劇目、改良唱腔、提升演員素質等手段,逐漸搶佔亂彈、四平的神戲地位,並成為今日客家地區唯一的外臺客家劇種。進入外臺場域後,採茶大戲受演出空間限制而略為改變,其演出形式已非昔日的連臺戲,而以一臺戲一齣戲為主。演出分三時段:早上九點至十一點之間演扮仙,下午兩點半左右演日戲,晚上七點演夜戲。日戲是唱曲牌,通常唱曲牌時多是大將軍、神仙或一些地位較高的角色出現的歷史劇。例如《封神榜》,便是一齣唱曲比較正式及隆重的戲,音樂則運用京劇、亂彈、四平戲的唱腔。此種現象,除是承襲以往成熟劇種之劇目外,亦有部分原因,係源自其所面對的,乃是廟宇的神聖性之故。夜戲則多以家庭倫理劇為主,其音樂為具有客家特色的採茶(平板)、山歌及小調。此類的戲碼,通常比較活潑輕鬆逗趣,亦有不少是一些講述忠孝節義的戲,例如《三娘教子》、《蛤蟆記》、《鴛鴦樓》等。

總合來看,在與外來劇種一段時間的互動之後,客家戲逐漸擺脫了原來小戲的簡單表演型態,戲班組織逐漸擴大。早期陣頭演出時並無戲班,演員乃臨時湊合而成,在吸收亂彈、四平戲,進入戲院以後,一改過去三角採茶戲臨時性的組織,而成為有規模的職業劇團。除了原來的三小──小旦、小丑、小生以外,也加入了傳統大戲角色,使得可演出的戲碼增加,而其中又以四平戲的武戲影響最為深遠。而隨著角色的增加,服裝、道具與化妝也大量吸收了大戲的樣式,在行頭上更為精緻與講究。至於音樂部分,早期「落地掃」的演出時伴奏樂器相當簡單,通常一人拉胡琴,另一人打鼓,在吸收亂彈四平後,客家戲的文場一般為「頭手絃」或「頭手」(所司為椰胡,又稱殼仔胡,二絃)、「下手絃」(所司為胖胡,又稱合絃,合音用),再加一支彈撥樂器;武場則為一人打鼓,司鼓者稱「頭手」、「頭手鼓」或「上手」,另一司鑼者稱「下手」,所司者有大、小鑼、鐃鈸等,使得音樂更為豐富。這些不同劇種互動之後,造成採茶、亂彈與四平戲混唱的結果,「胡?鬥」的現象開始出現,唱腔也變得多樣化。就演出的身段動作來說,客家戲在吸收亂彈、四平戲的身段之後,脫離了小戲簡單的動作形式,比較要求程式化的身段。演員從出亮相即有一定的規矩,「行腳步」、「出手出腳」都必須經過特別的訓練,不能像小戲時那般隨性,而其中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客家大戲增加了許多熱鬧的武打場面,使戲劇形式更為豐富成熟。總之,客家戲在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後,也慢慢找出自己的特色與方向,由小戲到大戲,積極展開重闢觀眾市場的發展途程。

以上所述,便是現在所稱的「客家採茶大戲」或「客家大戲」。這中間經歷了不少變化,不過,始終不變的是,客家採茶大戲的音樂唱腔,仍然以原來的山歌採茶調為主,口白也是仍是採用客語。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客家大戲在外臺演出,透過扮仙戲及日、夜戲的不同呈現,一方面保留亂彈戲、四平戲的演出劇目、表演方式及音樂唱腔,一方面也展現採茶大戲所特有的唱腔及演出方式。這種兼容並蓄以及擅於順應時代社會潮流的特色,是亂彈戲、四平戲沒落後,客家大戲仍能往外臺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由於演出缺乏商業競爭,劇團缺乏創新的動力,在觀眾逐漸趨向小眾之際,客家戲劇的發展,日後仍需要社會共同的關注,使它不但能延續以往傳承鄉民藝術的文化功能,同時亦能經由不斷創新,而更上層樓。這是大家所共同引頸期盼的。

點閱次數:1860

京剧


京剧
开放分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戏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京剧术语
京剧京剧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1906年8月4日,京剧剧本首次结集出版。
京剧
京剧 - 简介

京剧角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 - 发展简史
孕育期

京剧版《哈姆雷特》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
之二,行当大体完备。
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
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一代京剧演员中,尚有老生卢胜奎、薛印轩、张汝林、王九龄等;小生龙德云、徐小香;旦胡喜禄、罗巧福、梅巧玲;丑杨鸣玉、刘赶三;老旦郝兰田、谭志道;净朱大麻子,任花脸等,他们为丰富各个行当的声腔及表演艺术,均有独特创造。后任‘四喜班’班主的梅巧玲,勇于突破青衣、花旦的严格分工旧规,为旦角的演唱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二十年代后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均在宗“谭派”的基础上发展为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

咸丰十年(1861年)京剧始入宫廷演出。当年五月初六起至月末,分由三庆班、四 喜班、双奎班及外班(京剧班)演出。

光绪九年(1883年),慈禧五旬寿日,挑选张淇林、杨隆寿、鲍福山、彩福禄、严福喜等18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且当京剧教习,向太监们传授技艺。自此,清宫掌管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每年均选著名艺人进宫当差,结止宣统三年(1911年),计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王楞仙、杨小楼、余玉琴、朱文英、王瑶卿、龚云甫、穆凤山、钱金福等生、旦、净、丑的名家150余人曾入宫。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强。同期,位于大栅地区的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中和园、文明园等戏园、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的局面。

京剧成熟期,除“老生后三杰”外,生行尚有许荫棠、贾洪林;武生俞菊笙、杨隆寿;净行何佳山、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刘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陆华云:旦行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朱文英;丑行王长林、张黑、罗百岁、萧长华、郭春山。这一时期,旦角的掘起,形成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武生鼻祖”。上述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鼎盛期

京剧演出
1917年后,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
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
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
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同期的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优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具有较高艺术造诣,颇有乃师余叔岩的艺术风范。 

1936年秋,进行京剧童伶选举。富连成社李世芳得票约万张,当选“童伶主席”。生部冠军王金璐,亚军叶世长;旦角冠军毛世来,亚军宋德珠;净角冠军裘世戎,亚军赵德钰;丑角冠军詹世甫,亚军殷金振。选举结束后,于虎坊桥富连成社举行庆祝大会,并于当晚在鲜鱼口内华乐戏院举行加冕典礼,由李世芳,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别姬》。

童伶选举结束后,仍由《立言报》主持,选出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为“四小名旦”,“四小名旦”联抉于长安、新新两家戏院演出了《白蛇传》和《四五花洞》,以示祝贺。

流派纷呈、人才济济,是京剧鼎盛期的又一标志。[1]
京剧 - 艺术特色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
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京剧 - 行当分类


京剧的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划分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行京剧
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
小生:主要扮演年青英俊的男性角色。京剧
武生:主要扮演的勇猛战将或是绿林英雄。
红生:专指勾红色脸谱的老生。
娃娃生:剧中的儿童的角色等几大类。除去红生和勾脸(即在脸上画有脸谱)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旦行京剧
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角色。
青衣:端庄娴雅的女子。
花旦: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
武旦:扮演精通武艺的角色。
老旦:老年妇女。
彩旦:滑稽诙谐的喜剧性人物。
花衫:熔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于一炉的全才演员称为花衫等。
净行京剧
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
铜锤花脸(正净):庄严凝重的忠臣良将。
架子花脸(副净):绿林草莽英雄或权臣奸相等。
武净:悍战将或神话中的灵仙妖怪等。
二花脸:扮演一些穷凶极恶之徒。
京剧京剧京剧
丑行
又叫小花脸、三花脸。
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的角色。
武丑:精明干练而风趣幽默的豪杰义士。[2]
京剧 - 人物化妆

京剧画脸
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京剧在中国戏曲史上,虽只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与其他戏曲相比,它发展快,流传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京剧脸谱在中国戏曲脸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3]
色彩

京剧
脸谱分为各种脸色,所谓脸色是指脸膛主色而言,有红、紫、白、黄、黑、蓝、绿、粉红、灰、淡青、赭、褐、金、银等色,脸谱上的面纹常衬以他色,有渲染烘托主色的作用,各色种红、黑、黄常用油料调和,效果倍增。
粉白脸,又称抹脸,即用白粉涂面以示不以真面目示人之意,一般为奸诈之人。勾粉白脸的角色一般戴髯口(胡须),髯口与脸谱上的眉目鼻窝颜色一致:黑眉、黑鼻窝者戴黑髯口(如《群英会》之曹操);灰眉、灰鼻窝者戴黪髯口(如《宇宙锋》之赵高);紫眉、紫鼻窝者戴紫髯口(如《甘露寺》之孙权),如是等等。勾粉白脸者一般勾尖眼,但也因人而异,如曹操是大奸雄,眼窝勾得并不很尖,一方面显其秀气,另一方面更显得奸不外露,而严嵩、潘仁美的尖眼就比较明显。有的凶狠过甚,则勾大尖眼,例如欧阳芳。也有不勾尖眼的人,如司马懿勾圆眼,表明他奸不外露,智谋广大。纣王勾垂尖眼,这也是一个特例。
红色脸谱,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关泰是红脸大汉。由于这些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如春秋时的颖考叔、太乙真人等。但是也有一些被认为是反派人物的角色也勾红脸,这就寓有讽刺之意。《海潮珠》之崔杼是弑君的朝臣,勾红脸是讽刺齐王荒淫;《祥梅寺》之黄巢是反叛唐王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有时勾红脸也是配合舞台美术的需要而安排的。如《四杰村》中之廖奇冲勾红脸为的是与勾白脸的鲍赐安、勾粉红脸的花振芳配合,使舞台色彩丰富。再有《白良关》之刘国桢勾红脸是与勾黑脸的尉迟恭、尉迟宝林父子对比,更明确地表示尉迟宝林不是刘国桢的儿子。有的人不勾红脸,但是在某一戏中勾红脸,例如刘瑾是反面人物,一般勾白脸,但是在《法门寺》中勾红脸,表示他作了点儿好事。有不少年迈的人,为显示他的年轻,如《英雄会》之黄三泰,勾直眼窝粉红色脸,粉红色脸属于广义的红脸。
紫色脸谱,为京剧中刚正威严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鱼肠剑》之专诸,《二进宫》之徐延昭等。这些人性情直爽,与黑色脸人有相似之处。但是用黑色显得粗鲁,用紫色有介于黑、红两色之间的意思。有的人物在小说中描写为紫色脸膛,因之也用紫色脸,例如魏延、濮天雕、费德功等,《柴桑口》的庞统勾紫脸是表示其相貌丑陋。
白色脸(又称油白脸)有几种用意:一种是用于童颜鹤发的老英雄、将官,例如《四杰村》之鲍赐安、《闹昆阳》之耿衍;一种是与抹脸的有关联,奸凶武人常用白色脸,如《战冀州》之杨阜、《艳阳楼》之高登;再一种与前者相类,但只是刚愎成性,如《失街亭》之马谡、《阳平关》之徐晃。太监用白色脸表示其性情奸诈和肤色白皙,如《黄金台》之伊立。有的僧人,身体健壮,武艺高强,也用白色脸,如《野猪林》之鲁智深、《五台山》之杨延德。
黑色脸:在京剧脸谱种以武人为主,抹脸、揉脸中文人脸谱比较多,勾脸人物中一个最著名的文人就是包拯。包拯用黑脸,是由于传说中他的脸色黝黑,从而又引申到表示铁面无私。包拯脑门上勾一月牙形花纹,一般说法是他能下阴曹地府断案。用黑色脸的一般是面貌丑陋,性情猛直的人物,从猛智的张飞到丧门神样的苏宝童,可以说黑色脸是京剧脸谱中最丰富多彩的一类脸谱,集整脸、碎脸、花三块瓦脸之大成。
金银色脸和杂色脸是显示神仙面现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神妖脸谱不宜勾得希奇古怪,应该与人面相近。有的将官为表示其英勇无敌可用金色显示脸谱的威仪,如《四平山》之李元霸,说岳戏中之金兀术。从广义上说,杂色脸是从黑色脸衍生而来的复杂脸谱。
黄色脸示人物之骁勇凶暴;兰色脸示人物之刚强阴险;绿色脸示人物之暴躁勇猛。京剧中这种颜色的脸谱一般非主要角色所用,但是也都有各自专用的谱式。三·京剧脸谱
样式
清代戏曲已经形成揉、抹、勾、破各种类型,其中勾脸有很大发展,分化出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碎脸等格式。
脸谱样式 特点 代表脸谱
 整脸 一种颜色为主色, 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三块瓦脸 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 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 三块瓦脸”。其中又再分“正三块瓦” “尖三块瓦” “花三块瓦” “老三块瓦”等。
三块瓦脸

 十字门脸
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 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 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徵人物性格。 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
十字门脸

  六分脸 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脸”也称“老脸”。
六分脸
  碎花脸 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碎花脸
 歪脸 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 相貌丑陋, 特点是勾法不对称, 给人以歪斜之感。
 
歪脸
  僧脸 “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 花鼻窝 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僧脸
 太监脸 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红白两种 ,形式近似“ 整脸 ”与“ 三块瓦脸 ”, 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其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 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 脑满肠肥的神态。
太监脸

 元宝脸 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分“ 普通元宝脸 ”、“倒元宝脸”、“花元宝脸” 三种。
 
元宝脸
 象形脸 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徵出发, 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 “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象形脸
神仙脸 由“整脸” “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 ,构图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神仙脸
 丑角脸 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 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徵。

丑角脸
小妖脸 “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 小妖等角色。这两种脸谱又名“随意脸”。
小妖脸
 
