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台語典故(96-1)

台語典故(96-1)
「七月半鴨仔,毋知死活」~1001~1006週報

  台語常說的「七月半鴨仔,毋知死活」,為什麼要拿「鴨子」做比喻呢?民間習俗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人們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祭拜「好兄弟」,宰殺鴨 子是因為習俗認為雞較尊貴,是專門供奉神明,而鴨子只能用來供奉較低下的鬼魂,所以七月半到了,鴨子卻不知死活,還在池塘戲水,死之將至仍不自知。有勸化 世人切莫「醉生夢死」的醒世意義。

「一枝草一點露」
~1008~1013週報

  「一枝草一點露」,這句話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裡,常常用來鼓勵人們,勤勞工作自然能豐收,就像連一枝小草,上蒼也會賜給它一點露水,讓它有生機,人也 是如此,只要按部就班辛勤努力,自有上蒼的眷愛。李白「將進酒」詩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異曲同工之妙,每一個人有其不可取代的特質,不論如何,要能認識 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心,發揮自己的潛能,必有一番成就。

「霜降,風颱跑去藏」
~1015~1020週報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國曆十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時候草木開始落葉,楓葉漸漸由綠轉紅,大地可以明顯感受深秋的蕭瑟。霜降後,風颱跑去藏,就是颱風季節也跟著結束了。

「牛牽到北京嘛是牛」
~1022~1027週報

  「牛牽到北京嘛是牛」,意思是說一個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為什麼用「牛」不用「豬」或其他動物比喻呢?而且非牽到「北京」不可呢?因為牛的性子較溫 和,一牽就走,但卻很執拗難以教化,即使牽到屠宰場,知道要被宰殺也不會反抗,始終不改本性。人們想,把牠牽去北京,以天子之威,希望把「牛性」改變;再 者北京自古就是人文薈萃之地,受薰陶之後能不能去掉「性」,結果笨就是笨,改變不了。

「火燒罟寮全無望」
~1029~1103週報

  台語常說「火燒罟寮全無望」,「罟」台語讀音同「菇」,「罟寮」是放網的草寮,裡面放的皆是線織的網,裡裡外外盡是易燃物,著了火一發不可收拾,漁網 必定付之一炬,因「漁網」和「希望」台語同音,所以俗謂「火燒罟寮全無望」,泛指凡沒有希望的事,都以此語形容。

「長頷鹿」
~1105~1110週報

  長頷鹿(台語音tug am lok)就是「長頸鹿」,也稱為麒麟鹿(台語音kI lin lok),相傳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尾巴像牛,蹄像馬,象徵吉祥具有仁心的野獸。中國人在國外看到這種脖子長長,身體像鹿,型態如同麒麟般的動物, 就稱之為「麒麟鹿」。頸的台語叫「頷」也讀成「頷仔棍」,經常會有人誤將頸讀成「景」的台語音。

「時到時當冇米煮番薯湯」
~1112~1117週報

  「蕃薯」(han chi)就是地瓜的台語用詞,為什麼用番薯來比譬,難道除了番薯湯以外不能煮其他東西嗎?台灣先民生活困苦,有錢人家是三餐白米飯,窮苦人家是地瓜飯,所 以米飯中地瓜摻越多的表示越貧窮,因為地瓜是到處可以生長,不值錢的作物,從前是拿來餵豬的。「時到時當冇米煮番薯湯」,冇米(bo bi)就是家裡沒有米了,這句話是指窮到連買米的錢都沒了,最後只得吃地瓜湯,用來形容事情到頭來,自然有因應之道,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意思。

「紅毛土」
~1119~1124週報

  台灣早年先民蓋房子是用泥土,所以稱為「土角厝」。但後來有紅棕頭髮的外國人入侵台灣,把「水泥」這種建築材料引進台灣蓋了磚頭房子,當年荷蘭人到台 灣被稱為「紅毛番」,就像外國人在台灣蓋的紅毛城,所以後來台語就以此引用,把「水泥」叫作「紅毛土」(台語音ang mng tho)。

「立冬補冬」
~1126~1201週報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國曆十一月七日或八日,立冬一到表示時序已經進入冬季,台灣早期先民大都從事農耕,生活儉樸,只求三餐溫飽,每天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終年辛勤耕作,好不容易到了冬季可以休息,趁著立冬時節燉煮補品為一年的勞累補補身子,也準備度過寒冬。尤其家裡有身體虛寒會 尿床的小孩子,父母會在立冬那天,利用桂圓(龍眼乾肉)放到米裡加入米酒燉煮成「米糕」,為小孩補身子,「燉米糕」在早期農業社會就成了很好的「窮人 補」。

「有錢補冬無錢補鼻孔」
~1203~1208週報

  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生活較節儉,平常生活省吃儉用,很少大魚大肉,只有進入冬天,才燉煮補品補身體,一般叫「補冬」。有錢人家用雞鴨燉八珍補冬,香氣 四溢,沒錢人家只好用鼻子聞聞別人家補冬的香味。這句話有勸化世人「安貧樂道」的意思,也就是說吃喝之事,有錢多花一點,沒有錢就少花一點,切莫寅吃卯 糧,「有錢補冬(u chin po tang),無錢補鼻孔(bo chin po phin khang)」,以免淪為「月光族」。

