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回回砲又名西域砲、巨石砲、襄陽砲,是投石機或重力拋石機的改良版本武器。

回回炮[編輯]


明清午門,元軍使用回回砲在襄陽擊毀像這樣城門上建造的高望樓。
回回砲又名西域砲巨石砲襄陽砲,是投石機重力拋石機的改良版本武器
蒙古人遠征波斯時,發現當地有火砲[1],砲身以木頭製造,所用彈石重達150斤,射程近400公尺[2],落地時砸地深7尺[3],威力甚大。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遣使到波斯,向伊兒汗國宗王阿八哈徵調砲匠阿老瓦丁亦思馬因(Ismail)。至元九年(1272年)十一月,Al al-Din製成回回砲,在大都午門前試射成功。咸淳九年(1273年),忽必烈派遣回回砲匠至樊城襄陽,造砲攻城。在《史集》記載的參與攻城的回回砲手中,除了亦思馬因,還有阿老瓦丁以及兩個大馬士革人。元軍得以渡江南下,在江南的每個戰場上,《元史·阿老瓦丁傳》則云回回砲是:「每戰用之,皆有功」。[4]
襄樊之戰中,元軍即使用的回回砲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踰城降者。」,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因此投降[5]。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建置回回砲手總管府,以阿老瓦丁為管軍總管、宣武將軍,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名為回回砲手軍匠上萬戶府宋也曾經仿造回回砲,《宋史·兵志十一》云:「咸淳九年(1273年),沿邊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砲。有觸類巧思,別置砲遠出其上」。宋人鄭思肖在《心史》中記載:「其回回砲法,本出回回國,甚猛於常砲」,又「其『回回砲』甚猛於常砲,用之打入城,寺觀樓閣,盡為之碎」。宋人徐霆曾經對回回砲評價說:「回回百工技藝極精,攻城之具尤精」,「攻城之具」,就是回回砲。[4]

注釋[編輯]

  1. ^ 《明史·兵志》記載:「古所謂砲,皆以機發石。元初得西域砲,攻金蔡州城,始用火……然造法不傳。」
  2. ^ 《襄陽守城錄》記為250步,約391.25公尺。
  3. ^ 《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尼可羅和馬飛阿兄弟指揮最優秀的工匠製作回回砲,其中有些是聶斯托利派的基督教徒。可以投射三百磅重石頭的西方機器」。
  4. 4.0 4.1 張劍兵,中國古代拋石機研究,鄭州大學,2007年。
  5. ^ 《元史·亦思馬因傳》云:「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砲,至元八年(1271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砲於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撫呂文煥懼,以城降」。《元史·阿里海牙》云:阿里海牙既破樊,移其攻具以向襄陽。一砲中其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劉整欲立碎其城,執文煥以快其意。阿里海牙獨不欲攻,乃身至城下。《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八十》「咸淳八年」載「元劉整築新門於鹿門山,使千戶隋世昌總其役。樊城出兵來爭……整授軍二百,令世昌立砲簾於樊城攔馬牆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軍校多死傷,達旦而砲簾立」。
  編 宋朝歷史事件 北宋 陳橋兵變 · 杯酒釋兵權 · 李筠之亂 · 李重進之亂 · 強幹弱枝 · 重文輕武 · 建隆之治 · 交趾獨立 · 北宋統一戰爭 · 禁軍 · 更戍法與養兵彌亂 ·燭影斧聲與金匱之盟 · 宋遼戰爭 · 白藤江之戰 · 雍熙北伐 · 禁榷 · 咸平之治 · 澶淵之盟 · 割夏靈六州 · 東封西祀 · 劉太后臨朝 · 慶曆增幣 ·區希范起義 · 儂智高起事 · 宋夏戰爭 · 六穀部抗夏 · 五鬼用事 · 仁宗盛治 · 慶曆新政 · 黃河改道 · 濮議 · 宋詞 · 交子 · 熙河開邊 ·熙寧變法 · 宋越熙寧戰爭 · 元豐改制 · 新舊黨爭 · 元祐更化 · 紹聖紹述 · 收取青唐 · 汴梁 · 六賊當政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平州之變 ·宣和北方大暴動 · 海上之盟 · 宣和伐遼 · 宣和和議 · 徽宗內禪 · 東京保衛戰 · 靖康之恥(靖康之變被擄女子 · 洗衣院) · 活字印刷術 南宋 建炎南渡 · 黃汪壞政 · 維揚之變 · 苗劉兵變 · 宋金戰爭( 郾城之戰、宋金川陝爭奪戰) · 順昌大捷 · 紹興和議 · 冤殺岳飛 · 采石之戰 ·隆興北伐 · 隆興和議 · 乾淳之治 · 紹熙內禪 · 慶元黨禁 · 開禧北伐 · 程朱理學 · 永嘉學派 · 嘉定和議 · 韓侂胄專權 · 史彌遠專權 ·四木三凶 · 端平更化 · 端平入洛 · 賈似道誤國 · 泉州市舶司 · 宋元戰爭( 襄樊之戰、回回炮) · 文天祥勤王 · 崖山海戰

