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台語典故(102-1)

台語典故(102-1)
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第二週週報0901~0905
千金能買得巨廈豪宅,但萬金卻仍不一定能買得好鄰居。「好厝邊」似乎是可遇不可求,所以選擇居處時,左鄰右舍是考慮的重點。「擇不處仁,焉得知?」孟母三遷不外是想替小小的孟軻覓得良好的生活學習處所吧! 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閔南俗諺)
芥菜不割,不成欉」~第三週週報0908~0912
芥菜須經過一次次的割葉,才能成欉,就像玉石,要經碉琢才能成器。小孩也要調教才會成材。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閔南俗諺)
在生吃一粒豆,較好死孝一個豬頭」~第四週週報0915~0919
一粒豆和一個豬頭是很明顯的對照,但對父母而言,子女對他們祭品多麼豐盛,都不如生前對他們的誠心奉養,即使只是一顆豆,一杯水。【禮記.檀弓】有一則 這樣的記載:「子路傷家貧,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孔子說:「啜菽飲水盡其歡,這就是孝啊!」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閔南俗諺)
四書讀透透,不會寫(或不識)黿、鼇、龜、虌、灶竈」~第五週週報0922~0926
這個俗諺在諷刺人書讀得多,但真正獲益卻極少。俗語說「讀冊讀到胛脊背(背部)」也是諷刺書讀多,卻不懂禮貌,不知道理。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閔南俗諺)
人食喙水,魚食長流水」~第六週週報0929~1004
喙水,指嘴巴甜,說話得體,有口才。人靠好口才,可以容易生存;魚靠活動的長流水得以維生。這則俗諺告訴我們,嘴巴甜、口才好的人容易廣結善緣。人際關係好,自然「吃得開」。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閔南俗諺)
獢貪,鑽雞籠」~第七週週報1007~1011
要引雞入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食物誘之。雞隻整天在外啄食,見食物在籠中,若眼中只見食物,下場就是被網入籠內而失去自由所以戒人勿貪心而賠上自己所有,可使用這則俗諺。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閔南俗諺)
作料夠,不是新婦〔敖力〕」~第八週週報1013~1017
從字面看,是媳婦謙稱材料夠,不是自己手藝佳,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意,有很多情況可以應用這則俗諺。自謙當然可用,論評他人成困用來形容亦可.表示這些成就有外緣推助,不是一人單打獨拚出來的。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閩南俗諺)
艱苦頭,快活尾」~第九週週報1020~1024
「先苦後甘」、「苦盡」才有「甘來」。小時候家裡農事多,父母口頭常說這樣的話:「工作拼命做做了,再來休息納涼」所以他們對工作會很勤快做好,不拖 延,不怠惰。「艱苦頭」才有「快活尾」在他們觀念中是理所當然,這是多麼勤勉踏實的人生!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閩南俗諺)
有喙講別人,無喙講自己」~第十週週報1027~1031
這則諺語戒人勿「責人嚴,待己寬」,其實,人最容易看到別人的缺失而批評指責,但卻未反省自身是否也有同樣的毛病,所以應審己後才去度人,「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於淑媛;有龍泉之利,乃可以議於斷割」。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閩南俗諺)
自己栽一欉,較贏看別人」~第十一週週報1103~1107
西諺說:「手中的一隻鳥,勝過林中的兩隻鳥」,能確實擁有才是最實際的,自己種一棵,比看別人種千百棵有用。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閩南俗諺)
鬧熱有時過,三頓較要緊」~第十二週週報1110~1115
鬧熱指請客、拜拜之類的事,這類事要開銷,但畢竟不是常態性的,所以應量入為之,如果因這些特別的活動而打腫臉充胖子,請客、拜拜後就三餐不繼,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閩南俗諺)
三年一閏,好歹照輪」~第十三週週報1117~1121
農曆是三年一次閏月,這則俗諺在強調「照輪」,除風水輪流轉的涵意外,也有不論意願如何,一切按規矩來輪流之意。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閩南俗諺)
歹竹出好筍,好竹出龜崙 」~第十四週週報1124~1128
仲弓(冉雍)才德俱佳,但其父卻是個地位卑微的人,孔子打比喻說仲弓是雜色牛生出來的純赤色小牛,山川神靈還不願捨棄他呢!這是歹竹出好筍,卑賤者也會 出能人的例子。相反的,富貴者也會出蠢才。(註「龜崙」:音ㄍㄨ ㄌㄨㄣ;歹筍)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閩南俗諺)
失德(僥倖)錢,失德了 」~第十五週週報1201~1205
搶來、偷來、或賭博贏來的錢財,能使人致富嗎?販毒走私得來的財富能持久嗎?不是光明正大、辛辛苦苦、一點一滴賺來的「艱苦錢」,就是那樣易來易散,所以羨慕什麼呢? 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閩南俗諺)

台語典故(101-2)

台語典故(101-2)
歸欉好好-無錯(剉)」~第二週週報0224~0227
歇後語。整棵樹台語叫做歸欉,整棵樹好好,表示沒有被用刀、斧之類砍伐,就是無剉,並與無錯諧音,形容說得沒錯、正確的意思。(參考網址: www.taiwan123.com.tw)
父母疼囝長流水,囝想父母樹尾風」~第三週週報0303~0307
意思是說父母疼愛兒女像河水長流,綿延不絕,無遠弗至;但是兒女想起父母,則像大樹頂端的微風,時有時無,似有若無。這是比喻兒女孝敬父母不及父母疼愛子 女的百分之一。因此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應及時,才不 至於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http://www.taiwanese-oki.idv.tw/
人情世事陪透透,無鼎甲無灶」~第四週週報0310~0314
人情世事;是人情世故,交際應酬。陪透透:是說陪到底,不遺漏。鼎:鍋也。此諺語意謂所有人情世事之應酬,全部奉陪到底的話,要賠掉時間和金錢,難以估 計,有可能入不敷出,影響生計,連鍋、灶都沒有的窘境,寓有勸人應該量力而為,適可而止,切忌「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語出: http://www.taiwan123.com.tw/
「有人提燈照路,無人提燈照肚」」~第五週週報0317~0321
黑夜提燈可以照明路,心在人家肚裡,沒有人會提燈照肚,這句台語俗諺形容交友容易,交心困難。
「等路」~指的是「禮物」!」~第六週週報0324~0328
在從前的農業社會,到別的村莊拜訪親友時,親友家的小朋友都會很興奮的跑到村莊外的道路,等候客人的到來,以便引導客人到主人家,及順便幫忙提提行李 什麼的,而當客人到達時,看到這麼群「等」在「路」邊小朋友,是這麼熱情可愛,就會拿出一些糕餅糖果之類的分給他們,也就是說,台灣傳統社會有這種要帶點 東西分給「等路」的小朋友的習俗。久而久之,「等路」就變成了到他人家做客時所帶「禮物」的代名詞。所以我們在準備「等路」拜訪朋友時,一定不能忘了要準 備給小朋友的「等路」,因為「等路」這個詞就是因為客氣有禮的小朋友而發生的啊! (原文摘錄自「寒山石徑」部落格)
撿角~指的是「沒路用」」~第七週週報0331~0403
在台語的原義是指一個人「沒有用」、「沒有希望」、「沒效」甚至「無藥可救」的意思,通常的用法如「這個囝仔撿角了」,意思是說「這個小孩不學好,沒 救了!」。現代人可能不易了解「撿角」一詞的來由為何?因為「撿角」是往日農業社會中的一個用詞,農夫在春耕時「巡田」,彎著腰在水田中的秧苗旁用手摸啊 摸,檢查田中是否有東西不利水稻的生長,如果摸到石塊,台語稱為「石角」,就撿起來丟到田的旁邊,這個動作就叫作「撿角」,因為這種「石角」是妨礙農耕的 廢物,因此引申而言,就稱被社會放棄,形同廢物的人為「撿角」。(原文摘錄自「寒山石徑」部落格) (原文摘錄自「寒山石徑」部落格)
佇形容飯菜煮的很「豐盛」的台語唸做"差操"」~第八週週報0407~0411
據說語出『明史』:「差事→文官所辦理之事務;操事→武官所辦理之事務」。當完成一年下來文武百官事務之時,主事者會擺下豐盛之筵席慰勞文武百官。久而 久之到了現代,"差操"被用做佳餚豐盛之意。 因此,也有一說,這二個字「差操」源自台南,在二百九十年前,鄭成功為了抗清復國大業,領導一批忠貞的健兒,驅逐荷蘭並收復本省。在復國大業尚未完成之 前,只侷限在文人完遂了「差事」,而武人完成「操事」的任務後,才能歡喜地享用一頓,因此才把山珍海味的佳饌稱為「差操」。(摘錄網 址:)http://cclccl-life.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25.html
看一個影,生一個子」~第九週週報0414~0418
比喻捕風捉影,沒有根據的意思。有時候某些人會推測某件尚未發生的事,其實根本沒有事實,只是憑空臆測或以訛傳訛,這樣的處理態度會造成相當多的困擾,甚至傷害他人,因此為人應該就事論事,用證據說話,才不會「看一個影,生一個子」。
「時到時當,無米煮蕃薯湯」」~第十週週報0421~0425
這句諺語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意思」,當然,它並不是鼓勵人坐以待斃或蠻闖硬幹,一絲毫都沒有成功的把握,僅懷賭一賭的心態,而是抱著「山不轉,路轉」,才會「置之死地而後生」,增加成功的機會。 ( 摘自 http://teacher.whsh.tc.edu.tw/huanyin/tw_teaching_4_1a.htm)
「三年一閏,好壞照輪」」~第十一週週報0428~0502
此句諺語是說: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好,總也有壞,好壞雖無週期,但總會交相輪替,無法避免,它也有更深的涵意:一、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所以在 任何境遇中,都不可自得自驕,二.人不可能一輩子倒楣,總會有否極泰來之時。( 摘自 http://teacher.whsh.tc.edu.tw/huanyin/tw_teaching_4_1a.htm)
「起厝動千工,拆厝一陣風」」~第十二週週報0505~0509
這個諺語意思是說:是當要興建房屋時,動用許多工人,一磚一瓦的砌築,拆房子卻像刮一陣風,只一會兒,便瓦礫一堆了, ,和「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這句警語相似,寓意是「興家難,敗家易」。 ( 摘自http://teacher.whsh.tc.edu.tw/huanyin/tw_teaching_4_1a.htm)
「半瞑想甲全頭路,天光做來無半步」」~第十三週週報0512~0516
指不要只會意想天開,其實做起來仍是有一段距離。( 摘自http://www.pat168.com.tw/formosa/taiwan01.htm)
「有孔無筍」 」~第十四週週報0519~0523
竹林採挖時,地上有洞怎會沒有竹筍呢?這是評論某些人胡說八道時說的話。另有其他俗諺也有類似的意思:「講一個影,生一個囝」 ﹙講起一個影子,竟生出一個孩子來了﹚表示捕風捉影,謠言誤傳,沒有根據的意思。 ( 摘自http://teacher.whsh.tc.edu.tw/huanyin/tw_teaching_4_1a.htm)
時到時當,無米煮蕃薯湯」~第十五週週報0526~0530
這句諺語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意思,當然,它並不是鼓勵人坐以待斃或蠻闖硬幹,一絲毫都沒有成功的把握,僅懷賭一賭的心態,而是抱著「山不轉,路轉」,才會「置之死地而後生」,增加成功的機會。 ( 摘自http://www.taiwan123.com.tw/index.htm)
「一隻鳥仔掠在手,卡好十隻鳥仔歇在樹」 」~第十六週週報0602~0606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樹林裡有再多的鳥,如果你抓不到也是沒用,倒不如用心去抓到一隻來得實際。這裡用鳥來比喻目標或理想,再 多的目標與理想都不見得一定能實現,不如專心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將眼前的事逐一完成,才是最真實的。勸人不要「好高騖遠」的意思。
水盤過碗會少,話盤過喙會加」~第十七週週報0609~0613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水倒過碗會減少,但是話傳過嘴巴反而會增加。 因此暗喻用口頭傳話不可靠,而嘴巴約定的事情更不能做準。(參考網址http://203.68.192.50/huanyin/tw_teaching_4_1k.htm)
坐乎正,才會得人疼」~第十八週週報0616~0620
字面上的意思是說小孩子坐要有坐姿,站要有站相;姿態端莊的小孩子,才會博人歡心。比喻人要顧及自己的儀容、姿態,比較容易獲得對方的青睞。有時候這 些不自覺的外在表現需要平日的養成,臨時是學不來的(參考網址: http://203.68.192.50/huanyin/tai2_9.htm)
「關門著閂,講話著看」」~第十九週週報0623~0627
意喻關門不把門鎖上,等於沒關;講話不看時機、不守分寸,也等於白說。意思是做事要講求方法,才會有效率。(參考網址: http://203.68.192.50/huanyin/tai2_9.htm)
貓走過頭 鴨母殿尾後」~暑第一週週報0631~0704
人的智慧和能力,一般相差無幾,一場勝負常取決於最後的分秒尺寸之爭,所以臨事千萬不能得意忘形如貓,也不能放鬆腳步如鴨。保持衝刺,貫徹始終,才是成功的要訣。(參考網址: http://203.68.192.50/huanyin/tai2_9.htm)
緊手輸三分」~暑第二週週報00707~0711
『緊手』意喻動作太快,不加思索之意。這句話是鼓勵處事應謀定而後動,「諸葛一生惟謹慎」,少有差錯,自然事緩則圓。(參考網址: http://203.68.192.50/huanyin/tai2_9.htm)
君子廳,小人房」~暑第三週週報0714~0718
 「光廳暗房」是從前人對廳堂和臥房的建築要求,廳堂強調光線充足明亮, 臥房則以幽暗隱密為宜。這則俗諺把君子之交譬喻為廳,小人之交譬喻為房,是不是很適切呢?
「歹瓜厚子,歹人厚言語」」~暑第四週週報0721~0725
 劣等的瓜,子多。而壞人則話語多,好人則木訥謹言,這是傳統觀念。世說新語載:謝安評王羲 之三個兒子,就是以「辭之多寡」為評判斷標準。現代社會強調口才、表達能力和這個觀念並未衝突,「說話」最重要的是要適時、適地、對象合宜.話語多而被歸 為「歹人」類,就是這三因素沒掌握,亂說話。不擇言,不如不說。參考網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台灣閔南俗諺)

