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野生種起源於美洲的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抗病蟲害強,栽培容易。 1493年,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時,曾將由美洲新大陸帶回的甘藷獻給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將番薯傳至殖民地呂宋(今菲律賓)。

番薯

番薯
番薯
番薯
保護狀況
科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茄目 Solanales
科: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屬: 番薯屬 Ipomoea
種: 番薯 I. batatas
二名法
Ipomoea batatas
(L.) Lam.
番薯學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甘薯紅薯蕃薯山芋番芋地瓜紅苕線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等,是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也指其塊根。塊根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皮色發白或發紅,肉大多為黃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釀酒、製酒精

歷史

野生種起源於美洲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抗病蟲害強,栽培容易。
1493年,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時,曾將由美洲新大陸帶回的甘藷獻給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將番薯傳至殖民地呂宋(今菲律賓)。
1582年(明朝萬曆十年),東莞陳益安南首先引入廣東[1]
1593年5月(萬曆二十一年),福建長樂陳振龍又從呂宋攜帶回中國,試種後,「甫及四月,啟土開掘,子母鉤連,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撫金學曾大力推廣,並撰《海外新傳七則》。
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載:「南人用當米穀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壽,亦由不食五穀而食甘藷故也。」中醫學認為甘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2]
當前,番薯在世界各地都有廣泛栽種。1995年美國生物學家瑟施瓦茨教授發現,番薯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脫氫表雄酮(DHEA),可以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結腸癌乳腺癌

種植方法


將用來扦插的番薯藤

扦插數日後的番薯藤重新長出番薯葉

可做蔬菜食用的番薯葉

在屋頂種植番薯盆栽,番薯葉有隔熱的功能。

番薯花
明朝徐光啟在《農政全書》(卷二十七·樹藝)中,詳細記述了番薯的種植、貯藏、加工法,並提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莖分種、扦插、窖藏乾藏等技術,是最早系統介紹番薯種植法的著作。
番薯在臺灣全年可生長,但以3月至11月之間因氣候得宜而生長迅速,惟冬季遇上低溫寒流時番薯藤及番薯葉可能凍傷枯萎。種植地點要有良好的排水性,若在戶外菜園種植,可在四周挖溝將多餘水分導走;若是以盆栽方式種植,應維持盆底排水功能正常。
種植番薯常用扦插法,將長約20公分,末端帶有數片番薯葉的番薯藤,於泡水發根後,以斜插的方式將根部淺埋到土壤裡約五公分深即可。初時澆水勿過量,以免番薯藤腐爛,待根部生長健全後,即可增加澆水量,以促進番薯藤及番薯葉生長,惟土壤勿過於潮濕,以免蝸牛大量繁殖並啃食番薯葉。若要種出番薯食用,則要在番薯藤長出一節節的藤時,把歧出的根鬚拉離土壤,使養分能回送到源頭,而在根部長出碩大的番薯。

食用方法


甜番薯
番薯基本上加熱即可食用,也可曬製成乾;種植在山丘、高原等土地偏乾燥地區的番薯會因為乾燥原因沉澱澱粉而很甜。
有觀點提倡番薯應連皮吃,因番薯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多酚。烹煮前應徹底將皮洗淨,連皮煮熟食用最能吸收營養;且因番薯較少加農藥,可購買品質較好的番 薯,帶皮烹煮食用,更能吸收到完整營養。地瓜皮含豐富的黏液蛋白等多醣類物質,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血管彈性,預防血管硬化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常見的烹飪料理方式包括:

諺語及逸事

中國大陸

  •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臺灣

  • 「嫁妹莫嫁竹頭背,毋係番藷就係豬菜」:臺灣客家語俗諺,舊時社會普遍貧窮,不願將自家女兒嫁到竹頭背後更窮困的山林去,因為山多陡峭,日未出而上山工作,日已落而未息,尚須拖著疲憊飢餓的身子,肩膀上所負擔者,不是兩籃滿滿的番藷,就是一肩的豬菜(番薯藤及番薯葉),回家路上,也不得安閒[3]
  • 「時到時擔當,無米再來煮番薯湯」:臺語俗諺,意思是船到橋頭自然直,不必多慮,須懂得合理地隨機應變。
番薯
每100 g(3.5 oz)食物營養值
熱量 360 kJ(90 kcal)
碳水化合物 20.1 g
澱粉 12.7 g
4.2 g
膳食纖維 3.0 g
脂肪 0.1 g
蛋白質 1.6 g
維生素A equiv. 709 µg(79%)
- β-胡蘿蔔素 8509 µg(79%)
- 葉黃素玉米黃素 0 µg
硫胺(維生素B1 0.1 mg(8%)
核黃素(維生素B2 0.1 mg(7%)
煙酸(維生素B3 0.61 mg(4%)
泛酸(維生素B5 0.8 mg(16%)
吡哆醇(維生素B6 0.2 mg(15%)
葉酸(維生素B9 11 µg(3%)
維生素C 2.4 mg(4%)
維生素E 0.26 mg(2%)
30.0 mg(3%)
0.6 mg(5%)
25.0 mg(7%) 
47.0 mg(7%)
337 mg(7%)
55 mg(2%)
0.3 mg(3%)
參照美國標準的相對百分比
成人日參考攝入量(RDI
來源:nutritiondata.com來源:(英文)美國農業部營養資料庫
  • 「番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臺語俗諺,意思生命力很強,根深蒂固,只要你種下它,它就可以生生不息。有人認為可以比喻台灣人的精神,吃苦耐勞,根性強。

日本

  • 日本薩摩國地區(今鹿兒島縣)以出產番薯著名,因此「薩摩」(さつま)的地名在日本語中被用來命名番薯,即「さつまいも」(「薩摩芋」之意)。






























地瓜品種

甘藷,學名:Ipomoea batatas(L.) Lam.,英名:Sweet potato,別名:番薯、地瓜、山芋、甜藷、紅山芋、黃藷、白藷等。
甘藷在植物學分類上為旋花科 (convolvucaceae),甘藷屬 (Ipomoea), 產地是以墨西哥為中心的熱帶美洲。據台灣文獻記載在17世紀初,明末荷蘭占領台灣時期,由福建傳入台灣栽培,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台灣位於熱帶和亞熱 帶之間,環境條件適合甘藷生長,又具有食糧、輔食糧、飼料、工業及食品加工用等用途,加工及生產較其他食糧作物高,故甘藷成為台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甘 藷為熱帶及亞洲帶地區重要的飼料作物亦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及工業原料,它生長的範圍很廣,在南北緯40℃及海拔2,000公尺的地區均可生長。估計全世界的 生產面積約有1,500萬公頃,年產量達1億3千萬公噸,台灣以往最高生產面積為民國43年,曾達到247萬公頃,年產量250萬公噸,其後逐漸減少,至 民國79年達最低,約11,729公噸,民國85年隨著甘藷食用、加工用甘藷受消費者喜愛,甘藷種植面積約增至12,010公頃。台灣甘藷的生產時期集中 在秋裡作,約佔41 %,主要產區在嘉南平原,其次為夏作佔29 %、春作佔17 %、冬作13 %,所生產甘藷現今主要作食用及食品加工用。
台 灣甘藷栽培面積及生產量,據台灣農業年報統計,在民國35年至國62年各年間,因農村多以甘藷為養豬的主要飼料,生產和需要量很大,栽培面積保持在 20~24萬餘公頃,年生產量為200~340餘萬公噸,是台灣甘藷生產和利用上最高峰的時期。但自民國62年以後,養豬事業逐漸趨向企業經營,又因家畜 飼養方法的改善,甘藷作為飼料用途逐漸為進口玉米所替代,以致甘藷需要量銳減,故栽培面積及生產量逐年大幅減少。目前甘藷則以食用、食品加工用及葉菜用為 主要用途。民國90年農業年報統計,全台灣栽培面積為9,270公頃,年生產量為188,000餘公噸,是台灣甘藷生產和利用上衰落的時期。台灣甘藷之栽 培遍及各縣市,以中南部的雲林、台南、屏東、高雄及嘉義縣等地區栽培最多,東部之花蓮及台東縣等地區為最少。台灣甘藷栽培季節可分為春作 (即一期作,2~4月種植)、夏作 (即二期作,5~7月種植)、秋作 (8~9月種植)及裡作或晚秋作 (10~11月種植),以秋作及夏作種植者最多,春作種植者最少。

摘自農委會甘藷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