稀有的典範–一門忠烈的乃木希典大將


 
乃木希典大將 與 夫人乃木靜子

稀有的典範–一門忠烈的乃木希典大將

(編輯自中文《維基百科》及其它文章)
乃木希典(1849.12.25 ~ 1912.9.13)出生於日本本州山口縣一個下層武士的家庭,父乃木希次,母乃木壽子。1886 ~ 1888年赴德國留學軍事,1894年日清甲午戰爭中任第一旅團長,1895年8月20日因為戰功而被封為男爵。10月11日率第二師團登陸屏東枋寮,佔領東港、鳳山後,21日不費一彈進入台南城(此時守台南的黑旗軍領袖劉永福已喬裝成阿婆從安平港〝阿婆仔lang港〞逃回中國)。1896年擔任台南守備隊司令,10月14日任台灣的第三任總督(1896.10.14 ~ 1898.1),就任時是陸軍中將,男爵。
乃木上任之前,台灣爆發霍亂,日本官員都單身上任。乃木的母親壽子與夫人為了安定人心,堅持與乃木同行。明治天皇非常感動,請皇后召見已經69歲的壽子,勸她不要隨行。但壽子上告皇后,她說台灣的女子大多沿襲中國的惡俗,在孩童時就迫纏族,她希望去台灣推廣「放足」(解纏足)。明治皇后聽了後更加感動,只能勸老夫人到台灣後要保重身體。
 壽子來台後兩個月,就因惡性瘧去世,她死前堅持不准移葬日本,而要埋骨台灣,墓址就在三板橋墓園(今日台北林森北路與南京東路交叉口)。戰後老蔣的軍隊進駐台灣,墓碑被拆毀,淪為違建戶的建材。直到1981年才被一位日本觀光客發現,用重金買下後送回日本珍藏。」 (以上取自管仁健《你不知道的台灣》)
1898年乃木對總督一職感到厭倦而辭職,並於1902年退役。但1904年2月6日 日俄戰爭爆發,乃木出任第3軍司令官,並晉陞為陸軍大將,5月29日登陸大連灣,爭奪旅順。
但在他登陸前二天的5月27日,他服役於第2軍的長子乃木勝典中尉在金州(在旅順北方)的南山戰役中受傷死亡。明治天皇為保留乃木家的香火(乃木有四名子女,但有二位在幼時夭折),擬詔回與乃木同行的次子乃木保典少尉,但乃木父子聯名上書請求繼續參戰。
1904年11月27日,日軍進攻旅順203高地。11月30日乃木保典少尉戰死在高地西北坡。12月5日,戰場指揮官乃木希典大將架著機槍押著日軍敢死隊在彈雨中衝鋒(退縮者立地處決),最後進入刺刀肉搏戰(日軍以手綁白幡為記),終於奪取高地,俄軍陣地無一人倖存。在此203高地爭奪戰中(高地長不到250米,寬僅30多米,因海拔203米而得名,可俯瞰旅順軍港),日軍出動兵力 6.4 萬人,死傷 1.7 萬人,俄軍則傷亡5千人。
日俄旅順爭奪戰,持續 328 天,日軍累計參戰人員 13 萬人,傷亡 59480 人;俄軍防守兵力 5.3 萬人,傷亡 31299 人(含饑餓疾病死亡 3000 人)。
1905年9月5日,歷時19個月的日俄戰爭結束時,日軍以傷亡20多萬人的代價取得勝利。1907年,乃木希典因戰功而昇為伯爵。
由於在旅順攻打戰中日軍死傷慘重,因此當時乃木已有自殺請罪之念,並向明治天皇請辭。但天皇不許,並任命他為學習院院長,負責教導皇孫裕仁(即後來的昭和天皇)。乃木於學習院院長任內,推行軍事式教育,而且對裕仁也很嚴格。據說明治天皇任命乃木希典為院長時曾說過「你為朕失去了兩個兒子,現在朕將這班孩子交給你」。之後乃木希典一直任學習院院長,直至殉死。
1912年明治天皇大葬當天,乃木夫婦沐浴更衣,穿上禮服拍完合照後,乃木希典先殺死妻子乃木靜子(婚前名 湯地七),再以十字形切腹自殺,為天皇、也為陣亡的將士殉節。他當時62歲。
在二戰前乃木希典與東鄉平八郎一起被多數日本人奉為「軍神」、「武聖」。