京剧 - 发音技巧

京剧
(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京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2)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系与真嗓、大嗓、本嗓相对而言。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京剧的旦角、小生的演唱均用假嗓,但二者声音的刚柔力度有所不同。
(3)左嗓,京剧声乐名词。主要指男声中一种不正常的嗓音,能高而不能低,另外声音刚而扁,圆润不足,有些专唱高调门的老生或武生,即以此嗓演唱。老生嗓音有纯粹左嗓,亦有本嗓而略带左者。另外,左嗓有时亦用作另一解释,指嗓音与伴奏乐器不合,即一般所谓的不搭调。
(4)吊嗓亦作调嗓。京剧演员的练唱方法,也是演员唱功锻炼的步骤之一。演员每天除喊嗓、念白外,还须用胡琴(或加鼓板等)伴奏,大声练唱戏中的唱段。有的先用一般调门,然后适当升高。吊嗓的作用:1。通过大声练唱,使声音符合在舞台上演唱的要求,由于不间断的锻炼,可使嗓音日益嘹亮圆润,气力充沛,口齿清晰有力,并保持耐久能力。2。熟悉伴奏,全面了解唱腔和伴奏的关系,共同掌握尺寸,解明曲意,表达曲情,使演唱与伴奏的配合达到水乳交融,进而达成艺术上的相互默契,协调整个唱段的表演风格。
(5)喊嗓,京剧演员练声方法,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喊嗓时间一般在清晨,于空旷地区,大声喊出“唔”、“伊”、“啊”等单元音,由低而高,由高而低,反复进行。待声音舒放后,再以唱段进行练习。

(6)丹田音,又名响堂,京剧声乐名词。演员歌唱时肺部蓄足气,小腹用力,气似从丹田(人身肚脐下约三寸处谓之丹田)发出声。现在一般传统演唱戏曲练声方法,也认为丹田音最能响堂(即声音送得远,听得清)。
(7)云遮月,京剧声乐名词。这是对老生的圆润而较含蓄的嗓音的一种比喻。这种嗓音,开始听来似觉干涩,以后愈唱愈觉嘹亮动听,使人感到韵味醇厚,潜力无穷,是长期锻炼而形成的一种优美音质。谭鑫培、余叔岩的嗓音都属于这一类型。
(8)塌中,京剧声乐名词。演员在中老年时期,由于生理关系,发生失音现象,完全不能歌唱,叫做塌中。有的演员爱护嗓子,到老仍保持元音不变。用假嗓歌唱的演员,老来塌中的较多。

京剧
(9)脑后音,京剧发声的一种。又名背工音。一般发音,气从丹田而出,经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来。脑后音虽然同样气从丹田,但发音时,喉腔稍加压缩,打开后咽壁,提高软颚,将声音送入头腔,与鼻音相聚,使声音迂回在脑后,通过头腔共鸣,发出一种含蓄浑厚的音调。脑后音发音苍劲有力,能达远闻,而近听又不觉其尖厉。老生和净角唱腔中,凡遇闭口音(如“一七辙”)的高音,多用此种唱法。旦角唱腔用脑后音者较少,程(砚秋)派唱腔有时用之。
(10)荒腔,亦作黄腔、黄调或凉调。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习惯上专指略低于调门的变音。大部分都是由于演员先天生理条件所造成,如声带变异、耳音不准等。有时也由于练声不得法所致。
(11)冒调,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音调略高于规定的调门。大部分是由于先天生理条件所造成。有的是由于生理条件(如声带)临时发生故障;有时也由于练声不得法所致。
(12)走板,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不符合规定的节拍。京剧唱腔中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等各种不同的板槽,行腔时如背离板眼的规定,失去节拍的分寸,即谓走板。
(13)不搭调,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音调或高或低,不合于规定的调门。习称跑调。
(14)气口,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指演员唱曲时吸气的方法。京剧各种唱腔长短不一,节奏快慢各异,演员须掌握准确吸气方法,才能唱得从容不迫,优美动听。气口包括换气、偷气两种。换气指唱腔间歇中的吸气,偷气是在乐句若断若续中吸气而不使听者觉察。
(15)换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演唱时凡遇长腔或拔高处,必先吸气,作好充分准备。换气不是停腔再唱或明显稍顿再接唱,而是在行腔吞吐字音的瞬间,乘便呼吸,蓄气待换。唱腔中在何处换气,因人而异,一般称为气口。
(16)偷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指换气时不着痕迹,在观众不觉察时偷换。如《捉放曹》中陈宫所唱“马行在夹道内我难以回马”,唱完前六字及“内”字长腔,利用“我”这一衬字向内“偷”吸一口气,以便唱足下面“难以回马”的腔,即谓之偷气。
(17)嘎调,在京剧唱腔中,凡是用突出拔高的音唱某一字时,习称嘎调。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唱“站立宫门叫小番”一句中的“番”字,《定军山》中黄忠唱“扫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一句中的“天”字等,均称嘎调。
(18)长吭,长(音掌)是增长,吭是嗓音的俗称,此处指音量。长吭好似加大音量。
(19)砸夯,比喻演员演唱似夯地基时的鼓努为力,含贬意。演员不善于掌握演唱方法,用气过头,或使蛮力,演唱(多在尾音)出现笨拙的重音,谓之砸夯。[4]
京剧 - 伴奏乐器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做”则是舞蹈,而舞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谁来控制、体现节奏?那就是打击乐。
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在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唱,并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如果“唱”、“念”、“做”、“打”是戏剧的血肉,那么“锣鼓经”就是它的骨骼,一阵锣鼓,既可渲染磅礴的气势,又能烘托演员的表演,并且这种对表演的烘托,是非常细致的,甚至细致到鼓点子打出演员眼珠的转动,眼皮的开阖,手指的颤抖。
演员表演往往导引出感情表达需要的锣鼓,锣鼓(节奏、音响)等的刺激反过来诱发演员的表演激情。
京剧 - 舞台道具
砌末

京剧
砌未是大小道具与一些简单装置的统称,是戏曲解决表演与实物矛盾的特殊产物。砌未一词在金、元时期已有。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砌末包括生活用具(如烛台、灯笼、扇子、手绢、文房四宝、茶具、酒具),交通用具(如轿子、车旗、船桨、马鞭等)。武器又称刀枪把子(如各种刀、枪、剑、斧、锤、鞭、棍、棒等),以及表现环境、点染气氛的种种物件(如布城、大帐、小帐、门旗、纛旗、水旗,风旗、火旗、蛮仪器仗、桌围椅披)等。除常用的砌末之外,也可根据演出需要临时添置。
传统的砌末,是有意识地区别于生活的自然形态之物。它们不是实物的仿制品,而是实物在戏曲中的一种艺术表现。这也是砌末能够与动作、形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桌二椅,在演员没有上场以前,桌椅只是一种抽象的摆设。如演出皇帝视朝,这张桌子便成了视朝时所需的御案;县宫坐衙,这张桌子便成了坐衙时所需的公案;朋友宴会,便成了宴会时所需要的酒席。以上是实物实用,但戏曲舞台上的桌椅还可以做代用品。比如用桌子代替山石,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这山很高,就用两张桌子叠起来。要跳墙,就用桌子当墙;要睡觉,将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头。至于椅子所代替的就更多了。舞台上表示从矮山爬到高山去,是从椅子了再登到桌子上,椅子还可以代替窑门,代替牢门等等。桌椅无论代表什么,都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戏曲中的布城虽然比较简陋,但决不追求城的真实再现。布城可以根据城的需要自由调度。
旗帜在舞台上使用很多,如正方形帅字旗、长方形三军令旗、大纛旗(古代军队里的大旗),都是表示元帅及大本营所在地的。还有水旗、火旗、风旗、车旗等等,这些旗帜是在白色方旗上绘绿色水纹、火焰、风、车轮等等。演员执旗,略微颤动,就可以表示波浪起伏、着火、起风、乘车。
戏曲舞台上并不回避"露假",也不要求一一写实。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在舞台上有广阔的空间供演员活动,应当细致的地方尽力描绘,不必要的场面,一个圆场就过去了,这种虚拟的方法与中国戏曲的表演风格是相一致的。 [5]
京剧 - 名词解释
(1)工尺,戏曲音乐名词。泛指戏曲曲谱上曲词右侧所注音阶符号。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以“合、四、上、尺、工、凡、六”等字作为音阶的符号,相当于西洋音乐的“56712345”。习惯上把这些符号统称为“工尺”。有的曲谱,曲词旁只注板眼(拍子),不注工尺。有工尺的曲谱,名为工尺谱。

京剧
(2)板眼,戏曲音乐名词。传统唱曲时,常以鼓板按节拍,凡强拍均击板,故称该拍为板。次强拍和弱拍则以鼓签敲鼓或用手指按拍,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拍子中前一弱拍称头眼或初眼,后一弱拍称末眼)。合称板眼。
(3)过门,京剧音乐名词。指在唱句与唱句之间,唱段与唱段之间的间奏音乐。唱句与唱句之间常用小过门儿,唱段与唱段之间常用大过门。但由于板式不同,亦有不少例外,并无固定模式。
(4)挂儿,京剧音乐名词。挂儿是“过儿”的谐音,专指在唱段与唱段之间的大过门,一般多指华彩的间奏音乐。在唱句与唱句之间的小过门不称挂儿。
(5)垫头,京剧音乐名词。指在乐汇与乐汇间起搭桥作用的旋律称为垫头或小垫头,亦名桥。垫头旋律较短,一般只有二、三拍,起前后衔接作用。
(6)行旋,京剧音乐名词。指在演员表演动作或对话、独白时的衬托音乐。行旋多为曲牌或简单旋律的反复演奏,主要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7)调门,指演员歌唱时的音高。凡用弦乐器伴奏,都根据演员嗓音的高度自由定调。京剧调门,一般以正宫调为适度,最高的唱乙字调,最低的凡字调,俗称趴字调。同一剧中,两个主要演员音高不同,有时互相迁就,有时临时长(提高)调门或落(降低)调门。
(8)调面,演员唱的音高与伴奏乐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相同,叫做调面。意思是按照“调门”的表面歌唱。调面系针对调底而言。在一般情况下,演员都唱调面。
(9)调底,演员唱的音高比伴奏乐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低八度,叫做调底。意思是按照调门的底音歌唱。调底系针对调面而言。京剧的某些唱腔,如娃娃调的腔调经常翻高,如将调门定高,演员嗓音不及,如将调门定低,乐器音量有过小,乃采用调底的唱法,把乐器定高八度,演员以低八度的音来歌唱。
(10)定弦,指弦乐器(胡琴、阮等)定“调门”的高低。一般都以笛子作为定弦的标准。
(11)乙字调,京剧音乐名词。工尺谱所用调门之一。定弦时,以笛子小工调的“乙”音(开启第五孔,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调外弦的敞弦)。乙字调为京剧的最高调门。
(12)工正调,亦作正宫调。京剧根据笛的音高定胡琴的调门,西皮外弦与笛正宫调的工音同高的称为正宫调。比正宫调高出一度的称乙字调,高出半度的称工半调,比正宫调低一度的称六字调,低半度的称六半调,低二度的俗称趴字调。
(13)工半调京剧调门之一。略高于正宫调,略低于乙字调。定弦时比照笛子的正宫调定音而略升高。
(14)软工调,京剧调门之一。略低于正宫调,而较六字调稍高。定弦时比照笛子的正宫调定音而略降低。
(15)六字调,京剧调门之一。定弦时,以笛子小工调的“六”音(六孔全闭,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调外弦的敞弦)。六字调为京剧中低于正工调,高低适度的调门。
(16)趴字调,亦作扒字调。京剧调门之一。凡低于六字调一度以上的统称趴字调。
(17)走边,“走边”的来源一说源于晋剧《白虎鞭·走边》中的舞蹈身段;一说是因为凡走边的人物因怕人看见而多在墙边、道边潜身夜行,故而称“走边”。一般来说,《恶虎村》的黄天霸走边最难。《夜奔》的林冲走边最累,《蜈蚣岭》的武松走边最吃功夫。
(18)趟马,由于京剧中多以马鞭来代替马,或作为骑马的象征,因此凡手持马鞭挥舞着上场后运用圆场、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亮相等技巧连续做出打马、勒马或策马疾驰的舞蹈动作的组合就是京剧的趟马。
京剧 - 名家大师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老生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
小生
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
武生
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
旦角
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筱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卧云居士、李多奎、李金泉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
丑角
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萧长华等。
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兰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京剧 - 年轻新秀


  谭正岩、凌珂、刘宏建、蓝天、傅希如、 黄佳、杨少彭、詹磊、马力、郝仕鹏、杨淼、朱福、张建峰、杜喆、王璐等。

  丁晓君、马佳、张佳春、 张笠媛、朱虹、窦晓璇、郑潇、郭瑶瑶、冯蕴等。

  刘大可、杨东虎、裘继戎、方旭、王嘉庆等。

  谈元、焦敬阁、徐孟珂等。


京剧 - 传统剧目

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京剧 - 申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2010年11月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报方北京市文化局表示,此次京剧申报的顺利通过,既表明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对中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面的信任与肯定。[6] 同时列入的还有中国针灸。

粤剧


粤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粤剧花旦常见造型
粤剧,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1],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粤语区出现[2],是糅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3][4]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府人更容易明白。[5]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6]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

