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中国的盲文发明家——吕师


中国的盲文发明家——吕师
曾雄生
说起盲文,人们总以为它是西方人的专利。的确,西方称盲文为布拉耶(braille, 系用发明者的名字来命名的。布位耶,Braille, Louis (1809-52), 法国盲人教育家,生于考普瓦利(Coupvray)。 三岁失明,后入巴黎国立青年盲人学院,并很快表现出在科学和音乐方面的天赋,成为巴黎著名的风琴和小提琴演奏家。1828 开始在该所学院任教。在随后的几年,他将原用于军事密报的巴比尔“点写”法(Barbier “point writing” system, 改造成“点字盲文”。 点字盲文由浮雕在薄纸板上的点和线组成。1826年他的“点字盲文”法研究成功,并于1834年公开表演。后来他又进行补充,1837年《点字盲文》出版,成为盲从学习知识的有力工具,盲从有了自己可以阅读的书籍。布拉耶逝世于1852年,享年43岁。他去世两年后,他的《点字盲文》被法国正式承认为合法盲文。而国际上在他死后35年才公认他的发明,并规定每年1015日为国际盲人节。
文本框:  也许您不会知道,在西方人布拉耶之前,中国也有自己的盲文发明家,他的名字就叫吕师。据道光二十二年(1842,也即西方盲文发明家布拉耶逝世前十年)《武 进阳湖合志》卷二十六《人物志》五的记载:吕师,字夔典,“尝范铁为格,方广三分许,凿纸为方圆曲锐阴阳岐出之形,粘布其间,以指索之,即知何韵。”也就 是说,他曾经用铁模子作成长宽各三分左右的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粘贴上用纸刻成的方、圆、弯曲、尖锐、凹陷、凸起的各种形状,用手触摸,就可以知道字的发 音。吕师的盲文与布拉耶盲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与纸为材料,在纸上作标记。
不仅如此,吕师个人也与布拉耶有相同的经历。 据史志记载,他幼失明,而颖异过人,经史典籍这样的一些著作,他听别人读过之后就能背诵下来。长大以后,所有有关法律、数学、医药、卜筮、音韵的学问,只 要一听讲解,他就能心领神会。在音韵学方面,他对传统的声母和韵母进行了简化,并自成一家言。他喜欢藏书,摆放很有规律,一拿就能拿到,显然他对于图书分 类也很有研究。他还能下围棋,以仰覆代黑白。在音乐方面,尽管管弦丝竹并非是他所喜好的,但演奏起来却表现出很高的水平。由于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被大 家推举为“畴畸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奇才”。他还著有《覆云庐集》、《医论》、《棋谱》等书。
我们不知道吕师的著作是否是用他发明的盲文写 成,还是由他口授,别人记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吕师发明的盲文后来失传了,而布拉耶盲文却为世界所通用。吕师盲文的发明,表明中国人(包括中国的盲人) 和西方人具有同样的智慧,可是同样的发明,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却不尽相同,这是为什么?(曾雄生)
载于<科学时报>2002113日,3

摄影师拍“眼镜”叶猴 天生一对滑稽大眼圈(图)

摄影师拍“眼镜”叶猴 天生一对滑稽大眼圈(图)

2014年03月24日 09: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10
摄影师拍“眼镜”叶猴天生一对滑稽大眼圈(图)
“戴眼镜”的叶猴紧抱树干,盯着摄影师的镜头看。
还有只可爱的叶猴在镜头前吃东西。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外媒23日报道,在泰国康卡沾国家公园有一种面相特别的猴子,它们眼睛周围有一圈白色,远远望去,像是戴了一副眼镜,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戴眼镜的叶猴”。“眼镜猴”因为长相滑稽可爱,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前往。
这种猴子是郁鸟叶猴,来自非洲和亚洲,以树叶、种子、睡过和花为食。它们的眼睛外围天生一圈圆圆的亮白色,像是戴了一副大眼镜,又有点像京剧里上了浓妆的小丑,整体扮相十分滑稽可爱,活脱脱像是从动画片里走出来的人物。
  业余摄影师迈尔克·爱德华在泰国的摄影之旅途中拍到了这种可爱的小猴子。他和猴群先相处了一段时间,得到它们的信任后,才开始拍摄它们。猴子们 在他的镜头下一点也不害怕,或是抱树盯镜头,或是捂着嘴吃东西。他表示,这种长相可爱的叶猴目前已经是近危物种,它们的数量在过去30年里减少了超过 30%。
【编辑:孔庆玲】

凌濛初

濛初

凌濛初
文學家小說家
國家
姓名 凌濛初
玄房
初成
即空觀主人
族裔 漢族
籍貫 浙江湖州
出生 1580年
明朝烏程(今吳興區織里鎮晟舍
逝世 1644年(64歲)



著作
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明代浙江烏程(今吳興區織里鎮晟舍)人,文學家小說家。其著作《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與馮夢龍所著《古今小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代表。

 

 

生平

據《浙江通志》,凌家祖先世代為官。高祖凌敷,曾祖凌震,祖父凌約言嘉靖十九年進士),叔父凌稚隆,父親凌迪知,世代有聞人。其父叔輩始事編刻,成為當時頗負盛名的書刻家。凌濛初十二歲入學,屢試不中。十八歲(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補廩膳生,和「三言」作者馮夢龍皆以科場不順,最後轉向著述。
崇禎七年(1634年)五十五歲以副貢選任上海縣丞,崇禎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判官並分署房村,去任前「臥轍攀轅,涕泣阻道者,踵相接也」。崇禎十六年(1643年),程繼孔(陳小一)農民軍起[1],凌濛初入何騰蛟幕下,進獻「剿寇十策」,參與鎮壓平定淮、徐民變[2],不久殉職。一說崇禎十七年(1644年)凌濛初在房村被李自成軍包圍,拒絕投降,憂憤嘔血而死[3]
濛初一生著述甚豐,最大的貢獻是在通俗文學創作方面,有《二拍》、 《聖門傳詩嫡塚》、《言詩翼》、《詩逆》、《詩經人物考》、《左傳合鯖》、《倪思史漢異同補評》、《贏縢三劄》、《蕩櫛後錄》、《國門集》、《國門乙 集》、《雞講齋詩文》、《乙編誕》、《燕築謳》、《南音之籟》、《東坡禪喜集》、《合評選詩》、《陶韋合集》、《惑溺供》、《國策概》。其中以「二拍」影 響最大,即《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兩書,各四十卷,共計八十卷。內有一卷重複,一卷為雜劇,實為七十八卷。
明代抱甕老人(真名不詳)鑑於「三言」、「二拍」卷帙浩繁,不易購得,且良莠不齊,故選出其中佳作四十篇編成《今古奇觀》,大獲讀者的歡迎。