乃木夫妻在切腹當天所拍的照片(上面二張也是)

乃木希典[編輯]

乃木希典
Maresuke Nogi 2.jpg
第3任台灣總督
任期
1896年10月14日-1898年2月
前任桂太郎
繼任兒玉源太郎
個人資料
出生1849年12月12日
 日本江戶長府藩上屋敷
(現東京都山口縣下關市
逝世1912年9月13日 (63歲)
 大日本帝國東京市
配偶乃木靜子
專業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陸軍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乃木 希典
假名のぎ まれすけ
平文式羅馬字Nogi Maresuke
乃木希典(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日本陸軍大將,從二位・勲一等・功一級・伯爵。出生於日本長府藩藩士家庭,從師玉木文之進。多次參與日本內部及對外戰爭,在二戰前與東鄉平八郎一起 被多數日本人奉為「軍神」(又稱「聖將」、「武聖」)。[1]
二戰戰犯谷壽夫在《日露戰爭之政戰略機密戰史》(出版書名為《機密日露戰史》)內記錄多方面對乃木多有不滿批評,在戰後,由於受到司馬遼太郎作品《坂上之雲》的影響,有論者開始評價乃木希典是無能的「愚將」。黃昭堂《台灣總督府》一書敘述了乃木希典擔任台灣總督期間對台灣人民的鎮壓與政治腐敗,並批評乃木希典「政治無能」。乃木在臺灣總督任內總督府的財政主要靠鴉片專賣,然而蔡焜燦台灣人與日本精神》一書,卻說明乃木希典極力匡正官吏的風氣,本身以身作則,甚為清廉節儉;同時也極力禁止日本人對台灣人民施虐或進行不公平交易的行為。對於乃木希典能力與作為的爭論,至今仍然持續。

簡歷[編輯]

從軍[編輯]

甲午戰爭[編輯]

  •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任第一旅團長,從廣島出發。臨行前明治天皇送行。在酒會上乃木希典賦漢詩一首獻給天皇:「肥馬大刀無所酬,皇恩空沿幾春秋。斗瓢傾盡醉余夢,踏破支那四百州。」之後參加旅順攻堅戰。
  • 1895年8月20日,因為戰功而被封為男爵。