[编辑]元朝以前
粤剧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至先秦的《诗经》,[8][9]但齐言体民歌也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等的共同起源。
中国齐言体民歌,发展至中古时代,即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学体式──唐诗。[10]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11],在唐代佛教寺庙的俗讲表演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12],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13]可是,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加上受外来音乐影响的宴乐〔或称燕乐〕,在唐代一直为统治阶层所欣赏,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14]
[编辑]元朝
到了元朝,杂剧成了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15]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是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之冠)、《窦娥冤》、《踏雪寻梅》、《倩女离魂》、《赵氏孤儿》等。
[编辑]明朝
据《新会县志》记载,明成化初年,当地的“乡俗子弟多不守本业,事戏剧度日”。明朝嘉靖40年(1561年)《广东通志》便有所记载: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所以“江浙戏子至,必自谓村野,辄谢绝之”。[16]这证明当时已经盛行大戏。
到了明朝,南戏的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经常进入广东各地演出。根据《粤剧史》,广州府出现一个女花旦,名叫张乔,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演员。原籍苏州的她出生于广州府,因为她母亲是苏州昆腔演员的缘故被记载为昆腔班女戏子。可见各地戏班中人开始在广州府落地生根。[17][18]虽然广府人受了外来的薰陶而开始学习演戏,但是在成化年间,学戏仍未被保守人士所接受,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曾有禁止良家子弟学戏的家箴。后来渐渐才出现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粤剧不但吸收了弋阳腔的特色,并且与徽剧(安徽)、汉剧(湖北)、湘剧(湖南)、祁剧(湖南)、桂剧(广西)有血缘的关系。因为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等,与徽、汉、湘、祁、桂剧大致相同。例如:《晴雯补裘》和《独占花魁》这两出戏码,《铲椅》、《跳台》、《夜战马超》等南派武打剧,桂剧和粤剧完全相同。虽然说外江班接近徽班,本地班接近西班,但其实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可是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戏班。[19]
“未有八和,先有琼花”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当时琼花会馆座落于“优船聚于基头,酒肆盈于市畔”的大基铺(即佛山市红强街区)。当时会馆门口有四条大柱,还有个亭子。馆门口的牌匾是“会馆”两字,全馆的面积比当时的祖庙还大。全馆共分三进:第一进是钟鼓,继后有可拆可合的临时舞台;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大殿前是天阶;第三进是会所。华光诞时戏行中人汇聚琼花宫大殿祭祀华光帝。琼花会馆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边的琼花水埠,方便坐红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20]据说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为戏船,后来加上帆哩,在船身绘画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成红色,因而称为红船。
[编辑]清朝
广东本地戏班早期活动的中心在佛山。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灵应祠祖庙前建华封戏台,台上演戏鼓桌什物俱全,演出的都是酬神戏。[21]康熙年间改名为万福台,是广东现存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见证粤剧发展历史。戏台分前后两部分,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型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22]
雍正年间,广州更出现“土优”、“土班”。有文献记载:“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于男优。……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 榴月朔,署中演剧,为郁林土班,不广不昆,殊不耐听。探其曲本,止有白兔、西厢、十五贯,余俱不知是何故事也。”[23]
乾隆年间,广东一带比较安定,商贸发达。佛山更是商帮荟萃,因此娱乐要求而更加兴旺,吸引百多个外省戏班来广东演出。这些外江班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安徽、姑苏等地。他们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合作在广州创建“粤省外江梨园会馆”。而本地班在他们的集中地-佛山大基尾河边的琼花水埠立了“伶人报赛之所”的戏班同业组织——琼花会馆,方便坐红船的戏班集结及沿江落乡演出。
另外粤西“下四府”(指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四府)的演戏活动都很频繁,每年的关帝、天后、冼夫人等一类神诞,均有“演戏迎神”的习俗。当地的粤剧乡土味道比较重,朴实刚烈,则重坐功、打功、绝技,以近距离对打为主,强调力量;风格保守,保留不少粤剧古老排场及传统表演程式。[24]这些传统排场多取材自于古典文学作品。[25]因此,慢慢形成南派粤剧的特色。北派粤剧的功架则参考京剧,动作注重美感,强调大开大合,以远距离对打为主。南派对打向右方攻击,被称右把子;而北派对打向左方攻击,被称左把子。
[编辑]禁止演出
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本地班艺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
[编辑]恢复演出
咸丰十一年,李文茂、陈开先后败死,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同治九年(1870年),高要县绅士冯光纬等人曾经上禀请求准许演出夜戏,而知县亦表示同意,可见禁令松弛的情况。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仝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终于在清朝光绪十八年(1889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庆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军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戏卖戏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乐人员在普和堂。由于,工作人员有很多,八和会馆更设有方便所(医疗室)、养老院、一别所(安排身后事情)、小学、何益公司(戏箱行)。八和会馆会员总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后期实行行长制度,各行行长都是全体人员推举出来。[26]
虽然粤剧开始恢复演出,但是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不断涌现,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并在戏棚官话中加插广州方言演唱。当时广州先后建成河南、广庆、海珠、乐善、南关等戏院,其后出现调制戏班演出的宝昌、宏顺、怡顺、太安等公司,全都活跃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文献记载“广州班为全省人士所注目,其名优工价,至于二三千金,声价甚高,然大概以擅演男女私情……为第一等脚色”。
[编辑]海外演出
在粤剧解禁的同期,大批华工被押骗往海外,随着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当年从旧金山请来的青年男演员(当时尚无女演员)经常来往于巴特和玛丽斯维尔等矿区,为当地华工演出传统的舞蹈和折子戏。拥有123名演员的鸿福堂剧团在美国大剧院首次登场,上演粤剧,大获成功,并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剧场。直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有粤剧戏班定期演出,并且在纽约与旧金山经营粤剧戏院。1920年代中,一度沉寂的粤剧再度活跃起来,两间由祝民安与乐千秋的粤剧戏班所带领的戏院在曼哈顿下城区重新开张。当时祝民安主要活跃于加拿大西岸的维多利亚和温哥华,而乐千秋则活跃于加拿大主要城市与美国波士顿。根据1922年6月波士顿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半版报道,当时乐千秋到美国纽约公演,演出阵容包括了名伶麦素兰和林月卿。这两个戏班在北美各地演出,包括了多伦多、波士顿、纽约、芝加哥、古巴哈瓦那、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墨西卡利、洛杉矶、旧金山、檀香山、西雅图、温哥华等等。 [27]
另一方面,移居到越南、新加坡、印尼、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28][29]的大量华侨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习惯。越南西贡有粤人剧团。新加坡的粤剧,也是由广府人来演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印尼出版爪哇文译本《薛仁贵》、《杨忠保》、《狄青》、《贵夫人》,后来更有马来文译本的《乾隆君游江南》。[30]
[编辑]志士班与文明戏
清朝末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激发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光绪24年,中国日报副刊之旬报特辟鼓吹录一门,由杨肖欧、黄鲁逸几名记者撰作戏曲歌谣来讽刺时弊政治得失,引起广州香港等地的报刊注重戏曲歌谣。[31]光绪二十九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譬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梁启超的《班定远平西域》等等。这些新编的剧本之中,有些是由富有舞台经验的艺人编撰。对粤剧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同盟会所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港澳广州等地曾出现了30多个这类的志士班,例如:采南歌班、优天社、振天声社、仁声剧社、民镜社、国魂警钟社等。最早使用广州方言来演唱粤剧的春柳社影响了其他的志士班,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改用了广州方言来唱梆黄,演出了一系列“文明戏”[32],譬如《周姑娘放脚》及《盲公问米》,使宣传效果超出预期。[33]为了加强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更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戒洋烟》、《虐婢报》、《秋瑾》、《温生才刺孚奇》等戏。
[编辑]民国初期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34]原因是光绪三十年(1905年),广州继道光三十年(1850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并称之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剧及粤曲的演唱方式,令到原来需要满足野台演唱,需克服风急声弱的情况改变过来,令到以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由于令到观众的流动情减低,不像过往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红伶需要争取观众。是次,初出茅庐的朱次伯,因为原担的小生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他替代,他便以平喉白话演唱一出《宝玉哭灵》,大收旺台之效,令到演唱平喉白话成为风尚。
据广州粤剧研究者陆丰先生的研究,粤曲唱腔的舞台语言是在1921至1927年产生转变,又因为演唱平喉白,不但可以吸收广府的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目今最早记载结合南音和梆黄曲(梆子和皮黄)的是1924年由陈小汉之父陈醒汉演唱的《芭蕉岛》之忆美。也因为演唱平喉白话,粤曲的调门也变为降B调。[35]
白驹荣主要的贡献在于1917年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令到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36],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于降调方面,戏棚做戏是要高调地大声唱戏,而与白驹荣同期的小生太子卓还是唱子喉(假音),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本嗓),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演唱改为用平喉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及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成为薛马争雄的局面,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例如: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非常接近。
其实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四五千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香港太平戏院
到了1930年代,当时香港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所以历年来粤剧中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及后罗文锦爵士在立法局中提议,说及男女既能同坐,为何不能同班。于是在1933年秋,香港总督贝璐取消男女合班禁令。[37]虽然广州曾出现男女同班的“共和乐班”,演出仅十个月就被广州公安局禁止,但是广州也在1936年10月左右跟随香港解禁。陈非侬和马师曾因为接了越南及缅甸之约,离开了太平剧团。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会,在原本的班底下(马师曾、半日安、冯醒铮、冯侠魂、袁是我、谢醒侬、冯玉君)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其它各班亦纷纷聘用女花旦,于是男花旦渐遭淘汰,是粤剧历史大转变之一。[2]
从此粤剧在香港非常流行。当时演出主要集中在利舞台、高升戏院、太平戏院及新光戏院等旧式戏院。差不多一个星期七日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当时粤剧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于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以致美洲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广府华侨聚居地区都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更有些世代相传的粤剧艺人、固定的剧团、行会和演出场地。例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及吉隆坡的“普长春”。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对粤剧需求吸引了很多粤剧戏班到海外演出。可是,大型戏班的人数往往超过一百人,支出庞大,导致精简人手,开始出现大约50-70人所组成的小型粤剧剧团。这也促使了戏班“六柱制”的形成。[38]
[编辑]1949年后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积极挖掘优秀剧码、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同时期电影开始蓬勃,粤剧吸引力大减。可是后来创作的粤剧电影重新把粤剧带入电影院,使粤剧重获昔日光辉。当时著名的粤剧电影有《蟹美人》、《龙王三宫主》、《黄飞虎反五关》、《万里琵琶关外月》、《四郎探母》、《宝莲灯》、《双仙拜月亭》、《红娘》、《夜光杯》、《千面美人鱼》、《香罗冢》等等。
五十年代末,香港的粤剧形势不妙,当时红伶芳艳芬因为结婚而退下来,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离开香港,连红透半边天的新马师曾都不大热衷于演出。幸好后来麦炳荣和凤凰女组织班霸大龙凤剧团,有谭兰卿加入,并由林家声担当小生,演出很多著名剧目《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凤阁恩仇未了情》等。1962年,陈好逑与林家声另立新班庆新声剧团。及后新的剧团纷纷迭起,包括羽佳的庆红佳剧团、何非凡的非凡响剧团、林家声的颂新声粤剧团。
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备受摧残,很多曲谱、戏服、道具及图书资料几乎付之一炬,被审查、批斗、抄家、送往劳动改造的艺人多不胜数,很多艺人纷纷逃亡到香港及澳门,而全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样板戏才可以演出,所有粤剧演出活动停止,剧团解体。[39]1976年后,粤剧才能够重生,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包括电吉他及萨克斯。剧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编自话剧或电影的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牡丹亭》等。
在这个时期的新加坡却因为韩战的关系而树胶价格猛涨,导致收入增加,娱乐事业也一片蓬勃,当地的粤剧亦因此受惠不少。这段期间,相继到新加坡登台的粤剧伶人有陈笑风、梁瑞冰、罗剑郎、新海泉、冯峰、陈惠瑜、许英秀等。1952年,薛觉先再组觉先旅行剧团二度来新加坡。五十年代末期,有很多香港粤剧艺人到新加坡演出。例如苏少棠、叶昆仑、关德兴、石燕子、秦小梨、余丽珍等。由于名气关系,门票价格骤增几倍。到了六十年代,新加坡各种新兴娱乐事业如雨后春笋出现,电影和电视很快成了主流。生活节奏变得急促,观众开始不愿看冗长的地方戏曲。1968年,新加坡的本地职业粤剧班已不能生存,许多职业粤剧团亦告解散。
[编辑]当代
随着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少在文革期间遭到打压的文化事业亦开始重生,其中包括粤剧。二十多年间,不少粤剧团纷纷在内地涌现,遍布广州、佛山等地。同时间各地方省市的文化局亦相当重视粤剧,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历史题材,打造出很多的粤剧新品牌。例如佛山青年粤剧团以黄飞鸿英雄大侠形象,推出黄飞鸿系列粤剧《禁烟记》、《奇情记》等剧目,其中《奇情记》还取得广东省艺术节8项大奖。[40]而该粤剧团在国内演出常达100场以上,并经常远赴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地演出。[41]
而在其他华人社会如香港,由于经济发展,大量新兴娱乐事业涌现,粤剧的观众群亦因而日趋老化。大部份新一代香港青年人都视看粤剧是一种老套的行为,对粤剧加以排斥。加上粤剧界亦面对欠缺新血的问题,遂不断推出措施解决问题。
1995年底,香港粤剧发展有限公司-“粤剧之家”与香港教育署合办“中国戏曲推广计划”,利用讲座及巡回演出等活动来培养教师与中、小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42]。如香港八和会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1996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但由于学生人数不多,加上合作上出现问题,香港演艺学院主动解除和八和会馆的合作关系,八和粤剧学院只有十二名学生及两名导师继续留下。虽然如此,香港各间大学仍然设有粤剧学术研究中心。例如:成立于2000年3月1日的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及成立于1998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大学音乐系也有有关粤剧的课程。
2005年8月,粤剧表演场地新光戏院由股权易手,新业主突然宣布不再出租予粤剧剧团,曾任香港八和会馆主席的汪明荃代表粤剧界与新光戏院的业主商讨续租,希望业主为了香港粤剧界的前途而准许新光戏院以现时的租金续租三年。会后,双方召开记者招待会。汪明荃在记者会上直指香港政府的各个局长口里说支持本地艺术发展,但对这件事件一直不予理会,是只说不做,并炮轰政府只提供位置为偏僻的高山剧场作为粤剧表演场地,最后要身为民政局长的何志平承诺增拨资源大搞。2007年,港大人文基金所资助的“粤剧小豆苗: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计划”希望促使粤剧成为新高中课程选修单元-“戏剧工作坊”的成员。[43]
虽然各地的粤剧发展不一,但面对外来的竞争,粤剧或者戏剧艺人都尝试革新粤剧。譬如在唱说语言方面作大胆尝试。1947年,香港华仁书院的华仁戏剧社主席黄展华,开始创作“英语粤剧”,把很多传统粤剧改用英语来表演,譬如《佳偶兵戎》、《姻缘三订》、《鸦雀如何作凤凰》及《王昭君》。[44]在新加坡方面,敦煌剧坊主席黄仕英也投入英语粤剧的事业,除了排练英语粤剧全剧《清宫遗恨》,还创作马来语粤剧《拾玉镯》,希望能够向海外推广中国戏曲文化。[45]有些则在题材方面着手。2001年,罗家英、秦中英、温志鹏等人把莎士比亚名剧《马克白》改编为粤剧《英雄叛国》。[46]2010年1月,罗家英又改编了香港话剧团的历史话剧《德龄与慈禧》为粤剧,继续由名演员汪明荃担演慈禧一角。[47]
中国内地除了把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改编为粤剧《豪门千金》,还作其他方面的尝试。[48]2004年8月,中国首部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美术片奖。[41]2008年,首部动漫真人秀新编粤剧《蝴蝶公主》在大学城开演,把动漫元素融入了粤剧中。[49]可见,中国内地的表演人士都为粤剧在各方面作出很多创新的尝试。
[编辑]行当