台語典故(101-1)

台語典故(101-1)
無針不引線 無水不渡船」~第二週週報0903~0907
「針(chiam)」是用來引線縫製衣服,少了針,線發揮不了作用,就沒有辦法縫衣服。在「針線情」這首臺灣歌謠,歌詞裡有一段寫著:「……針線永遠 粘相偎,人講補衫針針也著線……」,針線有著不可分的關係。相同的道理,江河裡有水,船才能划行載人載貨。「無針不引線(bô chiam m in  soan),無水不渡船(bô chúi m to chûn)。」這句話說明凡事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必要的條件,環環相扣,彼此合作無間,才能成就一 件事。
相爭一跤箸 放去一隻羊」~第三週週報0910~0914
「箸( ti )」是吃飯的筷子。「一跤箸( chit kha ti )」是一支筷子的意思。「一支筷子」和「一隻羊」相較之下,筷子的價值低廉,羊的價值就高多了。「相爭一跤箸(siang chen chit khit ti ),放去一隻羊(pàng khì chit chián iûn )。」意思是說為了爭奪一支價值低廉的筷子,反而失掉了一隻價格昂貴的羊;有些人喜歡執著在一些小事情,卻反而遭受更大的損失。比喻因小失大,或小不忍亂大謀的意思。
摸著箸籠 才知頭重」~第四週週報0917~0921
「箸籠(ti lang-á)」是裝筷子的竹籠子,從前農村家庭吃飯都用竹筷子,用餐後筷子洗乾淨,就放在「箸籠」裡晾乾,「箸籠」就掛在廚房的牆壁上。「摸著箸籠」表 示家裡的壯丁已經長大成人,要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全家吃穿都落在他身上。「摸著箸籠(bong tioh ti lang-á),才知頭重(chiàn chai thâu tang)。」這句台語俗諺意味承擔起家庭責任,才知道責任不輕。
相推使死牛」~第五週週報0926~0928
「牛(gû)」是台灣早期農村最主要的耕種勞動力,農夫用牠來耕田、拉車,每天跟著農夫辛勤的工作。使(sái同國音『塞』)是使喚的意思,「使死牛(sái si gû)」是指溫馴的牛,不辭辛勤,受到主人的重用,天天不停的工作,而不好駕馭的牛,樂得偷閒,到頭來累死那條溫馴勤勞的牛。「相推(san the同國音『貼』)使死牛(sái si gû)」,是指人喜歡互相推卸工作,遇到有事情時,往往你看著我,我望著你,等著別人先動手去做。這句話是提醒世人,要養成主動合作的習慣,在團體裡,凡事不計較,能自動自發的做事
甘蔗隨目仔啃」~第六週週報1001~1005
「甘蔗(kam chià)」是臺灣的農作物,汁甜可製糖或直接啃食,早期沒有榨汁機的年代,吃甘蔗是整枝用嘴巴啃食。「隨目仔啃」是一節一節啃食的意思。「甘蔗隨目仔啃(kam chià sûi bak á gè」是指吃甘蔗時用牙齒一節一節慢慢地啃,從尾部一節一節的啃起,享受倒吃甘蔗漸入佳境的甜滋味。這句台灣俗諺是形容人做事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才能把事情做好,也才能做得完美。
毋驚虎有三個嘴 上驚人有兩款心」~第七週週報1008~1012
老虎是一種很兇猛的動物,萬一被老虎咬到,恐怕是命不保。老虎雖然兇猛,就算牠有三張嘴,從外表就看得見,是可以防備的。但是,比老虎更可怕的,要算 是人有兩樣心,俗言人心隔肚皮,是善是惡,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無法預測,難以知曉。「毋驚虎有三個嘴(m kian hó u san ê  chhùi),上驚人有兩款心(siang kian lâng u nng khóan sim)。」這句話是說不怕老虎有三張嘴,最怕人有二樣心。用 來形容有些人做事表裡不一,陽奉陰違。
無毛雞 假大格」~第八週週報1015~1019
在從前農村裡「無毛雞」是指雞毛快掉光的雞隻,大都是生病或發育不良的雞。「大格」是指體格壯碩高大的樣子。「無毛雞(bô môo ke),假大格 (ké tua keh)。」,是指生病或發育不良的弱小雞隻,卻裝成很強壯的樣子。這句話是用來諷刺有些人沒有本事,卻硬要往身上插上華麗的羽毛,明明 知道自己沒有真材實料,卻喜好打腫臉充胖子。
要好龜爬壁 要敗水崩山」~第九週週報1022~1026
烏龜爬行的速度非常慢,爬牆壁更是不容易。「要好龜爬壁(be hó ku peh piah),要敗水崩山(be pai chúi pang  soan)。」這句話是說要變好得一點一滴慢慢的努力才能達成;但是,要變壞卻像山洪爆發,瞬間像土石流一樣傾洩而下。這句話是比喻創業維艱,守成不易; 做生意要賺錢就好像烏龜爬牆壁那麼辛苦,要虧損敗家產,卻有如冰釋山崩一樣快速。
新例無設 舊例無減」~第十週週報1029~1102
早期台灣農業社會裡,民風淳樸,是一個非常保守的社會,各種婚喪喜慶的禮節習俗,都沿襲固有的傳統,乃至於到現今有一些比較惜情的人,仍然會去注意文 化的保存和維繫,舉凡生活習俗、禮儀規範、民俗節慶、宗教科儀、婚喪喜慶…等都是遵照古禮,沿襲祖先留下來的傳統,大部分的人多半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然,有時候只是禮儀上,精神上的保存,而不輕易去改變,也就是所謂的「新例無設(sin le bô siat),舊例無減(ku le bô  biàt)。」現今社會裡可能有一些不合時宜的規範律令要改變,但是新的規範律令尚未周詳建構好,原有的不可輕易揚棄,否則,失去章法遵行,就會造成亂 象。
有樣看樣 無樣家已想」~第十一週週報1105~1109
從小到大生活中要學習的事非常多,小時候有父母教,讀書的時候有老師教,有更多的事都是模仿學習到的。不會的看看別人怎麼做,就照著去做,依樣畫葫蘆 也能學會很多事情。「有樣看樣(U iun khòan iun),無樣家己想(bô iun ka ki siun)。」模仿固然可以很快的學習到別人 的經驗,無例可循就得靠自己,不能只想依賴別人,要自己動腦筋多思考。做事情不能只靠抄襲模仿,應該有創新創作才會進步。
講人人到 講鬼鬼到」~第十二週週報1112~1116
人與人相處之間,偶而會因事情想起某人,很湊巧的那個人突然出現,這種不期而遇的機緣,可能是一種巧合,也或許是彼此之間的默契。有時候在最需要的時 候,該出現的人出現了,我們會說「說曹操,曹操到。」「鬼」是大家都不願意碰到的,惟恐遇到了鬼會遭來禍害,能閃避就閃避,「講鬼鬼到」這句話裡講的 「鬼」不是「鬼」,而是用「鬼」來引申「不受歡迎的人」。「講人人到(kóng lâng lâng kau),講鬼鬼到(kóng kúi kúi  kau)。」這句話的重點在「講鬼鬼到」,與人相處,要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千萬步要做一個不受歡迎,令人惟恐避之不及,人見人怕的「鬼」。
甘蔗無雙頭甜」~第十三週週報1119~1123
甘蔗是台灣普遍的作物之一,不管是什麼品種的甘蔗,總是「蔗頭」比較甜;「蔗尾」比較淡,不能讓人從頭到尾享受甘甜的滋味。「甘蔗無雙頭甜(kam  chià bô siang thâu tin)」是指人世間有許多事情很難兩全其美,有得有失,有甜美也有平淡的際遇。古人有「倒吃甘蔗」而漸入佳境的 說法,在「甘蔗無雙頭甜」之下,寧願先吃苦後享受,人生似乎也是如此,在年少時努力學習,年長時才能有好日子過,奉勸年輕朋友不要只懂得吃喝玩樂,應該思 考一下「甘蔗無雙頭甜」、「倒吃甘蔗」的哲理。
做官清廉 呷飯攪鹽 」~第十四週週報1126~1130
「攪鹽(kiáu iâm)」是和鹽巴一起攪拌的意思。從前做官的薪俸微薄,當官的如果清廉,處事廉明守正不阿,不貪非分之財,勢必生活清苦,「做官 清廉(chò koan chheng liâm),呷飯攪鹽(chiah png kiáu iân)」。自古至今清廉自持,不同流合汙,一輩子為民謀 福祉的好官,雖然一生兩袖清風,安貧樂道,卻也能受到百姓的崇敬,名垂青史,萬古流芳。現今社會官員待遇不薄,只要能潔身自愛,不過奢華的生活,也不至於 「呷飯攪鹽」,但是如果起貪念,只有去吃「牢飯」。
吃老才想學賁吹」~第十五週週報1203~1207
台灣早期地方戲曲,以南管為主,後來也流行北管,樂師為了討生活,就開始學吹北管戲的嗩吶。「吃老(chian lau)」是指年紀大了,「賁吹(pûn chhoe)」就是吹嗩吶,老樂師年紀大了,精神和體力不如往昔,況且,習慣也已養成,學起來相當辛苦,往往事倍功半。「吃老才想學賁吹(chiah lau chiah siun oh pûn chhoe)」,這句話是勉勵人要效法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也喚醒世人,趁年少時多學點東西,否則,書到用時方恨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侵門踏戶 」~第十六週週報1210~1214
「戶」是指「戶碇(hō tēng)」是傳統建築的門檻。門檻一來是預防爬蟲類侵入屋內,二來用它擋雨水,早期建築物門檻都是用石板或木板做成比地面 稍微高一點,有區隔屋內屋外的作用,大富人家戶碇比較高些,象徵地位和權貴,外人不能隨隨便便跨越門檻。從前要進到人家的屋內,要先在門檻前面,經過主人 允許才能進門,而且不能踩在門檻上,表示對主人的尊敬,進人家家門必須跨越「戶碇」是一種禮節。「侵門踏戶(chhim mng tah hō)」是指不 經過主人同意就踩在人家門檻進到人家屋內,是對主人不敬的舉動,這句話是指不懷好意登門挑釁,存心來找碴,或登門興師問罪的意思。
一代親 二代表 三代散了了」~第十七週週報1217~1221
從前農業社會裡,生活在大家庭裡,有著濃厚的人情味,親戚之間的互動頻繁。但是「樹大分枝」難免會分家,各自獨立往外發展。隨著工商社會的發達,人人 忙於工作,發展各自的事業,彼此往來的機會愈來愈少,親戚之間的聯繫變少,自然而然親情淡薄了。「一代親(chit tai chhin) 二代表(nng tai piáu) 三代散了了(sam tai sòan liáu liáu)」這句台諺是比喻親戚關係一代比一代疏遠,第一代是親兄弟姊妹骨肉至親,到了第二代就變成堂 親、表親關係,到了第三代遠離家鄉,各自在外打拼工作,親戚往來變得更疏遠了,甚至有些根本不認識了。
人牽毋行 鬼牽蹓蹓走」~第十八週週報1224~1228
「行(kiân)」是「走」的意思。「走(cháu)」是「跑」的意思。「人(lâng)」是指善人、好人。「鬼 (kúi)」指的不是真的鬼,而是不懷善意的壞人、邪惡之人。「人牽毋行(lâng khan m kiân),鬼牽蹓蹓走(kúi khan liù liù cháu)。」指不知分辨人的好壞,對於善意的話不理睬,不聽好人的勸導,忠言逆耳;反而輕信壞人的話,面對壞人無法分辨,經常被牽著鼻子團團轉。其實, 只要心存正直,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就不會被「鬼牽蹓蹓走」。
吃匏仔無留種」~第十九週週報1231~0104
「匏仔(pû-á)」是葫蘆瓜,俗稱瓢葫蘆,匏仔都是吃嫩的,連籽一起煮食,越嫩的越好吃。「匏仔」是一年生的農作物,如果把所有的匏仔都吃了,來年 就沒有匏仔可吃,所以農家在採摘嫩匏時,都會預先留幾個較好的,讓它繼續長大成熟,等瓜熟採摘曬乾,取種籽明年再播種,外殼可當水瓢用。「吃匏仔無留種 (chiàh pû-á bô lâu chéng)」,這句話是在諷刺做事不留後路,短視近利的人,奉勸為人處世要瞻前顧後,切莫殺雞取卵。
願要做牛 免驚無犁通拖」~第二十週週報0107~0111
台灣早期農村用牛耕田,不管是水牛還是黃牛,都得拖犁耕田,水牛用來犁插秧的水田,黃牛用來犁種雜糧的旱田,有時也用來拉車載物,跟著主人終年忙碌。 「願要做牛(goan boen cho gû),免驚無犁通拖(bián kian bô lê thang thoa)。」這句話是用來譬喻人只要願意吃苦耐勞,不用怕沒有工作做,好比牛拖犁一樣,到處都有工作機會。奉勸世人切莫好高騖遠,妄想錢多事少離家近的 好差事,終究高不成低不就,好逸惡勞,成天遊手好閒;只要有決心肯勤勞苦幹,不挑剔工作,以台灣錢淹腳目的環境條件,哪裡找不到工作呢?
用伊的土 糊伊的壁」~第二十 一週週報0114~0118
從前農村的房子都是「土角厝(thô kak chhù)」,用土塊沏成牆壁,再用泥漿混合碎稻草塗抹在牆壁上。「用伊的土(iōng  i ê thô),糊伊的壁(kô i ê piah)。」是指用對方的土來糊對方的牆壁,比喻把對方的資源用在對方身上,自己並沒有損失,好比「羊毛出 自羊身上」,也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意味。以前農業社會裡,生活普遍不富裕,家裡碰到要嫁女兒,手頭緊,沒有多餘的積蓄辦嫁妝,只得參照男方送 聘金的厚薄去辦嫁妝,這就是「用伊的土,糊伊的壁。」
有錢補冬無錢補鼻孔」~寒第一週週報0114~0118
 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生活較節儉,平常生活省吃儉用,很少大魚大肉,只有進入冬天,才燉煮補品補身體,一般叫「補冬」。有錢人家用雞鴨燉八珍補冬,香氣四 溢,沒錢人家只好用鼻子聞聞別人家補冬的香味。這句話有勸化世人「安貧樂道」的意思,也就是說吃喝之事,有錢多花一點,沒有錢就少花一點,切莫寅吃卯糧, 「有錢補冬(u chîn pó tang),無錢補鼻孔(bô chîn pó phin khang)」,以免淪為「月光族」。