文學成就

凌濛初所作短篇小說,雖多取材自《太平廣記》及《夷堅志》 等舊籍,但是作者的改編、創造能力,賦予了舊材料全新的生命。往往本事在原書中不過數十字,僅在記敘舊聞,了無意趣,經過凌濛初的改寫,則成為文情並茂的 數千字,抒情寫景,引人入勝。但凌濛初的作品對社會人生刻劃有欠深度,又有神鬼迷信、輪迴報應的思想,而且在色情文字的描寫甚多[4]

注釋

  1. ^ 《明實錄》附錄之《崇禎實錄》,卷十六
  2. ^ 趙吉士:《寄園寄所寄》卷九
  3. ^ 嘉慶乙丑《凌氏宗譜》卷二和光緒甲辰本《凌氏宗譜》卷八《凌氏譜錄》等記載凌濛初死於崇禎十七年(1644)甲申正月;鄭龍采《別駕初成公墓志銘》更言其死於正月十二日晨;閔寶梁撰《晟舍鎮志·人物》稱凌濛初死於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賈三強《凌濛初晚年二事考》認為凌濛初死於崇禎十七年(1644)五月。
  4. ^ 章培恆、駱玉明:《中國文學史》第三節

幌子幌子」本指古時 掛在店鋪門外,用以招徠顧客的市招


【幌】ㄏㄨㄤˇ

〔晃〕ㄏㄨㄤˇ

 
○ 幌子
╳ 晃子
「幌」是指帷幔、窗簾的意思;「晃」是很快閃過的意思。「幌子」本指古時
掛在店鋪門外,用以招徠顧客的市招;比喻用以蒙蔽他人的言行,所以當用「
幌」而非「晃」。
 古老的商業標誌--幌子
 旧时,商业店铺为兜揽生意,广为招株,除在门脸上挂上金字大困、“冲天招牌”外,还要挂“幌子”,以标榜所经营的商品或业务。有些店铺幌子设计得很艺术,使街市构成了绚丽多采的画面,同时也装点了“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


那些消失的古老“广告”:幌子

        幌子,又名"望子"是我国古时店铺用来招引顾客的布招,也就是用布缀于竿头,悬在店门口,作为商业的标志。

         幌子起源于何时,一时难以考证。但在北宋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在一些酒店门前,常用一根竹杆挂一块红布,作为"幌子"亦叫"酒帘" 或"酒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载:"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韩非子》中也说:"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在我国古典名著《水浒》 第二十九回中,有一段关于"望子"的描写。

        我国的幌子最初是在酒店使用,后来随着商业经济的日益繁荣,各种店家都在自己的铺面前悬挂一种表示自己商店特征的标志。随着多年的使用,逐渐发展成为社会 公认的商业标志。幌子的式样、色彩和制作材料更加丰富多彩,如质地有纸、布、皮革、竹、木、铜、锡等。其形式及纹饰则随店铺的性质、经营商品不同而有所差 异。大至可分为"文字幌"、"形象幌"、"实物幌"、"象征幌"四类。

     一、实物幌子。此类最多。响器铺售锣、铰等乐器兼卖铜炉、蜡扦、茶盘等铜器。其店幌即将大小铁挠、小锣等缀成数串,下系幌绸,悬于循下。鼓铺,亦为乐器铺 的一种,店幌是将各种大小鼓连缀一起,鼓面书明字号,挂于店前幌杆上。木梳铺的幌子为一“十”字架,四端各悬一串木梳,每串约五六把,下缀幌绸。筛子铺的 幌子是门前挂一大筛于,下缀幌绸。席铺是在门前立一卷席筒,上书字号。最有趣的是猪尿泡铺,卖生熟白油、猪下水等物,门前悬挂一串猪尿泡,好似白色的氢气 球。

    二、模型幌子。有的店铺不便把实物当幌子,便制成模型或摆或挂,引入注目。例如:胡琴铺,以售卖胡琴、弦子、琵琶、月琴为主,其店幌系一琵琶形之木板,高 约一尺余,中间书店铺字号,旁注“音乐老号”。笔铺以木制一大笔头,高约一、二尺,置于门外高几之上。钟表馈,门前挂一大木表,上书“精修钟表”字样。有 的香蜡铺用冲竭龙的大型“样“样蜡”做幌子。

    三、象征性的幌子,即用某种东西代表或寓义着本行业。例如:切面捕,其招幌有数种,有的以一罗圈糊上金纸或银纸,下垂红灯花纸条。罗圈象征煮面条的锅,垂 条则象征面条。还有的用一块宽约尺余的木板,下垂二尺左右的纸条,纸条黄白两色,白色表示卖切面,黄色表示卖杂面(绿豆面轧条)。木板上刻有双桃,表示卖 蒸食。又如:酒店或油酒店的幌子系一黄铜所制的圆形壶,近似火锅,下系幌绸,并缀一枚“古老钱”。还有少量的油酒店用锡制壶,上为葫芦形,下连一方座,缀 以幌绸。至于酒缸或茶酒馆多是做一木质的朱漆葫芦。国药店的幌子是两挂用锁练连缀起来的黄铜片,正中涂一黑饼,象征着膏药,一尺见方,斜尖而缀;两头为半 片,正中为一整片,最下为双鱼。烟袋铺有挂乌木段者,一横一竖,相间贯串。

