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台語典故(100-2)

台語典故(100-2)
春寒雨若泉~第一週週報0206~0210 
  農業時代農作是依照二十四節氣運作,二十日節氣之首是「立春」,在國曆23日至5日之間,表示春天開始,一元復始,草木開始發新芽。先民有句農諺「春寒(chhun kôan)雨若泉(hō ná chôan)」,立春過後春天氣溫低則多雨,春雨綿綿滋潤大地,春耕不愁缺水,春天天氣愈寒冷,春雨就猶如湧泉般,農田裡播種插秧之灌溉用水不匱乏。
牛牽到北京嘛是牛~第二週週報 0213~0217
  「牛牽到北京嘛是牛(gû khan kàu pak kian mā si 」, 意思是說一個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為什麼用「牛」不用「豬」或其他動物比喻呢?而且非牽到「北京」不可呢?因為牛的性子較溫和,一牽就走,但卻很執拗難 以教化,即使牽到屠宰場,知道要被宰殺也不會反抗,始終不改本性。人們想,把牠牽去北京,以天子之威,希望把「牛性」改變;再者北京自古就是人文薈萃之 地,受薰陶之後能不能去掉「戆性」,結果笨就是笨,改變不了。
一枝草一點露~第三週週報 0220~0224
  「一枝草(chit ki chháu) 一點露(chit tiám lō)」, 這句話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裡,常常用來鼓勵人們,勤勞工作自然能豐收,就像連一枝小草,上蒼也會賜給它一點露水,讓它有生機,人也是如此,只要按部就班辛 勤努力,自有上蒼的眷愛。李白「將進酒」詩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異曲同工之妙,每一個人有其不可取代的特質,不論如何,要能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 己,建立自信心,發揮自己的潛能,必有一番成就。
雞仔腸 鳥仔肚~第四週週報 0227~0303
  牛、馬都是屬於大型動物,牛腸、馬肚可以容納很多食物;相較之下雞腸、鳥肚就小多了,雞的腸子細細的,鳥的肚子是小小的短短的,裝不下多少東西。「雞仔腸(ke á tng) 鳥仔肚(chiáu á tō),是形容一個人器量狹小,心胸狹窄,也就是說一個人無容人之量,典型的小氣鬼。
一粒米百粒汗~第五週週報 0305~0309
  台灣早期 農村沒有機械式農機使用,農夫每天頂著烈日,赤腳赤膊趕著牛踩在泥土裡耕種,彎著腰播種、插秧、鋤草,直到收割曬榖,全靠勞力作活,即使中午太陽正炎熱, 農夫還是在田裏頭辛勤耕作著,身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滴在稻禾生長的泥土中。唐朝詩人李紳「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之盤中飧,粒粒皆辛 苦。」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米飯時,可曾想到「一粒米(chi lia bi)百粒汗(pan lia kôa)」這句話的寓意,珍惜米飯食物,切莫任意糟蹋糧食,更喚醒世人要懂得感恩惜福。
寵豬抬灶 寵囝不孝~第六週週報 0312~0316
  早期台灣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豬,除了餵食餿水外,為了讓豬仔快快長大,好賣錢貼補家用,會採摘地瓜葉、莧菜、蘿蔔葉、根莖類菜葉或野菜,剁碎 後用大灶煮熟餵豬,仔豬習慣到廚房等著吃,長大了爾而會逃出豬圈,到廚房找食物,用口鼻撥動餿水桶,甚至連大灶都弄壞了,這下子主人損失慘重,只怪仔豬時 沒關好。就像過於溺愛小孩,小時沒有養成好習慣,放任縱容,等到長大了父母管不了,終日遊手好閒,不辨是非,甚至忤逆不孝,這就是「寵豬抬灶(sêng ti giã chàu) 寵囝不孝(sêng kign put hàu)」。「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值得世人再三省思。
橫柴舉入灶~第七週週報 0319~0323
