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頁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台語典故(97-2)

台語典故(97-2)
「近溪坐無船」~0209~0214週報

  從前陸路交通不很發達的時候,撐船渡溪是常見的事,船會在溪邊定點上下乘客,渡船按照時刻出發,來晚了就搭不到船。「近溪坐無船(kīn khe chē bô chûn)」,是指住在離溪最近的人,卻往往太大意而錯失搭上船的時機,坐事情好比乘船一樣,曉得開船的時刻,就應有妥善的行程規劃提早出門,不慌不忙的 到達目的地等候。「近溪坐沒船」這句話是用來提醒世人要重視守時的觀念,對任何事情不可掉以輕心,特別是自己最有把握的,要謹慎行事,否則往往因過於自負 和大意,而錯失良機或造成錯誤。「船」寓意著「機會」,把握當下認真看待每一件事,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春南夏北 無水嘡磨墨」
~0216~0221週報

  大地依時序運行,春天吹東風,夏天吹南風,秋天吹西風,冬天吹北風。春天是四季之始,相當於農曆一月到三月,從東方吹來和煦微風,春雨綿綿降甘霖,農 夫開始春耕播種工作。從四月到六月就進入炎熱的夏天,此時,吹起南風消除暑氣。如果,春天應該吹東風,但是卻吹起南風;而夏天應該吹南風,卻吹起北風,形 成了氣候異常現象,先民用經驗法則,判斷這種天候異常,將造成乾旱,缺乏雨水灌溉,農作物收成一定不好。「春南夏北(chhun lâm hā pak),無水嘡磨墨(bô chúi thang boâ bák)。」是先民經驗的智慧,碰到這種天候異象,將會缺少雨水,甚至連寫毛筆字時,用來磨墨的丁點水都沒有,可見乾旱何等嚴重。現代雖然有水庫儲水,但 是如果長期乾旱不下雨,再大的水庫也會有用完的一天,這句話用來提醒世人,節約用水,能未雨綢繆。

「救人毋值救蟲」
~0223~0228週報

  人都有惻隱之心,會同情、憐憫遭遇困境的人;常有善心人士,扶助車禍或生病倒地的人,借錢給手頭拮据的人渡過難關,收留無家可歸的人…等善行,不求回 報的在援助別人,但是,偶而會碰到不知感恩圖報的人,視別人的幫助為理所當然,甚至故意嫁禍,恩將仇報,碰到這種事,令人心寒,只能感嘆人心險惡,後悔同 情心被踐踏。先民用「救人(kiù lâng)毋值救蟲(m tát kiù thâng)」(「毋值」就是比什麼還不值得的意思)。這句話形容好心沒好報,救人比救一條蟲還不如,提醒世人要知恩圖報,不要做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貓仔車倒泔 嘎狗做生日」
~0302~0307週報

  「車倒(chhia tó)」是翻倒,打翻食物或東西的意思。「泔(ám)」是早期農業社會用灶煮飯時,會多放一些水,煮成稀飯時,舀起不含米粒的飯汁,可以用來喂養嬰孩。貓 常會爬上飯桌偷吃東西,不小心把放在飯桌上的「泔」打翻,「泔」就會流到地面上。貓愛吃魚肉不吃「泔」,桌下的狗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泔」吃光光,小狗從中 取益,不勞而獲,真是樂了小狗,等於「嘎狗做生日」。「貓仔車倒泔(niau á chhia tó ám),嘎狗做生日(kā káu chò sen jıt)」,這句話用來形容為他人辛勞,而自己卻沒得到任何的好處,為人作嫁,白忙一場的意思。

「一犬吠聲 百犬吠影」
~0309~0314週報

  早期農村裡,房子四周有的種竹子,有的種九重葛,也有的用竹片圍成竹籬笆,一方面當成界址,一方面防盜賊。還要養隻狗看守家畜、家禽、農具和農作物, 以避免被偷。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某戶人家的狗一叫,附近的狗就會跟著叫,一傳十,十傳百,很快的全村子的狗全部一齊叫,其實這些狗並不知道叫什麼,只是 盲從的跟著叫。「一犬吠聲(it khián pūi sian),百犬吠影(pah khián pūi ián)」,這句話是形容很多人喜歡捕風捉影,聽到了消息往往不先去求證,就大肆宣傳,甚至以訛傳訛,搞的人心惶惶;就好像時下流行的八卦新聞一般,吠聲 吠影(pūi sian pūi ián),幾可亂真。