须生坐车
戏剧内的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粤剧的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的十大行当。[50]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51][52][53]
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编辑]化妆


香港历史博物馆内粤剧后团化妆的场景
早期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划黑少许眼眉毛,花旦只是涂上粉末。根据行内习惯,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着镜子化妆。一般旧式化妆是先拉起脸部皮肤(行内称“吊眉”),用布条扎著头发(行内称“勒头”),用白色颜料画了个底稿,确定线条对称公正,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鲜艳颜色。一般都会从鼻梁两则到颧部涂上红色胭脂,色调从浓到淡。对于净角(例如:张郃)的化妆,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然后在其他地方涂上红色胭脂,就完成整个“开面”过程。当然不同行当就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54]其实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黄色代表骠悍干炼。[55]
到了二十年代,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电影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化妆转趋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着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了长长的眉毛,并使用鲜红色的口红。这都是顾及台下的观众能够清楚欣赏演员的表情。
[编辑]戏服


一般小武的造型,他穿上的戏服称为靠。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朝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而然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
“蟒”:取材自朝廷的官礼服,是剧中王侯将相、后妃大臣于朝会大典穿着。[注 1]
“靠”:又称“甲”,即将士用的铠甲,是剧中武将的战袍。
“褶子”:又称“海青”,是剧中广泛使用的便服。
“开氅”:又称“海长”,是剧中武将权臣在非礼仪场合穿着的便服。
“官衣”:又称“圆领”或“补子”,是剧中文武百官办理公事时穿着的官服。
“帔”:又称“帔风”,是剧中王侯将相、后妃大臣家居穿着的便服。
“衣”:凡不入以上六类的各色人等穿着的服装。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亮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今日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编辑]头饰


粤剧《帝女花》所用的头饰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女角用)、水纱(男角用)、头套、发髻、饰物,女角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旦角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如大头、前妆、簪、钗、梅花石、耳边花、凤冠(有五凤冠和金凤冠等,一般是穿蟒袍或霞帔时用)、正凤、七星额(花旦穿大靠时必须使用七星额)、文武髻、牛角带(穿十三妹装或小打扮时用)、渔家络(六国大封相的推车女专用)[56]等,用料也各有不同。不同身份的女角固然使用不同的头饰,有时同一身份的女角,因应不同场合,也会使用不同的头饰。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男角的头饰有太子盔(或称紫金冠或束发冠)、东坡巾、代表富家书生的蝠鱼巾(福儒巾)[57]、代表穷书生的日字巾[58]、扎巾、莲子帽、帅盔、荷叶盔、纱帽、驸马盔、平天冠、耳边花、耳边球、结子、网巾、水发、散发、丫髻(书僮或僮子用)等等。
[编辑]表演工艺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俗称“乞儿腔”)的马师曾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编辑]唱腔


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俗称“乞儿腔”)的马师曾
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随着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在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觉先的“薛腔”,潇洒典雅,韵味醇浓。马师曾的“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细腻,低回宛转,荡气回肠。罗家宝的“虾腔”则真假嗓结合,清新悦耳[59],还有以甜、脆、圆、润、娇为特色红线女的“红腔”[60]、新马师曾-清越绵长的“新马腔” [61] 、何非凡的“凡腔”、芳艳芬的“芳腔”、陈笑风的“风腔”等等。[62]
[编辑]身段
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演译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63]
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64]、开门、拉山(云手)、上马及背供。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物件、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式来表达。
不同行当有自己独特的基本功,例如武行的跳大架(南派)、马荡子、起霸(北派)和各种拳剑刀枪等。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云手)、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撮步(错步)、俏步、云步、小跳、踢腿、踢甲(踢袍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
其中须功是武生行当的一项专科,早期的须功表演样式繁多,有用手指抛、弹、拨、搅、拈、挣、捧、揉、吹、震等十种手法,[65]来表达悠闲、高兴、深思、意外、惊讶、震怒等表情。
[编辑]表演方式


香港历史博物馆中的粤剧演员演出场景
“自报家门”:戏曲中主要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它由“打引”、“定场诗”、“坐场白”组成。
“打引”:是剧中主角第一次上场时,半念半唱一些韵文结构的词句,这叫“打引”。它简单地自叙心情、处境、身份、经历、性格,抒发志趣、抱负、情绪。
“定场诗”:当角色念完“打引”以后要念的四句诗,为定场诗。内容大半是介绍剧中的特定情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帝女花·香夭》的诗白选段:
“倚殿阴森奇树双。明珠万颗映花黄。
如此断肠花烛夜。不需侍女伴身旁。”
“坐场白”:主要角色念完“打引”、“定场白”以后所念的一段独白。内容是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身世、经历、心理等。
“跑龙套”:“龙套”是指戏曲中扮演士兵、夫役、宫女等随从人员,因穿特殊形式的龙套衣而得名。“跑龙套”就是扮演这些角色的意思。
[编辑]说白
说白可以分为独白及对白,意思是演员把台词念出来,当中又可以分为押韵及不押韵。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引子白及浪里白。引子白,又称打引,是演员出场时候所说的话,说完便拉腔演唱。譬如《三娘教子》中,三娘出场念“打引”:“秀水不留空赚地,浮云无雨枉遮天”。[65]
[编辑]武打
粤剧中的武打场面被称呼为武场。由于武术家云集在岭南一带,流派众多,有洪拳、儒拳、蔡拳、岳家教等,其中以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比较著名[66],所以在武场中使用的传统岭南武功注重坐功、打功、拳术、器械对打、高台功夫、绝技,以近距离对打为主,强调力量。自从薛觉先从京剧引入北派功夫,强调大开大合,以远距离对打为主,加强了舞台上的观赏美感。[67] 训练方式有分毯子功与把子功。前者是翻腾及腰腿功,后者是兵器。
[编辑]音乐

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曲牌”和“歌谣”三种。
广东本地的戏曲音乐,应以说唱类的南音、木鱼、龙舟、板眼、粤讴等为主,因为这是根据粤语的语言特色组成,在语分平仄、句分上下的基础上,广东说唱类的唱腔,曲词句格必须分为两组上下句式,因为粤语分阴阳平,这和北方语系的阴阳平不同,语音上有很大的差异。
粤曲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也即是和京剧的“皮黄”同类,所以粤剧也属于南北路的戏曲,即有南路“二黄”唱腔和北路“梆子”唱腔。粤曲的板腔原是由外省传入,是由诗赞类的齐言滚唱方式发展出来,后来节以鼓板,由不同板式引发唱腔的变化,故称“板式变化体”。板腔体、诗赞体戏曲唱腔和曲牌体戏曲唱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板腔体和诗赞体戏曲唱腔没有固定的乐调旋律,旋律由曲词的语音决定,所以即使同是“慢板”或“中板”,可以因为曲词不同,有不同的音乐旋律。
曲牌体戏曲唱腔却是先有乐调旋律,再填曲词,其中骨干音更不可修改,所以无论千百首同曲牌的曲,即使曲词不同,但其分布之声调必然相同,否则不同填一首小曲。粤曲的曲牌体可以分成多类,其中主要有昆弋曲牌,即传统戏曲曲牌,如“俺六国”(即“后庭花”)、“侥侥令”、“园林好”等。
粤曲也有由民歌的戏曲变调,如出自昆腔剧目《思凡》的“朦胧”、“山坡羊”,本是民歌,但昆腔化后再传入粤曲之中。有古谱曲,如《妆台秋思》;不过,古谱中也有较为特殊的,如明代产生的《贵妃醉酒》,本为《西宫词》,在粤剧的起源时期已传入粤曲之中,不像《妆台秋思》是二十世纪中才吸收入来。
最特别的是一种民歌小调,如《寄生草》、《打扫街》(即《打枣杆》)、《剪剪花》(即《剪靛花》),这些曲本来是民间的齐言民歌,一如板腔,没有固定的旋律,由曲词的语音发展出不同的旋律,其中由过序音限制其回旋往覆的方式,一如板腔的“士字序”、“工字序”等。可是,当不同地区的人忘佚了原来的唱法,这些曲子的旋律便被某一个旋律固定下来,成了小曲,这也是粤曲音乐中一个重的组成部分。其实,这类民歌现今中国尚有很多,如陕甘的《信天游》,北方的《艳阳天》等。
[编辑]乐器


沙的
早期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三弦和鼓竹锣钹(合称“五架头”-根据粤乐名宿李锐祖忆述,五架头并不包括箫笛喉管。),声调比较简单。清朝粤剧解禁后,加入梆子。进入成熟期以后,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多达四十几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及敲击乐器。其中弹拨乐器包括古筝、琵琶和蝴蝶琴;锣鼓则包括:卜鱼/板、沙的、双皮鼓/梆鼓、钹、京锣、勾锣、战鼓、大木鱼、小木鱼、大锣及钹、大堂鼓。粤剧改革后,更接纳了萨克斯管、小提琴等多种西洋乐器,使音乐效果更臻完善。
梆子属于没有固定音高的竹木类打击乐器。北方称“梆子”,南方称“南梆子”,亦称“方梆子”。北方戏曲所用的梆子是实心,简称“梆子”,当中是由两根坚硬的木棒组成,演奏时双手各执一棒互相敲击而发出声音。音色响亮清脆,常用于打节拍,使用的技巧简单。南方梆子却有大、中、小之分,由长方形的中空木块所制成,演奏时悬挂在支架上,用鼓签击奏。由于可以连续快速击出声音,容易营造热烈紧张的气氛。因为梆子用于击出节拍,所以产生了“梆子腔”。梆子腔又称秦腔或西秦腔,发源于陕西、山西及甘肃一带,音调粗犷激越。清朝初期,才慢慢流传至广东。梆子腔有分首板、慢板、中板、滚花和煞板等板式。
木鱼也属于没有固定音高的竹木类打击乐器。外状像鱼头,中间挖空成了共鸣箱,正面开一条长形鱼口,手持小木槌以敲击发声。木鱼最初是佛教的法器,亦是宗教音乐的伴奏乐器,后来渐为民间器乐所采用。木鱼音色空洞,发音短促,轻快活泼,常扮演伴奏的角色,在“数白榄”时作敲击节拍之用。
[编辑]乐队


乐师在棚面负责锣鼓
行内称乐队或乐师为棚面,吹管、弹拨、拉弦的乐器统称为文场,文场的领奏者称为头架,头架通常演奏各种拉弦乐器(包括高胡、二胡、小提琴、二弦、椰胡等)。锣鼓又称为武场,领奏者称为掌板,通常坐於戏台的左则,但在一些现代剧院里,也有可能坐在乐池。棚面要熟悉锣鼓点才可以为观众营造的气氛。
早期的棚面共分十手:上手负责横箫(笛子)、唢呐、月琴;二手负责三弦、横箫、唢呐、打铮、吹螺;三手负责大钹(日场)、二弦(夜场);四手负责掌板(日场)、打鼓(夜场);五手(后称打锣)负责打锣(日场)、掌板(夜场);六手(后称大鼓)负责大鼓、副二弦(日场);七手(后称大锣)负责发报鼓、大锣(日场);八手负责提琴(日场)、小锣、大钹(夜场);九手负责横箫(笛子)、大锣;十手负责小锣(日场)及作为后备。
后来,吸收了其他地方剧种,加入了短喉管、长喉管、京胡及扬琴。薛觉先率先引入西乐乐器,更开创了“西乐部”,当民乐器包括了梵哑铃(即小提琴)、木琴、文德连、吉他、色士风及班祖。
[编辑]谱曲词


帝女花的工尺谱
粤剧的乐谱称为工尺谱,是粤剧传统的记谱方式。跟其他地方剧种所用的大同小异,都是利用谱字如合、士、乙、上、尺、工、反、六等代表唱腔里的乐音,大约相等于西方音乐的So、La、Ti、Do、Re、Me、Fa、So。但乙音较西方的Ti音略低,而反音较西方的Fa音略高。
曲牌泛指曲牌体系以外的说唱及板式的曲调名称。粤剧唱腔分两大体系,一是板腔体系,另一是曲牌体系。主要分为牌子、大调及小调。曲调是有固定的旋律,包括:《阴告》(牌子)、《银台上》(牌子)、《贵妃醉酒》(大调)、《骂玉郎》(大调)、《恋檀郎》(大调)、《秋江哭别》(大调)及《平湖秋月》(小调)。
[编辑]表演场所