台灣總督[編輯]

  • 1896年,台灣日治時期曾擔任台南守備隊司令、第2師團長。10月14日任第3任總督,制定了三段警備法,確立了「以台治台」策略。任內發生高野孟矩事件,導致「日本帝國憲法是否適用於台灣」的爭議。其母親的墳墓原位於臺北林森北路與南京東路交叉的三板橋町日本人墓園。1901年遷回日本。12月時,爆發太魯閣事件,日軍死傷慘重。
  • 1898年對總督一職感到厭倦而辭職。他在對友人的信中抱怨日本統治台灣一事:「就像乞丐,討到一匹馬,既不會騎,又會被馬踢。」,認為台灣是塊燙手山芋,因此日本國會一度出現以一億日圓的價格將台灣賣給中國法國的想法,稱為「台灣賣卻論」。因兒玉源太郎強烈反對賣掉台灣,甚至向伊藤博文立下軍令狀,致使伊藤博文當即表態不會賣掉台灣且改任命其為第四任總督,乃木希典因而離開。

日俄戰爭[編輯]

  • 1904年日俄戰爭中任第3集團軍司令官,並晉陞為陸軍大將。負責指揮旅順會戰
  • 1904年12月5日,戰場指揮官乃木希典大將駕著機槍逼迫士兵以「肉彈」戰術衝鋒肉搏,並敢死隊奪取203高地(今旅順猴(後)石山)。其間他的次子保典少尉戰死於203高地西北坡,而長子勝典中尉戰死於第二軍南山戰役的金州。攻下高地後日軍在頂峰修建了一個炮彈型的紀念碑。乃木希典賦漢詩紀念:「爾靈山(乃木希典為203高地取的名,203之諧音)險豈難攀,男子功名期克堅,鐵血覆山山形改,萬人齊仰爾靈山。」此碑現在仍在白玉山上。日軍12月5日傍晚開始炮轟旅順市區,及港口中帝俄退守旅順港的殘餘艦隊。
  • 1905年1月,日軍佔領了203高地之後從山上向旅順城區和港口猛轟,停泊在港裡的俄艦全被擊毀。俄軍的城防司令也被炸死。俄軍遼東地區總司令官施特塞爾投降。3月參加了奉天會戰
  • 日俄戰爭中的一段時期,乃木希典因病由兒玉源太郎代為指揮。有人認為若非如此,旅順也攻不下來。
  • 戰爭期間,他寫下了一首漢詩:「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 1906年被任命為軍事參議官。
  • 1907年,因戰功而昇為伯爵。

自殺當日之乃木夫妻
  • 由於在旅順攻打戰中日軍死傷慘重,因此當時乃木已起自殺請罪之念,並向明治天皇請辭。但明治天皇不許,並任命為學習院院長,負責教導皇孫裕仁(即後來昭和天皇)。乃木希典於學習院院長任內,推行軍事式教育,而且對裕仁亦很嚴格。據說當時明治天皇命乃木希典任院長時曾說過「你為朕失去了兩個兒子,現在朕將這班孩子交給你。」乃木希典其後一直任學習院院長至殉死。現在學習院大學內仍留有命名為「乃木館」的當時的學生宿舍一部份。

旅順之戰的爭論[編輯]

司馬遼太郎為首的批判[編輯]

  • 在旅順攻擊要塞,乃木對沃邦創立的世界陸軍常識反其道而行之。
  • 把司令部過於設在後方,對前線的慘狀一無所知。
  • 第一次攻擊時的選中防禦強勁的東雞冠山和盤龍山的中央突破實際是紙上談兵。
  • 如果早早拿下203高地,那麼就能對俄國艦隊進行炮擊,不拿下要塞也能完成作戰目的,但是乃木堅決反對拿下高地,一定要去攻下要塞。
  • 乃木是把指揮權交給兒玉才拿下203高地,之後兒玉又還回了權力於是傷亡才這麼慘重。
  • 可以留下足夠的兵力看守要塞,第三軍不管要塞繼續北上。