  台灣早期家家戶戶都用灶烹煮食物,閒暇之餘必須撿拾木頭當柴火,太長的就得鋸成約二尺長,太大的就要劈成小片,才能放入灶裡燒(台語舉入(giâ jip)就是放入的意思)。先民為了討吉利,建造灶口都必須經過「文公尺」丈量,大灶的灶口寬度在一尺四左右,取「進財」或「興旺」;而小灶的灶口寬度為七寸取「大吉」。太長或太大的柴薪就放不進去了,硬塞是會把灶弄壞的,更何況橫著是放不進去,「橫柴舉入灶」(hoâin chhâ giâ jip chàu)就用來形容一個人蠻橫不講理,做事「橫霸霸」(hoâin  pà)
佇高山看馬相踢~第八週週報 0326~0330
  (khiā)是站立的意思。「佇高山看馬相踢(khiā kôan soan khòan bé sio that)」 是指人站在高山上,看著山腳下的馬相踢相鬥的意思。用來譬喻隔岸觀火或隔山觀虎鬥,事不關己,對眼前的災禍漠不關心,且帶有幸災樂禍的意思。用來形容當大 家為了某些事情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某人非但不伸出援手,反而袖手旁觀;朋友之間因細故發生爭執或吵架,不幫忙勸止勸解,卻在一旁冷眼旁觀者;或有些人身 處是非當中,始終保持中立,不捲入是非圈,置身事外者,這種人就是「佇高山看馬相踢」。
捎無寮仔門~第九週週報 0402~0406
  (sa,ㄕㄚ)是瞎抓的意思。從前台灣農村住三合院,會在厝邊或厝後用木頭或竹管、稻草等搭設簡陋的「寮仔(liâu á)」,用來放置農具和雜物,或供給家禽晚上棲息,這種「寮仔」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明顯的門,大概只有主人家自己才知道怎樣進出,外人就不容易找到出入的門,對外人來說真是「捎無寮仔門(sa  liâu á mng)」。這句話常用來譬喻做事情莽撞草率,粗心大意不專注,毫無目標抓不到竅門。
押雞不成孵~第十週週報 0409~0413
  早期農家放養土雞,母雞在繁殖期會找適當的地方築巢下蛋,一天下一顆蛋,大約生二十顆蛋左右,等到不再下蛋了母雞才會開始孵蛋,這樣小雞才會同時孵化,下蛋期間母雞只會保護著蛋窩裡的蛋而不抱孵 ,即便押著牠,母雞也不會在窩裡孵蛋;進入孵蛋期如果把蛋窩移動了,母雞仍然會蹲在舊巢裡,押著母雞到新窩也是沒有用的,這就是「押雞不成孵(ah ke  chian p)」。這句話用來比喻強迫一個人做他不樂意做的事,不會有好的結果,只是白費心力而徒勞無功。
呷碗內洗碗外~第十一週週報 0416~0420
  吃飯的時候是把飯、菜食物盛裝在碗內,用餐後碗內沾有食物殘留的渣或油湯,必須洗乾淨後,下一餐才能再用。如果不把碗內洗乾淨,反而把碗外部洗得乾乾淨淨,留下碗內的污穢孳生細菌,這種「呷碗內(chiáh óan li) 洗碗外(sé óan ga)」的做法實在是本末倒置不合情理。在現實社會裡,有些人雖然受到朋友的恩惠,卻出賣了朋友;遇到好友和別人起紛爭,卻反過來幫助外人;在公司裡領取高薪,卻盜賣商業機密給對手。這些不忠、不仁、不義吃裡扒外的行為,都是「呷碗內洗碗外」。
做賊一更 顧賊一瞑~第十二週週報 0423~0427
  「更(ken)」是古時候用來計算夜間時刻的單位,一更有兩小時,晚上七點到九點是頭一更,清晨三點到五點就是「五更早」,「一瞑(chih mê)」分成五更。「做賊一更(chò chhát chih ken) 顧賊一瞑(kò chhát chih mê)」 是指做賊偷東西只要兩個小時,就可以把東西偷到手;但是,要防止小偷來偷東西,卻要花一整夜的時間。小偷出手只要短短的時間,讓人防不勝防,道高一尺魔高 一丈,要防小偷就需煞費苦心。心存歹念做壞事只在一念之差,要成就一件好事卻要走漫長的路,損人不利己的事不可為,傷天害理的歹路千萬不要走。
紅姨順嘴尾~第十三週週報 0430~0504
  臺灣民間到處都有神壇,有些人迷信求神問卜,遇到病痛或諸事不順,就會到神壇求助乩童消災解厄。乩童起乩時會在額頭綁一條紅布條,因此,男乩童就被稱為「紅頭仔(âng thâu á),女乩童就是「紅姨(âng î)」。乩童口中念念有詞,一般人聽不懂他講的話,必須透過「桌頭(toh thâu)」口譯溝通,有經驗,道行厲害的「桌頭」,會很技巧的向求助信徒問話,一問一答之間,引導信徒說出內心的話,乩童就會猜測信徒心理的矛盾,順著信徒的話意接話,讓信徒覺得乩童講得很準。「紅姨順嘴尾(âng î sn chhi bóe),這句話是形容有些人沒有主見,虛情假意盲從附和,逢迎奉承順人心意。
起厝動千工 拆厝一陣風~第十四週週報 0507~0511
  台灣早期鄉下房子大部份是「土角厝」,蓋房子(台語叫起厝khi chhù)前必須先用泥土加碎稻草和水,用腳踩成泥漿,再用木盒做成「土角」(thô kak),曬乾後砌成房子,慢慢的才演進到用磚塊蓋房子。台語「工」(kang)也作時間用,「一工」就是一個人做一天的工時。起厝動千工(khí chhù tang chhian kang),拆厝一陣風(thiah chhù chit chùn hong),意思是說蓋一棟房屋時,要動用許多工人和很長時間,從地基開始一磚一瓦的砌築,但是拆房子時卻像刮一陣風,不一會兒功夫夷為平地,變成瓦礫一堆。這句話是用來警惕世人「興家難,敗家易」。