主条目:粤剧演出地点列表

神功戏所采用的临时戏棚


太平戏院旧址即现时华明中心


新光戏院外貌


香港葵青剧院
在粤剧的历史里,粤剧的演出地点就像其他中国戏曲不断演变。粤剧的表演场所一般分为临时搭建的戏棚及永久性的戏台。明朝时期,人民生活富裕,大户人家会自设戏台,招聘私人戏班,而佛山祖庙前户外的华封戏台则是一个招待平民百姓的固定戏台。
到了民国初期粤剧表演走进了戏院。随着设施不断完善,让观众更舒适地欣赏粤剧演出。以往广州、佛山、香港有很多著名戏院,而香港则有太平戏院、高升戏院、中央戏院、普庆戏院、利舞台,它们都见证了香港粤剧的黄金岁月。[68]在二次大战后,游乐场开始进入香港市民的生活中,一些著名的游乐场如启德游乐场和荔园游乐场也成了粤剧的表演场地。当利舞台在1991年被拆卸重建成利舞台广场后,新光戏院便成了香港粤剧的重镇。[69]随着粤剧在香港式微,粤剧剧团主要在新光戏院、葵青剧院及高山剧场等地演出。
[编辑]戏棚
早期戏棚内设置神像、安放神坛供奉神明。香港的戏棚大多在神诞和佛诞演神功戏,以供奉神明和酬神等。
香港的戏棚由竹支构成梁柱并加上铁片覆盖屋顶及墙,提供简单遮风挡雨的环境。一般的戏棚,每次撘建需约两星期的时间。
[编辑]戏台


香港历史博物馆的粤剧戏棚场景
戏台的方位以底景分幕前幕后。两则出入口称为虎度门。戏台贴近观众席的部分称为台口。观众看到台口的左边就是棚面的位置。棚面后面就是把子箱。邻近把子箱的虎度门的底景位置称呼为师傅位。师傅位的幕后部分的对面就是提纲。幕后除了一道长走廊,尽是箱位,走廊尽头就是大棚箱位。从观众的角度,左边称为杂边,放的是杂箱;右边称为衣边,放的是衣箱。
虎度门又称为“渡古门”,因“渡”与古字“度”相同,即渡过之意。因为以前演员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历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称之为“鬼道门”。在虎度门附近的“提纲位”所贴上的是一道“提纲”,是开戏师爷把故事、场次、锣鼓、排场、角色的分配等用简略地写上,作为提示之用。在1930年代或之前,行内人习惯只凭提纲提示,在没有详细剧本下,故事细节内容全靠爆肚的表演方式,所以称为“提纲戏”。虽然现在看来看似笑话,但也可见粤剧伶人的功力深厚。可是后来有声的影画戏从美国登陆广州,直接对粤剧造成冲击,薛觉先认为“提纲戏”是戏行的陋习。因此薛觉先不断追求完美剧本,促使粤剧急速发展。[70]



粤剧介绍故事、场次、角色等的提纲
传统的戏台没有繁复的实景,全靠演员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词来塑造剧目的活动空间。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加以想象体会。如《金山寺》中所用的水旗、云片,表现波涛汹涌;《游园惊梦》中花灯把杜丽娘“因情成梦”的梦境形象化、浪漫化、庄严化。运用两支旗帜来表现坐车,用做手来表达策马、开门。早期粤剧戏台没有布景,戏棚才挂一幅布幕。很多时候利用一桌两椅位置的变化,象征不同景物,例如公堂、城墙、山丘等。20世纪初,粤剧受话剧的影响,开始出现利用布类的东西制作成的“软景”,在大帆布上绘画城门、花园、宫殿,山林、河岸等景物,挂在天幕做布景。后来,又出现利用木材类的东西制作的“硬景”。省港班兴起后,戏台便出现立体布景。工作人员用木材及布组成立体布景,有亭台楼阁、假山、树木、厅堂等等。后来,其他演员连“宇宙灯”、“吊钢线”,也搬上粤剧舞台。三四十年代,粤剧也流行机关布景,演员和道具可以移动、可以从天而降、可以升空、也可以匿藏于台下。另外,也有在舞台上喷射真水、头盔安装电灯泡、引爆火等技俩来吸引戏迷。[71][72]
[编辑]行内习俗与术语

梨园 唐玄宗李隆基幼年即喜爱歌舞。6岁时,曾为他的祖母武则天在宫院里即席表演了歌舞节目《长命女》。因为表演精湛,所以博得在座的皇亲国戚及群臣们的赞赏。李隆基继位后,选定了宫庭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歌舞的场所,这就是梨园的来历。自此,戏行内人人自称梨园子弟。
戏桥 戏桥是开戏前派给观众的单张,作为介绍剧目之用。一般印上剧情的简介、编剧、导演、演员表等等。
红船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粤剧戏班常在广州沿海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故栖身于红船。此类戏班皆称为红船戏班。红船船舱卧铺分配及工人职责皆有规定,成为日后戏班的基础。一般来说,粤剧戏班分为本地班、外江班、本地外江班及过山班。一般一个戏班拥有天地二艇,后来规模增加至146人,才设立画艇。[73]
爆肚
爆肚即是“即兴”,可解作即时的创作。演员根据演出时的感情,作出与剧本有出入或没有经彩排的发挥。
撞板
在演奏或唱曲时,节拍或速度出现错误。由于粤剧很受香港人欢迎,“撞板”成了形容“出错”的俗语。
欲免向隅
因为戏棚是临时搭建的,观众席有很多竹柱,那些角落称为隅。欲免向隅就是说避免竹柱阻碍视线。
扎、叔父
称呼戏行长辈为“叔父”。“扎”意思是成名或晋升。这两个词语与三合会的黑话相同。因为旧社会粤剧艺人奔走江湖,卖艺谋生,免不了要和黑社会打交道。
煞科
煞科常见于剧本的最后一页,代表“散场”。或者最后一个滚花作结尾,都叫做煞科。戏行内煞科也可以形容关系终结。然而电影界中,拍摄最后一幕也被称为煞科。[58]
[编辑]神功戏

主条目:神功戏


天后宝诞
在传统节日中,百姓为了酬谢神恩会举行一连串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更会筹集资金聘请戏班演出剧目作为主要庆祝活动。这些筹神的戏剧演出就叫做神功戏。
在香港而言,神功戏泛指一切因神诞、庙宇开光、鬼节打醮、太平清醮及传统节日而上演的所有戏曲。这种演出不是粤剧所专有的,绝大部分的潮州戏及福佬戏演出也属于神功戏。[74]
神功戏的例戏,依次序为《贺寿》,《六国封相》(简称封相,只于首晚演出),《跳加官》(简称加官),《天姬送子》。[75]
《贺寿》分《碧天贺寿》[76]和《香花山大贺寿》[77],以及相对简单的小贺寿,《香花山贺寿》只在华光诞时演出,碧天贺寿也只在特别日子才演,一般戏班只演小贺寿。《天姬送子》简称送子。平日只演简单的送子,称小送子。正诞演大送子。特别节日时,在演戏换幕途中,演员会在师父神位前演送子,称后台送子)。
[编辑]传统剧目

早期的传统剧目有“江湖十八本”,全为早期演员的“开山戏”。同治中叶,有所谓“大排场十八本”,即:《寒宫取笑》[78]、《三娘教子》[78]、《三下南唐》(刘金定斩四门)[78]、《沙陀借兵》(《石鬼仔出世》)[78]、《五郎救弟》[78]、《六郎罪子》(《辕门斩子》)[78]、《四郎探母》[78]、《酒楼戏凤》、《打洞结拜》[78]、《打雁寻父》[78]、《平贵别窑》[78]、《仁贵回窑》[78]、《李忠卖武》[78]、《高平关取级》[78]、《高望进表》[78]、《斩二王》(即《陈桥兵变》)、《辨才释妖》(即《东坡访友》)[78]及《金莲戏叔》[78]。
同治七年,有“新江湖十八本”,按郭秉箴《粤剧艺术论》所列:《再重光》、《双国缘》、《动天庭》、《青石岭》、《赠帕缘》、《困幽州》、《七国齐》、《侠双花》、《九龙山》、《逆天伦》、《和为贵》、《闹扬州》、《双结缘》、《雪重冤》、《龙虎斗》、《西河会》、《金叶菊》、《黄花山》。
清朝光绪中叶,则出现着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苏武牧羊》等,又称为“大排场十八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整理编写的剧目有《宝莲灯》、《平贵别窑》、《柳毅传书》等。
根据香港梁沛锦博士的《粤剧剧目通检》,粤剧剧码大约有一万一千三百六十个。从二十年代起,大量的粤剧剧本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从旧本整理改编,如根据江湖十八本
从古典小说或传奇改编,如“三国戏”、“封神榜戏”、“水浒戏”。
从民间文学或地方掌故改编,如《梁天来》。
从外国小说外国戏改编,如根据莎士比亚的《驯悍记》改编的《刁蛮宫主戆驸马》,根据《一千零一夜》的月宫宝盒改编的《贼王子》等。
从美国电影改编,如根据《郡主与侍者》改编的《白金龙》。
从其他剧种改编移植,如根据京剧《四进士》改编为《审死官》。
反映现实的新创作,如清末民初一些革命志士创作的文明戏,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班定远平西域》。
[编辑]著名剧目



《帝女花》中长平公主的戏服
主条目:粤剧剧目列表
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著名剧目,加上唐涤生所创作的剧目,使著名粤剧非常丰富。由于部分剧目受到非常喜爱,随着新媒体的诞生,这些著名粤剧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甚至音乐剧。例如唐涤生名剧《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香罗冢》、《红了樱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红》、《红楼梦》、《三笑姻缘》、《花田八喜》、《白兔会》、《桂枝告状》、《窦娥冤》(又名《六月飞霜》或《六月雪》)、由徐子郎编剧的《凤阁恩仇未了情》和《无情宝剑有情天》、源于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书》[注 2],源自晋剧著名传统作品《醉打金枝》(编剧:苏翁),《秦香莲》、来自神魔小说的《镜花缘》、《花蕊夫人》,还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梁祝》。[6]

[编辑]传统例戏
传统例戏有《六国大封相》、《天姬送子》、《贺寿》、《碧天贺寿》、《跳加官》、《祭白虎》、《玉皇登殿》、《观音得道》、《香花山贺寿》,还有失传近百年的《开叉》[79](又名《开天门》[80])。早期的天姬送子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固定曲白,现在只有大送子和小送子,大送子是在正诞日戏前由台柱演员演出的一折送子全本,唱做俱全,小送子是平日日戏前由二至三名次要演员演出的送子简本。若在演出日遇上张五先师或田窦二师等诞辰节日时,一般在夜戏尾场前,棚面和演员们在后台师父神位前,演出贺寿送子,称为后台贺寿送子。神功戏尾戏有封台仪式,演员的穿载和演出类似跳加官,但相对地简短得多。跳加官有女加官,女加官和男加官的分别是演员不载面员,相同的是男女加官均是独脚戏,演员身穿凤冠霞帔,持牙笏,舞蹈中摆出“一品夫人”四字的架。
[编辑]著名人物

[编辑]粤剧幕后人物


享有“粤剧鬼才”美誉的编剧唐涤生
主条目:粤剧幕后人物
一出为人赞颂的粤剧需要很多幕后人员配合,而出色的人物更会有不同的称号。编剧家往往是剧目的灵魂,南海十三郎和唐涤生便是其中的表表者,著名的人物还有1950年代的曲王吴一啸、曲圣王心帆、曲帝胡文森,音乐家有尹自重、罗家英的四叔掌板罗家树、打锣高根等等。
[编辑]名伶
主条目:粤剧演员列表和粤曲演唱家列表
自民国初期,粤剧演员人才辈出。首先有五大流派,包括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白玉堂[81]和廖侠怀[注 3],而“粤剧四大名丑”则指半日安、叶弗弱、廖侠怀与李海泉(李小龙父亲)。
除此之外,也有些独当一面的男演员,譬如武生王靓次伯、丑生王梁醒波、慈善伶王新马师曾、武状元陈锦棠、武探花梁荫棠、爱国艺人关德兴、生纣王罗家权。
女角方面有早期的女薛觉先陈皮梅、生坦己秦小梨、花旦王芳艳芬、艺术旦后余丽珍、万能旦后邓碧云。近代则有以反串为闻名的戏迷情人任剑辉和公认为她最佳搭档的白雪仙。
(丑生王)、许英秀、罗家权(生纣王,罗家英父亲)、新海泉、尤声普、萧仲坤、孙业鸿、张雄平、吕洪广(吕玉郎儿子)、陈鸿进
任剑辉(戏迷情人)、陈皮梅(女薛觉先)、祈筱英、李凤声、龙剑笙、盖鸣晖
上海妹(创反线中板)、陈艳侬、秦小梨(生坦己)、芳艳芬(花旦王)、余丽珍(艺术旦后)、邓碧云(万能旦后)、郑碧影、林小群、林锦屏、白雪仙、红线女、罗艳卿、凤凰女、任冰儿(二帮王)、吴君丽、南红、李宝莹、梅雪诗、南凤、王超群(武打名伶)
陈锦棠(武状元)、梁荫棠(武探花)
男花旦:千里驹、肖丽章、陈非侬(陈宝珠父亲)、谢醒侬、袁仕骧、林超群(林小群、林锦屏父亲)、欧阳炳文
跨行当演员:谭兰卿(初攻花旦,后转女丑)、关海山、阮兆辉、新剑郎
李香琴、陈嘉鸣(邓碧云徒,初习生角,后转旦角)
曲艺方面,粤曲演唱家当中,有四大平喉或平喉四杰之称的就是小明星、徐柳仙、张惠芳、张月儿。郑帼宝则被称为“濠江之莺”。
[编辑]组织

明代,由于粤剧在广东佛山越来越盛行,为了方便联络和安排与班主订立合约,负责筹办粤剧的艺人便集合起来成立琼花会馆。后来,清朝咸丰年间,由李从善老先生在黄沙同吉大街建立了同类组织吉庆公所。到了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广州建立一个有规模的著名粤剧组织--八和会馆(八和是德和、永和、兆和、新和、福和、慎和、普和、合和等共八个堂组成)。[82]随着粤剧在东南亚各地普及,粤剧组织相继出现,有新加坡的庆维新和吉隆坡的普长春。[8

变脸


变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介绍的是中国一种传统戏剧表演。关于其他意思,详见“变脸 (消歧义)”。


