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戴梓(1635年-1704年)[來源請求],字文開,號耕煙,清朝火器製造家、畫家

戴梓[編輯]

杭州人。他曾製作連珠銃(世上最早的機關槍)和子母炮(類似榴彈炮),並在康熙準噶爾時發揮重要作用。[原創研究?]

生平[編輯]

戴梓出生在官吏之家。在父親的影響下,戴梓喜歡上機械製造,曾自己製造出多種火器,其中的一種能擊中百步以外的目標。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福建起兵進犯浙江,響應吳三桂叛亂。康熙帝派遣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率清軍赴閩浙征討耿精忠。戴梓隨軍出征。由於戴梓對軍事形勢條分縷析,因此與康親王深為契合,很受尊敬。回朝後,受到康熙帝的器重。授其翰林院侍講官職,入南書房,並命他參預纂修《律呂正義》。[查證請求][可疑 – 
戴梓不僅在研製火器方面做出很大的貢獻,而且在文學上也有一定的造詣,曾著《耕煙草堂詩鈔》。他還總結前人的治水經驗,寫了一本《治河十策》的著作[查證請求][可疑 – 後人[誰?]評價他「磨劍半生虛售世,著書千載枉驚人。」[誰說的?]

兵器才華[編輯]

根據《清史稿》記載,戴梓曾經向康親王貢獻連珠火銃。但是戴梓並沒有將「連珠銃」獻給軍營,而是「藏器於家」。原因據說是被一個夢給嚇怕了。有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戴梓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人斥責他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將此器獻上使其「流布人間」,你的子孫後代將沒有活人了。[查證請求][可疑 – 1686年,荷蘭政府派遣使者來到中國,並且進貢「蟠腸鳥槍」,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槍,康熙將仿造的槍回贈了荷蘭使者。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朗機炮,只用了5天就完成。第二年康熙帝指令戴梓監造子母炮,8天即造成。炮長二尺一寸(約 0.672米),重約300斤(約180千克),便於攜帶。鑄造炮彈外形如瓜狀,每枚重20至30斤,內裝「子彈」,此炮發射時,「子在母腹,母送子出,從天而降,片片碎裂,銳不可當」。[誰說的?][可疑 – 

連珠火銃[編輯]

連珠火銃的銃背是彈匣,可以貯存28發火藥鉛丸。銃機有兩個,相互銜接,扣動一機,彈藥自落於筒中,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連珠火銃的形狀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這種武器解決了舊式火銃用火繩點火,容易遭受到風雨潮濕影響的難題,也吸收了西方火器能夠連續射擊的優點,使用方便,能夠提高戰鬥力,比歐洲人發明使用機關槍早200多年,威力和優越性超過當時世界強國的同類火器。但是戴梓並沒有將「連珠銃」獻給軍營,而是「藏器於家」。[查證請求][可疑 – 

悲劇辭世[編輯]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曾向康熙炫耀西洋「衝天炮」(又稱「子母炮」)並誇口說,「衝天炮」只有比利時人能造,結果花費一年的時間都沒有造出來,而戴梓只用了8天時間就造成了。「衝天炮」造好後,康熙率眾臣親臨現場觀看試射,大加讚賞,為此炮賜名為「威遠大將軍」,並下令把製造者的姓名鐫刻在炮身上以示紀念。[誰說的?][來源請求]戴梓卻因此得罪了南懷仁。南懷仁懷恨在心,與張獻忠養子之子陳宏勛同在康熙面前奏戴梓「私通東洋」,結果康熙輕信讒言,將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瀋陽)。[查證請求][可疑 – 在瀋陽戴梓被迫靠賣字畫度日,艱難地生活了30多年,「常冬夜擁敗絮臥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飢」,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終於遇赦回鄉,因貧病交加在途中辭世。[來源請求]

關於戴梓「連珠火銃」的記載[編輯]

光緒十六年(1890年),李恆編撰《國朝耆獻類證初編》時,便在卷120中說戴梓向康親王進獻了「連珠火銃法」,後來便成為《清史稿》記載此事的源本。[1]
槍史

火藥早期在硝石成分不足下,沒有辦法產生爆炸,所以主要是用來作噴火銃一類的武器,給敵人燒燒火,呼吸一點兒毒瓦斯什麼的。這噴火銃的發明和運用咱中國人可是首屈一指,在公元十世紀時就有了。最早有噴火銃也最早有真正的火藥,槍的發明不用大腦也知道是中國人。



在西方,最早有關於槍的紀錄是在公元1326年的英國。在一本手抄卷上有一張火砲射出鐵箭(springel, or cannon arrow)圖畫。1340年那瑞(Paola Neri)畫的一幅壁畫上清清楚楚得描述了一個人在發射手炮。雖然有人認為槍在西方的是獨立發展出來的,有些跡象顯示是蒙古西征時元軍帶去的,至少有些影響。無論如何,從這時起,槍的發展在西方進步神速。 