台語典故(100-2)

台語典故(100-2)
春寒雨若泉~第一週週報0206~0210 
  農業時代農作是依照二十四節氣運作,二十日節氣之首是「立春」,在國曆23日至5日之間,表示春天開始,一元復始,草木開始發新芽。先民有句農諺「春寒(chhun kôan)雨若泉(hō ná chôan)」,立春過後春天氣溫低則多雨,春雨綿綿滋潤大地,春耕不愁缺水,春天天氣愈寒冷,春雨就猶如湧泉般,農田裡播種插秧之灌溉用水不匱乏。
牛牽到北京嘛是牛~第二週週報 0213~0217
  「牛牽到北京嘛是牛(gû khan kàu pak kian mā si 」, 意思是說一個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為什麼用「牛」不用「豬」或其他動物比喻呢?而且非牽到「北京」不可呢?因為牛的性子較溫和,一牽就走,但卻很執拗難 以教化,即使牽到屠宰場,知道要被宰殺也不會反抗,始終不改本性。人們想,把牠牽去北京,以天子之威,希望把「牛性」改變;再者北京自古就是人文薈萃之 地,受薰陶之後能不能去掉「戆性」,結果笨就是笨,改變不了。
一枝草一點露~第三週週報 0220~0224
  「一枝草(chit ki chháu) 一點露(chit tiám lō)」, 這句話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裡,常常用來鼓勵人們,勤勞工作自然能豐收,就像連一枝小草,上蒼也會賜給它一點露水,讓它有生機,人也是如此,只要按部就班辛 勤努力,自有上蒼的眷愛。李白「將進酒」詩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異曲同工之妙,每一個人有其不可取代的特質,不論如何,要能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 己,建立自信心,發揮自己的潛能,必有一番成就。
雞仔腸 鳥仔肚~第四週週報 0227~0303
  牛、馬都是屬於大型動物,牛腸、馬肚可以容納很多食物;相較之下雞腸、鳥肚就小多了,雞的腸子細細的,鳥的肚子是小小的短短的,裝不下多少東西。「雞仔腸(ke á tng) 鳥仔肚(chiáu á tō),是形容一個人器量狹小,心胸狹窄,也就是說一個人無容人之量,典型的小氣鬼。
一粒米百粒汗~第五週週報 0305~0309
  台灣早期 農村沒有機械式農機使用,農夫每天頂著烈日,赤腳赤膊趕著牛踩在泥土裡耕種,彎著腰播種、插秧、鋤草,直到收割曬榖,全靠勞力作活,即使中午太陽正炎熱, 農夫還是在田裏頭辛勤耕作著,身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滴在稻禾生長的泥土中。唐朝詩人李紳「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之盤中飧,粒粒皆辛 苦。」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米飯時,可曾想到「一粒米(chi lia bi)百粒汗(pan lia kôa)」這句話的寓意,珍惜米飯食物,切莫任意糟蹋糧食,更喚醒世人要懂得感恩惜福。
寵豬抬灶 寵囝不孝~第六週週報 0312~0316
  早期台灣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豬,除了餵食餿水外,為了讓豬仔快快長大,好賣錢貼補家用,會採摘地瓜葉、莧菜、蘿蔔葉、根莖類菜葉或野菜,剁碎 後用大灶煮熟餵豬,仔豬習慣到廚房等著吃,長大了爾而會逃出豬圈,到廚房找食物,用口鼻撥動餿水桶,甚至連大灶都弄壞了,這下子主人損失慘重,只怪仔豬時 沒關好。就像過於溺愛小孩,小時沒有養成好習慣,放任縱容,等到長大了父母管不了,終日遊手好閒,不辨是非,甚至忤逆不孝,這就是「寵豬抬灶(sêng ti giã chàu) 寵囝不孝(sêng kign put hàu)」。「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值得世人再三省思。
橫柴舉入灶~第七週週報 0319~0323
  台灣早期家家戶戶都用灶烹煮食物,閒暇之餘必須撿拾木頭當柴火,太長的就得鋸成約二尺長,太大的就要劈成小片,才能放入灶裡燒(台語舉入(giâ jip)就是放入的意思)。先民為了討吉利,建造灶口都必須經過「文公尺」丈量,大灶的灶口寬度在一尺四左右,取「進財」或「興旺」;而小灶的灶口寬度為七寸取「大吉」。太長或太大的柴薪就放不進去了,硬塞是會把灶弄壞的,更何況橫著是放不進去,「橫柴舉入灶」(hoâin chhâ giâ jip chàu)就用來形容一個人蠻橫不講理,做事「橫霸霸」(hoâin  pà)
佇高山看馬相踢~第八週週報 0326~0330
  (khiā)是站立的意思。「佇高山看馬相踢(khiā kôan soan khòan bé sio that)」 是指人站在高山上,看著山腳下的馬相踢相鬥的意思。用來譬喻隔岸觀火或隔山觀虎鬥,事不關己,對眼前的災禍漠不關心,且帶有幸災樂禍的意思。用來形容當大 家為了某些事情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某人非但不伸出援手,反而袖手旁觀;朋友之間因細故發生爭執或吵架,不幫忙勸止勸解,卻在一旁冷眼旁觀者;或有些人身 處是非當中,始終保持中立,不捲入是非圈,置身事外者,這種人就是「佇高山看馬相踢」。
捎無寮仔門~第九週週報 0402~0406
  (sa,ㄕㄚ)是瞎抓的意思。從前台灣農村住三合院,會在厝邊或厝後用木頭或竹管、稻草等搭設簡陋的「寮仔(liâu á)」,用來放置農具和雜物,或供給家禽晚上棲息,這種「寮仔」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明顯的門,大概只有主人家自己才知道怎樣進出,外人就不容易找到出入的門,對外人來說真是「捎無寮仔門(sa  liâu á mng)」。這句話常用來譬喻做事情莽撞草率,粗心大意不專注,毫無目標抓不到竅門。
押雞不成孵~第十週週報 0409~0413
  早期農家放養土雞,母雞在繁殖期會找適當的地方築巢下蛋,一天下一顆蛋,大約生二十顆蛋左右,等到不再下蛋了母雞才會開始孵蛋,這樣小雞才會同時孵化,下蛋期間母雞只會保護著蛋窩裡的蛋而不抱孵 ,即便押著牠,母雞也不會在窩裡孵蛋;進入孵蛋期如果把蛋窩移動了,母雞仍然會蹲在舊巢裡,押著母雞到新窩也是沒有用的,這就是「押雞不成孵(ah ke  chian p)」。這句話用來比喻強迫一個人做他不樂意做的事,不會有好的結果,只是白費心力而徒勞無功。
呷碗內洗碗外~第十一週週報 0416~0420
  吃飯的時候是把飯、菜食物盛裝在碗內,用餐後碗內沾有食物殘留的渣或油湯,必須洗乾淨後,下一餐才能再用。如果不把碗內洗乾淨,反而把碗外部洗得乾乾淨淨,留下碗內的污穢孳生細菌,這種「呷碗內(chiáh óan li) 洗碗外(sé óan ga)」的做法實在是本末倒置不合情理。在現實社會裡,有些人雖然受到朋友的恩惠,卻出賣了朋友;遇到好友和別人起紛爭,卻反過來幫助外人;在公司裡領取高薪,卻盜賣商業機密給對手。這些不忠、不仁、不義吃裡扒外的行為,都是「呷碗內洗碗外」。
做賊一更 顧賊一瞑~第十二週週報 0423~0427
  「更(ken)」是古時候用來計算夜間時刻的單位,一更有兩小時,晚上七點到九點是頭一更,清晨三點到五點就是「五更早」,「一瞑(chih mê)」分成五更。「做賊一更(chò chhát chih ken) 顧賊一瞑(kò chhát chih mê)」 是指做賊偷東西只要兩個小時,就可以把東西偷到手;但是,要防止小偷來偷東西,卻要花一整夜的時間。小偷出手只要短短的時間,讓人防不勝防,道高一尺魔高 一丈,要防小偷就需煞費苦心。心存歹念做壞事只在一念之差,要成就一件好事卻要走漫長的路,損人不利己的事不可為,傷天害理的歹路千萬不要走。
紅姨順嘴尾~第十三週週報 0430~0504
  臺灣民間到處都有神壇,有些人迷信求神問卜,遇到病痛或諸事不順,就會到神壇求助乩童消災解厄。乩童起乩時會在額頭綁一條紅布條,因此,男乩童就被稱為「紅頭仔(âng thâu á),女乩童就是「紅姨(âng î)」。乩童口中念念有詞,一般人聽不懂他講的話,必須透過「桌頭(toh thâu)」口譯溝通,有經驗,道行厲害的「桌頭」,會很技巧的向求助信徒問話,一問一答之間,引導信徒說出內心的話,乩童就會猜測信徒心理的矛盾,順著信徒的話意接話,讓信徒覺得乩童講得很準。「紅姨順嘴尾(âng î sn chhi bóe),這句話是形容有些人沒有主見,虛情假意盲從附和,逢迎奉承順人心意。
起厝動千工 拆厝一陣風~第十四週週報 0507~0511
  台灣早期鄉下房子大部份是「土角厝」,蓋房子(台語叫起厝khi chhù)前必須先用泥土加碎稻草和水,用腳踩成泥漿,再用木盒做成「土角」(thô kak),曬乾後砌成房子,慢慢的才演進到用磚塊蓋房子。台語「工」(kang)也作時間用,「一工」就是一個人做一天的工時。起厝動千工(khí chhù tang chhian kang),拆厝一陣風(thiah chhù chit chùn hong),意思是說蓋一棟房屋時,要動用許多工人和很長時間,從地基開始一磚一瓦的砌築,但是拆房子時卻像刮一陣風,不一會兒功夫夷為平地,變成瓦礫一堆。這句話是用來警惕世人「興家難,敗家易」。