擁護乃木的意見[編輯]

  • 沃邦的理論已過了200年不再實用了,而實際上乃木熟讀了大量當時的歐洲軍事理論。例如沃邦的書中說的要塞是高築城壁放上大炮,並不是旅順那種有塹壕和鐵絲網,被火力猛而發射間隔短的火炮和機槍保護的要塞。
  • 除了大量犧牲步兵外,突破要塞的有效辦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發明出來(採用之字掘壕的方式進擊)。
  • 司令部設置得離東雞冠山只有3公里,離前線過遠之說不成立。
  • 旅順要塞在各個方向上有著同樣的防禦力,並不是東雞冠山才防禦強有力。
  • 就算一開始將目標設定為203高地,也免不了巨大的傷亡,而且反對攻擊203高地的不只是乃木,大山嚴和兒玉也一樣反對,所謂兒玉主張打203高地是後世的編造。打203高地純是上級滿洲軍部的強硬命令所致。
  • 如果留下足夠的兵力,至少需要4萬,那樣第三軍也對於奉天會戰無足輕重了。
  • 兒玉的重炮變動僅是指後備部隊的重炮,司馬遼太郎的小說中所寫的將28CM重炮改換目標攻擊203高地並不是事實。

殉死[編輯]

  • 1912年明治天皇大葬,乃木希典切腹自殺,其妻亦以短刀割頸自殺,為天皇殉節。

殉死的影響[編輯]

乃木希典為天皇自殺,被日本人稱為「殉死」。乃木希典也成了「武士道」精神的象徵。死後當局為他在其故居等多地建「乃木神社」,宣傳武士道精神。

乃木希典紀念郵票
乃木希典的殉死後來被許多日本作家作為題材寫進文學作品中,如:

