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佛門護生》6. 明代(1368~1644年)

佛門護生》6. 明代(1368~1644年)
【觀世心編著】
 
〔6.1〕
元末明初‧方孝孺(1357~1402年)
 
〔6.1.1〕
曲巷高簷避網羅,朝來飽啄隴頭禾。
但令四海常豐稔,不嫌人間鼠雀多。
〔出處〕
元末明初‧方孝孺〈百雀〉詩,參閱《護生畫集‧第三集》。
 
〔6.2〕
明‧葉唐夫(?~1382~?年)
 
〔6.2.1〕
家住夕陽江上村,一灣流水繞柴門。
種來松樹高於屋,借與春禽養子孫。
〔出處〕
明‧葉唐夫〈江村〉詩,參閱《護生畫集‧第一集》。
 
〔6.3〕
明‧蓮池袾宏大師(1535~1615年)
 
〔6.3.1〕
〈戒殺文〉

世人食肉,咸謂理所應然,乃恣意殺生,廣積冤業,相習成俗,不自覺知。昔人有言,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是也。計其迷執,略有七條,開列如左,餘可例推云。

一曰生日不宜殺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己身始誕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殺持齋,廣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獲超昇,見在椿萱,增延福壽。何得頓忘母難?殺害生靈,上貽累於親,下不利於己。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一也。

二曰生子不宜殺生。凡人無子則悲,有子則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愛其子。慶我子生,令他子死,於心安乎?夫嬰孩始生,不為積福,而反殺生造業,亦太愚矣。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二也。

三曰祭先不宜殺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掃,俱當戒殺,以資冥福,殺生以祭,徒增業耳。夫八珍羅於前,安能起九泉之遺骨,而使之食乎?無益而有害,智者不為矣。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三也。

四曰婚禮不宜殺生。世間婚禮,自問名納采以至成婚,殺生不知其幾?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殺,理既逆矣。又婚禮吉禮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慘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四也。

五曰燕客不宜殺生。良辰美景,賢主嘉賓,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須廣殺生命?窮極肥甘,笙歌饜飫於杯盤,宰割冤號於砧几。嗟乎!有人心者寧不悲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五也。

六曰祈禳不宜殺生。世人有疾,殺生祀神以祈福祐,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殺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者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殺業具在,種種淫祀,亦復類是。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六也。

七曰營生不宜殺生。世人為衣食故,或畋獵,或漁捕,或屠宰牛羊猪犬等,以資生計。而我觀不作此業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凍餒而死也。殺生營生,神理所殛,以殺昌裕,百無一人。種地獄之深因,受來生之惡報,莫斯為甚矣!何苦而不別求生計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七也。
〔出處〕
明‧蓮池袾宏大師〈戒殺文〉,參閱《蓮池大師全集‧冊六》。
 
〔6.3.2〕
〈放生文〉

蓋聞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是故逢擒則奔,蟣蝨猶知避死;將雨而徙,螻蟻尚且貪生。何乃網於山,罟於淵,多方掩取;曲而鉤,直而矢,百計搜羅,使其膽落魂飛,母離子散。或囚籠檻,則如處囹圄;或被刀砧,則同臨剮戮。憐兒之鹿,舐瘡痕而寸斷柔腸;畏死之猿,望弓影而雙垂悲淚。恃我強而陵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補己身,心將安忍?

繇是旻天垂憫,古聖行仁,解網著於成湯,畜魚興於子產。聖哉流水,潤枯槁以囊泉;悲矣釋迦,代危亡而割肉。天台智者,鑿放生之池;大樹仙人,護棲身之烏。贖鱗蟲而得度,壽禪師之遺愛猶存;救龍子而傳方,孫真人之慈風未泯。一活蟻也,沙彌易短命為長年,書生易卑名為上第;一放龜也,毛寶以臨危而脫難,孔愉以微職而封侯。屈師縱鯉於元村,壽增一紀;隋侯濟蛇於齊野,珠報千金。拯已溺之蠅,酒匠之死刑免矣;捨將烹之鱉,厨婢之篤疾瘳焉。貿死命於屠家,張提刑魂超天界。易餘生於釣艇,李景文毒解丹砂。孫良嗣解矰繳之危,卜葬而羽蟲交助;潘縣令設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號。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曹溪守獵人之網,道播神州。雀解銜環報恩,狐能臨井授術。乃至殘軀得命,垂白壁以聞經;難地求生,現黃衣而入夢。施皆有報,事匪無徵,載在簡編,昭乎耳目。

