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郭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4位。

郭姓[編輯]

姓氏
 
百家姓》第144位
17: 
18: 
19: 

堂號 汾陽堂[1]
郡望 太原郡
各地寫法
平假名かく
片假名カク
韓國標準語
標音、羅馬字拼寫
中國大陸漢語拼音Guō
注音符號ㄍㄨㄛ
台灣威妥瑪式國語:Kuo
臺語:Kueh(白)/Kok(文)
客語:Gog/Goo
香港港府粵拼Kwok
澳門葡語影響Kuok/Kuoc
日本音讀羅馬化Kaku
新加坡Kuek/Koay/Quek
馬來西亞Kuek/Kho/Kwoh/Kwok/Koay/Quek/Kok
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4位。

來源[編輯]

一、
  • 「禹乘二龍,郭支之馭」,相傳大禹有兩個護衛馭手——郭哀和郭支,他們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來源請求]
  • 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見《抱朴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此郭氏之始。」郭姓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已經出現。
二、以居處為氏。據《風俗通義》上記載:「氏於居者,城、郭、園、池是也。」郭,字義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為氏。在中國大多數的姓氏起源中,此種現象較少。
三、來自黃帝,出自姬姓,古代「郭」與「虢」兩字相通,郭氏即為虢氏,為黃帝姬姓後裔。周武王時封文王弟虢叔(一說虢仲)於西虢國(在雍地),虢仲(一說虢叔)於東虢國(在制地,今河南滎陽)。這兩個國家起著周王室東西兩面屏障的作用。周平王時,鄭武公滅鄶和東虢,周平王也不得不認可,並將虢叔之地分封給鄭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諸侯王的不滿,於是,位於南方的楚國,從楚莊王時起不斷發動對周的戰爭,兼併周圍許多國家。被分封給鄭國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將東虢叔的裔孫序封於陽曲作為補救。由此,號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稱「郭公」,其後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稱成虢,在西周滅亡之後,也向東遷移,建都上陽,史稱南虢。後被晉國所滅。西虢東遷時,還有虢國支族留居原地,史稱小虢。後被秦國所滅。這些虢國的後代,均以郭為姓。
四、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後梁有成納,後冒姓郭氏;後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漢姓;後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隨母適郭氏,故改姓郭。
五、出自古郭國。[來源請求]
六、明初來華經商的穆斯林——伊本·加斯·德廣,後易名為郭德廣。

名人[編輯]

歷史名人[編輯]

現代名人[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