    四、牌匠文字性的幌子。例如:糕点铺(满人谓之“饽饽铺”),门前屋搪下,挂着一排红漆金字的长条木牌,每块长二尺,宽半尺,下缀幌绸。每块反正两面各书 四字:如“龙风喜饼”、“大”、“件”、“笑蓉糕马”、“重阳花糕”、“玉面蜂糕”、“中秋月饼”等。再有茶馆,一般多在循下挂一排白漆小长木牌,长八 寸,宽三寸,上书“毛尖”、“雨前”、“龙井”等茶叶的品名,下缀幌绸。最为别致的是二荤铺,门口多悬布幌,其形如幡,中间一条约八寸,白心蓝边,两旁各 有一宽约三寸的窄条,全长二尺许。白心中写唐诗四句:“太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每挂一句,共四挂。

    此外,有的店铺幌子在史书上或民间还有些传说。例如:旧时自家挂牌应诊的大夫自称“悬壶济世”。有的真在门前悬壶,以为招幌。据《神仙传》谓,东汉时,市 中有一卖药者,常悬一壶于屋上,晚间则跳入壶中隐其身形,人莫能见,因以得名“壶公”。并谓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凡二十余卷,皆为壶公所 作,故总名“壶公符”。旧中医悬壶意在表示乃妙手神医也。

    旧时,开业人对幌子赋予极为神圣的意义,认为幌子能招财进宝,是财神的化身。因此,开业、年褚都要祭幌子,祭后要在幌子上加一份纸元宝、黄钱、于张等敬神“钱粮”。平日挂幌子亦谓之“请”幌子,可谓尊敬之至。
 
那些消失的古老“广告”:幌子
 
那些消失的古老“广告”:幌子
 
那些消失的古老“广告”:幌子
 
那些消失的古老“广告”:幌子
 

   

顯性 隱性


[

顯性


顯性基因(Dominant gene)用來形容一種等位基因,無論在同質還是異質的情況,都會影響表現型,則稱為顯性的。顯性基因決定的遺傳過程,稱為顯性遺傳。而隱性基因決定的遺傳,則稱為隱性遺傳
有時,等位基因只有兩種可能,其中剛好一項是隱性,一項的顯性。隱性基因習慣以小楷英文字母表示,對應的顯性基因則以相應的大楷字母表示。這類隱性和顯性基因的分布可用哈代-溫伯格定律估計。
亦可能會有多於一個等位基因是顯性的,這種情況叫共顯性。如人類血型中,A和B都是顯性的,O是隱性的。
許多著名的遺傳病都是隱性的,因為這較難從表現型發現。
與腫瘤發生的有關基因中,癌基因通常為顯性基因,而腫瘤抑制基因通常為隱性基因。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譜系圖解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譜系圖解
隱性遺傳(Recessive trait)是一種基因遺傳中的情況,表現為在遺傳過程中,某個基因的性狀並不表達出來,而有可能「隱藏」於基因內,除非來自父母雙方的基因都給子代遺傳了此基因的情況下,才會在子代身上使此隱性基因得到表達。
與此對應的是顯性遺傳,父母雙方有一方的基因表達的情況下,子代即會出現此基因的表達性狀,顯性遺傳的基因稱為顯性基因

隱性基因

隱性基因(Recessive gene)用來形容一種等位基因,只會在該生物的基因型為同質基因型,才會影響到表現型。若一個等位基因無論在同質還是異質的情況,都會影響表現型,則稱為顯性的。隱性基因決定的遺傳過程,稱為隱性遺傳,而顯性基因決定的遺傳過程,則稱為顯性遺傳
有時,等位基因只有兩種可能,其中剛好一項是隱性,一項的顯性。隱性基因習慣以小楷英文字母表示,對應的顯性基因則以相應的大楷字母表示。這類隱性和顯性基因的分布可用哈代-溫伯格定律估計。
亦可能會有多於一個等位基因是顯性的,這種情況叫共顯性。如人類血型中,A和B都是顯性的,O是隱性的。
許多著名的遺傳病都是隱性的,因為這較難從表現型發現。
與腫瘤發生的有關基因中,腫瘤抑制基因通常為隱性基因。

基因


基因片段
基因一詞來自希臘語,意思為「生」。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DNA序列,是控制性狀基本遺傳單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序列。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人類約有兩萬至兩萬五千個基因。
染色體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每條染色體上都帶有一定數量的基因。一個基因在細胞有絲分裂時有兩個對列的位點,稱為等位基因,分別來自父與母輩。按照其控制的性狀,又可分為顯性基因隱性基因
一般來說,生物體中的每個細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並不是每個細胞中的每個基因所攜帶的遺傳信息都會被表達出來。不同部位和功能的細胞,能將遺傳信息表達出來的基因也不同。
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一項規模宏大,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其宗旨在於測定組成人類染色體(指單倍體)中所包含的30億個鹼基對組成的核苷酸序列,從而繪製人類基因組圖譜,並且辨識其載有的基因及其序列,達到破譯人類遺傳信息的最終目的。該計劃起始於1990年,已基本確定了人類的所有基因。

早期關於遺傳物質的臆測

關於遺傳物質基礎,科學家早就有所臆測。1864年英國哲學家斯賓塞曾提出「生理單位」,1868年達爾文將其稱為「微芽」,1884年瑞士植物學馮內格列稱之為「異胞質」,1889年荷蘭學者雨果·德弗里斯稱為「泛生子」。1883年德國魏斯曼稱之為「種質」,並指明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便是種質,認為種質是遺傳的,體質不遺傳,種質影響體質,而體質不影響種質。這在理論上為重新發現和廣為人們接受的孟德爾遺傳規律鋪平了道路。