家己種一欉 卡嬴看別人~第十五週週報 0514~0518
  「家己(ka ki)」是自己的意思。「一欉(chit châng)」是一棵的意思。喜歡欣賞花草樹木的人,自己栽種一棵,勝過去看別人的花木。自己親手種的花木,時時刻刻都可以欣賞它的美麗和香氣,愛怎麼看就怎麼看,不必受別人的限制或臉色,別人的再怎麼漂亮,終究還是別人的。「家己種一欉(ka ki chéng chit châng),卡嬴看別人(khah n khōan bat lâng)。」這句話有「求人不如求己」的意義,用來鼓勵世人習得一技在身,不怕沒有飯吃,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就,不如積極奮發向上,自立自強,一步一腳印開創人生前途,來得更實在。
葉仔毋挽不成欉 囝仔沒槓不成人~第十六週週報 0521~0525
  早期農夫種菜,從栽種菜苗、除草、澆水都是靠人工,菜苗成長的過程必須經常把老的葉子摘掉,才不會腐爛而影響生長;如果那些不要的葉子不摘除,就不會長成一棵一棵碩壯的菜,這就是「葉仔毋挽不成欉(hioh á m bán  sêng châng)」。用這句話來引申「囝仔沒槓不成人(gín á  kông  sêng lâng)」, 小孩子行為有偏差開始學壞時,做父母的一定要加以責罰教導,才不至於再犯錯,「沒槓不成人」是不打不成器的意思,是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現代的人,生養子 女少,個個都像寶,罵不得碰不得,小時候不教,長大的時候就教不動,「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過分溺愛最後是「寵豬抬灶,寵子不孝」的結果。
時到時當 無米煮番薯湯~第十七週週報 0528~0601
  「蕃薯」(han chî)就是地瓜,台灣先民生活困苦,有錢人家是三餐白米飯,窮苦人家是地瓜飯,所以米飯中地瓜摻越多的表示越貧窮,因為地瓜是到處可以生長,不值錢的作物,從前是拿來餵豬的。「時到時當(sî kàu  tng),無米煮番薯湯(bô  chí han chî thng)。」,這句話是指家裡窮到連買米的錢都沒了,最後只得吃地瓜湯,用來形容事情到頭來,自然有因應之道,「窮則變;變則通」,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意思。
好子好 歹子不如無~第十八週週報 0604~0608
  (chhit thô)」是玩樂的意思。從古至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盼望的事,孩子小的時候被照顧的無微不至,尤其現代少子女化,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從小疼愛、寵愛有加,長大後發展各有不同。「好子好(hó kián hó chhit thô),歹子不如無(phâin kián put  bô)」 這句話道盡了父母的心境,有好的子女,父母無後顧之憂,享天倫之樂,輕鬆愉快,有好心情遊山玩水。相反的,養了不肖的子女,不受教,經常惹是生非,父母天 天操煩生氣,受盡痛苦煎熬,再多的愛都會用盡,只有感嘆「不如不要生」。這句話在奉勸為人子女的,應該體會父母的苦心,不要讓父母操心才是對的。
平平路跋倒人~第十九週週報 0611~0615
  「跋倒(poah tó)」是跌倒的意思。從前沒有柏油路面,馬路都是石頭路,坑坑洞洞,走起路來顛簸難行,非得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跌倒。「平平路跋倒人(pên pên lo poah tó  lâng)」這句話是指走在平坦的路,往往放鬆心情,不注意突發狀況,難免遇到挫折;反而是處在困境,步步為營,不易出差錯。「平平路跋倒人」這句話提醒大家莫忘「居安思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事不可大意。
有志氣查埔會掌志 有志氣查某會伶俐~第二十週週報 0618~0622
  「查埔(cha po)」是指男人。「查某(cha bó)」是指女人。從前保守的農業社會裡,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男人在外耕種、工作打拼,努力賺錢維持家計;女人則在家裡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有志氣查埔會掌志(u chi khi cha po e chiún chi),有志氣查某會伶俐(u chi khi cha bó e léng li)。」先民用這句話來鼓勵年輕夫婦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樂相處,營造家和萬事興的氣氛。有志氣的男人,展現立志向上的決心和勇氣,全心全力努力為事業奮發不懈,扛起一家生計;有志氣的女人會很伶俐,勤儉持家,接待客人進退應對賢慧,家庭和諧。
西北雨 落不過田岸~第二十一週週報 0625~0629
  「田岸(chhân boan)」是指田埂。「西北雨」是臺灣夏季常見的午後雷陣雨,先民把西北雨稱「風時雨」或「日頭雨(太陽雨)」, 晴朗的豔陽天,忽然間一陣烏雲飄來,一陣昏暗,接著一陣涼風,然後就是大顆大顆的雨滴從天而降,常把戶外行人和田間耕種的農夫淋的措手不及,這種西北雨來 得快,去得也快,下雨的地區也不大,常會產生「東邊下雨西邊晴」的奇景,臺灣夏天日照較強,四面環海造成對流旺盛,就容易形成對流雲,是小範圍局部性降 雨,臺灣農諺「西北雨(sai pak ho) 落不過田岸(loh be kòe chhân hoan)」就是描寫這種夏天氣候的奇景。
暗頭仔呷西瓜  半暝仔反症~暑輔週第一週0702~0706
  「暗頭仔(àm thâu á)」是指傍晚黃昏時刻,剛進入夜晚的時候。「半暝仔(poàn  á)」是指半夜的意思。「西瓜(si koe)」 汁多味甘甜,具有生津止渴,消暑利尿的功效,是夏天很受歡迎的水果,但屬性寒,身強體壯者多吃無礙,體質虛寒的不能多吃,如果貪一時口腹之快,會引起消化 系統過度寒涼,導致腹瀉。而且,台灣早期生活困苦,西瓜都切成一片一片賣,衛生條件差,容易招引蒼蠅傳染病菌,而引發腸胃炎腹痛腹瀉。「暗頭仔吃西瓜(àm thâu á chiah si koe),半暝仔反症(poàn  á hoán chèng)。」這句話是用來形容,本來約定好好的事情,突然反悔變卦,也是喚醒世人做事要講信用,切莫出爾反爾。
三年一閏 好歹照輪~暑輔週第二週0709~0713
  在曆法上陽()曆每四年一閏年,即二月會多一天(像今年二月有二十九日就是閏年);而陰()曆則是每三年一閏,閏年會多一個月稱閏月,閏月是從一月依序輪流。「三年一閏(san  chit jun),好歹照輪(hó pháin chiàu lûn)」。是比喻人事變遷,好的壞的輪流著,不會永遠都好運,也不會永遠是壞運,即使失意困頓也不必懷憂喪志,好運也許馬上就輪到你了,因此,縱然處在安穩平順好運的時候,也不要自滿自傲。另有一句台語「囂張冇落迫久」提醒世人要懂得謙虛,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吃果子拜樹頭~暑輔週第三週0716~0720
  台灣早期,家家戶戶在庭院空地種植果樹,常見的有荔枝、龍眼、番石榴、蓮霧、芒果等,供自己食用,多了就送給親朋好友分享,想要豐收,就得好好照顧果樹,才有「果子(kóe chí)(就是水果)」可吃。現代果農專業化栽種水果,也要經常施肥、修枝、除蟲害,細心照料,果樹才能開花結果,樹幹愈健壯,愈能長出碩大香甜的果實。「拜樹頭」,並不是一定要對果樹拈香膜拜,其意義,一則要照顧好果樹,一則是感謝果農的辛勞。「吃果子拜樹頭(chiah kóe chí pài chhiu thâu)」,這句話是形容人要飲水思源,感恩圖報,不忘根本。
雙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暑輔週第四週0723~0727
  人從呱呱落地開始,在小的時候不管吃喝拉撒睡,都來自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照料,擔心挨餓著涼,深怕稍有不慎生病受傷。儘管父母對於養兒育女是一種不求 回報的犧牲,但為人子女的往往體會不出父母的心情,甚至有些人不懂得孝順父母。但是,等到結婚生子,雙手抱著自己的孩兒時,才真正體會到父母當初的苦心。 「雙手抱孩兒(siang chhiú pho hai jî),才()知父母時(chiah chai pe  sî)。」這句話是在喚醒世人要懂得孝順父母。

