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梅堯臣(1002年-1060年),字聖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

梅堯臣[編輯]

梅堯臣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堯臣
聖俞
族裔漢族
其他名號宛陵先生
出生1002年
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
逝世1060年
汴京(今河南開封)
著作
《宛陵先生集》
《拾遺》
梅堯臣(1002年-1060年),聖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

生平[編輯]

少家貧,少年時鄉試不第,隨叔父至洛陽,為洛陽主簿。後歷任州縣小官。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為建德縣令
50歲後,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後任授國子監直講,遷尚書屯田都官員外郎,故人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
一次進士考試,堯臣為考官,輔助主考官歐陽修閱卷,發現了蘇軾寫的「刑賞忠厚之至論」,驚為天人,並推薦蘇軾的試卷給歐陽修批閱。歐陽修頗驚其才,由於試卷糊名,歐陽修認為很有可能是弟子曾鞏所寫,故為了避嫌而將此卷取為第二。事有碰巧,歐陽修取為第一的卷子,恰好是曾鞏所寫。

文風[編輯]

其詩與蘇舜欽齊名,世人美稱「蘇梅」,同被譽為宋詩「開山祖師」。與歐陽修為摯友,同為宋詩革新推動者。錢鍾書在《宋詩選注﹒梅堯臣》裡稱他:「主張『平淡』,在當時有極高的聲望,起極大的影響。」有《宛陵先生文集》六十卷。詩歌上注重寫實,提倡平淡。

梅堯臣(1002-1060年),字聖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50歲後,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後任授國子監直講,遷尚書屯田都官員外郎,故人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其詩與蘇舜欽齊名,世人美稱“蘇梅”,同被譽爲宋詩“開山祖師”。與歐陽修爲摯友,同爲宋詩革新推動者。錢鍾書在《宋詩選注﹒梅堯臣》里稱他:“主張‘平淡’,在當時有極高的聲望,起極大的影響。”有《宛陵先生文集》六十卷。

梅堯臣生平

  梅堯臣父梅讓務農,叔梅詢進士及第,曆官至翰林侍讀學士,頗有文名。梅堯臣12歲隨梅詢學習。 26歲以梅詢的門蔭,補太廟齋郎。不久,任桐城縣主簿,調任河南縣主簿。天聖九年(1031),任河陽縣主簿。河陽離西京洛陽很近。當時西昆詩派的首要人物錢惟演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歐陽修任西京留守推官,還有尹洙等人也官西京。梅堯臣常與這些名人往還,很受推重,並與歐陽修成爲莫逆之交。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梅堯臣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蘇梅”。景祐三年(1036),梅堯臣在建德縣令任上,寄詩範仲淹支持改革弊政的主張。寶元二年(1039)知襄城縣,其後曆有遷轉。皇三年(1051)賜同進士出身改任太常博士。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推擧他爲參詳官,希望通過考試打擊當時的浮豔晦澀文風。梅堯臣在閱卷中激賞蘇軾的文章,向歐陽修推薦,取錄爲第二名。嘉祐五年(1060),梅堯臣爲尚書都官員外郎,不久病逝。
  梅堯臣的著作,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遺》1卷,《附錄》1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今人朱東潤有《梅堯臣集編年校注》。

梅堯臣詩詞特點

  梅堯臣詩歌上注重寫實,提倡平淡。
  作爲當時詩歌革新的倡導者,梅堯臣曾寫下了一些關心政治,針砭時事和反映民瘼的作品,但在現存二千八百餘首詩歌中,所占比重極有限。梅堯臣的貢獻主要在於新詩風的探索。他的一些經驗之談成爲當時和後來詩人們爭相引述的話頭,如他在《讀邵不疑學士詩卷……》一詩中說:“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把“平淡” 作爲詩歌藝術的最高境界;如反對詩語“淺俗”,主張要“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引) 等,這些觀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梅堯臣詩歌的成就。具體地說,梅堯臣在詩歌藝術上的主要創新在於:
  一、詩歌題材的擴展。中唐以來中國詩歌題材已表現出日常化的傾向,梅堯臣在這方面有進一步的推進。他的詩絕大部分屬於個人日常生活的描寫與吟詠。他善於在一些以往詩人不甚經意的地方發現詩意,捕捉詩題。因而詩歌題材不避瑣屑,細大不捐。這種題材上的凡近化、家常化是此後宋詩發展的基本特征。
  二、觀察仔細,描寫精切,構思命意力求深刻。在這方面他實踐了自己反對淺俗,追求“意新語工”的詩歌創作主張。梅堯臣成功的作品,大多包含一些深刻精巧的描寫。在抒情之作中,則又善於以質樸的語言寫出深摯的感情。
  三、“閑肆平淡”的風格。“閑肆平淡”四字是由歐陽修提出來的,歐陽修一生對梅堯臣的詩歌創作比較關注,對其風格至少有三次認真的評價,用過“清切”、“古硬”、“覃思精微”、“深遠閑淡”等詞匯,在最後的《梅聖俞墓志銘》中,歐陽修總結道:梅堯臣“其初喜爲清麗、閑肆、平淡,久則涵演深遠,間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氣完力餘,益老以勁。”歐陽修的這些評語告訴我們,梅堯臣的詩歌一個貫穿始終的特征是清切平淡,而這個基本風格又有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從詩體上看,梅堯臣擅長於五言,尤其是五言古詩。他所喜愛的古典詩人,也多是五言作家。他喜愛陶淵明、韋應物等人山水田園詩清淡閑雅的風格;喜愛孟郊、賈島、姚合等人五言古近體的構思精微、語意新奇;他還反複表示要追蹤“蘇李”(漢代蘇武、李陵)、阮籍、陳子昂等人的古詩風調。他的詩風可以說是這諸多因素兼而有之,同時又加進了自己如老實人懇談一般、平靜叙述從容議論的筆調——這種筆調被歐陽修、陸游等人稱爲“宛陵體”頻頻加以仿效。
  梅詩的這種“平淡”,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宋人後來逐步明確的古雅、樸拙、簡淡、閑靜、深遠等風格理想,因而很得宋代詩人的推崇。元人有一段關於梅詩的話很能說明這種風格有宋代詩史上的地位:“去浮靡之習,超然於昆體(西昆體)極弊之際;存古淡之道,卓然於諸大家未起之先。”(《宛陵先生集》附錄龔嘯語)也就是說,梅詩在宋詩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詩歌風格奠定了宋詩風格發展的一些基本方面。也許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南宋的劉克莊把梅堯臣稱爲宋詩的“開山祖師”(《後村詩話》前集卷二)。