变脸表演


变脸表演法
变脸是一种源自于川剧的艺术。它不像其他戏剧表演,演员的化妆必须重新在后台换妆或换上另外的服饰或以布幕隔开,才能再出场表演;“变脸”最神奇之处,在于短时间内变出多款面谱。川剧的演员运用“变脸”绝活,能不换场就变出五种脸相,不管喜、怒、哀、乐、或是惊讶、忧伤都可以在一刹那间变化出来,使得演员能够将剧中人物的内心起伏,借由脸相的转变,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如果加上换场,川剧演员更可以再增加七到八个脸相来,增加戏剧的张力和震撼性。最知名的川剧变脸大师是彭登怀。


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变脸的方法大体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
[编辑]抹脸
将油彩涂在脸上的某一个特定部位上,到时再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可以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将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的脸,则将油彩涂在脸上或鼻子上即可。
[编辑]吹脸
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顔色的脸。
[编辑]扯脸
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
表演者会预先自制多款面谱,涂上不同的面谱,扣上透明的鱼丝后,便悉数贴在面上,准备上台演出。
“变脸”面具要度身订造,确保能具有贴面的效果,过往是用完即弃,现在经改良后,可以循环再用。
表演者会挥动扇、盆或刀剑等器具,配合一连串“做手”,拉动藏於戏服内的鱼丝,将面谱一层一层沿衣领拉进戏服内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中国戏曲的情绪化妆。变脸最先用于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中就有“变化青脸”的记载。当时的变脸是演员进入后台改扮  。后世则衍变为当场变脸,成为一项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变脸有大变脸、小变脸之分。大变脸系全脸都变,有3变、5变乃至 9 变;小变脸则为局部变脸 。变脸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脸。前两种属涂面化妆,如抹暴眼是演员手指抹上预存于眉头或鬓的墨青,一抹即变;吹粉是演员吹起色粉,以改变脸色;后一种则加用面具,变时一个个扯下来。此外,还有撕脸与贴脸,现已不多用。变脸要求动作敏捷,不露痕迹。主要用于剧中人物惊恐、绝望、愤怒等情绪的突然变化。


川剧


川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侯祠戏台的川剧表演
川剧,又称川戏,中国西南地区戏曲曲艺之一,形成于清朝中期乾隆年间,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以及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的部分地区。川剧有着高腔、昆腔、胡琴、弹腔、灯调等五种声腔,为全国之冠,而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特别高的高腔。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是变脸,为人们所熟知。川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1]。

[编辑]历史

[编辑]明朝以前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战国名篇《宋玉对楚王问》中有“其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所谓“下里巴人”,即是四川民间歌舞或者歌者舞者的代称。据《太平广记》及《稗史汇编》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斗牛》之戏。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四川第一曲讽刺喜剧《忿争》,可谓川剧喜剧的鼻祖。
唐至五代时期,流行杂剧,是四川戏剧最为鼎盛之期,出现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这一时期常演的剧目有《刘辟责买》、《麦秀两岐》和《灌口神》等。并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到目前为止最早的戏班,即《酉阳杂俎》中所载的干满川、白迦、叶硅、张美和张翱五人所组成的戏班。
宋元时期四川流行南戏、川杂剧,比较有名的曲目为《酒色财气》[2]。
[编辑]明清
明代“川戏”的靳广儿班曾远赴江苏,轰动南京,形成与南戏争胜的局面。[3]。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全国各地移民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移民们带来了家乡的各种戏剧,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以四川灯戏为基础,融合了高腔、昆腔、胡琴、弹腔等声腔,并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川剧正式形式。
[编辑]民国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成功。在革命思潮推动下,主唱高腔戏班的宴乐、长乐、宾乐、翠华;演唱昆腔、弹戏、胡琴为主的太洪、舒颐和彩华等戏班,经过协商,自愿组成“三庆会”,使五种声腔融汇一炉。“三庆会”拥有康子林、萧楷成、唐广体、唐德彝、周名超、刘芷美、雷泽江等一批名角。它主张戏曲改革,在继承保留川剧传统戏的同时,创演切中时弊的时装戏,上演了《述秋瑾事》、《武昌光复记》、《西太后》等戏。“三庆会”的成立,促使川剧从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发展,川剧的艺术水准和文化品位迅速提升,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
[编辑]共和国
1952年,川剧代表团组织了庞大的演出团,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柳荫记》、《秋江》、《评雪辨踪》、《送行》、《五台会兄》等一批优秀剧目和演出获奖。
在声腔方面,主要以高腔声腔为主要对象进行革新。改用女声领腔、帮腔,选择了唱腔好、音色美的女演员充任领腔、帮腔人员。在此基础上,又有女角以女声帮腔、男角以男声帮腔和男女合声帮腔等实验,各剧团还设立女声帮腔专职人员,成为制度。改革声腔的同时,有些剧团也作了一些高腔加伴奏的革新尝试。
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九日)
我看到四川一个材料。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上海人喜爱评弹、淮剧、越剧,要你北京人去批准干什么?领导人可以有喜好,有人爱看戏,有人爱看画,有人爱古董,这有什么关系?我们看了戏说好,不一定就好,我们的话靠不住,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怎能作为标准?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
“文革”期间,一百多个川剧团横遭解体,一大批著名演员、导演、作家、艺术家被打成“牛鬼蛇神”,或扫地出门,或调到“土劳改队”去“劳改”,有的甚至迫害致死。“文革”后,川剧很快得到复苏。四川省文化局在宣布分批开放传统剧目的同时,举办文艺调演,促进了创作和演出。恢复了四川省川剧学校,更名成立了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所,复建了四川省川剧院等单位。由峨嵋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种剧集锦《川梅吐艳》,在全省及全国放映。1979年,国庆三十周年时节,川剧《卧虎令》、《修不修》等进京演出并获奖。1980年戏曲季刊《川剧艺术》问世。
[编辑]行当

戏剧内的角色,被川剧称为行当。川剧的行当有生、旦、净、末、丑、杂等6类[4]。
[编辑]化妆
川剧化装,其精致与艺术性,不亚于京剧,净和丑都有脸谱,丑角的脸谱是在鼻梁上涂白色方块,人们称为“化鼻梁”,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寓庄于谐;净角,又称为“花脸”,脸谱造型丰富多彩,忠奸分明,黑色代表刚毅正直,白色代表奸诈狠毒,红色代表忠勇性烈,绿色代表侠骨义肠,蓝色代表刚强坚毅,黄色代表残忍暴虐,金银脸代表神圣威严[5]。
[编辑]戏装
川剧戏装有很多种,包括蟒袍、靠子、官衣、褶子等,
[编辑]流派

川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声腔流行的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的不同,在表演方面形成了川剧的几种流派,有旦行的浣(花仙)派、丑行傅(三干)派、曹(俊臣,武生、武丑,有“曹大王”的赞称)派等,主要以杰出艺人称派。同时,还有因河道,也就是流行地区不同而被分为:川西派、资阳河派、川北派、川东派四派,就是川剧界所谓的“四条河道”[6]。
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坝子各县,以高腔、灯戏为主,形成独特的“坝调”;
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各县,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
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广元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校多;
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以胡琴为主。
[编辑]特点

高腔是川剧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声腔形式,主要特点是:行腔自由,为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点调剂节奏高腔的唱腔高昂响亮,婉转悠扬,铿锵有力,并有帮腔和之。打击乐采用大锣大鼓,贯穿于曲牌始终,使帮、打、唱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演唱过程中,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使用,帮腔与唱腔互为增辉,加之以密锣紧鼓的配合,能使舞台气氛变化无穷。
高腔音乐最有特色的还有它的帮腔。以前,川剧的帮腔主要是由鼓师领腔,其它乐工人员帮腔。近几十年来,专门配备了嗓音较好的女帮腔队。帮腔可起到定调,描述环境,制造舞台气氛,提示剧中人物的内心感情,代表第三者对剧中人物的评价等作用。
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川剧群众演出中,最为吸引人的便是生活化的剧目内容,诙谐的言语,常常引来观众喝彩连连,大笑不止。
川剧锣鼓在川剧音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在戏中伴奏外,还直接表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演唱时,由于锣鼓贯穿其间,使唱、做、念、打几方面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川剧艺术特有的风格。同时,川剧锣鼓在整个川剧舞台艺术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仅锣鼓曲牌就有三百支左右。川剧锣鼓还常用作为音响效果,行船时双桨划动的声音、潺潺的流水声、哗哗奔流的滩声、飒飒的风声和洒洒的雨声,以及搬动沉重物体的撞击声等,都能比较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编辑]表演工艺

[编辑]唱腔
在川剧实际形成的过程中,外来的昆、高、胡、弹声腔,各有其先后传入和演变的过程,源于本土的灯戏,也吸收了江南塞北的民间小调,才逐渐形成自己的声腔。
川昆,指川剧的昆腔,由来自江苏的昆曲演变而成。江苏的昆曲(简称苏昆)于明代后期流入四川。入清以后,随着朝廷大量移民和入川官宦、社会名流嗜好昆曲,携带家班成风,昆曲也随之入川。昆腔到了四川后,保留了原先的曲调,但为适应四川观众的观赏需要,唱白都改用了四川方言,成为“川昆”,并与高腔、胡琴、弹戏等声腔及川剧锣鼓相结合,以“二下锅”、“三下锅”的组腔形式进行演出,或以“昆头子”(昆腔曲牌与其它声腔的组腔方式)溶入戏中。同时,又习惯地把吹腔溶进昆曲声腔。昆曲就是在长期与四川方言、民间音乐、川剧锣鼓的结合中,逐渐演变为具有四川演唱特色的昆曲-川昆。1912年,昆曲戏班“舒颐班”入盟“三庆会”,昆腔成为川剧五种声腔之一。
高腔,是川剧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声腔形式,主要特点是:行腔自由,为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点调剂节奏高腔的唱腔高昂响亮,婉转悠扬,铿锵有力,并有帮腔和之。打击乐采用大锣大鼓,贯穿于曲牌始终,使帮、打、唱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演唱过程中,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使用,帮腔与唱腔互为增辉,加之以密锣紧鼓的配合,能使舞台气氛变化无穷。高腔从江西弋阳腔发展而来,清雍正二年(1724),成都有高腔戏班“老庆华班”。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已经传入四川,时称“清戏”。高腔是一种一唱众和的徒歌式声腔,不托管弦,吟唱口语化,而且曲牌众多,又有帮腔、打击乐(锣鼓伴奏)烘托,特色鲜明,个性突出,深受四川人民喜爱。它与四川方言及本地的秧歌说唱等民间艺术结合,不断丰富自身表现力,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民国元年,高腔戏班宴乐班等与其它声腔戏班,组成“三庆会”,高腔声腔,逐渐成为川剧的主要声腔。
胡琴腔,又叫“丝弦子”,因由“小胡琴”为主奏乐器,所以得此名,它从徽调、汉调发展而来,并吸收了陕西汉中二簧的成分,也是西皮、二簧俱全,但是它的腔调、板式、过门等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是用四川方言演唱的。胡琴腔在四川流行约在清乾隆年间,之后,与四川方言、音乐,尤其是川剧锣鼓以及与其它声腔相结合,逐渐“川化”,先以“两下锅”,“三下锅”形式组合演出,后又有几腔合班的戏班式组合演出。民国元年,胡琴腔戏班正式入盟“三庆会”,成为五腔共和的川剧声腔。
弹戏,又叫“川梆子”、“盖板子”,它是秦腔在四川的流变。秦腔入川较早,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入川时带入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清康熙年间。秦腔在四川演变过程中,首先为适应四川观众的习惯,改“陕白”为“川白”,同时又与胡琴、高腔等声腔和川剧锣鼓,逐渐结合,或组腔演出,不少川剧剧目是以弹戏为主腔,又溶入胡琴、灯调的。“三庆会”成立后,弹戏戏班太洪班等入盟,弹戏成为川剧五种声腔的组成部分。弹戏包括情绪极不相同的两类曲调:一类叫“甜平”,表现欣喜、欢乐的感情。一类叫“苦平”,表现悲哀、凄苦的感情。板式有“一字”、“二流”、“三板”、“垛板”、“倒板”等。
灯调,是源自四川民间灯会习俗和民间歌舞、音乐,主要声腔是以“胖筒筒”伴奏和以民间小曲。亦称“胖筒筒”。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南北小曲,并由元宵灯会习俗中发展为常年演出。灯调乐曲一般比较短小,节奏鲜明,旋律明快,听来有轻松活泼的感觉,长于表现诙谐风趣的喜剧场面。灯调在运用时,也采用曲牌相连接的形式,但因乐曲比较短小,一般只四句、六句或上下句,所以演唱时,一首(段)乐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词反复地唱。曲牌(调)较多。伴奏乐器主要是“大筒筒胡琴”,这种胡琴的琴杆粗而短,琴筒较大,音略带“嗡”音,共和国后加进了川二胡之类的弦乐器[6]。
[编辑]绝技


成都茶馆里的川剧表演——变脸
川剧绝活变脸是在近三十年日渐衰微态势下的地方戏曲中少有的亮点。表演者可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地变换出十多个脸谱。有的演员还利用身体条件和器材大胆创新,与杂技、杂耍相接合,可以表演托举、钻火圈、水袖、藏刀、空中飞人等绝活。
[编辑]音乐

川剧音乐独具特色。其打击乐非常精彩,川剧锣鼓是各种剧种打击乐中最优秀的,它音响强烈,节奏鲜明、多变,音色别具一格,牌子非常复杂,极其多样,贯穿五种声腔,与演员的唱、做、念、打丝丝相扣;川剧的吹打乐也是川剧中最重要的内容,有许多唢呐曲牌和锣鼓套打;川剧丝竹乐常用胡琴、笛子曲牌演奏,使用上,昆腔用曲笛,胡琴腔用小胡琴,弹戏用盖板,灯戏用“迷胡子”伴奏,音乐风格多样,极富艺术特色。[5]
[编辑]剧目