「基因」概念的提出

遺傳學的奠基人奧地利孟德爾,在布爾諾(今屬捷克)的奧古斯丁教派修道院的菜園裡工作了8年,於1865年2月在奧地利自然科學學會會議上報告了自己植物雜交研究結果,第二年在奧地利自然科學學會年刊上發表了著名的《植物雜交試驗》的論文,發現了遺傳學的兩個基本規律——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文中指出,生物每一個性狀都是通過遺傳因子來傳遞的,遺傳因子是一些獨立的遺傳單位。這樣把可觀察的遺傳性狀和控制它的內在的遺傳因子區分開來了,遺傳因子作為基因的雛形名詞誕生了。基因的存在最早是由他在19世紀推斷出來的,並不是觀察的結果。在達爾文發表進化論後不久,他試圖通過對豌豆進行試驗來對此解釋該理論。但是直到19世紀末他的研究才被人們所重視。雖然孟德爾還不知道這種物質是以怎樣的方式存在,也不知道它的結構是怎樣的,但孟德爾以「遺傳因子」替代基因一詞來提出它的論點,但也為現代基因概念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遺傳因子實際上是孟德爾根據其實驗結果所虛擬假想的某種東西,從那時起遺傳學家踏上了尋找基因實體的艱難歷程。1903年沃爾特·薩頓英語鲍维里兩人注意到在雜交試驗中遺傳因子的行為與減數分裂受精染色體的行為非常吻合,他們作出「遺傳因子位於染色體上」的「薩頓—鮑維里假想」:他們根據各自的研究,認為孟德爾的「遺傳因子」與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的染色體傳遞行為具有平行性,並提出了遺傳的染色體學說,認為孟德爾的遺傳因子位於染色體上,即承認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第一次把遺傳物質和染色體聯繫起來。這種假想可以很好地解釋孟德爾的兩大規律,在以後的科學實驗中也得到了證實。1909年丹麥遺傳學家詹森(W. Johansen 1859~1927)在《精密遺傳學原理》一書中提出「基因」概念,以此來替代孟德爾假定的「遺傳因子」。從此,「基因」一詞一直伴隨著遺傳學發展至今。詹森還提出了「基因型」與「表現型」這兩個含義不同的術語,初步闡明了基因與性狀的關係。不過此時的基因仍然是一個未經證實的,僅靠邏輯推理得出的概念。

