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台灣首位進士——陳夢球 王克捷是首位以臺灣為籍貫的進士 莊文進鳳山縣之有進士自莊文進開始

陳夢球


陳夢球(?—1700) 號二受,清代同安縣灌口人。康熙二年(1663)以漢軍旗籍中舉人,三十三年(1694)進士,授編修。三十七年運米穀赴高麗(今朝鮮)賑饑,又自京坐船巡視沿海各省。審理山西巡撫案,主理湖廣考試。三十九年督學山西末任卒。編輯摘要  陳夢球(?—1700)號二受,清代同安縣灌口人。康熙二年(1663)以漢軍旗籍中舉人,三十三年(1694)進士,授編修。三十七年運米穀赴高麗(今朝鮮)賑饑,又自京坐船巡視沿海各省。審理山西巡撫案,主理湖廣考試。三十九年督學山西末任卒。



台灣首位進士——陳夢球

2013-04-18 09:22:23來源:薌城鄉訊報瀏覽:2234

       很多人知道台灣最後一名進士是漳州籍的汪春源,但是,了解台灣首位進士也是漳州籍的恐怕就知之甚少。其實,台灣首位進士是金庸筆下天地會總舵主原型陳永華的兒子陳夢球。
陳夢球祖籍地在漳州石美
       地處漳郡,一派江山千古秀;門朝北溪,三條河水萬年流。
       在漳郡北溪九龍江的出海口,三水合流處,有一座古城叫石美。明時曾被鄭芝龍的海上武裝劉香部佔據 ​​,明末清初成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基地和海防哨所。在這座古城的北門,有一戶陳姓人家,四代人中先後出了一位抗清志士、一位台灣文化教育的奠基者、兩位進士及兩位舉人和一位印尼三寶壟甲必丹。譽滿漳台,光耀史冊。
       石美是一座古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碼頭,至今人們仍把石美街叫“巴剎”(馬來西亞語,意思是市場、集市)。現在石美所在的角美鎮東與廈門郊區相接,距廈門島僅15公里,西毗龍文區,南靠九龍江下游與紫泥鎮相對峙,北隔天成山與長泰接壤。在石美村北門自然村有座宗祠叫厚山陳氏寶鏡堂。
       寶鏡堂開基祖陳湯選(南院陳太傅二十三世);第二世厚山祖陳源濟;陳夢球為厚山陳氏寶鏡堂第十一世。此後枝繁葉茂,家族興旺,成為漳東名門望族。
陳夢球家族是漳東名門望族
       據陳氏後人陳江慶介紹,陳家的祖訓是:讀書為重,次則農桑,取之有道,工商何妨,克勤克儉,毋怠毋荒,孝發睦姻,六行皆臧,禮儀廉恥,四維畢張,處於家世,可表可坊,仕於朝野,為忠為良,神則佑汝,汝福綿長。將仕郎陳相是寶鏡堂四世裔孫。陳相繼承祖訓,尊崇儒學,注重科舉,家教甚嚴,要求子孫學習先賢,寒窗苦讀,潛研儒學,努力登第。
       抗清忠烈志士陳鼎是寶鏡堂九世裔孫(更名命鼎,字子凝,號像圖),少小的時候在漳州城讀書,明天啟七年(1627年)考中舉人,明末清初,鄭成功佔領同安城,任葉翼雲為知縣,陳鼎為教諭(學官名,明清縣學皆置教諭,掌文廟祭祀、教育所屬生員)。清順治四年(1647年)八月,清軍攻克同安城,葉翼雲、陳鼎與眾將士分門死守,城破後,葉、陳率將士逐巷與清軍血戰,最後,陳鼎矢志不渝,自縊於明倫堂,成為抗清忠烈志士。
       台灣文化教育事業的奠基人陳永華是寶鏡堂十世裔孫(1634-1681),字复甫,以子夢球貴贈承德郎。少小的時候在家鄉漳州城讀書長大,從小“好讀書,有奇謀”,父親陳鼎壯烈犧牲後,投奔正在“延攬天下復明志士”的鄭成功,成為鄭成功的“臥龍先生”,鄭經時期的“東寧總制使”。他注重文化教育事業,興建台灣第一座孔廟,創辦第一所學府,首次把大陸的科舉制度推行到台灣,培養出大量有知識的人才,因而被譽為“台灣文化教育事業的奠基人” 。
       清康熙年間進士陳還(妣楊氏恭人)是寶鏡堂十二世裔孫,號素亭,陳永華之孫,正白旗。考中清康熙39年(1700年)進士,官至廣東肇慶府開平縣知縣。
       清康熙年間舉人陳昭(妣林氏淑),是寶鏡堂十二世裔孫,官至雍正元年御前侍衛,廣東春江游擊。
       第十四世陳簡齊(名煜官,1736-1800,印尼三寶壟甲必丹,印尼陳氏一世祖)。
       如今寶鏡堂還在,總佔地面積37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平方米,透過構建規制和石構件仍可想像當年的恢弘氣勢。始建時為二進三開間,前開五門(正三側兩),原門前置石獅一對,前埕立石旗桿竭三座,祠堂前的大埕有三座旗桿,其中兩座大的,一座小的(清朝曾出過兩位進士和一位舉人),其中陳夢球先祖官至七省巡按大人,所以寶鏡堂燈號為“七省巡按陳府”。
       原來堂上懸匾數個,現僅存“寶鏡堂”掛於後堂門上,門聯曰:“潁川宗親同一源,固始衍派繞漳江。”祖龕祀厚山祖和陳鼎(陳夢球的祖父)、陳永華(陳夢球之父)、陳夢球、陳維衡(陳夢球之弟),陳仕貴(陳夢球的堂兄,字伯良,守祖),陳還(陳夢球之侄)等神牌。“寶鏡堂”內尚存宣統元年的石牌一塊和“篤倫堂”木刻堂匾一塊(此堂匾還刻有篆字印鑑)。祠堂右牆壁上嵌有一石碑,記有公田畝數和“寶鏡堂”三字。