台語典故(100-1)

台語典故(100-1)
百日恩不比一時怨」~第一週週報0829~0902
  自古以來「吃人一口,還人一斗。」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道理,知恩圖報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倫 理。在最無助最需要別人援助的時候,受到別人的幫助,那怕是區區小惠,也要銘記在心。然而,在現今人浮於事的社會裡,找個工作不容易,有些人好不容易受老 闆賞口飯吃,剛開始時懷著感激的心,但是,有朝一日有絲毫不順其意,竟反目成仇,怨由心生,恩將仇報的比比皆是,世風日下,叫人不寒而慄。即便百日有恩於 人,也未必稱謝,難怪有人認為善門難開,一時不見續惠,便怨恨叢生,「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不就是這個意思嗎!「百日恩不比一時怨(pah jit in put pí chit sî óan)」這句諺語不禁讓人感嘆一時怨抹煞百日恩;人們應該常懷凡事感恩惜福的心。
一千兩銀 不值得四兩命」~第二週週報0905~0909
臺灣民間流傳一種「算命不求人」,能知自己吉凶之八字禍福算命術,從出生的年、月、日、時辰換算重量,合算總兩數,就可查出一生富貴或貧賤, 通常都會印在「農民曆」裡,從「二兩一錢」到「七兩一錢」的命格,重量越重越享榮華富貴。「四兩命」是平凡勞碌的命,雖然沒能享榮華富貴,但是只要認命勤 勞努力,不怨天尤人,勤儉持家,安貧樂道,一點一滴的積蓄也能致富。相反的,即使擁有千兩銀子,如果不從事勞動,坐吃山空,再多的銀兩,再多的家產也會有 花光的時候。先民用「一千兩銀(chit chheng niú gîn)不值得四兩命(m tát tit sì niú mia)」這句話勉勵後人,不要羨慕別人擁有的財富,努力打拼也能出頭天。
一理通 百理同 萬理徹」~第三週週報0913~0916
仔細想想世間的各種道理都有其共同性,每個事物都有相關連性,所以不論學習文理或技術,用對方法掌握要領,就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老師在課 堂教的知識,能夠專心聽講就能「聽話頭 (thian  ōe  thâu)」,知話尾(chai ōe  bóe)。」孔夫子講「吾道一以貫之」,在強調任何道理都有其知識的源頭,把基礎原理弄懂了,其他的都是這些基礎原理的應用,即是「一理通(it  lí  thong),百理同(pah  lí  tông)。」讀書求學問碰到不會的,絕對不要怕困難,可以去請教老師或是問同學,一定要設法把關鍵的竅門打開,如此一來再深奧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很快 的瞭解透徹,自然可以「一理通,萬理徹(bān  lí  thiat)。」
少年擔燈心 老來擔秤鉈」~第四週週報0919~0923
從前的人點油燈,是用燈心草的莖作燈心。燈心草莖重量非常輕,而磅秤的「秤鉈」重量就非常重,二者相比較十分懸殊。用這兩樣東西,來比喻工作 的輕重和生活的苦樂,相當的貼切寫實。年輕力壯的時候,怕吃苦好逸惡勞,過著像挑燈心那麼輕鬆愉快的日子,不懂得充實自己,也不懂得積蓄,等到年老時必然 無以為生,就好像擔秤鉈一樣,會壓得喘不過氣來,那時候才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認真打拼。「少年擔燈心(siàu liân taⁿ teng sim),老來擔秤鉈(ló lâi taⁿ chhìn thûi)。」奉勸世人趁年少奮發圖強,人要先苦才能後甘,切莫自恃家富年輕,貪圖享樂,先「甘」為快,到時候「苦」日子就會跟隨在後頭。讀書求學也是一 樣,年少時多讀一點書,將來在社會上才能有競爭的潛力,謀得一份好工作,以免落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地步。
青盲ㄟ有目金ㄟ牽」~第五週週報0926~0930
「青盲ㄟ(chheⁿ  me  e)」是指眼睛看不見的人(盲人)。「目金ㄟ(bák kim e)」是指一般明眼的人。「牽(khan)」是指用手牽著走的意思。從前盲人的輔具不發達,盲人外出只得靠明眼人牽著走,「青盲ㄟ有目金ㄟ牽」,盲人也能 行動自如,過著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這句話「青盲ㄟ」泛指愚笨或缺乏經驗的人,如果可以得到聰明人或有經驗的指引,就像盲人有明眼人牽著走一樣,他們也能 進步神速。在這個社會裡,人與人相處需要更多的關懷,有能力的人不要吝惜支助別人,隨時伸出援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使人間處處有溫暖。
死田螺浮做伙」~第六週週報1003~1007
「作伙(chò hóe)」是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早期農村沒有農藥汙染的時候,在稻田裡或田間的水溝、池塘裡處處可以看見「田螺(chhân le)」,田螺可以煮食,是餐桌上的一道佳餚。田螺死在水中螺肉腐爛後,只剩下空殼浮在水面,任由水流或風吹,漂浮聚集在一起。「死田螺浮做伙(sí chhân le phû chò hóe)」,先民用「死田螺」來隱喻一些不務正業,違法犯紀的人,這些作奸犯科的壞人通常是臭味相投而經常聚在一起。現今社會裡吸毒販毒、走私賭博、飆車 族這一類的人就像「死田螺浮做伙」一樣,藏身在社會黑暗的角落裡為非作歹。
豬窩毋值狗窩燒」~第七週週報1011~1014
從前農村裡家家戶戶都養「豬」和「狗」,但是兩者受到主人照顧的待遇有天壤之別,農家養豬是為了要增加收入,豬養在豬檻裡,主人照三餐餵食,幫牠 洗澡,清理排泄物,希望豬快快長大,賣了錢貼補家用,豬檻再乾淨舒適,也是短暫的享受,幾個月的光景就得被主人賣進屠宰場。但是養狗就大不相同了,主人只 餵養早餐、晚餐,中餐不餵食以免養成懶狗,不管天氣寒暑或刮風下雨,都只能窩在牆角,幫主人看門,雖然沒有像豬舍一樣能遮風避雨,但狗始終守著自己的地 盤。「豬窩毋值狗窩燒(ti siu m tàt káu sio )」意指豬檻再怎麼舒適也沒有狗窩溫暖,自己的家再怎麼不堪,但畢竟是自己生長的地方,有自己的親人,有回憶、有溫暖、有安全感,不管怎麼樣,家總是自己 的家好。
開嘴蚶仔粒粒臭」~第八週週報1017~1021
「蚶仔(ham á)」是水中貝殼蛤蜊的一種,市場上常見的文蛤也稱「蚶仔」,買「蚶仔」的時候,大都會把兩個蚶仔相碰撞敲一敲,聽聽聲音就知道是好的還是壞的,聲音低沉 開了口的蚶仔是死的蚶仔,會發出惡臭味,放到鍋裡烹煮,整鍋的蚶仔都會被汙染臭味,所以「開嘴蚶仔(khui chhùi ham á)粒粒臭(liap liap chhàu)」,這句話用來形容有些人經常開口胡說八道,一派胡言,滿嘴髒話。在團體裡也常有做事不力,經常搞狀況捅樓子的人,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凡 是謹言慎行,不要成為害群之馬,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工作伙伴。
欠錢走(跑)主顧」~第九週週報1024~1028
「主顧(chú kò)」是指主要的顧客,經常到店裡光顧的熟客人,有時稱「主顧客」或「老主顧」。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生活較困苦,賒帳的風氣很 盛,做生意的人,偶而遇到熟客人手頭不方便,也會通融一下,守信用的人有了錢就會趕快還清。有時候遇到主顧欠錢不還,主顧礙於面子,乾脆不到店裡光顧,免 得老闆向他催討賒欠的錢而難為情。「欠錢走(跑)主顧(khiàm chen cháu chú kò)」這句話意指常客一旦開始賒欠,有可能經濟亮紅燈了,一者礙於顏面不敢再光顧,一者要防微杜漸,免得落得血本無歸。
一日煩惱日落申 一暝煩惱雞報寅」~第十週週報1031~1104
自古老祖先將一日分成十二時辰,每一個時辰有兩個鐘頭,深夜十一點到隔日一點叫做「子時」,一點到三點叫做「丑時」,清晨三點到五點就叫「寅 時」,是雞鳴報曉時分,而下午三點到五點就叫「申時」,是日落黃昏時刻。「雞報寅」、「日落申」是表示「透早(thàu chá)」到「透暗(thàu àm)」,是一整天的意思。從前當父母的常常對自己的兒女放心不下,整天煩惱兒女的事,「一日煩惱日落申(chit jit hoan ló jit lóh sin),一暝煩惱雞報寅(chit me hoan ló ke pò in)。」道盡天下父母心;有些人對事情總是放不下,凡事喜歡往壞的方面去想,成天煩惱東煩惱西,惦記著子女安危,食不下嚥,當父母嘮叨的時候,為人子女 的應該體會父母的用心良苦。
一更窮  二更富  三更起大厝  四更拆袂赴」~第十一週週報1107~1111
古時候的人把一夜分成五更,一更的時候還是窮人家,到了二更變富有了,三更的時候就蓋豪宅享受富豪人家的生活,到了四更的時候卻已經是衰落潦倒, 等不到五更,天還沒亮就得走路避風頭,連家當都來不及帶走(袂赴就是來不及的意思)。「一更窮(chit ken  sàn),二更富(jì ken hù),三更起大厝(san ken khi toa chhù),四更拆袂赴(si ken thiah be hù)。」這句話是用來形容人生起起落落,轉瞬間變化無常,令人難以預料一夕之間事情會有怎樣的變化。人如果願意吃苦耐勞,勤儉打拼一定會富有,有了財富 就應該守成;如果賺了錢就染上吃、喝、嫖、賭、毒等惡習,往往會落得傾家蕩產,再多的財富也可能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積沙能成塔,勤儉也能致富,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但是,如果財迷心竅想用不正當的手段一夜致富,終究是「僥倖錢失德了(hiau heng chin sit tek liáu)」。
一暝全頭路 天光無半步」~第十二週週報1114~1118
「一暝(chit me)」是指一整夜的意思。「天光(thin kng)」是指天亮的意思。「頭路(thau lo)」是指工作、做事情的意 思。「一暝全頭路(chit me choan thau lo),天光無半步(thin kng bo pòan po)。」是指一個人整個晚上腦海中想了很多計劃,很多事情要做,可是到了天亮以後,卻甚麼也做 不出來,都是行不通的,一點法子也沒有。這句話比喻空有計劃和夢想,卻沒有辦法付諸行動,有些人好高騖遠,光說不練,空有一堆點子卻淪為紙上談兵,唯有務 實的行動,才能實現理想與目標。
一粒田螺九碗湯  三粒田螺一醃缸」~第十三週週報1121~1125
「田螺(chhan le)」是有螺旋外殼的軟體動物,生長在田間河溝裡。「醃缸(am kng)」是用陶土燒製的大醬缸,可用來醃製食物。「一粒田螺九碗湯(chit liap chhan le káu óan thng),三粒田螺一醃缸(san liap chhan le chit am kug)。」是描寫早期農村社會生活困苦,大家儉樸過日子,農閒時到河溝撿拾田螺,烹煮配飯,但是即便是一粒或三粒田螺,要煮成九碗湯或 醃製一缸,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這句話被用來比喻一個人講話愛吹牛,經常言過其實,做事不實在,往往華而不實。
有頭殼  免驚無烏紗帽好戴」~第十四週週報1128~1202
自古至今,常會有人感嘆時不我與,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別人的機會總是特別好,而自己卻遇不到伯樂,只會怨天尤人,從來不想充實自己,腦袋裡空空 的,卻又想著能有一官半職,甚至夢想著一步登天。「有頭殼(u  thau  khak),免驚無烏紗帽好戴(bián  kian  bo  o  se  bo  hó  tì)。」這句話中「有頭殼」是指知識豐富學問淵博的意思;其實只要肯努力,有真實力真本事,就不用擔心沒有出頭的機會。
一斗卡贏九石」~第十五週週報1205~1209
「斗(táu)」是古時候用來量米的一種量器,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chioh)」。「一斗卡贏九石(chit táu khá ian káu chioh)」是指一斗的白米,比九石的粗糠更值錢;引申為少量的精品,勝過眾多的粗劣品。現實社會裡競爭激烈,各行各業講求效率,重質不重量,一個有 用、好用的人,勝過十個飯桶,人多不見得有用,精良更顯得重要,年輕學子應該多充實自己的實力,將來才不會被淘汰。
九頓米糕無上算  一頓冷糜撿去放」~第十六週週報1212~1216
「上(chiun)(癢的台語言)」,「無上算」是指不算數或不記在心上的意思。「冷糜(léng moai)」是指冷粥的意思。「撿去放(khioh khi khng)」是指把東西放置在某處,即放在心上的意思。從前農業社會民生貧乏的年代,米糕算是很不錯的料理,而吃冷稀飯相對就差多了。從前媳婦侍奉公婆, 給公婆吃隔夜的冷粥,會被認為是不孝順。「九頓米糕無上算(káu tng bí ko bo chiun sng),一頓冷糜撿去放(chit tng léng moai khion khi khng)」。意思是說平時別人給再多的好處,都被視為理所當然,過去的好事不記在心上;但是,偶而有些許的不週到或不滿意,就惦記在心上。其實人與人相 處,能相互包容體諒,才能共享和諧。
目睭看在粿 腳踏在火」~第十七週週報1219~1223
從前農村過年過節都會「做粿(chò  kóe)」來拜神明,「粿」是米做的,蒸「粿」時先用大火,等到「粿」快熟時,就把爐內的柴火退出,放置在爐灶邊,只留下一些餘燼把「粿」悶熟。剛蒸好出 籠的「粿」又軟、又香,如果眼睛只看著蒸籠的「粿」,不小心腳卻踩在火堆上。「目睭看在粿(bàk chiu  khòan  ti  kóe),腳踏在火(kha  tàh  ti  hóe)。」這句話是形容人短視近利,瞻前不顧後,即使身處險境而不自知。
當官清廉  吃飯攪鹽」~第十八週週報1226~1230
以前當官為公僕的,薪俸微薄,必須節省開銷,省吃儉用才能勉強養家活口。「做官清廉(chò  koan  chheng  lian),吃飯攪鹽(chiah  png  kiáu  iam)。」是形容當官清廉,不貪非分之財,處事廉潔守正不阿,過著粗茶淡飯清苦的生活。這句話在古時候是為官的標準,表示清官一生為百姓謀福祉,沒有享 受富裕奢華的日子。反觀現實社會裡有不少官員、政治人物,擁有權勢就想盡辦法弄錢,過著富裕奢華的生活而不自省。
死豬鎮條」~第十九週週報0102~0106
早期農村圈養豬隻的豬舍就叫「豬條(ti  tiau)」。「鎮條(tin  tiau)」就是佔用豬圈空間的意思。農家養豬是希望豬長大賣錢增加收入,但是萬一有病死豬,就得趕快把牠清理掉,免得佔空間又破壞衛生。「死豬鎮條 (si  ti  tin  tiau)」是一句罵人的話,諷刺一個人沒有用到了極點,就像一頭死豬一樣,卻仍然佔有一個位子,浪費空間,好比有些人尸位素餐,佔缺不做事,實在令人討 厭。其實,每一個人都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善盡自己的本份,發揮存在的價值,才能成為受歡迎的人。
一牽成  二好運  三才情」~第二十週週報0109~0113
      「牽成(khan  chian)」是指有貴人提拔、相助。「好運(hó  un)」是指有好時機、運氣。「才情(chai  cheng)」是指有才氣、能力。「一牽成,二好運,三才情。」這句話在強調一個人的成功,要有各方面的條件相配合,要有才氣有真本事,發揮自己的能力, 碰到好職缺時,才能受到賞識與提攜。但是,有些人經常怨嘆懷才不遇,生不逢時,做事情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工作熱忱,工作態度不好,不與人和諧相處,這種人 即便有再高的能力,恐怕千里馬也很難遇到伯樂。

台語典故(98-2)