基因結構和功能的探索

Human genome to genes zh.png
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
自1900年孟德爾定律重新發現後,「基因怎樣控制性狀」的問題引起了許多遺傳學家的濃厚興趣。經過他們的努力,又出現了一批重要成果。
美國實驗胚胎學家、遺傳學家托馬斯·亨特·摩爾根和他的學生們於1908年前後開始利用果蠅作了大量的潛心研究。他在1910年通過果蠅眼色突變性狀的遺傳實驗發現了伴性遺傳現象,第一次揭示出一種或多種遺傳特性與某一特定染色體的明確聯繫;他和他的同事們進一步通過大量的果蠅雜交實驗又發現了遺傳學的第三個基本規律——連鎖互換規律,從而繼承和發展了孟德爾的遺傳學說。他們為遺傳染色體學說最終提供了更充分、直接、可靠的證據, 並認為染色體是盂德爾式遺傳性狀傳遞機理的物質基礎。1926年他的巨著《基因論》出版,從而建立了著名的基因學說,他還繪製了著名的果蠅基因位置圖,首 次完成了當時最新的基因概念的描述,即基因以直線形式排列,它決定著一個特定的性狀,而且能發生突變並隨著染色體同源節段的互換而交換,它不僅是決定性狀 的功能單位,而且是一個突變單位和交換單位。
摩爾根等人還認為,基因是遺傳的功能單位,它能產生特定的表型效應;基因又是一個獨立的結構單位。在同源染色體之間可以發生基因的互換,但交換隻能發生在基因之間而不是發生在基因之內;基因可以發生突變, 由一個等位形式變為另一等位形式,因而基因又是突變單位。這就是20世紀40年代以前流行的所謂「功能、交換、突變」三位一體的基因概念。這種認識把基因 與染色體聯繫起來,說明了基因的物質性,基因存在的場所及排列方式,基因從此就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了。當然這時人們仍然不了解基因的化學本質以及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狀的。
從20世紀40年代起,人們開始注意基因與性狀的關係,即開始研究基因如何控制性狀的問題,1941年,比德爾塔特姆紅色鏈抱霉為材料進行生化遺傳研究。他們通過誘變獲得了多種胺基酸維生素的大量營養缺陷突變體。這些突變基因不能產生某種,或只產生有缺陷的酶。例如,有一個突變體不能合成色氨酸是由於它不能產生色氨酸合成酶。於是,研究者提出了「一個基因一種酶」的假說,認為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是通過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實現的。這一假說在20世紀50年代得到充分驗證,後來發現有些蛋白質不只由一種肽鏈組成,如血紅蛋白胰島素,不同肽鏈由不同基因編碼,因而1941年比德爾塔特姆提出一個基因一個酶學說,證明基因通過它所控制的酶決定著代謝中生化反應步驟,進而決定生物性狀。又提出了「一個基因一條多肽鏈」的假設。「一個基因一種酶」和「一個基因一條多肽鏈」理論的提出,大大促進了分子遺傳學的發展,人們急切期望能搞清楚基因的化學結構。1949年鮑林與合作者在研究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時推論基因決定著多肽鏈的胺基酸順序,這樣20世紀40年代末至20世紀50年代初,基因是通過控制合成特定蛋白質以控制代謝決定性狀原理變得清晰起來。
雖然DNA在細胞核中很早就被發現,但證明其為遺傳物質的決定性實驗是1944年艾弗里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他和麥卡蒂等人發表了關於「轉化因子」的重要論文,首次用實驗明確證實: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1952年赫希蔡斯進一步證明遺傳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這一實驗不僅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揭示了遺傳物質的化學本質,也大大推動了對核酸的研究。1953年,美國分子生物學詹姆斯·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佛朗西斯·克里克根據威爾金斯富蘭克林所進行的X射線衍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進一步說明基因成分就是DNA,它控制著蛋白質合成。進一步的研究證明,基因就是DNA分子的一個區段。每個基因由成百上千個脫氧核苷酸組成,一個DNA分子可以包含幾個乃至幾千個基因。基因的化學本質和分子結構的確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基因的複製轉錄表達調控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礎,開創了分子遺傳學的新紀元。
基因本質的確定為分子遺傳學發展拉開了序幕。1955年,美國分子生物學家本澤大腸桿菌T4噬菌體作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基因內部的精細結構,提出了基因的順反子(Cistron)概念。本澤把通過順反實驗而發現的遺傳的功能單位稱為順反子,1個順反子決定一條多肽鏈,順反子即是基因。1個順反子內存在著很多突變位點——突變子,突變子就是改變後可以產生突變型表型的最小單位。1個順反子內部存在著很多重組子。重組子就是不能由重組分開的基本單位。理論上每一核苷酸對 的改變,就可導致一個突變的產生,每兩個核苷酸對之間都可發生交換。這樣看來,一個基因有多少核苷酸對就有多少突變子,就有多少重組子,突變子就等於重組 子。這個學說打破了過去關於基因是突變、重組、決定遺傳性狀的「三位一體」概念及基因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遺傳單位的觀點,從而認為基因為DNA分子上一段 核苷酸順序,負責著遺傳信息傳遞,一個基因內部仍可劃分若干個起作用的小單位,即可區分成順反子、突變子和重組子。一個作用子通常決定一種多肽鏈合成,一個基因包含一個或幾個作用子。突變子指基因內突變的最小單位,而重組子為最小的重組合單位,只包含一對核苷酸。所有這些均是基因概念的偉大突破。   關於基因的本質確定後,人們又把研究視線轉移到基因傳遞遺傳信息的過程上。在20世紀50年代初人們已懂得基因與蛋白質間似乎存在著相應的聯繫,但基因中信息怎樣傳遞到蛋白質上這一基因功能的關鍵課題在20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70年代才得以解決。從1961年開始,尼倫伯格科拉納等人逐步搞清了基因以核苷酸三聯體為一組編碼胺基酸,並在1967年破譯了全部64個遺傳密碼,這樣把核酸密碼和蛋白質合成聯繫起來。然後,沃森和克里克等人提出的「中心法則」更加明確地揭示了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1970年霍華德·馬丁·特明以在勞斯肉瘤病毒內發現逆轉錄酶這一成就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中心法則」,至此,遺傳信息傳遞的過程已較清晰地展示在人們的眼前。過去人們對基因的功能理解是單一的即作為蛋白質合成的模板。但是1961年法國弗朗索瓦·雅各布雅克·莫諾的研究成果,又大大擴大了人們關於基因功能的視野。他們在研究大腸桿菌乳糖代謝的調節機制中發現了有些基因不起合成蛋白質模板作用,只起調節或操縱作用,提出了操縱子學說。從此根據基因功能把基因分為結構基因、調節基因和操縱基因。
結構基因調控基因:根據操縱子學說,並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能為肽鏈進行編碼。於是便把能為多肽鏈編碼的基因稱為結構基因,包括編碼結構蛋白和酶蛋白的基因,也包括編碼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的調節基因。有些基因只能轉錄而不能轉譯,如tRNA基因rRNA基因。還有些DNA區段,其本身並不進行轉錄,但對其鄰近的結構基因的轉錄起控制作用,被稱為啟動基因和操縱基因。啟動基因、操縱基因與其控制下的一系列結構基因組成一個功能單位叫做操縱子(operon)。就其功能而言,調節基因、操縱基因和啟動基因都屬於調控基因。這些基因的發現,大大拓寬了人們對基因功能及相互關係的認識。
斷裂基因:20世紀70年代中期,法國生物化學家查姆幫(Chamobon)和波蓋特(Berget)在研究雞卵清蛋白基因的表達中發現,細胞內的結構基因並非全部由編碼序列組成,而是在編碼序列中間插入無編碼作用的鹼基序列,這類基因被稱為間隔或斷裂基因。這一發現於1977年被英國的查弗里斯和荷蘭的弗蘭威爾在研究兔β-球蛋白結構時所證實。1978年,生化學家沃特·吉爾伯特提出基因是一個轉錄單位的設想,他認為基因是一個DNA序列的嵌合體,同時包含兩個區段:一個區段將被表達並存在於成熟的mRNA中,稱為「外顯子」;一個區段由雖然也同時被表達,但將在成熟mRNA中被刪除,稱為「內含子」。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原核生物的基因序列一般是連續的,在一個基因的內部幾乎不含「內含子」,而真核生物中絕大多數基因都是由不連續DNA序列組成的斷裂基因。斷裂基因的表達過程是:整個基因先由DNA轉錄成一條信息RNA前體(precursor mRNA),其中的內含序列會被一種稱為「剪接體」的RNA/蛋白質複合物所切除,兩端再相互連接成一條連續的核酸順序,以形成成熟的mRNA。DNA分子斷裂基因的存在為基因功能的展現賦予了更大的潛力。
重疊基因: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在同一段DNA序列內是不可能存在重疊的讀碼結構的。但是,1977年,維納(Weiner)在研究Q0病毒的基因結構時,首先發現了基因的重疊現象。1978年,費爾(Feir)和弗雷德里克·桑格在研究分析φX174噬菌體的核苷酸序列時,也發現由5375個核苷酸組成的單鏈DNA所包含的10個基因中有幾個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重疊,但是這些重疊的基因具有不同的讀碼框架。以後在噬菌體G4、MS2和SV40中都發現了重疊基因。基因的重疊性使有限的DNA序列包含了更多的遺傳信息,是生物對它的遺傳物質經濟而合理的利用。
假基因偽基因):1977 年,G·Jacp在對非洲爪贍5SrRNA基因簇的研究後提出了假基因的概念,這是一種核苷酸序列同其相應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卻不能合成出功能蛋 白質的失活基因。假基因的發現是真核生物應用重組DNA技術和序列分析的結果。現已在大多數真核生物中發現了假基因,如Hb的假基因、干擾素組蛋白、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肌動蛋白及人的rRNA和tRNA基因均含有假基因。由於假基因不工作或無效工作,故有人認為假基因,相當人的痕跡器官,或作為後補基因。
移動基因:1950年,美國遺傳學家麥克林托卡玉米染色體組中首先發現移動基因。她發現玉米染色體上有一種稱為Ds的控制基因會改變位置,同時引起染色體斷裂,使其離開或插入部位鄰近的基因失活或恢復恬性,從而導致玉米籽粒性狀改變。這一研究當時並沒有引起重視。20世紀60年代未,英國生物化學家夏皮羅和前西德生物化學家西特爾分別在細菌中發現一類稱為插入順序的可移動位置的遺傳因子,20世紀70年代早期又發現細菌質體的某些抗藥性可 移動的基因,到20世紀80年代已發現這類基因至少有20種。20世紀90年代之前,科學家終於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林托卡的觀點,移動基因不僅能在個體的染 色體組內移動,並能在個體間甚至種間移動。現已了解到真核細胞中普遍存在移動基因。基因移動性的發現不僅打破了遺傳的DNA恆定論,而且對於認識腫瘤基因的形成和表達,以及生物演化中信息量的擴大等研究工作也將提供新的啟示和線索。