陳夢球是台灣首位進士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文帝開皇七年,終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前後歷經1300多年。
       整個科舉的過程,必須經過從童生到狀元,層層選拔,其中縣試和府試屬於預選階段,鄉試、會試、殿試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鄉試每隔三年在省城舉行,有秀才資格才可以參加,考中的叫舉人。會試是鄉試後第二年在京城禮部舉行。殿試由會試合格者參加,由皇帝(或任命大臣)主持。這是科場上一種最高層次的考試,合格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陳夢球自幼天資聰穎。由於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少年時就開始研讀《左傳》《四書》等經典史籍,壯歲專研《易經》,對易學“疏解簡明,不蹈支離,亦不侈奧博,自成一家。”
       清康熙22年(1683年)7月清軍攻入台灣,鄭氏政權無力再戰,投降清政府。當時,陳夢球的大哥陳夢煒為鄭氏澎湖守將,當清軍抵達澎湖時,陳夢煒奉命納款投降,隨後,陳夢煒被編入漢軍“旗籍”,陳夢球就“弟隨兄籍”隨大哥被編入旗籍,隸屬正白旗。
       陳夢球在台灣順利通過縣試和府試後,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考取舉人資格,第二年到京城參加順天府會試,在考試期間,當時京城還沒有設立台灣會館(全台會館1885年才建成投入使用),就回父親祖籍地,與漳郡蔡日光、戴肹、吳鐘“寓於漳郡會館”。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陳夢球參加甲戌科會試,中為“康熙三十三年甲戌胡任輿榜進士”,與他同榜的還有漳郡進士蔡日光(綦江知縣,有傳)、戴肹(長垣知縣,有傳)、吳鐘(內邱知縣,有傳)。
       陳夢球成為台灣首位進士後,由正白旗中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為官署名,明清時以翰林院為“儲才”之地,在科舉考試中選拔一部分人入院為翰林官。編修為翰林院內官職名)。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高麗(朝鮮)發生災荒,陳夢球受康熙帝命,督運糧食赴高麗賑災,返航抵閩巡歷六省,後到山西巡檢查案。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執掌主管湖廣,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以待講督學山西“未赴任去世”。
       陳夢球是寶鏡堂十一世裔孫(妣汪氏)號二受,考中台灣首位進士,官至七省巡按,祖籍地漳州石美用“七省巡按陳府”作為寶鏡堂的燈號。
       據《雍正府志》《台灣史》載:陳永華二子陳夢球,“居台繁衍至今,為邑望族”。
陳夢球家族和為貴
      蒼涼古驛大江濱
      故壘連山百草新
      水勢長奔三十里
      濤聲猶撼五千人
       這是與陳夢球同科同年進士戴肹(字子質)路經漳郡江東橋的抒懷詩。在江東橋之東,就是陳夢球的家鄉,在他們祖籍地還口傳“陳氏兄弟和為貴”的說法,據《同安縣志》(728-729頁、1111頁、1172-1174頁)記載與石美陳氏口傳相符。
      陳維衡,字季璇,陳永華三子,夢球之弟。年二十為諸生(明清兩代稱已入學的生員),有學行。
       陳維衡居住石美,有祖厝一座,年欠失修。鄰居黃姓看上這座陳氏祖厝舊址,想佔為己有,找陳維衡說:“祖屋廢不用,請為君求之,私奉三百金。”維衡不同意,黃氏強行要建,於是發生了糾紛,打起了官司。剛好陳夢球以翰林奉敕巡海,路過家鄉,地方官經過查實要治黃氏的罪,維衡請求說:“吾與黃為同鄉,只求斷歸原主,不願推究其罪。”親戚們都憤憤不平,維衡說:“是非汝所知也,盛衰有時,今日何難盡法,後日可長保也。”那時黃氏自以為大禍臨頭,可能有不測,沒想到竟然得以免罪,非常慚愧,非常感激,從此兩家相敬相愛數十年。       村里的老人除了向筆者講述先祖陳夢球、陳維衡的故事外,還告訴筆者,他家的家訓是(閩南語):“創業快,守業難,好空不過三代人。和為貴,得饒 ​​人,好風不貪駛過帆。”夢球有堂兄弟三人名為:陳仕和、陳仕為、陳仕貴,就是根據家訓命的名。
      守祖陳仕貴(號伯良,陳仕貴因子貴封“鄉飲大賓”。)的墓葬還保持較好,在漳州南門蓮花圩內(今龍海市九湖鎮林下村村委會辦公大樓後100米處)。墓碑聯爲:圓山北寺障華城,蓮水南來環福地。現在還有陳氏裔孫40多戶人家居住在漳州南門蓮花村。□陳忠傑陳馨