台語典故(98-2)
「一樣米飼百樣人」〜0222-0227週報

  自古以來「米(bí)」就是台灣百姓三餐的主食。同一家庭裡的人,天天吃同一鍋飯,卻養活了不同性格,不同際遇的一家人。社會上,雖然大家也吃同樣的 白米飯,但是每個人個性不一樣,思想不一樣,生活習性不一樣,身份地位不一樣,政治立場不一樣……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樣。有好人;有歹人。有忠良;有奸猾。 有聰明;有愚蠢。有貴族;有平民。有富豪;有窮人。有人樂善好施;有人作姦犯科。有人道貌岸然,卻包藏禍心;有人外相醜陋,卻愛人以德。「一樣米飼百樣人 (chit iūn bí chhī pah iūn lâng)」,這句話道盡人間百態,社會上有各形各色的人,既然如此,處在多元的現實社會中,就要學習彼此包容,關懷他人,才能創造和諧的關係。
「呷老 嚼無土豆」〜0301-0306週報
「土豆」就是落花生,通常炒熟了吃,土豆堅硬,咀嚼時香脆可口。民間習俗在新年春節喜食「土豆」,常說的吉祥話「呷土豆(chiah thô tāu)呷到老老老(chiah kàu lâu lāu lāu)」。「呷老嚼無土豆(chiah lāu pō bô thô tau)」,這句話是老年人的寫照,年紀老邁,牙齒掉光了,嚼不動堅硬的土豆。年長者以「呷老嚼無土豆」自嘆體力、記憶力、視力衰退了,手腳動作遲鈍,身 手大不如前,只能自嘲「好漢不提當年勇」。年少者以「呷老嚼無土豆」自省,警醒歲月不饒人,韶光莫蹉跎,趁著年少好好努力,免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 悲」。
「騙乞食過後厝」〜0308-0313週報

  「乞食」(乞丐)總是穿著破破爛爛,衣衫襤褸,很不受人歡迎,偶而碰到乞丐,有的是給些錢打發了事,有的是走避相應不理。相傳有戶人家遇到乞丐來行 乞,主人對乞丐謊稱,「後壁厝」(隔壁鄰居的意思)那戶有錢人家已經準備食物和金錢要給他,果然很快的把乞丐打發走了。「騙乞食過後厝(phiàn khit chiah kòe āu chhù)」這種技倆,雖然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搞不好惹毛了乞丐,天天來糾纏,反而帶來更多麻煩,恐怕得不償失,不願面對問題,只會使問題更複雜。生活中 難免碰到困難,「騙吃食過後厝」這種駝鳥心態實在不足取,勇於面對問題,用對的方法,理性的解決問題才是上策。
「食尾牙面憂憂 食頭牙撚嘴鬚」〜0315-0320週報

  台灣民間習俗,做生意的商人,和農地的「頭家(thâu ke)」,在農曆每月初二和十六都以牲禮祭拜土地公叫「做牙」,順便宴請僱用的員工,犒賞員工的辛勞。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的生日,就叫「頭牙」,十二月十六 日是年尾最後一次「做牙」,就叫「尾牙」。「頭家」如果對員工不想再僱用,不好直說,就利用吃尾牙的餐宴上,將雞頭朝向不再僱用的人,讓他知道主人的意 思,員工吃尾牙時,心理總是忐忑不安,憂心雞頭那時候對著他,人人面帶憂容,所以「吃尾牙面憂憂(chiah bóe gê bīn iu iu)」。等到過完年「頭家」請吃頭牙時,表示工作上沒問題,頭家又賞給一年的工作了,心情自然愉快多了,可以一面吃,一面用指揉搓鬍鬚,悠哉悠哉的享用 美食佳餚,所以「食頭牙撚嘴鬚(chiah thâu gê lián chhùi chhiu)」。處在競爭的社會裡,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兢兢業業,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才能免於「食尾牙面憂憂」,慘遭裁員的命運。
「無名無姓問鋤頭柄」〜0322-0327週報

  從前鄉下交通不發達,地處偏僻的農村,每戶人家相距甚遠,外地人要找不熟識的親友,如果沒有確確的住址或姓名是很困難的,有時候講了老半天,也不知道 要找那戶人家,「無名無姓」確實很難找到人。「無名無姓(bô miâ bô sèn),問鋤頭柄(būn tî thâu pèn)」。這句話用鋤頭「柄(pèn)」和「姓(sèn)」對韻,指沒有姓名,就等於問農夫手裡的鋤頭柄一樣,不會有回應的。「無名無姓」有二種意義, 一則指不知所問何人?所問何事?二則指不懂得禮貌的稱呼對方,不論是何人問路或是向人請教事情,如果開口「喂,….」,那就去問鋤頭柄吧!有禮貌的稱呼對 方,再「請問」對方,一定會有滿意的答案。這句諺語在提醒世人,與人相處凡是要重視禮節,向人請益事情,千萬不能忽略應有的禮貌。
「一人看出一家 媳婦看出大家」〜0329-0403週報
  「大家仔(ta keá)」是媳婦稱丈夫的母親,就是「婆婆」的意思;稱丈夫的父親就叫「大官(ta koan)」就是「公公」的意思。從前的人很重視門風,對小孩的家教嚴謹,從小教導倫理道德,待人處世有禮數,長大後勤儉持家,光耀門楣。女子守三從四 德,相夫教子而為賢妻良母。以前男婚女嫁,全憑媒勺之言,相親後,雙方相互「探門風「(thàm bûn hong)」,除了打探對方的人品,還得探聽對方家裡每一個人的風評,才能找到門當戶對的好親家。女子出閣後,有沒有受到「大家仔(婆婆)」的疼惜,從媳 婦平日的言行表情,就不難看出婆婆的涵養,「一人看出一家(chit lâng khòan chhut chit ke),媳婦看出大家(sin pū khòan chhut ta keá)。」就是這個道理,這句話在強調家教的重要性,農業社會家裡人丁興旺,家中男女老少都懂得維護家族的聲譽;處在現今倫理道德淪喪的社會裡,家庭教 育的重要性值得大家省思。
「田螺含水過冬」〜0405-0410週報

  「田螺(chhân lê)」是一種腹足類軟體動物,外殼上尖下圓,喜好生長在水質清新,有微流的水溝裡。從前較少農藥污染的水田裡,經常可見田螺。冬天農作物收成後,大部份 的田地、水溝都會乾枯,田螺在水還沒有乾涸前,會含口水縮到殼內,用殼尖鑽進泥巴裡,只在土面留個圓形小孔,不時冒出氣泡呼吸,只要不被踐踏,縱然不吃東 西,也能度過寒冬,等到春天雨水來時才鑽出來。人處在逆境時,正如「田螺含水過冬(chhân lê hâm chúi kòe tang)」,保持元氣、志氣,蓄勢待發勿躁進,為自己找到重新出發的最好時機。貧困人家只要懂得節衣存食,忍苦度日,堅韌自守,「田螺含水過冬」,必定 能度過難關,迎向美好的春天。經濟不景氣,企業經營困難,員工放無薪假共體時艱,「田螺含水來過冬」。
「出門看天色 入門看面色」〜0412-0417週報

  自古以來人們喜歡用天候的無常,來比喻人的情緒起伏,「春天後母面(chhun thin āu bó bīn)」,用春天多變的天候,來影射晚娘的喜怒無常。「出門看天色(chhut mng khòan thin sek)」,是指出門前先觀察天氣的變化,預先知道陰晴風雨,調整穿著,準備適當的攜帶行具,以免受日曬雨淋。「入門看面色(jip mng khian bīn sek)」,和「出門看天色」相呼應,是指到別人家裡拜訪,得先觀察主人的臉色,才能進退不失禮,有事相求得先看主人好臉色再開口,才能得到相助。「入門 看面色」,這句話也常用來告誡小孩子,回到家裡看見父母的表情,要能體會父母為家計操煩,難免情緒起伏,為人子女者應多用點心,幫父母分憂解勞。
「扛轎毋扛轎 管新娘放尿」〜0419-0424週報

  從前新娘出嫁都是坐轎子,路途遙遠,一路顛簸,新娘上轎前要有萬全準備,娘家會交待不喝水,以避免途中要下轎撒尿,新娘未到夫家前下轎,不但是件麻煩 又尷尬的事,更犯了習俗的忌諱。轎夫把新娘的安全、舒適、平穩的送到新娘家,就是完成任務,新娘要不要撒尿是她自己的事,扛轎的不專心抬轎,卻去操心新娘 撒尿的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扛轎毋扛轎(kng kiō m kng kiō),管新娘放尿(koán sin niû pàng jiō)。」這句話是嘲諷一些人放著自己的正事不做,卻去管別人的閒事。
「買厝買厝邊」〜0426-0501週報

  「厝邊(chhù pin)」就是鄰居,「買厝買厝邊(bé chhù bé chhù pin)」是說買房子的時候,不僅要看房屋的外觀、格局、建材…等,更要仔細觀察左右鄰居的生活品味,以及周遭的環境品質,以免遇到惡鄰居,花大筆金錢買 了房子,卻天天受氣,生活在不快樂的環境裡。從前「昔孟母,擇鄰處。」孟母顧慮孩子受環境影響,會學到壞習慣,就是這個道理。「千金買厝(chhian kim bé chhù),萬金買厝邊(bān kim bé chhū pin)。」買房屋容易,要找到好的鄰居,好的生活環境,彼此和睦相處,才能相得益彰。
「四兩人講半斤話」〜0503-0508週報

  臺灣早期,民間生意往來,習慣用「台斤」做為重量的單位,一台斤有十六兩,半斤就是八兩。以前如果有人爭吵,長輩會對二人指責「半斤八兩」,意思指二 人都同樣有過錯。「四兩人(sì niú lâng),講半斤話( kóng pòan kin ōe)。」是形容講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四兩人卻說出八兩的話,此人分明自不量力,「膨風(phóng hong)」吹牛罷了,這句話提醒凡為人處世謹言慎行,有一分能耐,講一分話,切莫言辭誇大,不務實際。
「差豬差狗 不如家已走」〜0510-0515週報

  早期農家以養「豬(ti)」當副業,「豬」給人的評價是「吃飽睡,睡飽吃」,是罵人「懶惰」的代名詞。「狗(káu)」雖然忠於主人,但也只管看門罷 了,「笨狗」沒有能力幫主人做農耕或其他事情。差遣「懶豬」、「笨狗」做事,還不如自己(家己)動手來得快。「差豬(chhe ti) 差狗(chhe káu)不如家己走(跑)(put jû ka kē chán)」這句話是「求人不如求己」的意思,唯有具備實力和能力,才能免於緊要關頭,落得無助又無奈的窘境。
「冬瓜好看無好食(吃) 番薯好食(吃)免大條」〜0517-0522週報

  「冬瓜(tang koe)」果實雖然碩大,但是瓜肉卻淡而無味,都是被用來煮湯,夏天喝冬瓜湯清涼降火。「番薯(han chî)」就是地瓜,體型小且外表凹凸不平,烤熟了吃有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冬瓜好看無好食(tang koe hó khòan bô hó chiah)」是形容人或東西虛有其表,中看不中用。「番薯好食免大條(han chî hó chiah biáu tōa tiâu)」,這句話是人不可貌相的意思,有能力有實力最重要,千里馬遇上伯樂,好人才必定受到賞識。
「家已擔肥毋知臭」〜0524-0529週報

  以前農家的廁所都在屋外,和豬舍相連在一起,人畜的排泄物混在一起,就叫「水肥」,農夫挑著水肥去澆農作物。鄉下的孩子遇到農夫挑水肥,都會用手捏緊 鼻孔,憋氣很久,因為實在太臭了。但是農夫為了農作物生長,只好忍受著臭味,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也因為挑肥往前走,臭味隨走動的風往後面飄,「擔屎的臭 尾後(tan sái ê chhàu bóe āu)」,不覺得有什麼臭味了。「家己擔肥毋知臭(ka kī ean pûi m chai chhàu)」這句話是用來譏諷喜愛吹噓卻不知道自己缺點的人,有「馬不知臉長;猴子不知屁股紅。」的意思。
「番薯毋驚落土爛」〜0531-0605週報

 以前農家養豬、雞、鴨等牲畜,養大了可以賣錢增加收入,種地瓜(番薯)養豬是很普遍的,地瓜生命力強,即使在惡劣的環境裡,照樣生長的很好。「番薯毋驚 落土爛(han chî m kian loh thô nōa),只求枝葉代代湠(chí kiû ki hioh tāi tāi thōan)」是形容地瓜生命力強,地瓜只要在地面上,那怕是快腐爛了,也會發出新芽,長出新枝葉,「代代湠」一代一代的繁殖下去。這句話用來比喻以前的 人重視傳宗接代的觀念,雖然生活困苦,但為了家族永續生存,每個人都有著一股韌性堅強的旺盛生存意志力。
「開花滿天香 結子正(才)驚人」〜0607-0612週報

