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容閎中國近代史上首位留學美國的學生

容閎容閎容閎容閎(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號純甫,中國學者,廣東香山縣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鎮)人,中國近代史上首位留學美國的學生。中國近代早期改良主義者。編輯摘要編輯信息模塊
中文名:容閎籍貫:廣東香山縣南屏村
性別: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828年11月17日星座:天秤座
去世年月:1912年4月12日職業:其他中國近代早期改良主義者,中國留學生事業的先驅。政治廣州美國公使館、香港高等審判廳、上海海關等處任職商業上海寶順洋行經營絲茶生意。
畢業院校:澳門馬禮遜學堂、耶魯大學代表作品:《西學東漸記》

容閎- 生平
留美時期的容閎留美時期的容閎早年
1835年,七歲的容閎跟隨父親前往澳門,並於是年入讀當時仍附設於倫敦婦女會女校之馬禮遜紀念學校(Morrison School),由獨立宣教士郭士立(原 ​​屬荷蘭傳道會)之夫人負責教導。1839年中英交惡,郭夫人因此離開澳門,但容閎仍於馬禮遜紀念學校中就讀。同年美國教育家勃朗(Rev. Samuel Robbins Brown)牧師抵達澳門,馬禮遜紀念學校正式獨立。
1842年,由於香港割讓英國,故馬禮遜紀念學校遷往香港,容閎亦隨之遷往香港繼續學業。1847年,勃朗牧師返回美國,離開時帶同容閎、黃寬及黃勝三人前往美國留學。其後只有容閎一人留在美國升學,黃勝因病返港,而黃寬則於1849年轉讀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容閎赴美後於麻省之孟松預備學校(Monson Academy)就讀,1850年畢業後考入耶魯學院,為首名於耶魯學院就讀之中國人。
1852年,容閎入籍美國。1854年獲文學士畢業,其後返回中國,曾經進入南京,與太平天國的洪仁玕會面,提出以西方文明引入中國的“治國七策”,洪秀全則授予一枚四等爵位的官印。最後容閎拒絕賜封離開。他後來先後在廣州美國公使館、香港高等審判廳、上海海關等處任職。
美國留學計劃
1870年,容閎倡議派幼童前往泰西肄業之計劃,獲其好友丁日昌之贊成,並且得到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成立“駐洋肄業局”。1872年,120名幼童分批前往美國留學。但隨後之數年,駐美公使陳蘭彬不斷地要求撤回學生,與容閎爭論不休,李鴻章從中調停。然而1881年,留學之事出現變量。李鴻章本欲該批學生進入軍校就讀,但美國政府當時只允許日本人就讀軍校,而拒該批學生於外,陳蘭彬故主張全撤留學生。無奈下李鴻章本打算讓學生們於美就讀其他學校,速成回國,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誤會其意而下全撤之令,因此“駐洋肄業局”被迫停辦,留美學生於出國十年後被迫返國。雖然這次留學活動未能完滿成功,但這一批留學生返國後對於中國之現代化均有貢獻。當中最著名的為外交官唐紹儀劉玉麟、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香港政府香港行政局首任華人官守議員周壽臣等。120名學生留美之際,容閎亦被任命為留美學生監督及清政府駐美副公使,1881年隨留學生回國。[1]
晚年
1890年,容閎向清政府建議設立國家銀行,本獲贊成並被派往美國研究,但其後因盛宣懷反對而告終。容閎其後結識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於戊戌維新之中支持維新派,並參與維新派之政變計劃。事敗後容閎被清政府通緝,逃往香港。1900年,在上海張園參加唐才常召集的“中國議會”,當選議長(副議長嚴復)。在往台灣的途中認識孫中山。被謝纘泰、楊衢雲推為“中國國會”會長,容閎於是赴美籌款,惜國內十一月革命失敗,於是留在美國,1910年邀孫中山赴美商談,表示支援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請容閎歸國。但1912年4月21日,容閎於美國去世。容閎- 紀念
1872年,容閎帶領中國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從上海出發1872年,容閎帶領的中國第一批30名留美兒童1998年,容閎誕辰170週年,耶魯大學所在的美國康涅狄格州宣布,將9月22日(當年第一批中國幼童在美入學的日子),公訂為“容閎及中國留美幼童紀念日”。
容閎自幼接受西式教學,因此雖然英文極佳,然而中文程度卻不好,致學成回國後未能於政府內任職。其後容閎於1909年於美國推出其自傳《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亦是以英文寫成,1915年惲鐵樵、徐鳳石翻譯為中文,並命名為《西學東漸記》。
位於紐約華埠的公立容閎小學便是為紀念容閎而命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