「一粒米百粒汗」
~1210~1215週報

  台灣早期農村沒有機械式農機使用,農夫每天頂著烈日,赤腳赤膊趕著牛踩在泥土裡耕種,彎著腰播種、插秧、鋤草,直到收割曬榖,全靠勞力作活,即使中午 太陽正炎熱,農夫還是在田裏頭辛勤耕作著,身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滴在稻禾生長的泥土中。唐朝詩人李紳「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之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米飯時,可曾想到「一粒米(chi lia bi)百粒汗(pan lia koa)」這句話的寓意,珍惜米飯食物,切莫任意糟蹋糧食,更喚醒世人要懂得感恩惜福。

「寵豬抬灶 寵囝不孝」
~1217~1222週報

  早期台灣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豬,除了餵食餿水外,為了讓豬仔快快長大,好賣錢貼補家用,會採摘地瓜葉、莧菜、蘿蔔葉、根莖類菜葉或野菜,剁碎 後用大灶煮熟餵豬,仔豬習慣到廚房等著吃,長大了爾而會逃出豬圈,到廚房找食物,用口鼻撥動餿水桶,甚至連大灶都弄壞了,這下子主人損失慘重,只怪仔豬時 沒關好。就像過於溺愛小孩,小時沒有養成好習慣,放任縱容,等到長大了父母管不了,終日遊手好閒,不辨是非,甚至忤逆不孝,這就是「寵豬抬灶〈seng ti gia chau〉寵囝不孝〈seng kign put hau〉」。「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值得世人再三省思。

「起厝動千工 拆厝一陣風」
~1214~1229週報

  台灣早期鄉下房子大部份是「土角厝」,蓋房子(台語叫起厝khi chhu)前必須先用泥土加碎稻草和水,用腳踩成泥漿,再用木盒做成「土角」(tho kak),曬乾後砌成房子,慢慢的才演進到用磚塊蓋房子。台語「工」(kang)也作時間用,「一工」就是一個人做一天的工時。起厝動千工(khi chhu tang chhian kang),拆厝一陣風(thiah chhu chit chun hong),意思是說蓋一棟房屋時,要動用許多工人和很長時間,從地基開始一磚一瓦的砌築,但是拆房子時卻像刮一陣風,不一會兒功夫夷為平地,變成瓦礫一 堆。這句話是用來警惕世人「興家難,敗家易」。

「橫柴舉入灶」
~1231~0105週報

  台灣早期家家戶戶都用灶烹煮食物,閒暇之餘必須撿拾木頭當柴火,太長的就得鋸成約二尺長,太大的就要劈成小片,才能放入灶裡燒(台語舉入(gia jip)就是放入的意思)。先民為了討吉利,建造灶口都必須經過「文公尺」丈量,大灶的灶口寬度在一尺四左右,取「進財」或「興旺」;而小灶的灶口寬度為 七寸取「大吉」。太長或太大的柴薪就放不進去了,硬塞是會把灶弄壞的,更何況橫著是放不進去,「橫柴舉入灶」(hoain chha gia jip chau)就用來形容一個人蠻橫不講理,做事「橫霸霸」(hoain pa pa)。

「十二月吃菜頭 六月才轉嗽」
~0107~0112週報

  「蘿蔔」台語叫菜頭(chhai thau),屬寒性食物,蘿蔔湯甘甜,有降火的功效,但體質虛弱的人吃了,容易傷身體,尤其有呼吸道疾病氣管較虛的人,吃多了容易咳嗽。農曆十二月是「菜 頭」的採收期,如果吃太多,即使一時無明顯的症狀感覺,久而久之,甚至,到來年炎熱的六月,才開始有咳嗽症狀出現。「十二月吃菜頭(chap ji goeh chiah chhai thau),六月才轉嗽(lak goeh chiah tng sau)。」這句話用來提醒人們要注意飲食習慣,不可偏食,更寓意著一個人所做的事,所種的因,總有一天會顯露出來,終究必須承擔其所帶來的後果。

「一年換二四個頭家 回去吃尾牙還早早」
~0114~0119週報

  台灣早期佃農向地主租地耕作,稱地主為「田頭家」(chhan thau ke),後來習慣對僱主或老闆稱為「頭家」。頭家會在農曆每個月初二、十六準備三牲祭品供奉「土地公」,祈求生意興隆,這習俗稱為「做牙」,農曆的十二月 十六日是一年裡最後一個「做牙」,就稱為「尾牙」(boe ge),頭家在祭拜土地公後會準備豐盛晚餐宴請員工。一年換二四個頭家(chit ni oan ji si e thau ke),回去吃尾牙還早早(tng khi chiah boe ge iau cha cha),是指一個人好逸惡勞,不是被炒魷魚就是經常換工作,不必等到尾牙,早就在家裡等過年了,也喚醒世人切莫眼高手低,不肯吃苦耐勞,終究高不成低不 就,一事無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