  花開的時候,香味四溢,短暫的美麗,也能令人留下賞心悅目的感覺,花朵凋謝後,結了種子就不相同了,種子成熟散落地上,又能生生不息繁殖,長成花草開 出更多更美的花朵,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開花滿天香(khui hoe móa thin phang),結子正(才)驚人(kiat chí chiah kian lâng)。」就是這個意思。這句話寓意少年得志,未必能保證以後會有成就,一定要等到「結種子」的時候,才能受人肯定,讓人刮目相看。
「摜籃假燒金」〜0614-0619週報

  「摜籃(kōan nâ)」是指手裡提著謝籃的意思。「謝籃(siā nâ)」是一種用竹片編成圓形有蓋的籃子,外表漆成紅色,用在婚嫁喜慶裝禮品或酬神拜拜裝供品。「燒金(sio kim)」就是燒香拜拜的意思。古時候婦女到廟裡拜拜,大都提著謝籃,裝些供品、金、香、燭等,以祈求平安。「摜籃假燒金(kōan nâ ké sio kim)」是描寫古時候有些婦人,提著謝籃出門,假裝到寺廟燒香拜佛,實際上暗地裡去私會情郎。這句話被用來比喻一個人以偽飾的動作,來遮掩其不欲人知的 行為,現實社會裡不乏以合法掩護非法,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勾當。為人處事應該光明磊落,切莫「摜籃假燒金」,陽奉陰違,表裡不一。
「得失土地公飼無雞」〜0621-0626週報

  「得失(tek sit)」就是得罪的意思。先民敬天敬地敬山林,與大自然和平相處,拜石頭公、拜樹王公、拜「田頭田尾土地公(chhân thâu chhân bóe thó tī kong)」,農村信仰習俗中,土地公無所不在,守護著土地、山林,敬拜土地公,祈求五榖豐收,六畜興旺,人丁平安。家禽中「雞」是用爪扒開地面上的東 西,啄食蚯蚓或小蟲。「得失土地公飼無雞(tek sit thó tī kong chhī bô kē)」,意謂著得罪土地公,土地公不賞識食物給雞啄食,雞當然就長不好了;人類不珍惜這片土地,遭受大自然反撲,豈不是「得失土地公飼無雞」的寫照嗎? 值得人們省思。這句話常用來勸人不要輕易得罪地方小官吏或權霸人物,免得諸事不利,日子不好過。
「人牽毋行 鬼牽遛遛走」〜0628-0703週報

  「牽(khan)」是指聽從他人指引或被帶著走的意思。「人牽毋行(lâng khan m kiân),鬼牽遛遛走(kúi khan liu liu cháu)」。是「人」牽不走,「鬼」牽卻跑得飛快的意思。這句話以「人」來比喻正義的「好人」;「鬼」不是指「鬼魂」,而是引申邪道的「壞人」。有些人 聽不進他人好的意見,別人好言指引卻置之不理,反而聽信偏差的言語。青少人結交損友,輟學沉迷網咖、遊手好閒、惹事生非,父母、師長相勸宛如馬耳東風,正 途不走,卻偏偏跟著「鬼(損友)」走邪路,自甘墮落,走上難以自拔的不歸路。一步錯步步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能不謹慎。
「吃碗內 看碗外」〜0705-0710週報

  中國人用餐習慣用碗筷,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都用碗盛裝,有些人手上捧著自己的飯碗,卻又看著別人桌上的菜餚,覺得別人的菜餚一定比自己的美味可口,這種 「吃碗內(chiah óan lāi),看碗外(khòan óan gōa)」的心態,羨幕別人的飯菜比較好吃;羨幕別人的工作比自己的好,常存著不知足,不滿足的心裡作祟,喜歡嫌東嫌西,抱怨所處的環境不好,一天到晚怨 天尤人,得隴望蜀,守不住手上的骨頭,卻覬覦別人的肥油。人,千萬不可「吃碗內,看碗外」,應堅守敬業樂群的精神,盡力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即便當一天和 尚,也要撞一天「好」鐘。
「好話毋出門 歹話脹破腹肚腸」〜0712-0717週報

  「歹話(pháin ōe)」是指不中聽的話,污衊造謠的話,惡意攻訐罵人的話。「好話毋出門(hó ōe m chhut mng),歹話脹破腹肚腸(pháin ōe tiùn phòa pak tó tng)」。這句話是形容人好話一句也不說,偏偏只會講些難聽的壞話,令人聽了氣到肚腸都破裂一樣,惡言傷人,只會使人氣炸肚子。這句話是在提醒人說話要 留口德,切莫經常冷言冷語傷人,其實,有時候遇到有人說了一些壞話,先別生氣,平心靜氣想一想,看看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有瑕疵;倘若心安理得,無愧於心,那 就沒有什麼好生氣的了!
「人情留一線 日後好相看」〜0719-0724週報

  人與人相處,全憑緣份,有緣才能相識,成為朋友或工作場合的夥伴,彼此融洽相處,經常替對方多想一點,多些諒解,自己才能如同圓潤的鹅卵石處事圓融; 而不是一顆尖銳的菱角石,傷了他人,也使自己寸步難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難免發生細故,留下芥蒂,「人情留一線(jîn chêng lâu chit sòān),日後好相看(jit āu bó sio khòan)。」對人付出留給人情,別人會永遠記得恩情,等待未來有機會回報,即使日後不再相見,而能「人情留一線,這「一線(一點點)」可能就是日後的 「生機」,「留」一點給別人,說不定別人會給你更多。
「桌頂吃(呷)飯 桌腳講話」〜0726-0731週報

  以前農村家庭三餐吃飯都用四方形的大桌子,四面擺放長條形椅子,大夥坐在長條形椅子上用餐,通常飯後就搬著長板凳到戶外乘涼。「桌頂(toh téng)」就是指在桌上吃飯的意思;「桌腳(toh kha)」就是下了飯桌的意思。「桌頂呷飯(toh téng chia pūin),桌腳講話(toh kha kóng ōe)。」這句話是在諷刺有些人受邀宴,表面奉承,背後卻批評主人,這種上桌吃人家的飯,下了桌說人家的壞話,吃拿人家的東西,不心存感激,卻在背後批 評、埋怨人家的不是,閒言閒語惹是非。這句話在提醒世人要懂得感恩與惜福,不要做一個吃裡扒外,「吃碗內洗碗外」,不仁不義的偽君子。

台語典故(98-1)

台語典故(98-1)
「食無三把蕹菜 就欲上西天」〜0824-0829週報

  出家修行者都是吃齋的,「食無三把蕹菜,就欲上西天」,是指吃不到三把「空心菜(蕹菜)」,修行的時間還很短,道行非常淺,就想要上西天成佛。有些人 只有一丁點兒本事,卻到處誇口說大話,不知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卻自不量力炫燿自己的能力,而妄想一步登天。「食無三把蕹菜(chiáh bô sanpé èng chhài) 就欲上西天(tióh beh chiūn se thian)」,這句話用來提醒年青人,要懂得向前輩虛心求教,學無止境,勿以現在的成就而自滿。常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沒有長期的耕耘,就不能奢望 一時的收穫。
「長工望落雨 乞食望普渡」〜0831-0905週報
台灣早期社會有錢人家,會長期雇用工人幫忙工作,主人通常會供給「長工(tng kang)」吃住,長工終年日以繼夜的辛勤工作,難得有空閒休息,偶而也會希望老天爺下場雨,因為只有下雨才可以休息而不必出去工作。「乞食(khit chiáh)」就是乞丐,他們平日以乞討過日子,有一餐沒一餐的,他們最盼望農曆七月份的中元普渡季節,各地方接連辦普渡,各家各戶也都會準備祭品普渡 「衆好兄弟」,自然是乞丐打牙祭的好時機。「長工望落雨(tng kang bāng lόh hō),乞食望普渡(khit chiáh bāng phό tō)。」這句話是形容人各有所求各有所需,各有不同的期望。在不景氣的時代裡,「時機歹歹(sî ki bái bái)」,奉勸大家下雨還是得工作,千萬別放無薪假!不論在各行各業,只要發揮敬業精神,「行行出狀元」,肯努力打拼,都有成功的機會。
「一個錢打二四個結」〜0907-0912週報

  古時候的銅錢中央有個方孔,可以方便用繩線串起來,出外時通常用粗線串起來,繫在腰間,而且還得多打幾個結,以防被偷或遺失。「一個錢(chit ê chîn)打二四個結(phah jī sì ê kat)」,這句話是用來比喻人用錢精打細算,也用來諷刺一毛不拔、吝嗇小氣「凍酸(tàng sng)」的人。生活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物價節節上漲的年代,往往讓人有入不敷出的感覺,開源不容易,總要設法節流,不妨「一個錢打二四個結」,花用金錢 精打細算,隨時看緊自己的荷包,養成節約儲蓄的好習慣,積少成多,在不景氣的環境中,能有三餐溫飽,也能多些積蓄以備不時之需。
「一個銅錢仔博不響」〜0914-0919週報

  古時候錢幣是用銅製成的,稱為「銅錢仔(tâng chîn á)」,一個銅錢放在口袋裡,不會有聲響,如果有二個銅錢放在口袋裡,走起路來就會相互碰撞發出聲響。「一個銅錢仔(chit ê tâng chîn á)博不響(poah bē hiáng)」就是「孤掌難鳴」、「半金八兩」的意思。二個人因細故爭吵,二個人都有不對的地方;二個人打架,不論誰是誰非,這二個人都是非理性的人;二 個人一起去喝酒、賭博,這二個人必定是臭味相投之徒。「一個銅錢仔博不響」這句話在提醒世人凡是三思而後行,不可失去理智,盲從隨聲附和鑄成大錯而不自 知。
「大狗爬牆 小狗看樣」〜0921-0926週報

  狗是人類最忠心的朋友,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狗看門。白天用狗鏈把狗栓在門口,等到了夜晚,庭院大門關起來,就會把狗放開,讓狗在厝前厝後隨處走 動,防止宵小入侵。大狗會趁著主人不注意的時候跳越圍牆,到外面溜躂找狗朋友玩耍,小狗也會模仿大狗的動作,很快就學會跳牆的壞習慣。「大狗爬牆(tōa káu peh chhiûn),小狗看樣(sió káu khōan iūn)。」這句話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意思,小孩子學習能力強,有樣學樣,大人應該做小孩的好榜樣,為人父母、為人師長者,應該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 和行為,小孩子也應該明辨是非,學會對的事,否則,壞習慣一旦養成,要改正是很困難的,萬一鑄成錯誤,恐將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青狂狗吃無屎」〜0928-1003週報
  早期農村耕種農作物,都是使用天然的有機肥料,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稱為「水肥」,它是 灌溉農作物最有養分的肥料。以前沒有抽水馬桶的年代,鄉下的茅廁非常簡陋,只要在糞坑上面橫跨二塊木板就解決了。大人們擔心小孩子不小心掉入茅坑,會讓小 孩子在庭院樹下「方便」。狗最喜歡吃屎,聞到「屎(sái,同「賽」國語音)」的味道,就一湧而上爭相搶食,但是,也有「青狂狗(chhen kông káu)」,到處亂跑亂竄,始終找不到「屎」在那裡,等到找到的時候,屎已經被吃光了。「青狂狗(chhen kông káu)吃無屎(chiah bô sái)」,這句話是用來形容有些人有勇無謀,做事莽撞沒有目標,到頭來空忙一場,功虧一簣,什麼也沒有得著。提醒世人,做事情要沉著冷靜,事先有縝密的 準備,從容不迫的去做每一件事。
「放屁安狗心」〜1005-1010週報

  現在的狗真是「好狗命」,有狗飼料、狗罐頭吃,甚至有些狗主人照顧「狗兒」更勝過侍奉至親。從前的狗「真歹命」,三餐吃主人吃剩的廚餘,有些主人認為 狗兒中午不給東西吃會更認真「看門」,因此,常可見到狗吃人屎的情景。「狗改不了吃屎」的習性使然,當狗聽到主人放屁聲,便以為主人要大便了,等一下就有 屎可吃,也就多所期待,其實放屁不一定是拉屎的前奏。「放屁安狗心(pàng phùi an káu sim)」這句話用在諷刺一些政治人物,說話不算話,存心敷衍了事,尤其到了選舉到處開「芭樂票(空頭支票)」,「放屁安狗心」騙騙選票罷了。人與人相 處,應該以「誠」相待,不可言而無信,否則,「放屁安狗心」這種「屁話」放多了,技倆早晚是會識破的。
「目睭皮無漿泔」〜1012-1017週報