基因概念的進一步發展

70年代後,基因的概念隨著多學科滲透和實驗手段日新月異又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基因具重疊性。1977年桑格領導的研究小組,根據大量研究事實繪製了共含有5375個核苷酸的ΦX174噬菌體DNA 鹼基順序圖,第一次揭示了遺傳的一種經濟而巧妙的編排——B和E基因核苷酸順序分別與A和D基因的核苷酸順序的一部分互相重疊。當然它們各有一套讀碼結 構,且基因末端密碼也有重疊現象(A基因終止密碼子TGA和C基因起始密碼子ATG重疊2個核苷酸;D基因的終止密碼子TAA與J基因起始密碼子ATG互 相重疊1個核苷酸,順序為TAATG)。
2、內含子外顯子。人們在研究小雞卵清蛋白基因時發現其轉錄形成的mRNA只有該基因長度的1/4,其原因是基因中一些間隔序列的轉錄物在RNA成熟過程中被切除了。這些間隔序列叫內含子,基因中另一些被轉錄形成RNA的序列叫外顯子。小雞的卵清蛋白基因中至少含7個內含子。因而從基因轉錄效果看,基因由外顯子和內含子構成。
3、管家基因奢侈基因。具有相同遺傳信息的同一個體細胞間其所利用的基因並不相同,有的基因活動是維持細胞基本代謝所必須的,而有的基因則在一些分化細胞中活動,這正是細胞分化、生物發育的基礎。前者稱為管家基因,而後者被稱為奢侈基因。
4、基因的遊動性。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遺傳學家麥克林托克在玉米研究中發現「轉座子」,直至1980年夏皮羅等人證實了可移位的遺傳基因存在,說明某些基因具有遊動性。為此,這位「玉米夫人」榮獲了1983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和許多疾病的發生有關,如與腫瘤發生有關的癌基因腫瘤抑制基因
從染色體的角度來看有
  • 1.缺失2.重複3.倒位4.易位
以功能分類
  • 1.失去功能的突變2.次形態突變3.超形態突變4.獲得功能的突變
以突變原理分類
  • 1.點突變2.沉默突變3.錯義突變4.移碼突變5.無義突變

基因與去氧核苷酸的關係

(1)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去氧核苷酸。 (2)基因中去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稱為遺傳信息。 (3)基因中去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的多樣性決定了基因的多樣性。

基因與DNA的關係

(1)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一個DNA分子上的鹼基總數大於該DNA分子上所有基因上的鹼基數之和。 (2)基因具有遺傳效應是指其能控制生物的性狀。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的性狀。

基因與染色體的關係

(1)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2)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但不是唯一載體,如粒線體,葉綠體中也有少量的DNA,也是基因的載體。

喬治·阿姆斯壯·卡斯特

喬治·阿姆斯壯·卡斯特

喬治·阿姆斯壯·卡斯特
喬治·阿姆斯壯·卡斯特(George Armstrong Custer)(1839年 – 1876年),美國軍官,曾任第七騎兵團團長,以驍勇聞名。著有自傳《我的平原生涯》。卡斯特原先是被看好出來競選美國總統候選人之一。

簡述

卡斯特祖先居住在德國萊茵蘭,在1693年左右移民北美
1839年生於俄亥俄州,並在1861年西點軍校砲兵科當屆最後一名畢業,曾率領第七騎兵團參與美國南北戰爭,曾經以密西根騎兵五百人,殲滅一支南軍騎兵旅,俘虜官兵七百餘人,1865年時,官拜少將
南北戰爭結束後,復級為正規軍中校,率領第七騎兵團
美國淘金熱風潮大起,白人拓荒,卻時常遭到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獵首,於是卡斯特奉命進兵綏剿。
1876年6月25日,聞名美軍的卡斯特參與北美印第安戰爭,自己率領兩百餘騎兵與雷諾少校(Reno)、班廷上尉(Benteen)分兵三路,進攻蒙大拿州黑山山谷,沒想到雷諾與班廷遇阻退卻,卡斯特及其所部遭印第安頭目瘋馬」、「紅雲」與「坐牛」率領的三千名印第安人戰士伏擊,彈盡陣亡(一說為自殺),是為小大角戰役

泡芙的起源?來自哪裡?

泡芙的起源?來自哪裡?

西點專家兼講師賴淑萍說,泡芙,中文學名為奶油空心餅。烘焙過程是水與奶油一起煮沸後,把麵粉放進去拌勻,然後炒過,變成熟的麵糊,再與蛋一起攪勻變成軟稠的麵糊,經過高溫烘烤膨脹後,形成空心的麵皮,最後填上卡士達醬。口感以冷藏後的風味最棒,冰冰涼涼地吃,格外有勁。



歡喜吃泡芙,一定要幸福哦!