家己種一欉 卡嬴看別人~第十五週週報 0514~0518
  「家己(ka ki)」是自己的意思。「一欉(chit châng)」是一棵的意思。喜歡欣賞花草樹木的人,自己栽種一棵,勝過去看別人的花木。自己親手種的花木,時時刻刻都可以欣賞它的美麗和香氣,愛怎麼看就怎麼看,不必受別人的限制或臉色,別人的再怎麼漂亮,終究還是別人的。「家己種一欉(ka ki chéng chit châng),卡嬴看別人(khah n khōan bat lâng)。」這句話有「求人不如求己」的意義,用來鼓勵世人習得一技在身,不怕沒有飯吃,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就,不如積極奮發向上,自立自強,一步一腳印開創人生前途,來得更實在。
葉仔毋挽不成欉 囝仔沒槓不成人~第十六週週報 0521~0525
  早期農夫種菜,從栽種菜苗、除草、澆水都是靠人工,菜苗成長的過程必須經常把老的葉子摘掉,才不會腐爛而影響生長;如果那些不要的葉子不摘除,就不會長成一棵一棵碩壯的菜,這就是「葉仔毋挽不成欉(hioh á m bán  sêng châng)」。用這句話來引申「囝仔沒槓不成人(gín á  kông  sêng lâng)」, 小孩子行為有偏差開始學壞時,做父母的一定要加以責罰教導,才不至於再犯錯,「沒槓不成人」是不打不成器的意思,是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現代的人,生養子 女少,個個都像寶,罵不得碰不得,小時候不教,長大的時候就教不動,「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過分溺愛最後是「寵豬抬灶,寵子不孝」的結果。
時到時當 無米煮番薯湯~第十七週週報 0528~0601
  「蕃薯」(han chî)就是地瓜,台灣先民生活困苦,有錢人家是三餐白米飯,窮苦人家是地瓜飯,所以米飯中地瓜摻越多的表示越貧窮,因為地瓜是到處可以生長,不值錢的作物,從前是拿來餵豬的。「時到時當(sî kàu  tng),無米煮番薯湯(bô  chí han chî thng)。」,這句話是指家裡窮到連買米的錢都沒了,最後只得吃地瓜湯,用來形容事情到頭來,自然有因應之道,「窮則變;變則通」,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意思。
好子好 歹子不如無~第十八週週報 0604~0608
  (chhit thô)」是玩樂的意思。從古至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盼望的事,孩子小的時候被照顧的無微不至,尤其現代少子女化,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從小疼愛、寵愛有加,長大後發展各有不同。「好子好(hó kián hó chhit thô),歹子不如無(phâin kián put  bô)」 這句話道盡了父母的心境,有好的子女,父母無後顧之憂,享天倫之樂,輕鬆愉快,有好心情遊山玩水。相反的,養了不肖的子女,不受教,經常惹是生非,父母天 天操煩生氣,受盡痛苦煎熬,再多的愛都會用盡,只有感嘆「不如不要生」。這句話在奉勸為人子女的,應該體會父母的苦心,不要讓父母操心才是對的。
平平路跋倒人~第十九週週報 0611~0615
  「跋倒(poah tó)」是跌倒的意思。從前沒有柏油路面,馬路都是石頭路,坑坑洞洞,走起路來顛簸難行,非得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跌倒。「平平路跋倒人(pên pên lo poah tó  lâng)」這句話是指走在平坦的路,往往放鬆心情,不注意突發狀況,難免遇到挫折;反而是處在困境,步步為營,不易出差錯。「平平路跋倒人」這句話提醒大家莫忘「居安思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事不可大意。
有志氣查埔會掌志 有志氣查某會伶俐~第二十週週報 0618~0622