家族[編輯]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一句俗話,而真正理解它的人卻也並不多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一句俗話,而真正理解它的人卻也並不多。近來,笑天在朋友之間逢人便問此句的解釋,但是,可惜啊沒有一人說到點上,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是怎麽解的: 
  一者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就是指當兵的霸道。他說你不知道,在我們哪個年代(79年以前)當兵的是“最可愛的人”,當兵有很多特權,能夠當兵,哪怕是能夠得到一頂象樣的軍帽,那可真實了不起了,我們那時的青少年都叫工農兵,全民都是兵,全社會穿的都是類軍裝,全社會都在搞階級鬥爭,時刻都在准備著抵禦資本主義的炮火。軍人是神聖的,而且在全國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的生活是最有保障的,他們是社會的貴族,他們的特權是無上的。他們爲社會培養幹部,爲企業培養領導,當兵就是一個字——牛,…… 
  盡管這是一個錯解,但是,他是一種確切的感受,笑天沒有經曆那樣一段曆史,但是,笑天理解那時過來的人。 
  當兵的真是霸道嗎?我想並不是人民子弟兵的本意,而是一種國家政權的需要。“兵者,國之大事”,何況又是在那樣的冷戰曆史時期,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一個事實,就是當一個國家把軍隊確立爲國家的普遍的意志的時候,它必然是一種極端的不正常的社會狀態,比如二戰前後的日本、德國,正是他們的軍國主義膨脹才造成了人類曆史最大規模的戰爭。我們也是這樣的,在他上面所描述的那個曆史裏,我們的軍隊地位也是至高無上的,這種意識的長期存在,才以至延伸到後來的工農兵,反右派,造反排,人民內部鬥爭,以至文化大革命,這都是曆史的極端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在改革的初期,軍隊依然延續著它在中國社會中的優勢地位,而進入九十年代後這一局面開始逐步的扭轉,甚至出現了某一市長公開跳出來挑戰這一地位,喊出“我們現在的法庭已經成爲軍事法庭了,年輕的大學生進步來,爲什麽?”。盡管後來該領導公開向軍隊代表表示了道歉,但是,笑天還是要爲他鼓掌的。這說明了我們的社會狀態已經開始反抗原來全民皆兵的社會狀態了,我們開始追求真理了,僅接著就是連續兩次大規模的裁軍,軍隊的相對“霸道”優勢已經逐步的削弱,一致于在今年五一開始施行的新的《交通法》中作出了“軍車在沒有執行緊急任務的時候要嚴格遵守交通法”,軍隊從具體行動上真正作到了“不霸道”。 
  軍隊地位的變遷反映了社會狀態的變革,但是,我們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能削弱軍隊在國防中的地位,只是他體現更爲趨于合理了。 
  二者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就是指軍人的素質都底呗,“傻大兵”嗎? 
  其實這樣理解也是錯誤的,我給大家一個幾年以前解密了的一個數據來幫助大家轉變這一觀念,那就是在當時全軍官兵中有三十九萬是研究生。這個數字現在不知是多少了,我想一個很高了,我們還能再以看待封建“兵勇”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嗎? 
  “傻”沒什麽不好的,因爲我們可以質樸的愛我們的祖國,盡管現在是和平時期,但是,正是我們這些傻兵每年都有很多因爲搶險,因爲各種任務而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是最徹底,最崇高的奉賢。當我們出門汽車,進門電視的時候,我們知道什麽是“傻”嗎?我說他們傻的可愛,傻的偉大! 
  那麽,正確的應該怎麽解呢?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實際是說,當兵的以命令爲最高原則,爲天職,而不是以理爲原則。 
  其實這就回到軍人的本性上來了,這時已經不用笑天多嘴了,大家已經豁然開朗了,總之理解萬歲,多多理解我們最最可愛的人,多多理解我們可愛的戰士,其實他們才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當然,作爲軍人的戰友們也要理解我們的改革,支持我們的改革,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做新時期新型軍人。(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戴梓(1635年-1704年)[來源請求],字文開,號耕煙,清朝火器製造家、畫家

戴梓[編輯]

杭州人。他曾製作連珠銃(世上最早的機關槍)和子母炮(類似榴彈炮),並在康熙準噶爾時發揮重要作用。[原創研究?]

生平[編輯]

戴梓出生在官吏之家。在父親的影響下,戴梓喜歡上機械製造,曾自己製造出多種火器,其中的一種能擊中百步以外的目標。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福建起兵進犯浙江,響應吳三桂叛亂。康熙帝派遣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率清軍赴閩浙征討耿精忠。戴梓隨軍出征。由於戴梓對軍事形勢條分縷析,因此與康親王深為契合,很受尊敬。回朝後,受到康熙帝的器重。授其翰林院侍講官職,入南書房,並命他參預纂修《律呂正義》。[查證請求][可疑 – 
戴梓不僅在研製火器方面做出很大的貢獻,而且在文學上也有一定的造詣,曾著《耕煙草堂詩鈔》。他還總結前人的治水經驗,寫了一本《治河十策》的著作[查證請求][可疑 – 後人[誰?]評價他「磨劍半生虛售世,著書千載枉驚人。」[誰說的?]

兵器才華[編輯]

根據《清史稿》記載,戴梓曾經向康親王貢獻連珠火銃。但是戴梓並沒有將「連珠銃」獻給軍營,而是「藏器於家」。原因據說是被一個夢給嚇怕了。有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戴梓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人斥責他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將此器獻上使其「流布人間」,你的子孫後代將沒有活人了。[查證請求][可疑 – 1686年,荷蘭政府派遣使者來到中國,並且進貢「蟠腸鳥槍」,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槍,康熙將仿造的槍回贈了荷蘭使者。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朗機炮,只用了5天就完成。第二年康熙帝指令戴梓監造子母炮,8天即造成。炮長二尺一寸(約 0.672米),重約300斤(約180千克),便於攜帶。鑄造炮彈外形如瓜狀,每枚重20至30斤,內裝「子彈」,此炮發射時,「子在母腹,母送子出,從天而降,片片碎裂,銳不可當」。[誰說的?][可疑 – 