「一頭擔雞 雙頭啼」
~0316~0321週報

  早期農村生活,男丁下田從事農作,婦女負責打理三餐和家事,家庭主婦在閒暇時,就挑一些蔬菜類的農作物,或家裡養的雞、鴨等家禽到市場去賣。嬰幼兒沒 人照顧,只得和媽媽一起出門,「一頭擔雞」是描寫這種景象,婦女肩上挑著扁擔,一頭挑著雞,一頭用「米籮(bí loâ)」挑著小孩,一路上搖晃顛簸,一頭是雞的啼叫聲,一頭是小孩子的哭叫聲,一路哭哭啼啼的走著。民間習俗取「雞(ke)」的諧音來隱喻「家 (ke)」的意思,在過年圍爐吃年夜飯時,習俗上要燉煮一隻雞,全家一齊享用,就是取「齊家(khī ke)或起家(khí ke)」的意思。「一頭擔雞(it thâu tan ke),雙頭啼(siang than thî)」,這句話是形容父母一肩扛起家庭生計,含辛茹苦教養兒女,勸化為人子女的要孝順父母,體會父母的辛勞,長大後能勤儉持家。

「目睭花花 瓠仔看做菜瓜」
~0323~0328週報

  「瓠仔(pû á)」和「菜瓜(chhài koe)」是以前農家厝前厝後籬笆或空地上,最普遍種植的兩種蔬果,攀爬在棚架上,葉子大小相近,瓜果都會垂到棚下,這兩種瓜果形狀大小不相同,「瓠仔」 像葫蘆,呈上小下圓的壺形;「菜瓜」就是絲瓜,呈長條形,外表粗糙有條瓣紋,從外觀就可以明顯分辨出來。「目睭花花(bák chiu hoe hoe),瓠仔看做菜瓜(pû á khòan chò chhài koe)。」是形容人眼睛(目睭bák chiu)昏花,看錯東西,張冠李戴,錯把瓠瓜看成是絲瓜。這句話是比喻有些人粗心大意,寫錯字或看錯字,拿錯東西或看錯東西,錯把好人當壞人或誤信壞 人。其實,真正老眼昏花的人,往往會更加小心仔細,不容易出差錯;反而是一些自認為好眼力,做事粗心大意,馬馬虎虎,經常抱著「另其大約(lēng kî tāi iok)」心態,往往一時疏忽,造成無法彌補的大錯。這句話在提醒世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實事求是,謹言慎行莫大意。

「吃一途 怨一途」
~0330~0403週報

  受雇在東家(頭家thâu ke)工作領取薪水就稱為「吃頭路(chiah thâu lō)」,「吃一途(chiah chıt tô)」是指從事某一種行業工作的意思。有些人常常會羨慕別人的工作比較好,老是覺得自己的成就不如別人,其實隔行如隔山,每一行業各有其不為人知的酸甜 苦辣,只是你不了解別人的工作罷了,有些人往往有了工作卻又滿腹牢騷,抱怨事情多、待遇低、福利差、……等等,自命不凡,自不量力,嫌東嫌西,「吃一途 (chiah chit tô)怨一途(oàn chit tô)」,到頭來一事無成。與其怨天尤人,感嘆懷才不遇,成天盼望「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差事,不如積極調整心態,無論從事任何工作,只要能持守敬業樂群 的態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積極投入工作,必能有出頭天的機會。

「飯桶掛車輦」
~0406~0411週報

  早期農業社會,普遍是大家庭生活,人丁興旺,三餐煮飯都是用大灶,米飯煮熟後再撈到「飯桶」裡,飯桶是用木板一片一片接合做成圓桶狀,家中人少的就用 比較小的飯桶裝飯,人多或有雇用長工的就得用「大飯桶」才夠吃。「飯桶」唯一的用途就是裝飯,不能再做其他用途;「飯桶」就常被用來譏諷有些人笨到什麼事 都不會做,或是懶惰到什麼事都不肯做,只會吃飯,就像飯桶一樣。「飯桶掛車輦(pūg tháng kòa chhia lián)」是說飯桶大到還得加掛車輪,才能移動它,如果有人被罵成「飯桶掛車輦」,那一定是一個超級笨蛋或超級懶惰的人。

