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水稻落粒省工栽培法

水稻落粒省工栽培法

文/圖 郭金條、侯福分   
本省水稻栽培在民國64年達到最高峰面積達79萬餘公頃,爾後逐年減少,至83年已降至36萬6千公頃。主要係由於食米消耗量減少,促使政府推行稻田轉作,根據行政院農委會調查,在民國60年平均每人每日白米消費量為367.9公克,至民國82年已減少至166.3公克。水稻生產不但面積減少且生產成本不斷提高,據糧食局統計,在民國60年每百公斤稻穀之生產成本約187元。而民國 83年為1563元,20多年來成本增加約8倍。而稻穀價格並未相對提高,導致農家所得偏低。據糧食局統計資料顯示在民國82年非農家所得每戶每年為824,221 元,而農家所得(包括非農業收入)僅只538,950元。農家所得僅為非農所得之65.39﹪。由上述資料顯示當前營農之困境。因而在稻作生產,降低生產成本為提高農民所得之重要手段。檢視稻作栽培之各項作業整地、育苗、插秧及收穫佔約生產成本之一半,因此如能減少上述各項作業之成本,將可大幅降低水稻之生產成本。
落粒栽培係利用第一期作收穫時掉落之穀粒,整地將之翻埋入土中任其發芽而栽培成株之栽培方式。根據調查,一般梗稻品種,在以聯合收割機收穫時掉落之種子,每公頃達150公斤。而一般移植栽培每公頃所需之稻種僅約 60公斤。因此這些種子量已足夠供應本田所需之秧苗,經試驗結果發現,落粒栽培不論稻穀產量及米質均不比慣行機械插秧差。
落粒栽培對生育稻穀產量及米質之影響
本場經二年試驗結果顯示落粒栽培全生育日數較一般機插多4-5天,生育初期每平方公尺之秧苗數為217支,而至收穫時之穗數為274穗,顯示平均分蘗支數僅為0.26支。由此可見落粒栽培之分蘗數少,均為一次分蘗。穗重及千粒重均較一般機插為重。稻谷產量落粒栽培較慣行機插區增加1.7~4.0﹪(表一)。在糙米米質方面,落粒栽培糙米容積重、碾米率及被害粒均與對照機插無顯著差異,在白米之各項米質性狀如透明度、心腹白、直鏈性澱粉及粗蛋白含量均與對照機插無顯著差異(表二)。
表一、落粒栽培對水稻農藝性狀及產量之影響
處   理全生育日數(天)株高(cm)秧苗數
支/m2
穗數
支/m2
穗長
(cm)
一穗
粒數
穗重
(g)
捻實率
(%)
千粒重
(g)
水田整地落粒栽培1199821727419.997.92.892.926.8
旱田整地落粒栽培12010021727919.996.62.892.026.1
機插區 (CK)1159917623019.899.02.793.025.8
表二、落粒栽培與機插之米質比較表
處   理稻穀
容積重
(g/l)
公升糙米容積重
(g/l)
糙米率
%
白米
%
完整米
%
透明度心白擴散
程度
直鏈性澱粉粗蛋
白質
%
水田整地落粒栽培5918468274.3870.542.50620.57.06
旱田整地落粒栽培5848468274.4470.842.50620.87.11
機插區 (CK)5928468274.5670.722.50620.77.46
落粒栽培之效益
落粒栽培由於不需要稻種,省掉育苗及插秧之工資,且僅整地一次,生產成本每公頃可節省約18,000元,因此每公頃收益增加約20,000元~22,000元。以每公斤稻穀生產成本(不含自家勞力)而言,機插區為11.46元,而落粒栽培僅為7.38~7.65元(表三)。如此生產成本與國外如美國、澳洲相比,雖仍然偏高,但已有效降低約35﹪。對稻農之微薄利潤大有幫助。
表三、落粒栽培與機插稻穀產量、生產成本及收益比較表
處   理稻穀產量
kg/ha
生產價值
元/ha
生  產  成  本收     益
元/ha%元/kg元/ha元/%
水田整地落粒栽培5,08997,55637,5821337.3859,974159
旱田整地落粒栽培4,97495,35238,0601327.6557,292152
機插區 (CK)4,89193,75156,08910011.4637,662100
落粒栽培管理技術
1.品種選擇:
水稻種子休眠性在品種間差異很大,休眠性弱之品種,在水稻成熟期間若遇適當的發芽環境如連續梅雨,及高溫則易造成穗上發芽。休眠性強之品種雖不易穗上發芽,但在一期作收穫後播種卻產生發芽不整齊之現象。適用於落粒栽培之品種必須具有發芽一致之特性,因此應選擇休眠性中等之品種。另外脫粒性亦為品種選擇時之考慮因素,脫粒性太強之品種易造成種子量過多。茲將推廣品種之休眠性及脫粒性列於表四:
表四、推廣品種之休眠性及脫粒性
品種脫粒性%休眠性(穗上發芽率%)
一期作二期作平均一期作二期作平均
台梗1號27.018.322.751.650.250.9
