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錦歌


錦歌


  漳州錦歌分布於漳州薌城區及其周邊地區
類别:曲藝
地區:福建
編號: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Ⅴ-26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錦歌分布於漳州薌城區及其周邊地區
  原名歌仔或什錦歌,又稱乞食調。1953年定名爲錦歌。這是一種有器樂伴奏的歌唱形式,是閩南主要民間曲藝之一,流行於以漳州爲中心,包括廈門、晉江、龍溪在内的閩南平原地帶及台灣省和南洋諸島華人聚居地等。

  漳州錦歌是福建省五大曲種之一,與泉州南音並稱爲閩南民間姐妹藝術之花。錦歌是一種重要的曲藝唱曲形式,原名"雜錦歌","錦歌"是通行的簡稱。它以四句七言或五言的聯句彈唱歷史和傳說故事,約在明末清初繼承了南詞小調、道情及民間小戲的音樂發展而成。逢年過節,喜慶之際,漳州城鄉經常可見錦歌藝人坐唱,走唱,用鄉音唱白,曲調纏綿,散發着濃鬱的鄉土氣息。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

  唐宋間錦歌初步形成,明代已較爲定型完整。它來自民間,以方言演唱,有着濃鬱的鄉土氣息。曲調流暢樸實,富有表現力,内容通俗健康,易學易懂,爲群眾所喜愛,許多農村都有"歌仔陣"、"歌仔館"。錦歌進入城市後,改用南琵琶、洞簫、三弦、二弦等樂器,唱腔由原來的活潑、粗獷、豪放轉爲婉約柔細,姿勢安逸。曲牌名稱,原來的"七字仔"改稱"四空","大調"改稱"五空"、"貝思"。演唱中有時插入幾小節南樂,稱"曲爿"。農村仍保留原有風格,逐漸形成農村、城鎮和原始的月琴三大流派。城鎮的"亭"派有八樂吟、樂吟亭、集弦閣、盛音園、進德社;農村的"堂"派有慶豐堂、慶賢堂、東音堂、錦雲堂、一德堂、攀和堂;"月琴"派有長泰、華安、平和以及盲藝人的走唱(乞食調)和雲霄的"四管齊"。

  明末清初,隨閩南人民東渡,錦歌在台灣落戶。目前仍在台灣流傳的有"牛犁歌"、"病囝歌"、"天烏烏"。台灣歌仔戲的音樂是在錦歌基礎上融合當地民間音樂而成。同時,錦歌也隨移居者在南洋諸地流行。民國18年(1929年),漳州錦歌藝人陳麗水、林庭、賴耀山、王清吉、陳膠掠、朱亞、鍾青、陳不得等應邀到南洋諸地演唱,以藝會友,並在新加坡興登堡百代公司灌制唱片40多張。他們演唱的《陳三磨鏡》、《審陳三》、《安童鬧》、《無影歌》、《賭錢歌》、《大伯公歌》、《兑獺返齲緱乙皇薄 
通元廟前唱錦歌的人們
  1950年,漳州市有錦歌社10多個,較著名的有龍眼營錦歌社、霞薰錦歌社、新橋錦歌社、東嶽錦歌社和浦南錦歌社。1952年,龍溪縣石碼成立錦歌劇社,演出錦歌劇《孔雀東南飛》。1956年、1978年應中國唱片公司和香港東方唱片公司邀約,灌制唱片和錄制卡式帶發行國内外。60年代初文化部門組織力量挖掘錦歌傳統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記錄錦歌曲本26個,曲調150多支。改革開放以後,創作許多新的劇目,如:《思親》、《尋祖》、《水仙情》、《台灣阿婆看女排》、《喬先生回漳州》等,參加省和全國文藝調演,穫得多項獎。1983年,錦歌新秀王素華曾赴新加坡演出。80年代,各地錦歌社團多次集會觀摩,加強藝術交流,錦歌表演藝術不斷提高。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通元廟前唱錦歌的人們
  錦歌的表演形式爲多人圍坐演唱,同時分持琵琶、洞簫、二弦、三弦及木魚、雙鈴等自行伴奏。

  錦歌的唱腔風格大致要分爲堂、亭兩大流派。堂派主要流傳在農村中,唱腔粗獷有力,曲調接受民間歌謠,擅長唱"雜念調",鏇律靈活,變化多樣,每句後面都有落尾。亭派流行在城市,唱腔比較幽雅、細致,咬字分明,采用南曲的曲調比較多,使用的樂器和指法比較近南曲。

  錦歌的曲調豐富繁雜,大體可分爲四類。一類叫"雜念仔"、"雜咀仔",唱腔近於念誦,自由活潑;一類是"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調"或"丹田調",是錦歌獨具風格的基本曲調;一類叫"花調"、"雜調";一類是"顺樂曲"。

  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兩人對答,三、四接着唱念,也有自唱樂隊伴秦的。漳州市的圍坐彈唱多,廈門有許多節目是站着演唱,並借助動作來表現。

  錦歌使用的樂器有月琴、二弦、洞簫、南三弦、拍板等,也有以琵琶代替月琴,用品簫代表洞簫的,有的還加上嗩呐。廈門地區演唱時,有用木魚代替拍板的。

  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陳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薑女》,八小節:《妙常怨》、《董永》、《井邊會》、《呂蒙正》、《劉永》、《壽昌》、《閔楨》、《高文擧與玉貞》。抗日戰爭時期,產生了一些反映革命鬥爭生活的曲目,如《長工歌》、《送郎參軍》等。

  四、傳承意義

  錦歌曲目,故事完整内容較長的稱"大柱",摘唱某些段落爲"小摺",傳統曲目有一二百個。隨着時間的推移,現今人們對於錦歌的興趣日益淡漠,錦歌藝術面臨隨時可能消亡的危機,需要設法加以保護。

  漳州錦歌植根於民間大眾之中,曲調優美流暢,唱詞通俗易懂,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錦歌是閩南最古老的民間曲藝之一,明末清初,鄭成功收複台灣時,把錦歌也帶至台灣,並與當地民歌、調相結合,形成了"歌仔",因此專家認爲,錦歌是歌仔戲的"老祖宗"。錦歌與台灣歌仔戲的密切關係,使錦歌藝術成爲連接海峽兩岸人民心靈的彩色紐帶。錦歌是通過勞動人民(演唱藝人)根據各自所處的民族地域特點、歷史文化傳統積澱、群眾的審美理想追求和當地的風土人情、語言特點而創造的智慧結晶,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