梅堯臣軼事

  一次進士考試,堯臣爲考官,輔助主考官歐陽修閱卷,發現了蘇軾寫的“刑賞忠厚之至論”,驚爲天人,並推薦蘇軾的試卷給歐陽修批閱。歐陽修頗驚其才,但是試卷糊名,歐陽修認爲很有可能是弟子曾鞏所寫,但爲了避嫌,於是將此卷取爲第二。事有碰巧,歐陽修取爲第一的卷子,恰好是曾鞏所寫。

《宋史》梅堯臣傳

  梅堯臣,字聖俞,宣州宣城人,侍讀學士詢從子也。工爲詩,以深遠古淡爲意,間出奇巧,初未爲人所知。用詢陰爲河南主簿,錢惟演留守西京,特嗟賞之,爲忘年交,引與酬倡,一府盡傾。歐陽修與爲詩友,自以爲不及。堯臣益刻厲,精思苦學,繇是知名於時。宋興,以詩名家爲世所傳如堯臣者,蓋少也。嚐語人曰:“凡詩,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爲善矣。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爲至也。”世以爲知言。曆德興縣令,知建德、襄城縣,監湖州税,簽書忠武、鎮安判官,監永豐倉。大臣屢薦宜在館閣,召試,賜進士出身,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預修《唐書》,成,未奏而卒,錄其子一人。寶元、嘉祐中,仁宗有事郊廟,堯臣預祭,輒獻歌詩,又嚐上書言兵。注《孫子》十三篇,撰《唐載記》二十六卷、《毛詩小傳》二十卷、《宛陵集》四十卷。堯臣家貧,喜飲酒,賢士大夫多從之游,時載酒過門。善談笑,與物無忤,詼嘲刺譏托於詩,晚益工。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織文乃堯臣詩也,名重於時如此。

歐陽修《梅聖俞墓志銘並序》 

  嘉祐五年,京師大疫。四月乙亥,聖俞得疾,握城東汴陽坊。明日。朝之賢士大夫往問疾者騶呼屬路不絕。城東之人市者廢,行者不得往來,鹹驚顧相語曰:“茲坊所居大人誰邪?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癸未,聖俞卒。於是賢士大夫又走弔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親而舊者,相與聚而謀其後事。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賻卹其家。粵六月甲申,其孤增載其柩南歸。以明年正月丁丑葬於某所。
  聖俞字也,其名堯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自其家世,頗能詩,而從父詢以仕顯,至聖俞遂以詩聞。自武夫、貴戚、童兒、野叟,皆能道其名字,雖妄愚人不能知詩義者,直曰:“此世所貴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門,而聖俞詩遂行天下。
  其初喜爲清麗閑肆平淡,久則涵演深遠,間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氣完力餘,益老以勁。其應於人者多,故辭非一體。至於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諸子號詩人者僻固而狹陋也。聖俞爲人仁厚樂易,未嚐忤於物,至其窮愁感憤,有所罵譏笑謔,一發於詩,然用以爲歡而不怨懟,可謂君子者也。
  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見其文歎曰:“二百年無此作矣!”其後大臣屢薦宜在館閣,嚐一召試,賜進士出身,餘輒不報。嘉祐元年,翰林學士趙概等十餘人列言於朝曰:“梅某經行修明,願得留與國子諸生講論道德,作爲雅頌,以歌詠聖化。”乃得國子監直講。三年冬,袷於太廟,御史大夫韓絳言,天子且親祠,當更制樂章以薦祖考,惟梅某爲宜,亦不報。
  聖俞初以從父蔭,補太廟齋郎,曆桐城、河南、河陽三縣主簿,以德興縣令知建德縣,又知襄城縣,監湖州鹽税,簽署忠武、鎮安兩軍節度判官,監永濟倉,國子監直講,累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嚐奏其所撰《唐載》二十六卷,多補正舊史闕謬,乃命編修《唐書》;書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
  曾祖諱遠,祖諱邈,皆不仕。父諱讓,太子中舍,致仕,贈職方郎中。母曰仙游縣太君束氏,又曰清河縣太君張氏。初娶謝氏,封南陽縣君;再娶刁氏,封某縣君。子男五人,曰增、曰墀、曰坰、曰龜兒,一早卒。女二人,長適太廟齋郎薛通,次尚幼。
  聖俞學長於《毛氏詩》,爲《小傳》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孫子》十三篇。餘嚐論其詩曰:“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蓋非詩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聖俞以爲知言。
  銘曰:不戚其窮,不困其鳴,不礩於艱,不履於傾。養其和平,以發厥聲,震越渾鍠,眾聽以驚。以颺其清,以播其英,以成其名,以告諸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