「吃米毋知米價」
~0413~0418週報

  中國人一向以米為主食,農夫播種稻穀收成好壞,得看老天爺臉色,風調雨順就能五穀豐收,萬一碰到乾旱或天災,收成一定不好,米價也就會隨著波動,太平 年米價平穩,「歹年冬(pháin nî tang)」米價就上漲。「吃米毋知米價(chia bi m chai bi kè)」這句話是用來譏諷不當家不知米價,為官者不知民間疾苦;貧窮人家子弟「吃米毋知米價」,只知吃喝玩樂,不長進,到頭來只有累死父母;富裕人家「吃 米毋知米價」,天天過著安逸日子,不知現實生活的殘酷,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終究喪失對環境變遷的適應力。這句話用來提醒從政為官者,要當一位體恤民情, 苦民所苦,親民清廉的好官;年輕人要能養成勤儉樸實的好習慣。

「豬毋肥 肥佇(在)狗」
~0420~0425週報

  「豬(ti)」是農家常飼養的家畜,養豬的農戶都希望豬快快長大,養的肥肥胖胖的,早點賣得好價錢,可以貼補家用。但是,家裡養「狗(káu)」就不 一樣了,狗要看門防小偷,一天只給早、晚二餐,以免吃多了長太胖,變成一隻只會吃只會睡的懶狗。「豬毋肥(ti m pûi)肥佇(在)狗(pûi tī káu)」,這句話是說該肥的豬不肥,反而肥了狗。用來形容被期望成材的,卻不爭氣,不成材;相反的不被看好的,不被期望成材的,卻出乎意料的出人頭地大 放異彩。

「未吃五月節粽 破裘仔毋甘放」
~0427~0501週報

  「五月節(gō goeh cheh)」就是端午節,「破裘仔(phòa hiû á)」是指穿舊了的外套。「毋甘(m kam)」是指捨不得的意思。在台灣,春天的氣候多變化,忽冷忽熱,常用「春天後母面(chhun thin āu bó bīn)」來形容天候無常,從清明時節雨紛飛,接著來到「穀雨」節氣,進入「梅雨季」時雨下降,雖然五月份已是「立夏」節氣,但是端午節未過,天氣仍然有 變冷的時候。「未吃五月節粽(bōe chiah gō goeh cheh chàng ),破裘仔毋甘放(phòa hiû á m kam pàng)」,是說還沒到吃端午節粽子的時候,即使穿了很久的破舊外套,也還不要放到衣櫃裡,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天冷的時候要穿,必須等到粽子吃了,才是真 正炎熱的夏天。這句話是提醒大家在春夏季節交替多變的氣候,要注意穿著,以免受風寒傷了身體。

「鴨仔聽雷」
~0504~0510週報

  「鴨仔(ah á)」是農家飼養的家禽,時常一群一群的在田間討食,尤其喜歡吃水田裡的浮萍和嫩草,偶而遇到下雨響雷時,他們就會到田埂上,豎起脖子,聽聞尋找雷聲的方 向,雷聲咚咚作響,鴨子的頭也跟著左右不停的擺動,有些鴨子受驚嚇推擠而跌落田裡,早期農村常說:「雷公呴呴陳(lûi kong kò kō tân),鴨仔跌落田(ah á poah loh chhân)。」就是描寫這種景象。「鴨仔聽雷(ah á thian lûi)」這句話是用來形容當有人和你說話,而你卻搖頭表示不解其意。也用在提醒「讀冊囝仔(tha chhen gín á)(學生)」要認真讀書,專心聽課,否則像「鴨仔聽雷」一樣,聽不懂老師講什麼,是不會有好成績表現。

「家已殺 賺腹內」
~0511~0516週報

  以前農村宰殺牲畜,通常「腹內(pak lāi)(即牲畜內臟)」都是送給操刀宰殺的人,以表示謝意。如果買雞鴨時,要連內臟一起買是要另外算錢的,如果「家已殺(即自己動手宰殺)」的話,內臟 就不必送人,不必另外花錢買。「家已殺(ka kī thâi)(「殺」台語同「台」的國音),賺腹內(thàn pak lāi)。」是形容自己動手,好處留給自己的意思,就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比喻,時下風行的「DIY」概念,和「家已殺賺腹內」的精神不謀而合。這句話 在勉勵世人,凡是盡量自己動手做,一方面能節省開銷,二方面養成勤勞的好習慣。