普願隨所見物,發慈悲心,捐不堅財,行方便事。或恩周多命,則大積陰功;若惠及一蟲,亦何非善事。苟日增而月累,自行廣而福崇,慈滿人寰,名通天府。蕩空冤障,多祉萃於今生;培漬善根,餘慶及於他世。儻更助稱佛號,加諷經文,為其回向西方,令彼永離惡道,則存心愈大,植德彌深,道業資之速成,蓮臺生其勝品矣。
〔出處〕
明‧蓮池袾宏大師〈放生文〉,參閱《蓮池大師全集‧冊六》。
 
〔6.3.3〕
〈放生圖說〉

人既重其生,物亦愛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令。
放生冤結解,放生罪垢淨。放生免三災,放生離九橫。
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放生嗣胤昌,放生家門慶。
放生無憂惱,放生少疾病。放生觀音慈,放生普賢行。
放生悟無生,放生生死竟。放生與殺生,果報明如鏡。
〔出處〕
明‧蓮池袾宏大師〈放生圖說〉,參閱《蓮池大師全集‧冊八‧遺稿卷三‧補遺》。
 
〔6.3.4〕
〈七筆勾〉

美味珍饈。殺孽冤冤報未休,滋味下咽喉,轉眼成仇宼。冤家相遇誰來救,淡飯無憂,油鍋湯鑊因人搆。因此把美味嘉餚一筆勾。
〔出處〕
明‧蓮池袾宏大師〈七筆勾〉,參閱《卍續藏‧1214‧62冊;蓮修必讀》。
 
〔6.4〕
明‧達觀真可法師(1543~1603年)
 
〔6.4.1〕
養豬充口腹,因愛結成讐。
豬若知此意,終朝不食愁。
愁兼與不食,豬死肉有不。
頗賴豬未知,肥肉過汝喉。
終來汝作豬,還須償豬油。
此理果弗謬,勸汝養豬休。
〔出處〕
明‧達觀真可法師〈豬偈〉,參閱《龍藏‧1633‧154~155冊;紫柏尊者全集‧卷二十》。
 
〔6.5〕
明‧屠隆(1543~1605年)
 
〔6.5.1〕
物我從來本一真,幻形分處不分神。
如何共嚼娘生肉,大地哀號慘煞人。
〔出處〕
明‧屠隆〈戒殺〉詩,參閱《物猶如此‧慈愛鑑第四》。
 
〔6.6〕
明‧憨山德清法師(1546~1623年)
 
〔6.6.1〕
一片無生心,全彰放生處。
令彼鱗甲類,盡蹋無生路。
〔出處〕
明‧憨山德清法師〈放生池〉,參閱《龍藏‧1634‧155~156冊;夢遊集‧卷三十七》。
 
〔6.7〕
明‧黃猷吉(?~1568~?年)
 
〔6.7.1〕
人壽遙期到百年,到來雞犬亦歡然。
忍心滿座稱觴客,飲血茹毛不一憐。
〔出處〕
明‧黃猷吉〈慶壽戒殺〉詩,參閱《卍續藏‧1214‧62冊;蓮修必讀》。
 
〔6.8〕
明‧陶望齡(1562~1609年)
 
以下十首〈放生〉詩,乃用「凡百畏刀杖,無不愛壽命」為韻,取材於《涅槃經‧卷十‧一切大眾所問品第五之一》:「一切畏刀杖,無不愛壽命。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
 