  「查埔(cha po)」是指男人。「查某(cha bó)」是指女人。從前保守的農業社會裡,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男人在外耕種、工作打拼,努力賺錢維持家計;女人則在家裡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有志氣查埔會掌志(u chi khi cha po e chiún chi),有志氣查某會伶俐(u chi khi cha bó e léng li)。」先民用這句話來鼓勵年輕夫婦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樂相處,營造家和萬事興的氣氛。有志氣的男人,展現立志向上的決心和勇氣,全心全力努力為事業奮發不懈,扛起一家生計;有志氣的女人會很伶俐,勤儉持家,接待客人進退應對賢慧,家庭和諧。
西北雨 落不過田岸~第二十一週週報 0625~0629
  「田岸(chhân boan)」是指田埂。「西北雨」是臺灣夏季常見的午後雷陣雨,先民把西北雨稱「風時雨」或「日頭雨(太陽雨)」, 晴朗的豔陽天,忽然間一陣烏雲飄來,一陣昏暗,接著一陣涼風,然後就是大顆大顆的雨滴從天而降,常把戶外行人和田間耕種的農夫淋的措手不及,這種西北雨來 得快,去得也快,下雨的地區也不大,常會產生「東邊下雨西邊晴」的奇景,臺灣夏天日照較強,四面環海造成對流旺盛,就容易形成對流雲,是小範圍局部性降 雨,臺灣農諺「西北雨(sai pak ho) 落不過田岸(loh be kòe chhân hoan)」就是描寫這種夏天氣候的奇景。
暗頭仔呷西瓜  半暝仔反症~暑輔週第一週0702~0706
  「暗頭仔(àm thâu á)」是指傍晚黃昏時刻,剛進入夜晚的時候。「半暝仔(poàn  á)」是指半夜的意思。「西瓜(si koe)」 汁多味甘甜,具有生津止渴,消暑利尿的功效,是夏天很受歡迎的水果,但屬性寒,身強體壯者多吃無礙,體質虛寒的不能多吃,如果貪一時口腹之快,會引起消化 系統過度寒涼,導致腹瀉。而且,台灣早期生活困苦,西瓜都切成一片一片賣,衛生條件差,容易招引蒼蠅傳染病菌,而引發腸胃炎腹痛腹瀉。「暗頭仔吃西瓜(àm thâu á chiah si koe),半暝仔反症(poàn  á hoán chèng)。」這句話是用來形容,本來約定好好的事情,突然反悔變卦,也是喚醒世人做事要講信用,切莫出爾反爾。
三年一閏 好歹照輪~暑輔週第二週0709~0713
  在曆法上陽()曆每四年一閏年,即二月會多一天(像今年二月有二十九日就是閏年);而陰()曆則是每三年一閏,閏年會多一個月稱閏月,閏月是從一月依序輪流。「三年一閏(san  chit jun),好歹照輪(hó pháin chiàu lûn)」。是比喻人事變遷,好的壞的輪流著,不會永遠都好運,也不會永遠是壞運,即使失意困頓也不必懷憂喪志,好運也許馬上就輪到你了,因此,縱然處在安穩平順好運的時候,也不要自滿自傲。另有一句台語「囂張冇落迫久」提醒世人要懂得謙虛,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吃果子拜樹頭~暑輔週第三週0716~0720
  台灣早期,家家戶戶在庭院空地種植果樹,常見的有荔枝、龍眼、番石榴、蓮霧、芒果等,供自己食用,多了就送給親朋好友分享,想要豐收,就得好好照顧果樹,才有「果子(kóe chí)(就是水果)」可吃。現代果農專業化栽種水果,也要經常施肥、修枝、除蟲害,細心照料,果樹才能開花結果,樹幹愈健壯,愈能長出碩大香甜的果實。「拜樹頭」,並不是一定要對果樹拈香膜拜,其意義,一則要照顧好果樹,一則是感謝果農的辛勞。「吃果子拜樹頭(chiah kóe chí pài chhiu thâu)」,這句話是形容人要飲水思源,感恩圖報,不忘根本。
雙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暑輔週第四週0723~0727
  人從呱呱落地開始,在小的時候不管吃喝拉撒睡,都來自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照料,擔心挨餓著涼,深怕稍有不慎生病受傷。儘管父母對於養兒育女是一種不求 回報的犧牲,但為人子女的往往體會不出父母的心情,甚至有些人不懂得孝順父母。但是,等到結婚生子,雙手抱著自己的孩兒時,才真正體會到父母當初的苦心。 「雙手抱孩兒(siang chhiú pho hai jî),才()知父母時(chiah chai pe  sî)。」這句話是在喚醒世人要懂得孝順父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