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醜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拼音:dédào duōzhù shīdào guǎzhù (dedao duozhu shidao guazhu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醜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既是一個成語,也是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家孟子的一段游說之辭。
    

作品簡介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說之辭。一般爲後人所接受的解釋爲,原文中先列擧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層, 然後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練方面,最後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發憤圖強的濃厚悲劇意識。
    

作者簡介

    
孟子
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又字子車、子居(待證實)。  孟子孔子合稱孔孟其道被稱爲“孔孟之道”。孔子是至聖,孟子是亞聖。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散文家戰國時期儒 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父名激,母仉氏。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 會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譜》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 289年)較爲多數學者所采用。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孟子本爲“魯國三桓”之後,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爲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爲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擧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着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創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統治者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呼籲各國諸侯重視人民的作用;提出殘暴之君是“獨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強烈反對不義戰爭,認爲隻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一天下。孟子向往着歷史上堯舜的功績,他到處游說,宣颺他的“仁政”“王道”,並把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統治者發“仁心”上,力圖維護西周井田制度,從而使天下歸顺,達到成就王業,“黎民不饑不寒”的目的。這些都反映着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對於恢複經濟,發展生產,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作品詳情

 

作品原文

     天 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作品譯文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隻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麵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爲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隻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 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顺他。憑着天下人都歸顺他的條件,去 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作品賞析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顺之”, 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注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爲 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爲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 先分别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 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有說服力。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 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 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