川剧剧目很丰富,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仅传统剧目就有2000余种,收录《川剧剧目词典》的剧目词条有6000条,常见于舞台的剧目有100多种[7]。其中不乏源自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诸多古老声腔剧种经典剧目的丰富遗存,更有历代巴蜀文人如赵熙、黄吉安、尹仲锡、刘怀叙、冉樵子、赵循伯、徐文耀、吴伯祺、李明璋、魏明伦、徐棻等人的卓越贡献,传统戏中有代表性的剧目有:
高腔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有所谓“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五袍”即《青袍记》(又名《五福堂》,写梁灏82岁中状元事)、《黄袍记》(又名《佛儿卷》写释迦牟尼成佛事)、《白袍记》(写薛仁贵事)、《红袍记》(即《白兔记》)、《绿袍记》(即《绿袍相》、《拷春桃》)。“四柱”即《碰天柱》(写共工怒触不周山事)、《水晶柱》(写观音差韦陀收滥龙和水龙事)、《九龙柱》(写闻太师升天故事)、《五行柱》(写孙悟空大闹天宫事)。“江湖十八本”即《幽闺记》《彩楼记》《木荆钗》、《玉簪记》、《白罗帕》、《百花亭》、《葵花井》、《鸾钗记》又名《放白蛇》、《白鹦鹉》、《三孝记》、《槐荫记》、《中三元》、《聚古城》、《铁冠图》、《全三节》、《汉贞烈》、《五贵联芳》、《蓝关走雪》等。此外还有《金印记》、《琵琶记》、《红梅记》、《班超》(即《投笔记》)高腔4大本。
弹戏的剧目以《春秋配》、《梅绛亵》、《花田错》、《苦节传》4大本为代表。
胡琴剧目多演三国、列国故事,以清末作家黄吉安编写的“黄本”最为驰名,如《青陵台》《三伐宋》《神农涧》、《审吉平》、《柴市节》、《三尽忠》、《绵竹关》、《江油关》等。
昆腔剧目保留不多,常见的只有《议剑献剑》、《东窗修本》、《醉皂》《醉打》、《坠马》及《和番》、《刀会》等。
灯戏剧目有《请长年》、《拜新年》、《打面缸》、《五子告母》、《裁衣》等。在文人作品中,赵熙《情探》、冉樵子的《刀笔误》和尹仲锡的《离燕哀》,都是较好的剧目。
1949年以后,相继鉴定了剧目321个,整理出版了116个。其中《柳荫记》、《彩楼记》、《玉簪记》、《拉郎配》、《鸳鸯谱》、《御河桥》、《乔老爷奇遇》、《焚香记》、《芙奴传》、《金山寺》等,在国内外观众中获得好评。编演的历史故事戏和现代戏也不少,如作家李明璋所编的《和亲记》《夫妻桥》、《望娘滩》、《丁佑君》以及其他剧作者编写的《红杜鹃》、《宜宾白毛女》、《许云峰》、《江姐》、《急浪丹心》、《易胆大》、《四姑娘》等[8]。
[编辑]著名演员

自清代开始,便涌现出难以数计的川剧表演艺术家,如乾隆年间的魏长生,咸丰、同治年间的肖遐亭、岳春等,光绪、宣统年间的傅三干、黄金凤等,清末民初的杨素兰、康子林、唐广体、浣花仙等,民国年间的萧楷成、天籁、曹俊臣、鄢炳章等。共和国后,有老一辈的如贾培之、张德成、周海滨、周慕莲、吴晓雷等;中年一代有刘成基、周裕祥、周企何、陈全波、阳友鹤、薛艳秋、姜尚峰、袁玉昆、曾荣华等正是如日中天;青年一代有陈书舫、竞华、杨淑英、许倩云、司徒慧聪、李笑非等;后起之秀有赵又愚、蓝光临、张巧凤、刘世玉等。

昆剧


昆剧
开放分类:中国戏剧中国艺术各国戏剧戏剧戏剧类别
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名称:昆剧 发源地:苏州昆山
乐器:曲笛、三弦等

昆剧
昆剧

昆剧《牡丹亭》
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昆剧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做昆剧。
昆剧 - 简介


昆剧
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1570-1800)。这是昆剧艺术最有光辉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出现"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繁荣景象。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的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昆曲演出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本行为主的应工戏,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
昆曲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很高。单单看剧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许多唱词唱词其实就是婉约凄美的诗词。昆曲成为明清两代拥有最多作家和作品的第一声腔剧种。 昆曲拥有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发音吐字比较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它的曲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曲牌体,我们昆曲都讲究曲牌体,每出戏曲都由成套曲牌构成。 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昆曲的表演更是舞蹈性很强,并与歌唱紧密结合,是一门集歌唱、舞蹈、道白、动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式、伴奏乐队的编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
昆剧 - 发展昆剧
元末明初,苏州“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兴起。到了明隆庆年间上演梁辰鱼的《浣纱记》,此后的二百多年中,昆剧的发展进入极盛时期。一直到了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为标志,昆剧走向衰退。伴随着昆剧的发展演变,昆剧服装艺术与昆剧表演艺术一样,也经历了兴起、繁盛、衰落和复兴四个重要阶段,并经历了一种“从生活化引向艺术化”的嬗变过程。与此同时也逐步显现

昆剧昆剧
出了它的艺术特色,并表现出它特有的文化内涵。
一、昆剧及昆剧服装的兴起(明万历之前)
元末明初,昆山(含今太仓部分)一带,已流行以当地方音为基础的南曲,称“昆山腔”。明周玄炜《泾林续记》记载:朱元璋曾召见昆山老人周寿谊,并问:“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讴否?”魏良辅《南词引正》也说:“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说明昆山腔在明初已为朝廷所知。据明代苏州书法家、词曲家祝允明(卒于嘉靖五年)《猥谈》记载,昆山腔是南戏的四大声腔之一。至约嘉靖初叶,太仓唱曲名家魏良辅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行腔简单,或节奏拖沓),于是与苏州洞箫名手张梅谷、昆山著名笛师谢林泉以及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等人一道,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兼收南北曲之长,创立“水磨调”。在曲调和行腔方面,由“平直无意致”变为“流丽悠远”(明徐渭《南词叙录》),“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其排腔、配拍、榷字、厘音,皆属上乘”①。到了嘉靖末年,昆山腔名声大振。在众多的昆山腔名家中,将昆剧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从而发展成为戏曲的一个剧种,则是梁辰鱼。他创作的《浣纱记》成功地将演唱和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并借锣鼓之势增加舞台的气氛。
此时的昆剧服装正同昆剧一样,正在沿袭和改进北杂剧和南戏的服饰规制的摸索过程中。宋至元初,从存世史料来看,主要还是宋杂剧的服装,即基本上是“生活化服装”。到了元代,由于元代北杂剧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成就,而且在音乐、表演和舞台美术方面亦发展很快。此时出现了一种区别于现实或历史生活的、专门“演杂剧”的服装,当时称“行头”。这种服装,并不是元之前的“生活化服装”,而是一种“绘画之服”,即模仿生活服装的服装。②此时昆剧服装的衣箱正在草创及发展阶段,比较简略,并未形成规范。
二、昆剧及昆剧服装的兴盛(明万历至清嘉庆)

昆剧昆剧
昆剧兴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之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到清代嘉庆初年。这是昆剧艺术最为辉煌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这一时期也是昆剧服装发展的兴盛时期。
苏州由宋至明均系南方经济重镇,文化的发达,使苏、松两府文人向以苏州为活动中心。而昆山腔发源地太仓、昆山又均为苏州府管辖地。因此昆剧一经产生,文人骚客靡然从好,其创作如雨后春笋,名家名作数不胜数。苏州等地亦便成为昆剧的中心。
在昆剧兴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昆剧演员。他们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民间职业昆班的职业艺人。到万历初年,苏州从事戏剧职业的,“一郡之内,衣食于此者不知几千人矣”①这些职业戏班除在苏州地区演出外,还向外地区流动,涌现出一大批各个行当的精英。二是士大夫以示风雅蓄养家班、家乐,凡名妓、家姬都能串戏,士大夫本身也是串戏迷,其水平不亚于专业戏班,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人才。如万历年间如以演唱水平高超而负一时盛名者被称“苏州上三班”中的两班相国苏州申时行家班、吴县进士范允临家班,分别以擅演《鲛绡记》、《祝发记》著名。再如苏州名姬陈圆圆,能唱弋阳腔,更善昆腔,“演《西厢》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说白能巧,曲尽萧寺当年情绪。常在余(邹枢)家演剧”。②三是业余“串客”,士农工商皆会唱曲。如每年在苏州虎丘举行的“虎丘中秋曲会”群众性的唱曲比赛,是明清时民间大型戏曲活动。每届曲会,自有大批的曲家、艺人、名士等与会。万历时期,著名演员有蒋六、宇四等与会;著名的昆曲戏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养的有阮大铖家班、屠氏家班等与会;还有作家张大复、曲家许寅季和明末清初的苏昆生、李渔等都参加过虎丘曲会。
明清时期是昆剧发展的兴盛时期,表现在服装方面,即吸收了不少明代生活服装的样式,经过艺术化加工,使其

昆剧昆剧
具有了“艺术化服装”特点。其显著标志是,明代已形成了昆剧“衣箱制”。入清以后,虽然生活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清朝政府并不禁止舞台上沿用明代戏装,所以总体而言,此时昆剧服装的特点是在明代服装的基础上,融入了少许的清代生活服装,加以艺术化。如清《穿戴提纲》中《昭君》二达子时扮黄马褂,均为着清装。昆剧由于舞台美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其“衣箱制”的形成与完善,其穿戴规制也俞加细致、严谨。
三、昆剧及昆剧服装的衰落(清嘉庆至建国)
乾隆年间开始出现了“花雅之争”的局面,以“四大徽班”进京为标志,发展至嘉庆年间,昆剧从此衰弱,花部诸腔日盛。《扬州画舫录》卷五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①尽管嘉庆三年(1798年)苏州梨园公所两次以示“钦奉谕旨”,严令禁止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唱演,竭力维护昆剧地位,但到了清末民初以苏州大章、大雅、鸿福、全福四大昆班解散为标志,昆剧从此没落。虽然“花雅之争”最后以雅部昆剧失败而告终,但在这互争雄长的过程中双方都必须有互相交流和吸收。
此时昆剧服装的穿戴规制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已基本稳定,没有实质性发展,所变化的仅是昆剧服装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手法。由于昆剧的衰弱,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衣冠恶习”,即乱穿乱戴的现象。如李渔在《闲情偶寄图说》(上)之《演习部》之“衣冠恶习”部分谈到:“记予幼时观场,凡遇秀才赶考及谒见当涂贵人,所衣之服,皆表素圆领,未有着蓝衫者,三十年来始见此服。近则蓝衫与青衫并用,即以之别君子小人。凡以正生、小生及外、末脚色而为君子者,照旧衣青圆领,惟以净丑脚色而为小人者,则着蓝衫。此例始于何人,殊不可解。夫青衿,朝廷之名器也。以贤愚而论,则为圣人之徒者始得衣之;以贵贱而论,则备缙绅之选者始得衣之。名宦大贤尽于此出,何所见而为小人之服,必使净丑衣之?”②还有的演员为了追求个人突出,演《捉放曹》的曹操时,竟穿起了花褶子。这种乱穿现象在当时商业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是相当普遍的。
四、昆剧及昆剧服装的复兴(建国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落在苏州、上海、杭州等地的昔日昆剧传习所的昆剧艺人,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陆续被各地文化部门邀请归队。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浙江昆剧团周传瑛、王传淞等同志,上演了经过整理的昆剧《十五贯》,轰动京华,享誉全国,成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盛事。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昆剧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创作、台湾著名服装设计师王童担任设计服装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两岸三地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又翻开了昆剧及其服装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的昆剧服装在遵循昆剧穿戴规制的基础上,在具体形式及手法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体现出简约的风格,其色彩也呈现出“淡雅之美”色彩风格,给人一种清新亮丽的感觉,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不失昆剧高雅。
昆剧被称为我国的“百戏之祖”,2001年5月18日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个承前启后的剧种。苏州昆剧及其服装在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后,创立了完整、细致、严谨的穿戴规制。特别是明代隆庆至清代嘉庆年间,这是昆剧艺术最辉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也是昆剧服装发展的兴盛时期,且最终基本形成了以明代生活服装为主体,并逐步加以艺术化,且不分朝代、不分季节、不分地区,各剧种通用的“戏剧服装”。
根据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人士魏良辅《南词引正》所载,昆曲是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末年顾

昆剧昆剧
坚所创始的。一般认为昆曲在明代嘉靖年间,由魏良辅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给以加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魏良辅配合传奇作家梁辰创作了《浣纱记》,讲述春秋时期吴越争雄之事,主人公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它成为符合昆腔韵律的脚本,对昆腔的传播起了推动的作用。万历未年昆曲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但是在清朝中叶,昆曲逐渐走向衰落,在解放前几乎绝迹于舞台,解放以后,在对这一珍贵剧种进行抢救、整理的一系列工作后,昆曲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沈 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N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曲大师:俞振飞
俞振飞是昆剧、京剧演员,工小生,号箴非,原籍松江(现属上海市),苏州生人。
俞振飞的的父亲俞粟庐是江南的昆曲清唱家,自成一派——“俞派”。俞振飞从小学习诗词书画,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昆曲,14岁以小生的脚色登台亮相,虽然是业余演出,但是演得有眉有目。后来跟随沈月泉深造,先后学习了200多折昆曲戏。

昆剧昆剧
1931年俞振飞在暨南大学担任讲师,后在程砚秋的邀请下,辞了工作随其到北京演出,并拜程砚秋为师学习京剧小生。1934年正式转为秋声社担任专业小生演员,同时受到程继先的悉心指导。
在程砚秋的新编剧目中俞振飞塑造了很多的艺术形象:在《红拂传》里扮演李靖、在《春闺梦》里扮演王恢、在《梅妃》里扮演唐玄宗等等。
俞振飞从30年代以来先后与程砚秋、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艺术家合作。40年代末俞振飞到香港演出,1955年又回到北京。1957年再度返回上海担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并且亲自任教,培养了大批的京剧人才。
俞振飞精通书画、擅长演奏笛子,多才多艺。他的嗓音先天的条件奇佳,大小嗓运用自如,并对京剧小生有独到的追求,在唱法、念白、运嗓、用气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自己一套的表演风格:儒雅、端庄、充满了书卷气。
俞振飞的代表作有昆曲《游园惊梦》、《太白醉写》、《雷峰塔•断桥》、《玉簪记•琴挑》等;京剧《玉堂春》、《监酒令》、《春秋配》、《奇双会》等等。