「歹瓜仔厚(多)籽 歹人厚(多)言語」
~0518~0523週報

  炎炎夏日裡,西瓜、香瓜、哈密瓜都是生津解渴的水果,好吃的瓜仔,要挑選肉多籽少,汁多甘甜的。「歹瓜仔(pháin koe á)」是不好吃的瓜果,「厚(多)籽(kāu chí)」是籽特別多,「歹瓜仔」的果肉少,籽特別多。「歹人(pháin lâng)」是指不老實,不受歡迎的人,這種人通常「厚(多)言語(kāu giân gí)」,經常講些不中聽的話,愛說人閒話,談論他人是非,造謠生事。「歹瓜仔厚籽(pháin koe á kāu chí),歹人厚言語(pháin lâng kāu giân gí)。」這句話用來提醒世人,凡是謹言慎行,存好心說好話,做個受歡迎的人。

「了錢生意無人做 邰(殺)頭生意有人做」
~0525~0530週報

  商人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賺錢,在商言商,賺取蠅頭小利,難免精打細算,論斤秤兩,斤斤計較,唯利是圖,「賠本(了錢liáu chin)」生意沒有人會去做。但是,世風日下,有些人「利」字當頭,罔顧仁義道德,即使捨棄生命,也在所不惜,明知道像製造或販賣毒品、強盜搶劫、詐騙 取財、殺人放火、暴力討債、黑心食品……等都是違法的勾當,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是會被判重刑,甚至被處「邰(殺)頭(thâi thâu)」極刑,但仍然有不肖之徒賺取不義之財。「了錢生意無人做(liáu chin seng li bô lâng chò),邰(殺)頭生意有人做(thâi thâu seng li ū lâng chò)。」這句話在提醒世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一時風 駛一時帆」
~0601~0606週報

  帆船是張掛布帆,靠著風力幫助行進的船,順風行船,省時又省力,而如何來掌握正確風向,就要靠船上的帆見風轉舵,隨時調整帆的方向,來掌控船之行進。 風順確是好機運,見機行事,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時風(chlt sî hong),駛一時帆(sái chlt sî phang)。」是用來比喻人生的航程充滿凶險,處逆境能見風轉舵,冷靜沉著應變,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孔子公無收人的隔暝帖」
~0608~0613週報

  至聖先師孔子名「丘」,字「仲尼」,後世尊稱為「孔子公(khóng chú kong)」。長期講學以仁為核心,特別重視家庭倫理和忠恕、禮義、孝悌等道德教育,後世尊孔子為道德和智慧的先賢。世事多變,夜長夢多,像孔子這麼高智 慧的聖人都不敢收受別人「隔暝帖(keh mê thiap)」隔夜的請帖,更遑論平凡人。因此,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輕易允諾,以免忘記而失信,未知的事,難以預料會不會有臨時突發的急事,無法赴約 而失禮。「孔子公無收人的隔暝帖(khóng chú kong bô siu lâng ê keh mê thiap)」這句話用來教導世人凡是要守信用,重承諾,不可言而無信,切勿失禮數。

「溜溜鬚鬚 靠兩粒目睭」
~0615~0620週報

  「溜溜(liu liu)」是形容東西從眼前閃過,消失的很快,一溜煙就不見了的意思,像「泥鰍」全身滑溜溜,很難徒手抓得到,「泥鰍」台語就叫「魚溜(hî liu)或(hô liu)」。「鬚鬚(chhiu chhiu)」是形容細而稠密的東西,像人和動物嘴邊的毛稱為「嘴(鬍)鬚(chhùi chhiu)」,另外像絲瓜等爬藤類植物抓住棚架的「卷鬚」。「溜溜(liu liu)鬚鬚(chhiu chhiu)靠兩粒目睭(khò nng liap bak chiu)」這句話是用來教導年少孩子,發揮敏銳的眼力,不論是讀書學手藝,或做事情的技巧「楣角(bî kak)」端倪,要用兩個「目睭」(眼睛)仔細觀察,長輩或師傅教導時要認真學習,兩眼專注留意每一個細節,否則驚鴻一瞥,匆匆出現,又匆匆消失,是學不 到東西的。

「和尚頭殼頂找蝨母」
~0622~0627週報

  「蝨母(sat bú)」就是蝨子,一種寄生在人畜毛髮裡,吸取血液的小蟲,會使皮膚發癢,有惠傳染疾病。早期衛生條件差,常傳染蝨子,如果一個人頭上長了蝨子,最簡單且 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剃光頭(thì kng thâu)」,把頭髮全部理光,用肥皂洗乾淨就可以了。而出家人理「和尚頭」,頭頂上光溜溜的,硬要在「和尚頭」上找尋蝨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和尚頭 殼頂(hôe siun thâu khak téng)找蝨母(chhòe sat bú)」,就好比雞蛋裡挑骨頭,暗喻吹毛求疵,極力找出人家的過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