  一般說來,市面上的泡芙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泡芙起源地的傳統法式泡芙,另外,就是口味多變的日式泡芙。根據聖娜多堡的資料顯示,泡芙的法文為CHOU(舒),也就是甘藍菜的意思,因兩者外形相似而得名,而泡芙的誕生在技術上被人們認為是偶然、無意中發現的。

情 形是,從前,奧地利的哈布斯王朝和法國的波旁王朝長期爭奪歐洲主導權,已經戰得筋疲力竭,後來,為避免鄰國漁翁得利,雙方達成政治聯姻的協議,於是奧地利 公主與法國皇太子就在凡爾賽宮內舉行婚宴,泡芙就是這場兩國盛宴的壓軸甜點,為長期的戰爭畫下休止符。從此,泡芙在法國成為象徵吉慶、示好、和好的甜點, 在節慶、典禮場合,如嬰兒誕生或新人結婚時,都習慣將泡芙沾焦糖後,堆成塔狀慶祝,稱做泡芙塔(Croquembouche),象徵喜慶與祝賀之意。



  除鬆軟外殼的圓形泡芙CHOU外,法國還有一款長形泡芙,法文為Eclair,以酥皮為底,上載猶如臘腸般的長型泡芙,由中間切開擠餡。Eclair意指閃電,象徵因為好吃所以在短時間內就被吃光,現在已成奶油餡細長形點心的代名詞。

 

新世代泡芙大革命

   為了順應「嘗新」的原則,泡芙這幾年呈現了多元的口感與樣貌,從外皮到內餡,風味推陳出新。而改良式的泡芙以「菠蘿泡芙」為代表,有的店家又稱做「脆皮 泡芙」或「餅乾泡芙」,特色是在泡芙皮上多加了一層酥脆的菠蘿皮。還有一款是起酥泡芙,特色是以將泡芙皮做成酥皮。內餡部分,從原味的卡士達,到添加了紅 豆、芋泥、巧克力、抹茶、草莓、芒果等,國外還推出了南瓜餡與咖啡餡,這些新口味的特色是綿滑清爽,多吃幾個也不易發膩。


泡芙

泡芙
Cream puff Spivack.jpg
奶油泡芙
起源
別稱 Profiterole(英國)
Cream puff(美國)
choux à la crème(法國)
詳情
類型 奶黃
主要成分 花結酥皮
充填物:生奶油奶黃冰淇淋
泡芙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的小食。蓬鬆張孔的麵皮中包裹鮮奶油巧克力乃至冰淇淋
在製作時首先使用水、奶油、麵粉和蛋做麵包。這個麵包裡含的蛋在烤的過程中形成一個空洞。泡芙裡面包裹的材料是通過注射或者將麵包頂部撕破後加進去的。使用後面這個方法的話,這個被撕破的頂部要被取代。在泡芙的包裹的上面還可以撒上糖粉、糖凍、果實或者巧克力
傳說泡芙是凱瑟琳·德·麥地奇的廚師發明的,16世紀傳入法國。2005年僅在威斯康辛州博覽會上就銷售了340,000個含冰淇淋的泡芙,盈利超過一百萬美元。

奶黃(Custard)也稱為卡士達

奶黃

奶黃
奶黃Custard)也稱為卡士達吉士蛋奶凍蛋漿,泛指雞蛋牛奶混合後加熱而凝固而成的食品,大多數是應用於製作甜品。製作時常會視乎需要,混入砂糖奶油香料香子蘭(Vanilla,又譯雲呢拿)、粟粉明膠等。

物理特性

煮過的(已固定的)吉士是一種弱凝膠,有著獨特的黏稠性和觸變性質,屬於一種非牛頓流體,隨著處理的時間變長,會變得更容易去攪拌。這不像其他許多觸變性液體,隨著時間過去,其失去的黏稠度不會隨著時間而恢復[1]
利用未煮過的仿吉士粉澱粉)混在水裡的懸浮液,用適當的比例,則展現出相反的流變屬性:它是負觸變性,或,使其他人可以表演「在吉士上行走」的示範。


吊兰叶子--冰皮奶黄月饼

吊兰叶子--冰皮奶黄月饼
平均4.6分,基于 21位厨友评价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材料

冰皮:大米粉45g,粘米粉35g,澄面20g,植物油15g,牛奶180ml
奶黄馅:鸡蛋2个,黄油25g,澄面25g,砂糖20g,炼乳10g
(原料说一下,冰皮没有用那么多油,做出来以后这个比例也完全合格。奶黄没有用吉士粉,貌似都说那个不太好,所以自己吃还是健康一点好,糖也放的比较少。所以我做的东西都是不太甜,因为我的口号是——做个减肥的吃货,哈哈)

做法

1、冰皮原料充分混合,上锅大火蒸25分钟,蒸好后的面要搅打起劲,呈现略微透明的质感,并且不应该很粘手。量凉备用。
2、奶黄馅原料混合,黄油可以略为打发。上锅大火蒸10分钟左右,每3分钟搅动一次。完全凝固,蒸熟就可以了。
3、准备一点糕粉,如果没有就用大米粉焙制一点。做法是:大米粉不放油直接下锅,小火翻炒至微微变黄,并且有米香味。
4、面团和奶黄馅分剂子搓圆,以上这些是8个饼的量(拍照的时候被手快的拿跑两个哈)。面皮赶圆饼,将馅料包入面皮中,压模成型。

瑪黛茶為南美洲特產

            “I reached the place of our bivouac by sunset, and drinking much maté, soon made up my bed for the night.
             The wind was very strong and cold, but I never slept more comfortably.”
Charles Darwin, Voyage of the Beagle, 1836
          日落將我帶到露宿的地方,我喝了許多瑪黛茶,很快就搭好過夜的床。
         雖然,風又強又冷,我卻從未曾   睡得如此舒適安穩。
達爾文,小獵犬號之旅,1836