昆剧昆剧
昆曲的成长代表了中国戏曲的成长,它对京剧和川剧、湘剧、越剧、黄梅戏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这也就是人们常常把昆剧称为"百戏之祖"的原因。
渊源与发展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推动了他的发展,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总结北曲演唱的艺术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这时的昆腔也只是清唱,闲雅整肃、清俊温润。
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万历末,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从明末清初到清康熙末,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
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的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昆曲演出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本行为主的应工戏,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
由于昆曲格律严格,文辞古奥典雅,使她逐渐脱离了世俗社会。到乾隆末年,在北方昆曲的优势地位已经让位给后来兴起的花部乱弹了。
昆剧 - 清唱活动
明代的士大夫除了观看昆曲演出外,自己也举行昆曲的清唱活动。在民间昆曲的清唱也很盛行,明末清初中秋之
昆剧
昆剧
夜在虎丘例有清唱聚会。晚清,昆曲日趋衰微,但是清曲家结社习曲之风仍在苏、沪、京等地流行,曲社往往聘请昆曲演员或著名笛师作“拍先”。曲社聚会时除坐唱不化妆外,其他唱白谐诨、鼓点锣段均与登台演出无甚区别。
昆剧 - 演员与戏班
昆曲的演员主要来自:民间戏班职业艺人、士大夫蓄养的家班和业余的“串客”三个方面。万历时期,就有了著名演员蒋六、宇四等,著名的昆曲戏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养的家班有申时行、张岱等。明末清初,士大夫蓄养家班成风,著名的有阮大铖家班、长洲尤桐家班等。著名戏班有北京的聚和、三也、可娱,南京的兴化。苏州的寒香、凝碧等。道咸以来,著名的昆班有大章、大雅、全福、鸿福等。著名演员有周凤林、姜善珍等。本世纪初,坚持演出昆曲的有梅兰芳、韩世昌、俞振飞等人。1921年创办的昆剧传习所培养了施传镇、顾传介、周传瑛、朱传茗、沈传芷、王传淞、华传浩等一批名演员。
昆剧 - 昆剧人物脸谱欣赏

剧照
昆剧人物脸谱

剧照
昆剧脸谱是昆剧演员脸部化妆性格化的图案谱式,属昆剧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原分净、丑两大类,明末清初以来,随着上演剧目的不断丰富,表演艺术日臻完善,又逐渐演化成净(大面)、副(二面)、丑(小面)三个行当的脸谱,但以净行为主,构成了昆剧脸谱的主体。净行中又分红净(红面)、黑净(黑面)、白净(白面)三类以及某些和尚戏的脸谱。一般说来,脸谱色彩代表着人物的性格(如:红忠,黑猛,白奸等),其中以红、黑两色脸谱为主要,故有“七红、八黑、四白、三和尚”之说。

剧照昆剧人物脸谱
昆剧 - 昆曲剧目
昆曲剧目共计保留了来源于南戏、传奇作品和少量元杂剧的400多出折子戏。现存辑录折子戏的曲谱有《纳书楹曲

昆剧剧照
谱》 、《遏云阁曲谱》、《六也曲谱》、《昆曲大全》、 《集成曲谱》、《粟庐曲谱》等。《审音鉴古录》是较早的身段谱。演出较多的有100多出,如《浣纱记—寄子》、《宝剑记—夜奔》、《鸣凤记—吃茶、写本》、《牡丹亭—闹学、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玉簪记—琴挑、秋江》、《渔家乐—藏舟、刺梁》、《长生殿—定情、酒楼、絮阁、惊变、哭像、闻铃、弹词》。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 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剧 - 特征与风格昆剧
昆山腔融合北曲与弋阳腔、海盐腔等南曲诸腔于一炉,并加以提炼,其音乐上的艺术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在节奏上,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徐疾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音乐伴奏也颇为齐全,管乐有:笛、箫、唢呐等,弦乐有:琵琶、三弦、月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小锣、铴锣、云锣、小钹、堂鼓等。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昆曲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载歌载舞

昆剧昆剧
的表现形式。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在念白上,主要以中州韵白为主,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白,如苏白、
扬州白等。昆曲的角色行当也划分得十分细致:老生分外、末、副末;小生分官生、巾生、雉尾生、鞋皮生等;旦角分正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老旦等;净丑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昆曲的音乐、表演技巧对现代全国大部分声腔剧种都有深刻的影响。如:京剧、越剧的表演就受到昆曲的很大影响。京剧的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昆曲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外,京剧、川剧、婺剧、桂剧、湘剧、祁剧、赣剧等剧种中仍然保留着昆曲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苏州昆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昆剧 - 昆剧的产生和繁盛
昆剧,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做昆剧。  

昆剧昆剧
"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简称昆腔,它始于元代末年的昆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据明玉峰(昆山)张广德的《真迹日录》卷二载文记有"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昆山腔在明代万历之前,还只是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这种"清柔婉折"的昆山腔之变革发展,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在嘉靖(1522一1566)、隆庆(1567一1572)年间,江西豫 章(南昌)人魏良辅(字尚泉、一字上泉)流寓太仓南关(元代时昆山所辖)。魏良辅原是个北曲清唱家,到吴中后,又致力于南曲。他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行腔简单,或节奏拖沓),于是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并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应即是"抑扬顿挫,索纤牵结,停声、偷吹、依腔、贴调"等有装饰色彩的润腔手法,以及用不同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情感的演唱技巧),并与善吹洞萧的张梅谷,工(扌厌)管的谢林泉,以及张泉、周梦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诸人结成在艺术上有共同见解和理想的创作集体,把昆山腔作了很大的改 革与发展。魏良辅非常讲求唱法上的吐字、过腔、收音,每有所得必往南关老唱家大仓户侯过云适处请教,求得首肯,多次反复修改不厌。同时,河北的北曲弦索名家张野塘,以罪发配太仓卫,被魏良辅以善歌之女招为婿,他协助魏"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并改三弦(形)式,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即昆曲及弹词中所用的"南弦")。它与曲笛、怀鼓、提琴(民族拉弦乐器),并为昆曲的特色伴奏乐器。这种新腔的特点是清柔婉转,"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腔曰'昆腔'",曲名'时曲'"。但这时的昆曲仍是清唱,尚未能体现剧本,形诸舞台。
昆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则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昆山梁辰鱼(1519-1591)号少白、又号仇池外史,著名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魏良辅改腔的成就使他颇受鼓舞,他经常设特大坐榻和桌案,自己西向坐,教人歌曲,学者列序两旁。著名的歌儿舞女没有得到梁的亲授,皆自以为不祥。但他还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精通音理的郑思笠、陈梅泉、唐小虞诸人,"考订元剧,自翻新作",并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和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这种从原始的昆山腔发展成为昆曲,再进一步登上舞台,即是这个声腔定型和成熟的过程。自万历初年,昆曲很快地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它南戏声腔的剧种。随之由士大夫带进北京,与弋阳腔并为玉熙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从此,昆曲俨然成了剧坛的盟主,数百年来,对许多剧种的舞台艺术,产生过深
昆剧
昆剧
厚的影响。
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1570-1800)。这是昆剧艺术最有光辉和成就最为 显著的阶段,出现"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繁荣景象。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的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昆曲演出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本行为主的应工戏,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
昆剧 - 角色行当
昆剧
昆剧
因为早期昆剧属于南戏系统,所以它继承了南戏的角色行当体制,同时兼收北杂剧之长,以生、旦、净、末、丑、外、贴七行为基础角色,早期作品《浣纱记》反映了昆剧初创时期的角色分行法,即除遵循南戏的七行之外,还借鉴了元杂剧的小末、小旦等设置法,更增设小生、小旦 、小末、小外、小净五行,共十二行。
明末昆剧兴盛期,明刊本《墨憨斋定本传奇》中,将原以“贴”扮老年妇女改为“老旦”,亦系吸收了元杂剧之分行法。其他角色行当基本同于昆剧初创时期。清康熙时,昆剧角色行当还基本保持了“江湖十二角色”的体制。
乾隆年间,昆剧折子戏最盛,表演艺术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刻画人物而设的角色行当体制,也有了新的突破《扬州画舫录》中有“江湖十二角色”之说,它们是:副末、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谓之“男角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谓之“女角色”;又有打诨一人,叫做“杂”。后来在南方昆剧中演变为以小生和旦角为主要角色,因之这两门分得更为细致。小生行下分:大官生、小官生、巾生、鞋皮生(穷生)和雉尾生五类。旦行则下分:老旦、正旦、作旦(能扮演男孩子)、四旦(刺杀旦)五旦(闺门旦)和六旦(贴旦)六类。但各个昆剧支派有各自的门类。
昆剧的角色分工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细致。嘉、道间,昆剧角色行当,将原有的“江湖十二角色”,与后来出现更细的分工相结合,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之下,又细分二十小行,称作“二十个家门” 。
在「生」这个家门中,又分为官生、巾生、鞋皮生、雉尾生,用以表演不同的角色人物。官生一行,扮演做了官的成年男子,其中由于年龄大小、身分高低不同又分大、小官生。例如《长生殿》的唐明王、《太白醉写》中的李白都由大官生扮演;《荆钗记》中的王十朋、《金雀记》中的潘岳都由小官生扮演。官生与巾生的表演有所不同:巾生饰演风流儒雅的年轻书生,清洒飘逸,歌唱要求真假嗓结合,假嗓成份较大,清脆悦耳;官生在表演上要洒脱大方,大官生更要富于气派,在唱法上也是真假嗓结合,但真嗓落在比巾生用真嗓时更高的音域,以洪亮为美。
旦行也细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但实践中还有一个贴旦,共为七个家门。昆剧

昆剧
正旦一般扮演身份比较贫寒的已婚女子,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金锁记》中的窦娥,《货郎旦》中的张三姑等。正旦在表演上侧重朴实大方,在唱法上,咬字喷口都要有较大的力度,音色明亮、宽厚,音量也要求较大。正旦剧目颇丰富,所扮演各类人物性格均具鲜明特点,为演员提供了宽广的表演空间。
此外,净行分大面与白面,大面脸谱以红、黑二色为主,故有“七红、八黑、三和尚”之说;白面大多扮演反面人物,除眼纹外,全脸皆涂以白粉,通常又分成相貂白面、褶子白面、短衫白面等,白面有时也扮正面人物,或无所谓好坏的角色,有时也扮女角等。还有由白面行中析出的邋遢白面,除面涂白粉以外,在眼角、鼻窝等处,加上一些黑纹,故名。所扮者大多是下三流角色,又近于插科打诨式的人物。
末行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昆剧老生不分文武,如《宝剑记》的林冲, 《麒麟阁》的秦琼等。末脚所戴胡须也是从黑三到白满,与老生同。
丑行又分为副(又称“二面”)和丑两个家门。其区别是副的面部白块画过两边眼梢,而丑只画到眼的中部,副常穿褶子、宫衣、袍,而丑多穿短衣。
昆剧以前的南戏和元杂剧都没有这样的行当,由于“副”行的出现,昆剧把丑行的表演范围,扩大到上层社会的衣冠缙绅之中。所扮演者大多是不正派的文人、奸臣、刁吏、恶讼师、邦闲蔑片之类人物,这些角色的共同特点是奸刁刻毒,表里不一,表演上多强调其冷的一面,称之为“冷水二面”。
丑行因其面部白块较副为小,也称“小花脸”,因其排列于二面之后,也称“三花脸”,所扮大多是社会地位较低或滑稽可爱的角色,如《寻亲记》的茶博士,《渔家乐》的万家春。昆剧丑脚不分文武,有时扮演武功繁重的身段戏。
丑行和二面一样,也可扮演妇女,如《风筝误》年轻的千金詹爱娟,《荆钗记》中的张姑母。丑脚也扮演反面人物,如《十五贯》的娄阿鼠。
昆剧
昆剧
另有一个应各种群众角色的“杂”行,是指各种剧中没有名姓的群众角色,如车夫、船夫、伞夫、衙役、太监、宫女、龙套等,通常不计为家门。
传统昆剧职业班社,一般只需十八个演员,俗称“十八顶网巾”,只有极少数大班社有二十七名演员。一般班社只要十个家门齐全,就可演出,其他角色可以由家门接近的演员来替代,这十个基本家门被称为“十大庭柱”,他们是:净、官生、巾生、老生、末、正旦、五旦、六旦、副、丑。其中最能决定演出质量的是:净、老生、官生、正旦四个家门。
昆剧的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昆剧
昆剧 - 中国古典四大昆剧
《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剧。这四大名剧曾被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以及上海昆剧院分别排演过,成为各大昆剧院团的经典保留剧目。
《桃花扇》由清代著名戏剧作家孔尚任创作,讲述了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在历史大变革背景

昆剧昆剧
下的悲欢离合。《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
《牡丹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它由我国的“莎士比亚”——优秀剧作家汤显祖创作,讲述女子杜丽娘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死而复生,终于与柳梦梅结合,显示了爱情的最高境界。其中最有名的一段唱词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昆剧
《西厢记》根据同名文学名著改编。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在封建传统社会里难免遭到父母们的反对,但是在机智聪敏的贴心丫鬟红娘的牵线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据说“红娘”专指媒人这一词也是由于此剧而来。
《长生殿》清代著名戏曲家洪升的名剧。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吗?唐玄宗和杨玉环,一尺白绫,香消玉殒。
昆剧 - 参考资料:
[1]http://www.huaxia.com/js-tw/jsytw_jxjs73.htm
[2]中国百科-中国戏曲:http://gb.cri.cn/chinaabc/chapter19/chapter190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