〔6.8.1〕
人生事膓腹,及與口舌三。
二但取飽軟,一乃司吾饞。
萬錢飾盤筵,殉此徑寸甘。
下咽了無知,理與木札兼。
晚食美葵蓼,甚飢望虀鹽。
徑寸况易欺,何當信其婪。
半臠償一身,債主真不廉。
人羊須臾理,請君覩其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一(凡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2〕
毒莖烹肉肥,利刃藏魚窄。
魚肉豈不美,智者走弗食。
吾有萬世患,驁以取一適。
匕箸成戈矛,操之還自賊。
君看几筵上,怨敵常繞
食肉作莖觀,斯言心可刺。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二(百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3〕
介盧曉牛鳴,冶長諳雀噦。
吾願天耳通,達此音聲類。
羣魚泣妻妾,雞鶩呼弟妹。
不獨死可哀,生離亦多慨。
楚語既侏離,齊音了難會。
寧聞楚人肉,忍作齊人膾。
可憐登陸魚,噞喁向人誶。
人曰魚口喑,魚言人耳背。
何當破網羅,施之以無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三(畏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4〕
挾弩隱衣袂,入林羣鳥號。
狗屠一鳴鞭,眾吠從之囂。
殺機翳胸中,燦然若懸杓。
吾聞螳螂蟬,能變琴者操。
至人秉慈尚,虎象焉足調。
因果苟無徵,視斯亦已昭。
與其噉群生,寧我吞千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四(刀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5〕
從事愁見拘,波臣苦遭蕩。
蟈氏群處囊,悲鳴更相
寄書已成悔,見夢徒增妄。
數錢贖爾至,縛解覊囚放。
困極勢未遒,蘇餘氣仍壯。
銜恩未忍去,故作三回望。
何方絕網羅,向去保無恙。
感激見深衷,遲疑抱遐悵。
贈爾金口言,努力此回向。
耨水具功德,蓮華好安養。
微施豈懷報,往矣慎波浪。
群蛙尤有情,鼓吹西窓傍。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五(杖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6〕
昔有二勇者,操刀相與酤。
曰子我肉也,奚更求肉乎。
互割還互噉,彼盡我亦枯。
食彼因自食,舉世歎其愚。
還語血食人,有以異此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六(無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7〕
吾聞豐坊生,赤章咒蚤虱。
蚤虱食幾許,討捕已酷烈。
借問坊食者,還當咒坊
宏恕聖所稱,斯言非佞佛。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七(不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8〕
生食不可食,熟以過時敗。
生既嫌腥膻,敗時仍臭穢。
腥穢君所知,胡為強吞嘬。
水火幻味香,口鼻成災怪。
如蠅穢中育,還以臭為
及其生子孫,居然臭穢內。
阬圊難久居,蟲乎可為戒。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八(愛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9〕
竪首橫目人,竪目橫身獸。
從獸者智攖,甘人者勇鬬。
悲哉肉世界,奚物獲長
一虎當邑居,萬人怖而走。
萬人俱虎心,物命誰當救。
莫言他肉肥,可療吾身瘦。
彼此電露命,但當相憫宥。
共修三堅法,人獸兩無負。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九(壽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10〕
食肉反有墨,食糠反肥盛。
薇蕨雖苦飢,甘脂亦生病。
我痛思彼痛,彼命如我
勿憎質直語,質語應易聽。
〔出處〕
明‧陶望齡〈放生〉詩之十(命韻),參閱《卍續藏‧1646‧88冊;居士傳‧卷四十四》。
 
〔6.8.11〕
一指納沸湯,渾身驚欲裂。
一針刺己肉,徧體如刀割。
魚死向人哀,雞死臨刀泣。
哀泣各分明,聽者自不識。
〔出處〕
明‧陶望齡〈戒殺〉詩,參閱《卍續藏‧1214‧62冊;蓮修必讀》。
 
〔6.9〕
明末清初‧蕅益智旭大師(1599~1655年)
 
〔6.9.1〕
諸法本無生,不生非實義。
魚躍與鳶飛,明明佛祖意。
迴向極樂邦,圓成無上智。
歴劫矢勿諼,是名真利濟。
〔出處〕
明末清初‧蕅益智旭大師〈利濟寺禪堂放生念佛社偈〉,參閱《靈峰宗論‧卷十之四》。
 
〔6.10〕
明‧宋守一(?~1615~?年)
 
〔6.10.1〕
聲與無聲莫浪聽,無聲隱痛轉惺惺。
請君下箸睜睛看,血肉團中有性靈。
〔出處〕
明‧宋守一,參閱《護生畫集‧第四集》。
 
〔6.11〕
明‧鄭瑄(?~1631~?年)
 
〔6.11.1〕
鳥鵲哺雛時,萬分心愛護。
一啄十餘呼,一飛十餘顧。
辛苦養將成,驀被罟師捕。
哀鳴及追逐,我不忍聞睹。
〔出處〕
明‧鄭瑄〈戒殺〉詩,參閱《物猶如此‧慈愛鑑第四》。
 
- See more at: http://www.sutrapearls.org/hushen/hs06.htm#sthash.24MR3Aud.dpu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