  「目睭(bak chiu)」就是眼睛,「目睭皮」就是「眼皮」。「泔(ám)」是煮稀飯時,舀取不含米粒的飯汁,以前的人洗滌衣服或被單(被套)後,常用稀「泔」浸泡一 下,再把衣服或被單,用竹竿撐起來曬乾,可以使衣服或被單,看起來更鮮豔平整,尤其在秋冬季節更能保暖,這種做法就叫「漿泔(chiun ám)」。從前家教比較嚴格的家裡,大人使個眼色,小孩子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否則,「目睭皮無漿泔」搞不清楚狀況,只有惹人生氣找挨罵了。「目睭皮無漿泔 (bak chiu phôe bô chiun ám)」這句話是罵人不長眼睛,不知進退的意思,也用來提醒世人凡事察顏觀色,舉一反三,識時務者為俊傑。
「破鼓好救月」〜1019-1024週報

  鼓打破了,再也打不出響亮悅耳的聲音,沒什麼價值,就等於是廢物了,但是別急著丟棄,說不定那一天它還有利用的價值。從前民智未開,「失月(sit gòeh)即月蝕」相傳是月亮被天狗吃掉了,於是大家便拿出所有會發出聲音的東西,不管是鑼、鼓、鍋、罐---等一齊敲打,發出震耳的聲響,企圖嚇退天 狗,好將月亮給救回來,這種情境未必奏效,但是卻非常熱鬧有趣,至少發揮了合作的力量。「破鼓好救月(phòa kó hô kiù gòeh)」是說即使成為廢物的破鼓,有時候也有再展身手的機會,這句話是告訴人們要懂得惜福,東西壞了修修補補,或許還能用,千萬別暴殄天物,廢物也可 以再利用的道理。
「心歹無人知 嘴歹尚厲害」〜1102-1107週報

  「心歹(壞)無人知(sim bái bô lâng chai)」是指一個人的心地壞,從外表是看不出來,正如知人知面不知心。「嘴歹(壞)尚(最)厲害( chhùi bái siōng lī hāi)」是指嘴巴壞的人口出惡言,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嚴重厲害的。心地不善良的人,他心裡打著什麼歪主意,無從知道,但是因為他的行為早已是眾人皆知, 大家早就心存戒心,因此可以避免傷害。但是碰上了嘴壞的人,心急一時,惡言脫口而出,令人防不勝防,流言傷人十分可怕,「曾參殺人」也會被繪影繪聲得煞有 其事,挑撥離間傷和氣,難怪嘴壞最厲害。「嘴歹尚厲害」是在告誡人「謹言」,切莫心急一時口沒遮欄的滿嘴惡言,言語尖刻,甚至人身攻擊,被視為「心歹」又 「嘴歹」不受歡迎的大壞人。
十月 日生翅 憨慢查某做不得」〜1109-1114週報

  陽曆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太陽正好位在黃道和赤道相交點,節氣名「秋分」,這一天白天和黑夜一樣長,過了秋分這一天白天愈來愈短。「十月日生 翅(chap goeh jit sen sit)」,是指過了秋分,來到十月份,太陽下山一天比一天早,好像是太陽長了翅膀一樣,白天時光很快就飛走了。而十月份正是農家秋收,最忙碌的季節,男 丁在田裡割稻收成,婦女在家裡曬稻穀,張羅三餐和家事,還得挑點心到田裡給農夫們吃。「憨慢查某做不得(ham bān cha bó chò bē tit)」,「憨慢查某」是指做事慢吞吞又不夠伶俐的農婦,「做不得」是說「憨慢查某」在天黑之前是做不完所有的家事,甚至,下午的點心送到田裡已經變晚 餐了。這句農村諺語,除了具有勸人把握時間,愛惜光陰的醒世意義,更提醒處在現今競爭的工商社會,做事情要積極,才能跟上時代腳步,免於被淘汰的命運。
「龜笑鱉無尾 鱉笑龜粗皮」〜1116-1121週報

  「龜(ku)」就是烏龜,爬蟲類的一種,腹背都有甲殼,甲殼的表面有六角形的花 紋,自古以來有長壽的象徵。「鱉(pin)」就是甲魚,也是爬蟲類的一種,背甲圓形邊緣特別厚而成肉裙。龜和鱉外形很類似,也都有短短的尾巴,「龜笑鱉無尾(ku
chhiò pih bô bôe)」,其實是五十步笑百步,烏龜的尾巴其實也長不到那裡去。「鱉笑龜粗皮(pih chhiò ku chhơ phôe)」其實是尾二名(倒數第二名)笑一名(最末名),半金八兩罷了。「龜笑鱉無尾,鱉笑龜粗皮」,這句話是用來形容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卻喜歡 嘲笑別人的缺點,各有缺點卻相互譏笑,只會指責他人卻從不檢討自己。這句話也用來提醒世人要懂得時時刻刻反省自己,謙虛接受別人善意的批評。
「賣棉被買烏魚」〜1123-1128週報

  入冬季節,烏魚隨著一波波寒流,游進台灣西部沿海,漁民趁機捕撈烏魚,取卵曬成「烏魚子」,烏魚子營養價值高,可口又滋補,上等烏魚子價格不斐,為漁 民帶來可觀的收入,而有台灣「烏金」的美譽。民間傳說冬天吃了烏魚就不怕冷,愛吃烏魚卻沒有錢的人,索性賣掉禦寒的棉被,也要買烏魚吃,寧可忍受整個冬天 沒有棉被蓋的痛苦,也要滿足一時口慾。「賣棉被(bōe mî phōe)買烏魚(bōe o hî)」這句話一則誇讚烏魚的好吃,一則形容烏魚滋補強身不畏寒;也用來提醒世人不要只貪圖眼前一時的享樂,而做出因小失大的事情。
「三工(日)無餾爬上樹」〜1130-1205週報

  「餾(liū)」就是重覆做某事或舊事重提的意思。經常講同樣的話,或叮嚀同樣的事,就叫「餾話(liū ōe)」。復習書本裡學習過的學問,就叫「餾冊(liū chheh)」。把隔日變硬的「粿」重新放入蒸籠裡蒸熟,就叫「餾粿 (liū kóe)」。以前農村小孩要學會放牛,父母總是會再三叮嚀,要看好牛吃草,不要讓牛走失,更不要讓自家的牛和別人家的牛「相鬥(sio tò)」,小牧童總喜歡偷懶,爬上樹放著牛吃草,三五同伴玩著玩著,忘了出門前父母的話,等到牛出了事,才知道事情大了。「三工無餾爬上樹( sam kang bô liū pê chiun chhiū)」,這句話是說只短短三天的時間不再耳提面命的叮嚀,就把之前交待的事忘得一乾二淨,又故態復萌。這句話用來提醒年青學子,讀書求學要經常復 習功課,否則所學的就如同樹梢搖曳隨風飄散,很快就忘光光了,再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為時已晚,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切記「溫故而知新」的道理。
「掠(捉)龜走鱉」〜1207-1212週報

 「龜(ku)」和「鱉(pih)」都是甲殼爬蟲類,外形很相似。龜背、腹兩面都有硬甲。鱉外殼柔質軟皮,是供人食用的甲魚,具有經濟價值。鱉的價錢比龜 好,捉鱉的人在渾濁的河溝裡,去追捕一隻酷似鱉的龜,反而讓真正的鱉乘隙而逃。「掠(捉)龜走鱉(liáh ku cháu pih)」這句話大致上有二個意義,其一是比喻人做事要專心,定下目標就不要再分心,否則顧此失彼,弄巧成拙得不償失。其二是勸人勿貪心不知足,有了一個 好的機會不好好把握,卻又想著另一個機會,最後落得兩頭空,「衆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能把握當下最重要。
「膨風龜擋無久」〜1214-1219週報

  「膨風(phòng hong)」是指浮華無實的人,喜好說大話,講空話、假話,也就是「吹牛」的意思,台語叫「歕雞圭(pûn ke kei)」。通常動物的內臟或消化器官生病時,肚子會脹痛,烏龜背、腹有硬殼,碰到腹脹之痛苦可想而知,並入膏肓,即使長壽的烏龜,恐怕也撐不了多久,就 會一命歸陰,「膨風龜擋無久(phòng hong ku tòng bô kú)」就是描寫這種現象。這句話用來提醒世人為人處世要腳踏實地,有一分實力做一分工作,有三分才情做三分事業,不要光靠一張嘴講一大堆,真正叫他做的 時候又都不會了,這種人遲早被揭穿,會讓人瞧不起的,實實在在的努力工作最重要。
「吃飯吃碗公 做息閃西方」〜1221-1226週報

  一般人吃飯用「碗(óan)」,而「碗公(óan kong)」是比碗還要大的,用來盛裝有湯的菜餚。如果有人拿「碗公」來盛飯吃,這個人一定是貪吃好吃,或者是怕飯被人吃光光的爭食者。農村裡做農耕工 作,台語講「作息」或「做息頭(chò sek thâu)」,做事情就講「做代誌(chò tāi chì)」。「吃飯吃碗公(chiáh png chiáh óan kong),做息(做代誌)閃西方(chò sek siam se hong)」這句話是譏諷一個人吃飯吃得比別人多,但是,要工作的時候,卻閃的比別人快,別人辛苦的工作,他卻在旁邊休息納涼。在團隊中存在這種只吃不 做,只貪圖享受權力佔盡便宜,碰到有事情就推三阻四,不肯付出的人,是會遭人唾棄的。
「一面溝 一面圳」〜1228-0102週報

  「溝(kau)」是指田間灌溉或排水的水道,常稱為「水溝」。「圳(chùn)」是引水到水溝的河川渠道。「圳」是「溝」的水源頭,都是田間灌溉農田 很重要的渠道,兩者彼此相連,又常稱為「圳溝」。「一面溝(chit bin kau),一面圳(chit bin chùn)」這句話是形容一個人處理事情左右為難的處境,就好比是站在「溝」和「圳」之間,若不持中而稍有偏袒,不是跌入溝中,就是掉到圳中。這句話提醒 世人處事要謹守公正的原則,站穩立場,免得落人口實。
「生雞卵無 放雞屎有」〜0104-0109週報

  從前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飼養雞,公雞清晨啼叫,叫醒人們起床;母雞雖然早上不會啼叫,但牠卻會下蛋。雞蛋可以孵出小雞,也可以煮食,養母雞就是要會 下蛋,如果天天給牠飼料吃,但是蛋一個也不下,只會拉一大堆雞屎,最後的下場是淪為桌上佳餚。「生雞卵無(sen ke nng bô),放雞屎有(pàng ke sái u)。」這句話是形容一個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好像「放雞屎」一樣,經常搞了一大堆的爛攤子,卻要別人去收拾。處在現今社會裡,每個人兢兢業業的 工作,不但要做一個會生蛋的員工,更要做一個會生金雞蛋的好員工;切記放雞屎的員工,遲早會被炒魷魚的。
「甘蔗粕 哺無汁」〜0111-0116週報

  「甘蔗(kam chià)」是臺灣早期很普遍的作物之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莖外表呈淺綠略白色的「白甘蔗」,是糖廠製糖的主要原料;另一種則是莖外表呈紅色的「红甘 蔗」,在市集或路邊常有小販削皮販售供人食用,其甜汁有清涼降火的功效。「粕(phoh)」是指含汁不多或榨過汁的殘渣。「哺(pō)」是指把食物放入嘴 裡反覆咀嚼。「甘蔗粕(kam chià phoh),哺無汁(pō bô chiap)」是指甘蔗渣嚼不出甘蔗汁的意思,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什麼才學,貢獻不出絲毫的智慧。處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人人要不斷學習,多充實知識, 才能有立足之地,否則淪為「甘蔗粕」,很快就會被淘汰。
「草仔枝會挳倒人」〜0118-0123週報

  「草仔枝會挳倒人(chháu á ki ē ken tó lâng)」是指長在田埂或路旁細小的草枝,也會給人絆倒,如同「香蕉皮也會滑倒人(kin chio phôe iā ē kut tó lâng)」的意思。「草仔枝」和「香蕉皮」都是不起眼的小東西,卻能叫人在不注意的時候栽跟斗。小事情會惹出大麻煩,小人物也會叫人吃大虧,就好比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一樣的道理。因此,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細節,都不能輕忽,它可能是事情成功與否的關鍵,小心謹慎處理,才不致於釀成無法彌補的錯誤。
「乞食也有三年的好運」〜0125-0130週報

  「乞食(khit chiah)」是乞丐,居無定所以乞討為生的人,有些乞丐可能要到的錢不多,但懂得積蓄,有朝一日成為「好額人(hó giah lâng)-(有錢人)」而無人知;無意間撿到錢,或中大樂透,這種好運也可能降臨到乞丐身上。「乞食也有三年的好運(khit chiah iā ū san nî ê hó ūn)」這句話不是教人消極的等待不勞而獲,是在鼓勵處逆境的人,能積極的開創契機,遇挫折勿懷憂喪志,妄自菲薄,要樂觀積極充實自己,奮發圖強走出陰 霾,等待好運時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