連珠火銃[編輯]

連珠火銃的銃背是彈匣,可以貯存28發火藥鉛丸。銃機有兩個,相互銜接,扣動一機,彈藥自落於筒中,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連珠火銃的形狀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這種武器解決了舊式火銃用火繩點火,容易遭受到風雨潮濕影響的難題,也吸收了西方火器能夠連續射擊的優點,使用方便,能夠提高戰鬥力,比歐洲人發明使用機關槍早200多年,威力和優越性超過當時世界強國的同類火器。但是戴梓並沒有將「連珠銃」獻給軍營,而是「藏器於家」。[查證請求][可疑 – 

悲劇辭世[編輯]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曾向康熙炫耀西洋「衝天炮」(又稱「子母炮」)並誇口說,「衝天炮」只有比利時人能造,結果花費一年的時間都沒有造出來,而戴梓只用了8天時間就造成了。「衝天炮」造好後,康熙率眾臣親臨現場觀看試射,大加讚賞,為此炮賜名為「威遠大將軍」,並下令把製造者的姓名鐫刻在炮身上以示紀念。[誰說的?][來源請求]戴梓卻因此得罪了南懷仁。南懷仁懷恨在心,與張獻忠養子之子陳宏勛同在康熙面前奏戴梓「私通東洋」,結果康熙輕信讒言,將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瀋陽)。[查證請求][可疑 – 在瀋陽戴梓被迫靠賣字畫度日,艱難地生活了30多年,「常冬夜擁敗絮臥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飢」,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終於遇赦回鄉,因貧病交加在途中辭世。[來源請求]

關於戴梓「連珠火銃」的記載[編輯]

光緒十六年(1890年),李恆編撰《國朝耆獻類證初編》時,便在卷120中說戴梓向康親王進獻了「連珠火銃法」,後來便成為《清史稿》記載此事的源本。[1]
槍史

火藥早期在硝石成分不足下,沒有辦法產生爆炸,所以主要是用來作噴火銃一類的武器,給敵人燒燒火,呼吸一點兒毒瓦斯什麼的。這噴火銃的發明和運用咱中國人可是首屈一指,在公元十世紀時就有了。最早有噴火銃也最早有真正的火藥,槍的發明不用大腦也知道是中國人。



在西方,最早有關於槍的紀錄是在公元1326年的英國。在一本手抄卷上有一張火砲射出鐵箭(springel, or cannon arrow)圖畫。1340年那瑞(Paola Neri)畫的一幅壁畫上清清楚楚得描述了一個人在發射手炮。雖然有人認為槍在西方的是獨立發展出來的,有些跡象顯示是蒙古西征時元軍帶去的,至少有些影響。無論如何,從這時起,槍的發展在西方進步神速。 



最早有關槍的紀錄是《宋史》卷一百九十七。它告訴我們,中國人在公元1259年在壽春府(今安徽壽縣)就曾用火藥從竹管來射子窠(陶土粒),史稱“突火槍 “,是日後火銃的前身。 

火銃的發明是在元朝,現仍存有元文宗至順三年(1332年)架上發射的盞口銃(口徑較大),及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手銃。同突火槍相比,金屬管(早期多為銅或生鐵)的火銃堅固耐用的多,所以能使用較多的火藥,威力大,壽命長,是元軍攻城掠地的利器。早期銃的口徑小的在10mm到20mm之間,長約 350~400mm上下,沒有木托或木柄,不利拿在手上發射。 



在明朝永樂年間(十五世紀初),火銃的種類,品質,及數量都大大的增加,在結構上主要的改變有: 