高雄141號1.01.01.088.271.279.7
台梗糯1號35.822.929.492.989.391.1
台梗2號18.914.916.953.073.763.4
台梗8號25.722.629.238.064.851.4
台農67號32.326.429.458.366.662.5
2.前期作水稻栽培管理:
在前期作水稻應善加管理,避免造成倒伏,影響收穫作業。雜草防治要徹底,尤其多年生雜草應徹底檢除,以避免成為落粒栽培之母源。一些禾本科雜草種子在未成熟即具有發芽能力,因此應避免雜草在田間有開花結實之機會,否則會增加田間雜草發生頻度,造成雜草防治上之困難。許多病蟲害有棲息稻稈或田間潛伏之習性,因此前期作病蟲害防治得宜將可減少落粒栽培發病之機會,如前作紋枯病發生嚴重,則其菌核殘留稻基部或土壤,將增加落粒栽培紋枯病發生之機率。
3.收穫作業:
目前一般農家收穫作業均委託代耕隊,而其收費均以面積論計,造成聯合收割機作業均只講求速度,而速度愈快則落粒愈多,損失也愈大,同時過多之落粒將導致秧苗數過多之困擾。收穫作業太快亦容易造成落粒之撒佈不均勻。因此在收穫時應選擇晴朗之天候,並俟露水乾後才開始收穫。收穫時應注意收割機行走之速度要均勻,尤其轉彎時不能太急速,注意聯合收穫機之排塵是否均勻。同時應選擇附掛稻草切戮裝置之收穫機,收穫同時將稻草切成約2寸之長短。
4.整地作業:
收穫後應檢視田間掉落稻穀之分佈情形、排塵是否過度集中。若過度集中之排塵物應予疏散,收穫後經過7~10天俟稻蒿曬乾後即可進行整地,整地方式可分為濕田整地及旱田整地兩種方式。
5.幼苗期之管理:
無論旱田整地或湛水整地,應於整地後田間保持排水狀態不可積水,以防田區積水致稻種燙死,影響發芽,經7~10天如稻田表面呈現龜裂即應灌水,但灌水後應立即排水。整地後15~18天。田間可開始湛水配合施用追肥及除草劑。
6.肥培管理:
第一期作水稻收穫後約7~10天,稻草曬乾施用基肥(每公頃施用硫酸銨300公斤、磷酸鈣400公斤、氯化鉀50公斤)後進行整地作業一次,整地後18天行第一次追肥(每公頃施用硫酸銨300公斤),25天第二次追肥(每公頃施用硫酸銨200公斤、氯化鉀100公斤)。50~55天如水稻有缺肥現象應施用穗肥一次(每公頃施用硫酸銨100公斤)。
7.雜草防治:
(1)旱田整地:整地後15~18天,苗高約 10公分,噴施草霸王(每公頃用藥量2公升加水400公升)噴施後3天才開始灌水。若田間稗草發生嚴重時,可在稗草約5葉時噴好洗椑,施藥量為每公頃400公克好洗稗加500公升水。施藥前一天將田水排乾,施藥後2~5天灌水,灌水後至少7天內保持灌溉水不外流,並且不得重複使用這些水,亦不得作為其他作物灌溉用。
(2)水田整地:整地後,每分地灑滴滅草乳劑200cc(半瓶),第二天排水,經15~18天,苗高10公分再施除草劑(粒劑)一次即可有效控制雜草。
8.灌排水管理:
整地後保持排水狀態,待整地後15~18天苗高10公分時灌水,配合施用除草劑及第一次追肥,整地後35天排水晒田以控制無效分蘗並減少病蟲害發生,齊穗後採用輪灌方式,5天灌水一次,收穫前5天停止灌水以確保米質。
9.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別防 治 適 期防       治        方      法備           註
螟蟲或稻心蠅8月中下旬如果發現葉鞘基部變黃,或葉片及心葉有稻心蠅危害時以甲基巴拉松1000倍噴施。 
紋枯病整地後40~50天以2000倍液新阿蘇仁乳劑或萬加多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滿穗寧1000倍液防治。排水後噴在稻基部部位。
紋枯病及褐飛蝨整地後60~70天抽穗前或齊穗後如氣溫高,並且常下雨致溼度高,應巡視田間,如發生紋枯病應予防治,防治藥劑以滿穗寧1500倍、萬佳多3000倍、或菲克力2000倍液任選,另加布芬淨(穩效)1000倍液防治褐飛蝨。1.第二期作抽穗前後如發生紋枯病或褐飛蝨,如未適時防治將嚴重影響產量及米質。2.勿任意提高濃度,以免發生藥害。
白葉枯病整地後40~50天以枯萎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 
10.收穫:
整地後120天(11月上旬),水稻9分熟,即穗首有2~3粒青粒為收穫適期,若太早收穫則青米粒多,過熟收穫則碎米粒多,影響品質及食味。
11.乾燥:

收穫後24小時內採用低溫循環式乾燥機乾燥(烘乾溫度調整為45~50℃為宜),勿高溫急速乾燥,以確保米質,乾燥至稻穀含水量在14.5﹪為適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