最早有關槍的紀錄是《宋史》卷一百九十七。它告訴我們,中國人在公元1259年在壽春府(今安徽壽縣)就曾用火藥從竹管來射子窠(陶土粒),史稱“突火槍 “,是日後火銃的前身。 

火銃的發明是在元朝,現仍存有元文宗至順三年(1332年)架上發射的盞口銃(口徑較大),及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手銃。同突火槍相比,金屬管(早期多為銅或生鐵)的火銃堅固耐用的多,所以能使用較多的火藥,威力大,壽命長,是元軍攻城掠地的利器。早期銃的口徑小的在10mm到20mm之間,長約 350~400mm上下,沒有木托或木柄,不利拿在手上發射。 



在明朝永樂年間(十五世紀初),火銃的種類,品質,及數量都大大的增加,在結構上主要的改變有: 



槍管外觀不再是直筒型,而是前細後粗;顯示對內彈道學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火門(引火孔及藥盆)處加了可掀起的蓋子,用來防風雨。 

槍手都配有裝藥匙,繫在腰間;用時插入槍膛,不僅裝藥量準確,火藥也不會散落膛外,使得精確度及安全性大大的提高。 

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軍取得了若干歐洲及日本的火繩槍。因為槍托狀似鳥嘴,就稱它們為鳥嘴槍,鳥槍,或鳥銃。經過大量的仿製及改良,明朝軍中火器裝備齊全,在車炮營,鳥槍營,騎炮營,及火器補給營中,火器的配備過半。 

到了清朝,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火器專家戴梓(1649-1726),發明了蟠腸鳥槍,連珠火銃,和子母炮等;尤其那連珠火銃是一種連發式燧發槍,可連發二十八響。可惜,清朝對槍炮的發展並不重視,鄙視外國,錯過了與工業革命時的西方在各方面齊頭並進的機會,直到十九世紀中鴉片戰爭時才發現落後甚多,惜為時晚矣。 



第一種大量生產的槍叫做手炮。大部分的手炮都滿輕便的,守城用的就粗大多了。輕便型的手炮有一個很短的鐵管(4-8吋上下),一端封死,套在像掃帚柄一樣的圓木柄上,火藥及彈丸從另一端倒入,點火孔(touch hole)鑽在鐵管底部;木柄長度從1尺到5尺,多半在4-5尺。這樣的設計很明顯得告訴我們,那時的冶金技術很差,槍管常炸,使用者經驗不足,所以槍管最好離臉遠一點。 



槍史小記

紀元前八世紀:開始對硝及硫磺有所認識(中國) 

1040年:第一次火藥在軍事上的運用(中國) 

1240年:回教世界第一次有硝的紀錄 

1242年:西方第一次有關火藥的紀錄(英國) 

1259年:第一次有關槍(竹制突火槍)的描述(中國) 

1326年:西方第一次有關槍的圖片紀錄(英國) 

十四世紀中:手炮在世界各地出現 

十五世紀初:守城的鉤槍及攻城的原形槍出現(西方) 

1411年:發明了火繩式槍機(奧地利) 

1430或1560年:第一支氣槍的發明(德國) 

1450年:火藥的濕制法的發明(法國) 

1500年:西方第一次使用長槍瞄具(德國) 

1504年:最早有規模的射擊比賽(瑞士) 

1520年:有來福線槍管的發明(德國) 

1690年:棕管槍(Brown Bess)正式採用(英國) 

1780年:第一次大規模採用氣槍做軍事用途(奧地利) 

1793年:發明最早的火帽式槍機(蘇格蘭) 

1804年:法國移民杜邦(DuPont)建了他第一個廠來生產火藥(美國) 

1804-06年:路易斯和克拉克探險隊帶了把氣槍往西行(美國) 

1819年:郝式(Hall)後膛槍是第一把軍用後膛槍(美國) 

1835年:科特的轉輪槍得到了英國專利(美國專利是1836年) 

1845年:司空扁發現槍棉(瑞士) 

1847年:叟不瑞柔合成硝化干油(義大利) 

1862年:亨利與司班瑟連發槍是最早使用金屬殼子彈的軍用連發槍(美國) 

1866年:諾貝爾發明第一種安全炸藥(瑞典) 

1884年:佛埃擂合成無煙的“白藥“(法國) 

1886年:勒貝爾步槍正式採用小口徑,無煙火藥(法國) 

1889年:第一把用二氧化碳做動力的氣槍(法國) 

1891年:阿保用硝化纖維和硝化干油合成了無煙火藥,科玳(英國) 

1891年:莫辛那甘步槍正式採用(俄國) 

1898年:毛瑟98式正式定型(德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