王克捷
[編輯]王克捷,字仲肯[1],或字貽茂[2],清朝官員、學者,臺灣府諸羅(今嘉義)人[3]。是首位以臺灣為籍貫的進士(王克捷被認為有冒籍之嫌)[註 1]生平[編輯]王克捷祖籍福建晉江,幼時隨父高霖自泉州渡臺,居於諸羅乾隆十八年(1753年)鄉試中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中丁丑科三甲進士,成為臺灣史上第一位登科進士。曾任行唐知縣,遷江寧同知(副知府)[3]註釋[編輯]
  1. ^ 一般稱道光三年進士鄭用錫爲開台進士。在王克捷之前,臺灣已有陳夢球考取進士,但陳夢球屬隸滿州白旗。王克捷則因為幼年方來台,被認為有冒籍之嫌。

莊文進

進士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臺灣府鳳山縣.莊文進本來是行之全國的考試制度,各地都是一致的。但臺灣的科舉考試,卻有不少特殊之處。福建省鄉試即舉人考試,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才開始舉行。
各府縣儒學生員,俗稱秀才,有了秀才資格,才能參加省級鄉試的舉人考試。鄉試考期每三年一次,於子年、卯年、午年、酉年之八月舉行。且都在各省省會舉行,臺灣舊時隸屬福建省,因此每年秋八月,各廳縣的秀才們,便得冒著風濤之險,渡海到福州應試。清光緒十三年(1887),即便臺灣建省以後仍是如此。
通過了鄉試的舉人,緊接著就是明年三月在京師貢院舉行的會試。會試和鄉試相同,都是三年一科,例於丑、未、辰、戌為會試之年。殿試也叫廷試,將來作為進士甲第的依據。殿試試卷須經八位讀卷官閱過,最後擬定前十名進呈御覽,欽定名次,一甲共三名,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其他七名列入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統稱為進士。

莊文進,臺灣府鳳山縣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臺灣府鳳山縣籍參加丙子科福建省鄉試中式舉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莊文進以臺灣府鳳山縣籍,參加丙戌科科舉殿試考取進士,名列三甲第七十一名賜同進士出身。鳳山縣之有進士自莊文進開始曾任泉州福寧教授。
不過由於當時學子的寄籍、或是冒籍應考等問題屢見不鮮,在莊文進以臺灣府鳳山縣籍登科後,又回歸祖籍地晉江縣。一般還是認定其為晉江籍。(PS: 晉江隸屬於泉州)據《福建通史》記載,清代台灣共中文進士十九人,經核查確係泉州籍的達八人,分別是:王克捷、莊文進、鄭用錫、蔡廷蘭、丁壽泉、施瓊芳、施士诘和最後一名進士李清奇。故有一說稱王克捷為「開臺進士」,莊文進為「開鳳進士」,鄭用錫為「開淡進士」。
然而,三者之中真正對臺灣有所貢獻,且留下一些具體記載的當屬鄭用錫無疑,稱其為「開臺進士」,實至名歸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