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徽剧


徽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徽剧是一种中国地方戏曲,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的“徽池雅调”,在安徽省境内(尤其是皖南,包括今属江西省的婺源县)流行起来。特色是把传入安徽的乱弹声腔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起来。它为京剧、粤剧及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提供一个重要的发展基础,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编辑]历史沿革

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池州是中国东南商贸文化的中心,当时著名的戏曲声腔譬如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青阳、贵池一带,与当地民众喜爱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创造了新腔,形成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青阳腔”。万历年间,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亦称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这些声腔兴起后,便风靡各地。后来,青阳腔又受到民间山歌小调和昆曲的影响,慢慢形成今天的徽剧。
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流入安徽,受当地诸腔影响,逐渐衍变,形成了徽调主要唱腔之一的拨子。
拨子高亢激越、吹腔柔和,常在同一个剧目中配合使用,通称“吹拨”。由于它产生和流行在枞阳、石牌(今怀宁)、安庆一带,曾被称为“枞阳腔”、“石牌调”或“安庆梆子”。
吹腔(昆弋腔)为曲牌体受到滚调的影响,逐渐形成七字句或十字句一套板式的唱腔。
拨子又称“二凡”,为五声音阶,有时亦出现“变宫(si)”,但无“变徽(fa)”。唱时以枣木梆击节。后来受青阳腔等声腔的影响,发展了导板、十八板(回龙)、原板、流水、叠板、散板等各种板式,才演变成拨子。
二凡与拨子均擅长表现激越之情,在老徽戏剧本中,二凡和拨子可以通用。另外,拨子和吹腔可以结合使用,往往在一本戏中,唱腔采用吹腔与拨子两种腔调,抒情时唱吹腔,激昂处唱拨子;文戏部分唱吹腔,武戏部分唱拨子。这种互取其长的配合运用,渐渐发展、融合、衍变,于是产生了二簧腔。
二簧腔(二黄腔)的形成是由几种声腔融合而成。初时,吹腔用昆笛伴奏,因其四平腔、昆腔风味较浓,称之为“四昆腔”、“昆平腔”。这种腔调后受拨子影响,并改用唢呐伴奏,形成了“唢呐二簧”。当时的曲调结构和板式变化都还比较简单,吸收了拨子之后并加以演化成比较完整的二簧。二簧改用胡琴伴奏,唱腔更加流畅柔和。后又变出了反二簧。另外,还衍生了二簧平、老二簧、二簧、反二簧。
清朝乾隆年间,二簧腔就已盛行,于皖南、鄂东、赣东北相邻地区,二簧、西皮慢慢合流,并奠定了徽剧的基础。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寿等人,把徽剧带到扬州。当时扬州是花部的集中地,但很快被徽剧压倒。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朗亭又把徽剧带到了北京。后来进京的还有四庆徽、五庆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其中,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为有名,人称“四大徽班”。[1]徽剧在北京后便兴盛起来,直到嘉庆、道光年间,发展成以唱西皮、二簧为主的京剧。自此,徽班的影响遍及全国南北各省。在川剧、湘剧、赣剧、闽剧、粤剧、滇剧、黔剧、婺剧、淮剧等剧种中,都可以找到徽戏的影子。
清代末叶,京剧兴起后,艺人纷纷改学京剧,徽剧却日益衰落。到了20世纪40年代,已濒于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了安徽省徽剧团,徽剧老艺人培养年轻演员,挖掘及整理剧目。60年代,徽剧在北京重生,《水淹七军》、《淤泥河》等剧都获得好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徽剧在婺源仍然很受欢迎。每逢新年过节,各地抢著请剧团去演出。
[编辑]艺术特色

徽剧的剧目很多,根据记载有一千四百零四个,曲牌800多首,其中文场曲牌也有210多首,但因年代较久,多为手抄本,不少已经失传。[2]重新发掘后,徽剧著名剧目有《七擒孟获》、《八阵图》、《昭君出塞》、《贵妃醉酒》、《千里驹》、《双合印》、《巧姻缘》、《龙虎斗》、《反昭关》、《宇宙锋》、《花田错》、《春秋配》、《水淹七军》、《齐王点兵》、《战长沙》、《古城会》、《百花赠剑》、《义虎报》、《齐王点马》、《借靴》、《龙凤扇》、《三挡》、《醉打三门》等。
根据唱腔,徽剧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徽昆的唱腔曲牌较苏昆粗犷强烈,以演武戏为主。吹腔以笛和小唢呐为主要,分曲牌、板式变化加曲牌体、板式变化体。拨子以枣木梆击出节奏为主。二簧、西皮大部分以徽胡为主。花腔小调大部分是民间俗曲俚歌,生活气息较浓。
早期徽剧的脚色分为: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九行。在表演上,动作粗犷豪壮,擅长武戏,如独脚单踢、叉腿单踢、刀门、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红拳等。
徽剧杰出代表是程长庚。他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蓄,自成一家,承先启后。因此,他成为京剧的开山祖师。
[编辑]注释

^ 《梦华琐簿》,道光二十二年
^ 黄山揽胜:徽剧与徽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