 
沿 

 
1515年,西班牙人為了尋找黃金和白銀而來到現在的阿根廷,結果找到了瑪黛茶(Yerba Maté)。對當地生活在森林的原住民瓜拉匿人(Guaraní)而言,瑪黛茶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是食物、飲料也是藥物,他們將瑪黛茶視為神的恩典,是他們能量的來源。
1770年代,西班牙派往阿根廷的天主教傳教士,教導當地原住民大量種植瑪黛茶,把這種飲料推廣到南美各地,甚至銷往歐洲市場,正式開啟了瑪黛茶的商機。
而被稱為「南美牛仔」的高卓人(Gauchos),則把瑪黛茶的分享模式更加發揚光大。在彭巴草原辛勤工作一整天之後,他們圍在營火邊,把瑪黛茶葉放進小巧的瑪黛茶杯(Maté),注入熱開水,放進一根底部有過濾網(濾茶葉用)的吸管(Bombilla),每個在座的人傳來傳去,共用一根吸管分享現泡的瑪黛茶。一旦茶水吸光,便重新加滿熱開水,味道如果太淡了,就加進茶葉,或掏掉舊茶渣放入新茶葉,繼續沖泡,輪流吸飲。
較講究泡瑪黛茶的人,還會把瑪黛茶葉放滿 ¾ 的瑪黛茶杯,先用手蓋住杯子,把杯子倒過來上下用力晃一晃,讓粗細的茶葉碎末和嫩枝沉澱分開;杯口恢復向上後,杯身傾斜 45°,加少許溫開水,才接著注入熱開水,最後將吸管沿著杯緣穩穩插入到底。
時至今日,瑪黛茶已經成為阿根廷人最喜愛的飲料。瑪黛茶可以作為開始美好一天的飲料,可以拿來招待貴賓,當然也可以隨時和親朋好友一起快樂分享。
產區
   瑪黛茶為南美洲特產,是一種生長在阿根廷東北部、巴拉圭和巴西南部的熱帶雨林常綠灌木 Ilex Paraguariensis,其綠葉與嫩芽經過手工分揀、低溫烘烤、發酵熟成、研磨和包裝等步驟,便可直接沖泡飲用。
    尤其是阿根廷東北部氣候濕潤,陽光充足,正是最適合瑪黛茶生長的環境,也因此造就阿根廷成為「瑪黛茶王國」。
    全球最大瑪黛茶製造商Establecimiento Las Marias,就位於阿根廷東北部科連德斯省(Corrientes),行銷世界各地。
    自然健康的秘密
阿根廷人的餐桌上,以牛肉為主食,蔬果相對較少,但大體而言,當地居民的體力精神都很好,看起來健康又有活力。除了阿根廷牛肉的含脂量特低之外,當地人把此一奇蹟歸功於瑪黛茶。
瑪黛茶被阿根廷譽為國寶、國茶,在當地原住民語言中瑪黛茶就是仙草天賜神茶,他們相信瑪黛茶是上帝賜予的、對健康有幫助的飲料。
所以阿根廷人認為瑪黛茶不同於一般定義的,他們每天都在喝,從小孩到老人,從都市到鄉村,瑪黛茶無所不在。
有機瑪黛茶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聯盟(IFOAM)統計,2008年全球有機農地面積前三大國依序為:澳洲 1200萬公頃,阿根廷 280萬公頃,巴西180萬公頃。
    有機農作是一種不破壞生態、不污染環境,同時能提供給消費者健康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
    有機農作一切講究天然,因此農藥、化學合成肥料、殺蟲劑、基因改造產品等非自然用品全都禁止使用。
    除此之外,有機農地與一般農地須有明顯區格線,以防止禁用物品污染有機農作物及生態環境。
    不使用農藥、不使用化學合成肥料的堅持,才能確保有機農產品的品質,才能擁有最天然純淨的安全與健康。
    阿根廷有機驗證單位OIA (Organización Internacional Agropecuaria),是國際知名的有機驗證機構,主管拉丁美洲的有機驗證事宜。OIA和世界接軌,與歐盟、美國USDA、日本JAS等其他先進國家的有機驗證單位相互承認。經過國際等級 OIA 專業認證過的有機產品,當然更加值得信賴。
 
瑪黛生活         
阿根廷是全世界瑪黛茶產量及消費量最多的國家,不論男女老少,隨處可見優閒樂天的阿根廷人捧著茶杯,嘴含著吸管,津津有味地吸飲著瑪黛茶。
黛茶成品的呈翠綠或淺翠綠的碎末,顏色近似日本綠茶,味道先苦澀後甘甜,很適合搭配甜食飲用。
    除了專供吸飲用的傳統切碎散裝瑪黛茶葉外,市面上也很容易看到方便沖泡飲用的瑪黛茶包。不但有原味的瑪黛茶,還加入香草、柳橙、薄荷、檸檬和薑等不同口味,提供給消費者更多元的選擇。
    不僅瑪黛茶口味有多重變化,瑪黛茶所使用的茶具,也由實用走向藝術。
在阿根廷各地的商店或工藝市場均不難找到精緻的瑪黛茶杯和吸管,這些茶具有多種樣式及材質,有葫蘆製、木製、竹製、瓷製、金屬製,有用天然樹根雕琢,有用牛角、牛蹄做的,設計各具巧思,形狀千奇百怪,顏色更是五彩繽紛。
茶杯及吸管表面則雕刻風景、人物、動物、花鳥或抽象圖案等各類圖樣,亦有用皮革包裹於外,並鑲嵌著各色各樣的寶石,在燈光照射下尤顯亮麗耀眼,是阿根廷當地很有代表性的旅行紀念品,十分受到各國觀光客的喜愛。
 
瑪黛茶在台灣
隨著保健養生意識的抬頭,瑪黛茶在世界各地也更加被推崇,儼然蔚為風潮。
    來自阿根廷的Taragüi La Merced 兩種品牌,早已行銷台灣多年,深入北中南各地。還有其他知名品牌的阿根廷瑪黛茶,也陸續被介紹來台灣。
在台灣各地的保健食品專賣店、花草茶專賣店、知名連鎖超市、藥妝連鎖店、高級咖啡廳,甚至夜市,都不難發現瑪黛茶的蹤影。
享用瑪黛茶並非一定要藉助瑪黛茶杯和吸管,現代人還是可以有適合現代生活的飲用法:
1.       將瑪黛茶葉放入有細密濾網的茶壺中,注入溫熱開水,切忌使用沸騰滾燙的開水。因散裝瑪黛茶葉較細碎,須稍待沉澱後濾出,倒入杯中飲用。
2.       瑪黛茶包則可直接置入杯中,如一般茶包用法,方便又不失原味。
3.       依個人喜好加糖或蜂蜜,也可以加鮮奶成為奶茶。
下次與親友聚會時,不妨端出瑪黛茶,這必定是聊天中最夯、最健康的話題!
相關諮詢,歡迎洽詢阿根廷商務文化辦事處或瀏覽瑪黛茶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