槍管外觀不再是直筒型,而是前細後粗;顯示對內彈道學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火門(引火孔及藥盆)處加了可掀起的蓋子,用來防風雨。 

槍手都配有裝藥匙,繫在腰間;用時插入槍膛,不僅裝藥量準確,火藥也不會散落膛外,使得精確度及安全性大大的提高。 

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軍取得了若干歐洲及日本的火繩槍。因為槍托狀似鳥嘴,就稱它們為鳥嘴槍,鳥槍,或鳥銃。經過大量的仿製及改良,明朝軍中火器裝備齊全,在車炮營,鳥槍營,騎炮營,及火器補給營中,火器的配備過半。 

到了清朝,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火器專家戴梓(1649-1726),發明了蟠腸鳥槍,連珠火銃,和子母炮等;尤其那連珠火銃是一種連發式燧發槍,可連發二十八響。可惜,清朝對槍炮的發展並不重視,鄙視外國,錯過了與工業革命時的西方在各方面齊頭並進的機會,直到十九世紀中鴉片戰爭時才發現落後甚多,惜為時晚矣。 



第一種大量生產的槍叫做手炮。大部分的手炮都滿輕便的,守城用的就粗大多了。輕便型的手炮有一個很短的鐵管(4-8吋上下),一端封死,套在像掃帚柄一樣的圓木柄上,火藥及彈丸從另一端倒入,點火孔(touch hole)鑽在鐵管底部;木柄長度從1尺到5尺,多半在4-5尺。這樣的設計很明顯得告訴我們,那時的冶金技術很差,槍管常炸,使用者經驗不足,所以槍管最好離臉遠一點。 



槍史小記

紀元前八世紀:開始對硝及硫磺有所認識(中國) 

1040年:第一次火藥在軍事上的運用(中國) 

1240年:回教世界第一次有硝的紀錄 

1242年:西方第一次有關火藥的紀錄(英國) 

1259年:第一次有關槍(竹制突火槍)的描述(中國) 

1326年:西方第一次有關槍的圖片紀錄(英國) 

十四世紀中:手炮在世界各地出現 

十五世紀初:守城的鉤槍及攻城的原形槍出現(西方) 

1411年:發明了火繩式槍機(奧地利) 

1430或1560年:第一支氣槍的發明(德國) 

1450年:火藥的濕制法的發明(法國) 

1500年:西方第一次使用長槍瞄具(德國) 

1504年:最早有規模的射擊比賽(瑞士) 

1520年:有來福線槍管的發明(德國) 

1690年:棕管槍(Brown Bess)正式採用(英國) 

1780年:第一次大規模採用氣槍做軍事用途(奧地利) 

1793年:發明最早的火帽式槍機(蘇格蘭) 

1804年:法國移民杜邦(DuPont)建了他第一個廠來生產火藥(美國) 

1804-06年:路易斯和克拉克探險隊帶了把氣槍往西行(美國) 

1819年:郝式(Hall)後膛槍是第一把軍用後膛槍(美國) 

1835年:科特的轉輪槍得到了英國專利(美國專利是1836年) 

1845年:司空扁發現槍棉(瑞士) 

1847年:叟不瑞柔合成硝化干油(義大利) 

1862年:亨利與司班瑟連發槍是最早使用金屬殼子彈的軍用連發槍(美國) 

1866年:諾貝爾發明第一種安全炸藥(瑞典) 

1884年:佛埃擂合成無煙的“白藥“(法國) 

1886年:勒貝爾步槍正式採用小口徑,無煙火藥(法國) 

1889年:第一把用二氧化碳做動力的氣槍(法國) 

1891年:阿保用硝化纖維和硝化干油合成了無煙火藥,科玳(英國) 

1891年:莫辛那甘步槍正式採用(俄國) 

1898年:毛瑟98式正式定型(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